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李璟沒有刻意向楊復光展示秦軍軍威,但僅僅是一座燕京城,就已經讓楊復光明白,這次的談判可能會更加的艱難。果不其然,在那富麗堂華,輝煌耀眼的宮城裡,李璟絲毫沒有和他繞彎子,而是開門見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孤知道楊公此次前來的目的,在這裡也就不繞圈子了,我乾脆的開門見山的說吧,若楊公想要孤放棄冊立新皇也並非不可以,但若要孤放棄這個打算,就看楊公準備拿出什麼樣的誠意來了。”李璟端起一盞琉璃茶杯,拿着杯蓋輕輕的撇着茶沫,一臉輕鬆雲淡風輕的說道。

會面的地點在奉天殿,楊復光一方是楊守亮和楊守義兩個義子陪同。而李璟這邊,則是政事堂會議的省閣府院的諸重臣們。

楊復光本來一路上想了許多什麼忠臣大義之類的話,準備在今日勸說李璟放棄冊立新帝,卻沒有料到,李璟居然如此直接,連半點的門面功夫也不做,直接就開門見山的說到了此次雙方的目標上來。

準備好的說詞完全失去了作用,楊復光稍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過來。李璟如今,確實有這份實力說這樣的話。

“不知秦王想要什麼條件?”

既然自己的計劃完全被打亂了,那麼楊復光也很快的就調整了一下,打算放棄在長安和兄長楊復恭所做的計劃。這一路上所看到的一切,讓他對秦藩有了一個新的瞭解,而今天李璟這種直接的態度。更是讓他明白。原來的籌碼完全不夠。李璟是直接的。來不得半點虛的,雖然李璟現在表示願意放棄擁立新皇,可這是在他們能拿出讓李璟心動的條件交換之後。如果他們不能給予李璟想要的,那麼以李璟的實力,他隨時能擁立一個新皇。

他打算先探探李璟的口風,看看李璟有什麼樣的條件。

“哈哈!”李璟一陣哈哈大笑,看了楊復光一眼。

後世史書評價楊復光,將其稱爲晚唐最爲忠義的兩個太監之一。另一個則是李璟的內侍司總管張承業。而且與張承業相比,楊復光此人不但史書上稱其忠義,還對他的軍事才能極爲稱讚。稱其有軍事才能,有謀略,能臨危不懼,並且還愛護士卒,並且不以權謀奸利,在晚唐的諸藩鎮軍隊之中有極高的威信。特別是他既出身於晚唐宮中的權宦世家,同時又累鎮藩鎮,並且在各地的叛亂之時。對鎮壓叛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對傾頹的唐王朝。更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

對於這些評價,李璟認爲還算是公正的。當然,這在李璟看來,其實同樣也是利益的選擇。楊復光早年只是一個福建的窮困小子,家貧被迫送入宮中,然後就拜在了宮中權宦門下做義子。從那時起,他就已經和李唐利益相連,捆綁在一起了。

維護李唐王朝,也就相當於維護依靠於李唐而生的太監們的利益。太監與其它人不同,既沒有文臣們那樣的家世,也沒有藩帥武將們那樣的強勢,一個太監,哪怕收了八個節帥當乾兒子,他自己也只能居於幕後,永遠不可能走到臺前,坐上皇位。在這個時代,太監,是有很大的侷限性的。這也正是哪怕如當初田令孜如此權勢熏天之時,也一樣得藉助天子才行一樣。楊氏兄弟雖然也扶立李曄立了一個新朝,可他和李璟相比,受到的限制太大了。李璟可以隨時策立新皇,甚至隨時可能乾脆建極登基,可一個太監就不行。沒了李唐這面旗號,也不會真的有藩鎮將士們會繼續跟隨一個太監。

從這方面來講,這次的談判其實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

李璟既可以馬上擁立新帝,也可以暫緩擁立,甚至自立爲皇。他就是擁有珍稀貨物,待價而沽的那個賣方,而一心想要維持長安朝廷,哪怕明知道李璟就算答應現在不擁立新帝,也不過是緩一時之急而已,他也別無選擇。李唐王朝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傾頹。就如同安史之亂後期一樣,雖然看起來李唐收復了舊山河,可實際上叛軍的實力依然強勁。李唐王朝不敢繼續打下去,只能“招降”叛軍,實際上卻是等於承認河北藩鎮的實際割據。

如今的楊復光和長安朝廷也是如此,十八藩鎮趁李璟不在家突襲秦藩,可結果卻是連人家一座城也沒拿下,反而被李璟只招納了幾支叛軍就把豫西打成了一鍋粥。真正要想用武力打服李璟,這是不可能的,起碼是現在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但打不服李璟,還得防止李璟要來打服他們。因此,談判,安撫,就成了唯一手段了。

只要能讓李璟哪怕是表面臣服於長安,這也對於新朝意義重大。先穩住李璟,然後去穩固各鎮,重新建立起新朝的威信。

“孤的條件只有兩個,第一,此次諸藩無故進犯我秦藩邊界,毀我莊稼,奪我糧食,搶我人口,這種挑釁行爲實在是不可原諒。因此,做爲此次犯邊藩鎮的首謀者李克用和朱全忠二人,朝廷必須將他們交由我秦藩處置。另外,做爲對我秦藩邊境劫掠的補償,朝廷須將河東鎮和宣武鎮劃歸秦藩,另外其中成德和魏博數次反叛朝廷,攻擊我秦藩,因此,朝廷須允許秦藩對成德、魏博討伐,此外,除了河東和宣武以及魏博、成德這四鎮,其實進犯秦藩的十四鎮,每鎮須向秦藩補償損失五百萬貫,並且將所有劫掠的秦藩百姓全部歸還。”

李璟慢慢升出一根手指,緩緩的將自己的第一個要求提了出來。

他的話不急不緩,可卻已經讓楊復光那張白臉越來越黑,越來越青。他早知道李璟的條件絕不會簡單,可卻想不到。李璟一開始就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已經不能算是一個條件了。這是好多個條件。而且一個比一個過份。首先李璟要求長安把李克用和朱全忠交給秦藩處置,這就等於要這兩人的命啊。這倒不是說楊復光收了二人爲乾兒子,就捨不得他們了。若是真的送出兩人能換來兩邊停止干戈,他倒是不介意的。可關鍵是,這種可能性極小,而且朱全忠和李克用可不是一般人,李克用如今是河東節度使,朱全忠是宣武節度使。而且朱全忠還通過他哥哥朱存控制着金商鎮,甚至還控制着陝虢鎮,朱全忠這個李璟曾經的馬前小卒,黃巢的反軍大將,如今可是手握着河南汴河以西大半個豫西的地盤,勢力在長安新朝諸鎮中也能排到前三。李克用更是跟李璟打了多年,哪怕一直被李璟擊破,從來沒勝過,可這樣的悍將,怎麼能隨意送掉。將來還如何與李璟爭鬥?

光這兩個條件已經讓楊復光無比難過了,更何況這還只是李璟第一個條件之中的第一條而已。李璟的胃口可不止如此。他居然還要朝廷把河東和宣武二鎮,並且還要讓朝廷同意他光明正大的吞掉魏博和成德二鎮。至於最後一條讓其餘十四鎮每個出五百萬賠款和返還秦藩被掠百姓之事,他倒並不放在心上。返還百姓之事不難,至於賠錢,而且還要賠這麼多,他倒覺得這只是李璟的漫天要價,好讓他就地還錢而已。

可不管是交出李克用、朱全忠,還是把河東和宣武劃給秦藩,都是讓他們難以接受的。就算是河北的魏博和成德這兩鎮,如今也是他們兄弟倆好不容易纔拉攏到長安新朝這條船上來的。他們的位置正好在李璟南下的位置上,十分重要,是李璟進攻豫西的一塊擋塊。李璟要是一口吞下了魏博和成德,那洛陽還能守的住?

“秦王,你這也太獅子大開口了,這難道就是你的誠意?”楊守亮怒氣衝衝的質問道。

李璟只是微微笑着,理也沒有理楊守亮一眼,而是直接將目光望向楊復光,“莫非楊公也是如此態度?若真是如此,那就沒什麼可談了,楊公來找我談判,又讓我提條件,我按楊公所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可你卻又如何一口回絕,這就是你們的誠意嗎?”

說着李璟端起茶杯,內閣新首輔羅隱立即起身上前一步,伸出右手一展:“楊公請隨某來,殿下爲楊公安排好了釣魚臺賓館入住!”

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端茶送客,擺明李璟不想談了。不管這是不是真的,但起碼李璟把這態度擺出來了。楊復光心裡暗暗吃苦,李璟太強勢了,一點餘地也不給。今天自己只能打落牙往肚裡嚥了,要不然,這事還真有可能就此談崩了。

“秦王且慢!”楊復光起身對着李璟先是行了一禮,然後道:“犬子不懂禮數,衝撞了秦王還請見諒。”說完瞪了楊守亮一眼,讓他給李璟賠罪。楊守亮不甘不願的起身給李璟賠了個不是,李璟的臉色馬上又變了,居然笑着道“這麼說來,本王的這一點小小要求,楊公是答應了?”

楊復光苦笑一下,“秦王提出的要求,確實有些強人所難啊。不過咱家既然來了,就是帶着全心的誠意來的,不如秦王先把另一條要求也提出來,讓咱家一起聽聽如何?”

李璟對這老狐狸的手段也不以爲意,反正在這次的談判上,秦藩完全佔據着主動。

“是還有一個小條件,秦藩可以承認長安朝廷爲正統,也可以向長安天子表示效忠。但是....”

聽到一個但是,楊復光臉上肌肉不由的抽動了幾下,這個但是太讓人無奈了。

“但是,我以爲長安天子還年幼,偏偏眼下天下又不太平。老成謀國之見,孤以爲,最好是再立一位監國,以爲臨時儲君,一旦有變,也不至於出現麻煩之事,楊公以爲呢?”

監國,臨時儲君!楊復光心砰砰直跳的厲害,李璟這個要求越發的過份了,雖然他沒說立誰爲監國,但很明顯,這個監國肯定得是李璟擁立之人,要不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單獨提出來了。

成都有個太上皇,長安有個新天子。如今李璟又要在燕京立一個監國儲君麼?這他孃的跟沒談有什麼鳥樣。李璟立個儲君。和他立一個天子有多大區別?這一刻,楊復光差點忍不住跳腳大罵了,但最終他還是壓下了心中的怒火。

“那秦王以爲立何人爲儲君合適?”

李璟嘿嘿一笑,笑的如同無良奸商一樣,更似獵入對着獵物微笑。

“嗯,儲君,副主!此人選非常之重要,因此孤想來可以由大家一起坐下來商議嘛。孤這裡也確實有幾個人選,一個是宣宗皇帝八子,懿宗皇帝之弟,太上皇和當今的皇叔,昭王汭。另外還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懿宗六皇子,當今和太上皇的兄弟吉王李保,另一個則同是太上皇與當今的兄弟,懿宗八皇子的睦王李倚。當然,儲君這麼重要的人選。還是大家仔細商量爲好。不過,皇儲人選可以商量。但孤認爲,未來選出監國人選後,最好是就在洛陽監國並在洛陽設立一個留守朝廷。”

楊復光沒有接話,他知道李璟不可能真的會提出擁立一個不由他控制的人。他相信,李璟後面肯定還會有什麼其它的伏筆。

果然,李璟頓了頓,又自顧自的繼續道:“孤以爲天子在長安臨朝,儲君在洛陽監國,一東一西,在如今這個混亂的時候,將會極大有助於重新恢復李唐的榮光,恢復朝廷的威信。”

如今的洛陽是由楊復光親自坐鎮,他纔不會相信李璟真的把儲君送到他手中來。他在等着李璟的伏棋暗了,李璟的最後一句話證明了他的想法沒有錯。

“當然,做爲雙方誠意的見證,孤覺得洛陽應當交由本王率軍守護,秦藩將士個個忠心耿耿,勇猛善戰,若是由我們護衛監國殿下和洛陽留守朝廷安全,定難保萬無一失。”

怪不得李璟先前會說立誰爲儲君可以大家一起商量,原來他在這裡安排着伏招。若是李璟控制着洛陽,那不管他們商量立誰爲儲君,有又何意義呢。反正人掌握在了李璟手裡之後,他立的還是別人立的,不都是一個樣。

楊復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他真想甩袖而走。李璟的所謂兩個小條件,簡直就是無理取鬧,獅子大開口。

若真按李璟說的答應了他,那等於李璟一下子把河北徹底的吞了,再吞掉本來就已經只剩下一半的灑落的小半,然後把個只剩下半個的河南西部再吞掉小半。

雖然從表面上看來,李璟只是各咬一口。可實際上,如今的半個河東,如果李璟佔據代北之後再佔據了太原,那整個河東就根本守不住了。而河南也是一樣,若是剩下的半個河南,連洛陽也丟給李璟了,那整個河南也就都成李璟的囊中之物了。

還有這個該死的儲君計劃,若是最後按李璟的想法立諸君,並受他控制,那和由李璟擁立一個新天子也沒多大區別了。

不論如何,這樣的條件,楊復光是不可能答應的。

想了想,他有些忍不住慍怒的直接把自己的條件擺在了李璟的面前。

第一,各藩鎮將從秦藩帶走的百姓歸還秦藩。

第二,各藩鎮可以適當拿出一筆錢來,做爲對秦藩的補償。

第三,李璟向長安朝廷效忠,長安朝廷則將李璟現有實際控制地區劃爲李璟的秦王藩地。

第四,李璟立即下令秦宗權、尚讓、葛從周、張歸牟四將及豫西秦軍退出豫西,並且秦軍須將已經佔領的汴河以西的蔡州、毫州、潁州、陳州四州交給長安朝廷。

第五,冊立李璟嫡長女爲皇后。

第六,李璟須向朝廷開放運河。

第七,秦藩所有稅賦,按三分稅制,一分上交藩府,一份各州自留,一份上供朝廷。

第八,秦軍軍隊定額十萬,多餘者裁撤。

李璟提出了兩個條件,楊復光則一口氣提了八條。實際上他提這八條的時候,正在火頭上,甚至有幾條提的很沒有誠意。比如要李璟將三分之一的財賦上供朝廷,比如讓秦藩只保留十萬軍隊,多餘裁撤。

楊復光也是覺得這次談判完全難以達成,所以有些準備放棄了。在他想來,李璟開出的條件太難,而他這邊提的條件則乾脆是拿在長安時擬的條件,原本這八條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底限,多半都是用來討價還價的。可現在,他直接提出來,也是打算放棄這次談判了。

正在楊復光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卻意外的看到李璟居然坐在那裡笑了笑,很溫和的道:“楊公提的這條件纔是真正的強人所難呢,不過,談判嘛,總得有個談的過程。大家追求的是存同求異,目的還是化干戈爲玉帛嘛。這樣,不如今天就先到這裡,大家都先回去好好考慮考慮一下,明天咱們接着再談,如何?”

這個突然的峰迴路轉讓楊復光基本都有些難以相信,但他還是馬上點了點頭,不論如何,這事總算還是有一絲機會。而只要有一點點機會,他就不會輕易的放過。(未完待續。。)

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77章 交換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9章 虎爭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章 獄中留種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850章 臬捩雞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685章 內閣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583章 橫行天下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1011章 倒戈相向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36章 衙內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69章 阻擊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64章 行動第388章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劉王高李,李璟四徒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01章 橫掃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64章 行動第67章 埋伏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61章 瘋子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724章 幸蜀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723章 緊迫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914章 求和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67章 埋伏第703章 破軍第107章 錢到手了第724章 幸蜀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700章 逆轉第305章 大帥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761章 皇叔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727章 劉雲娘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622章 傾軋第139章 進擊的後勤兵 矛陣顯威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317章 聖旨到!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26章 監國皇叔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342章 晚唐第一名將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379章 跪服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04章 軍費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436章 高奏凱歌第893章 堅定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715章 不對稱作戰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24章 逃離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884章 炮響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77章 交換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9章 虎爭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9章 獄中留種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850章 臬捩雞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685章 內閣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583章 橫行天下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1011章 倒戈相向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36章 衙內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69章 阻擊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64章 行動第388章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劉王高李,李璟四徒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01章 橫掃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64章 行動第67章 埋伏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61章 瘋子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724章 幸蜀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723章 緊迫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914章 求和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67章 埋伏第703章 破軍第107章 錢到手了第724章 幸蜀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700章 逆轉第305章 大帥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761章 皇叔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727章 劉雲娘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622章 傾軋第139章 進擊的後勤兵 矛陣顯威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317章 聖旨到!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26章 監國皇叔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342章 晚唐第一名將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379章 跪服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104章 軍費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436章 高奏凱歌第893章 堅定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715章 不對稱作戰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24章 逃離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884章 炮響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