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19章 名將之威

bookmark

(感謝無畏所謂打賞)

夏稅結束,李璟打開李讓遞上來的夏稅報表,看着上面的一排排阿拉伯數字,不由的嘿嘿笑了起來。

現在整個李璟治下各州縣都在說安東郡王愛民如子,換了個極仁慈愛民的新稅法,攤丁入畝之後,田賦與各種加收和瑤役的丁役錢等一起,每畝才只收三十文錢。如果只有十畝田,那隻要交三百錢,就算是那些擁有萬畝良田的大地主,也不過是三十萬錢,摺合一下才三百貫。對於這些大地主們來說,三百貫,也就買一套上好的玻璃飾品而已。

就連最近登州發行的幾份報紙和雜誌與週刊上,都有無數的文人們爭相的給李璟寫詩頌揚,讓李璟每天看報時都有些小小得意。

人人都以爲李璟吐血大虧本了,其實李璟一點也沒有虧本。在今年以前,李璟對於那些移民們根本沒徵過稅,今年是第一次徵稅。而那些中原百姓常見的加派啊雜稅什麼的,李璟的治下根本就沒有這樣幹過。

大家只看到李璟治下十州五十五縣之地,三百餘萬百姓,只收得了三十萬貫錢的夏稅,還因此得向百姓承諾不再免費徵他們做瑤役、力役等等。

可誰又知道,其實這三十萬貫是李璟白賺到的。起碼,前幾年,李璟就一文錢稅也沒收到過。

當然,這指是的田賦。

李璟前幾年商稅還是收了不少的。就算現在公佈的三十稅一的商稅,也只是表面的情況而已。實際上。完整的商稅還是不少的,在鎮國軍的地盤上。濟水、黃河,還有渤海、黃海,以及轄內沿海的諸港口、補給點,都設立關卡。商隊路過,這是要交稅的。另外,各個州縣城,商隊入城也是要交稅的。再加上所有在鎮國軍境內的商鋪、商隊都得辦理經營執照,這也是要交稅的。有鋪面經營。還要交稅。

各種的稅交下來,絕不會少,不過與商人們的利潤相比,也算不得什麼。這個收稅的數字,鎮國軍可是控制的很好的。更何況,鎮國軍還有諸多特種經營的商品,如鹽、茶、鐵、鎧甲、武器、酒、香水、玻璃、冰糖等等。這些都被列入特種商品。無一例外,這些商品都被課以重稅。

鎮國軍的登州鹽,產量巨大銷售各地,幾乎已經達到傾銷的程度,沒有哪個鹽池或者鹽廠的鹽能與登州鹽相比,登州鹽質量好價格更便宜的跟沙子似的。可再便宜也擋不住鎮國軍擁有的巨大市場銷量相比。薄利多銷的模式下,登州鹽搞死了同是海鹽的淮鹽,弄跨了湖鹽的解鹽,更衝擊了西北的青鹽。

曬鹽這種無投入,純暴利的生意。每月都能給李璟帶來大量的利潤。

現在李璟根本不需要再自己去賣鹽,幾十個鹽廠只顧生產鹽。然後直接運到港口交給那些鹽商好了。那些鹽商們交納一筆重稅後,便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他們想要的登州鹽。要多少就有多少,無限量。

登州港現在已經超越了廣州,成爲了大唐第一大海港。登州城現在的擁有的居民也達到了五十萬人之衆,成爲大唐十大都市之列。李璟建的新登州城已經擴建了兩次,擁有了三道城牆,內有無數街坊,是整個北方的不夜之城。

夏稅田賦方面的只收了三十萬貫錢,可是商稅這邊卻收了足足一千多萬貫。

李璟數了好多遍,才終於確認,不是他看錯了,確實是一千多萬貫。這個數字,簡直有些不敢相信。

不過這還並不是李璟最大的收益,李璟最大的財源不是稅收,而是鎮國軍擁有的這些藩鎮所有的工坊、商隊、海上船隊。整個鎮國軍擁有無數的工坊,同時還有無數與那些商人和大族們合作經營的工坊商鋪等。

光是玻璃和白酒以及鹽這三樣壟斷性的商品,帶給李璟的利潤就是極爲驚人的。

乾符四年上半年,李讓呈給李璟的報表上清楚的寫明着,鎮國軍現在擁有兩千三百多萬貫的庫存,糧食更是擁有一千二百多萬石的米、麥、粟、大豆,以及一千多萬石的薯藥粉、芋粉和藕粉。

鎮國軍的庫藏無比的豐富,足夠支撐五年之久。

薯藥和芋頭雖然屬於粗糧雜食,並不太好吃。可對於那些餓怕的移民百姓來說,這些高產的食物簡直就是寶。特別是李璟在各縣鄉建立了制粉廠後,今年更是引得更多的百姓栽種薯藥和芋頭。去年鎮國軍總共種植了約二百萬畝薯藥和芋頭,結果收穫喜人,平均一千五百斤一畝,總共收穫了兩千五百萬斤。五斤左右的薯藥和芋頭就能出一斤粉,五百多萬斤粉。

聽說去年有一戶原先從中原逃難來的百姓,冬天時就用薯藥粉、芋頭粉、藕粉,加上蘿蔔一起,最後做成了粉磚,在家裡砌了一堵粉磚牆。據說這是老輩傳下來的法子,這樣做成的磚牆,就是幾十年都不會壞掉。遇上大飢之年,可以直接把磚取下來泡水,然後煮食充飢。

聽說現在很多百姓家裡,都多多少少弄了那麼一截粉磚牆。

聽到這些事情,好笑又心酸。沒有經歷過那種大饑荒的人,是永遠也不會明白糧食的可貴。草根樹葉吃光,連土都吃,甚至吃人。在鎮國軍的生活雖然讓他們已經開始溫飽,但大家雖然不缺糧了,可耕種的時候,卻依然會種上許多薯藥和芋頭,平時也經常做臘肉,乾魚,鹹蛋、皮蛋等。無論走到誰的家裡,雖然家中交了收購糧之後,還有充足的口糧,可每餐卻依然是要搭着粗糧吃。

不過雖然已經開始有了餘糧,可李璟卻沒有停止向東南嶺南之地購糧。每個月都有船隊運着糧食從海上過來,然後存入在遼東都裡鎮、卑沙城、建安城、安市城、娘娘城、尖口城、烏骨城、平壤城等重多城池之中。另外在山海關、盧龍塞,登州州、萊州等地,李璟也繼續儲糧。

不少官員覺得眼下情況,鎮國軍就算不再買糧,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用不着再花那麼大的力氣和價錢去買糧,可璟不但沒有停止買糧,反而下令加大買入量。

時間已經到了乾符四年,李璟很清楚,黃巢之亂馬上就要進入一波新的高潮,緊接着各鎮就會開始亂起來。世道一亂,糧食就是最重要的物資。李璟要多存糧,不然等到那時可就難買到糧了。有了糧食,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錢這東西,只要流通起來,纔是真正的有用之物。

夏種之後,李璟也開始把從各地買來運來騙來各種方式弄來的百姓,一船船的送往遼東,帶着各工坊打造的諸多農具,還有在遼東存儲着的諸多牛馬,將他們分到各州縣,進行熱火朝天的大墾荒行動。同時,輪流出擊實戰搶劫的各軍,也源源不斷的把搶劫到的人口牲畜送回後方。

那些被搶來的契丹和高句麗與東瀛的百姓,李璟一律讓他們先到遼東修路。

在遼東半島,從都裡鎮爲南端頂點,一條沿着西面海岸,經積州、建州、直到遼河口的安州。同時,另一條幹道則沿着遼東半島的東海岸,一路經碧流河、莊河穿越石城、石人汪,然後到大行城,最後到達尖口城、虎山城。然後在此分成三路,向北直達烏骨城、李家堡城。向南越過鴨綠江,直接修到平壤。另外一條則繼續一路向東到達國內城。

同時,還將修建一條從安市到李家堡到國內城的東西幹道,修建一條從建安經過娘娘城到達尖口城的東西幹道。

通過拓寬道路,把遼東半島各城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開始開採遼東的一些大鐵礦、銅礦、煤礦等。

遼東的開發如火如荼,可卻總是還差人手。有那麼多的城池,那麼多的田地,那麼多的礦山,缺的就是人。

而到了這個時候,唐軍出擊也很難搶到人了,高句麗人和契丹人都開始收攏部族百姓,依靠各個緊城之下。鎮國軍人少了討不了便宜,人多了,就有可能引發大戰。而眼下,李璟卻不願意這麼早和他們真打起來,遼東各個新佔領下的州都還沒能鞏固,出戰又不能一戰滅掉契丹或者高句麗,那就絕不會冒然出兵。

一面忙着穩固開發遼東各州縣,李璟也一邊密切的關注着中原和草原的動靜。

痕德可汗與李璟秘密結盟之後,李璟這邊從平州山海關、盧龍塞以及安市遼水向契丹人派兵襲擾,痕德可汗也開始與迭剌越打越厲害。

同一時間,高駢到達鎮海之後,正攻打鎮海總部潤州的黃巢聞風而逃,一路南下,於七月攻下杭州,八月攻克浙東總部越州,擒浙東觀察使崔璆。

不到兩個月,以富庶號稱“繭稅魚鹽,衣食半天下”的杭越之地,落入了黃巢之手,但他還沒來得及感受一下自己勝利果實的美味,剛剛在潤州走馬上任的高駢就已經指揮大軍追了上來。

高駢以手下最得力的兩員大將,張璘和樑纘統兵任前鋒,分道攻向杭、越。高駢之名並非浪得虛名,黃巢鼓起勇氣與之交戰,卻連連失利。

手下大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勍等數十員大將紛紛戰敗投降高駢。

重挫之下,黃巢只得又放棄了杭、越二州,遁入深山老林,轉道仙霞嶺,劈山開路七百里,逃入窮水惡水的福建。

一戰之後,高駢威名更盛。

李璟率鎮國軍掃蕩遼東,高駢卻鎮鎮海軍威震東南,大唐當今最爲勇猛的兩員將領,一北一南遙相呼應!

第11章 赦放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87章 饑民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70章 截殺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95章 拜壽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701章 進退第519章 雙贏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941章第847章 重圍第944章 毒魚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52章 空手奪槊第649章 朕意已決第86章 巫山雲雨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501章 選鋒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307章 奪帥第186章 進攻性防禦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784章 劉氏第850章 臬捩雞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99章 入局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25章 發財了第601章 橫掃第625章 服軟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77章 交換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467章 捧殺第38章 裝備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646章 底氣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581章 再起第75章 攤牌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586章 結怨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715章 不對稱作戰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745章 棄卒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
第11章 赦放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214章 連廚子也一人發一套鎧甲武器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87章 饑民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70章 截殺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95章 拜壽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701章 進退第519章 雙贏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941章第847章 重圍第944章 毒魚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52章 空手奪槊第649章 朕意已決第86章 巫山雲雨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360章 李克用反唐第501章 選鋒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307章 奪帥第186章 進攻性防禦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784章 劉氏第850章 臬捩雞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99章 入局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25章 發財了第601章 橫掃第625章 服軟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77章 交換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467章 捧殺第38章 裝備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646章 底氣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581章 再起第75章 攤牌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586章 結怨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715章 不對稱作戰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745章 棄卒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