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半年總結時間

在21路的大棋盤上下棋,那無疑是非常累的。

尤其兩人彼此知根刨底,水平也算相當,更重要是兩人這次的對局態度無比端正,抱着一種近乎“探索棋道真諦”的虔誠心態來下這盤棋。

那麼這樣的棋下起了,自然就更累。

這盤棋從一開始下到終局,那又是兩天時間過去了。

“呵呵定庵兄,看來終歸是我稍遜一籌啊。”-------

這盤棋是李襄屏執黑,最後是盤面7目,相較於上次老施的盤面8目,所以李襄屏才說出以上這話。

然而雖然自我感覺“稍遜一籌”吧,李襄屏卻沒有任何不滿,更不存在“鬱悶”,“失落”等負面情緒。

首先和人老施這種活了幾百年的老妖怪相比,自己“稍遜一籌”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嘛,既然內心認爲可能接受,那當然不會產生什麼負面情緒。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點:通過一種近乎虔誠的心態下這樣一盤棋,李襄屏確實是感覺大有收穫啊,既然有了其他收穫,那他當然不會在意這種棋的勝負。

“呵呵襄屏小友客氣......對了襄屏小友,你現在有沒有感覺,咱們上次是不是有點想當然了?”

“啊?!哈哈哈定庵兄,咱們這就想到一塊去了嗎.......”

畢竟是朝夕相處這麼多年了,雖然還沒有達到完完全全“心意相通”的境界,然而對於老施這話,李襄屏還是秒懂。

老施說的“想當然”,其實就是說的上次,兩人對於在21路棋盤上應該怎麼判斷勝負,當時有一種“想當然”的想法。

說具體一點,上次老施盤面8目的時候,兩人爲什麼不好說那棋是老施贏了呢?這是兩人出於一種“想當然”的推理。

這個“想當然”是這樣產生的:

在正常19路棋盤上,現行圍棋規則是黑貼6目半或者是黑貼7目半,先不管這樣的貼目到底準不準確吧,暫且就以這個作爲基本參照。

那好,先看小棋盤的情況:在9路小棋盤上,黑棋還能貼7目半或者6目半嗎?

這個答案非常明確:雖然不知道具體貼多少合適,然而下過圍棋的都知道,在9路棋盤上,黑棋無論如何都是貼不了這麼多的。

真要貼這麼多的話,那麼讓兩位職業棋手來下,執黑一方下10盤就要輸10盤。

再考慮11路棋盤的情況,17路棋盤的情況.......

因此在19路棋盤之前,大家可以得到一個簡單推斷:隨着棋盤的擴大,那麼黑棋的貼目應該是在慢慢增加的。

兩人上次的“想當然”就是這樣產生的了:21路棋盤既然比19路棋盤還要大,那麼黑棋的貼目不是也應該隨之增加嗎?

只是到底應該增加多少合適?兩人心裡沒底,也說不清楚,所以上次老施盤面8目的時候,兩人都說不好誰勝誰負。

然而通過今天這第2盤棋,李襄屏產生一種很明顯的感悟,那就是他現在認爲:這個黑棋的貼目,並非是隨着棋盤的擴大,它就一直在增加的。

貼目一定是有個界限,或者說一定有個極限值,甚至在隨着棋盤擴大的過程中,貼目可能還存在一個拐點都說不定。也就說當貼目大到一定程度後,它可能就不會再增加了,很有可能隨着棋盤繼續擴大,它反而開始慢慢減小都說不定。

關於“極限值”的問題很好理解,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圍棋中的所謂“貼目”,其實是爲了抵消黑棋的先行效率,或者也可以看作是棋盤上每手棋的平均價值。

如果你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貼目的話,那問題就簡單了:既然是每手棋的平均價值,那麼這個數值可能是無窮大的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因爲圍棋雖然很複雜吧,但棋盤卻是個封閉空間,這是一個有界限的封閉空間!

既然是有限空間嘛,那麼像“貼目”這種東西,那肯定是有一個極限的,不可能那樣一直大下去。

舉個直觀點的例子:假如李襄屏現在用31路棋盤和老施下棋,人家老施最後執黑領先15目,那李襄屏還好意思不承認自己輸棋嗎?

嗯,李襄屏還沒有那麼厚的臉皮,他當然是不好意思的,別說是15目了,哪怕只是10目,他也必須承認是自己輸了的------因爲棋盤上每手棋的平均價值,那基本沒有可能達到10目這麼多的,無論多大的棋盤也沒有可能。

理解“極限值”的概念沒有難度,所以現在真正讓李襄屏感興趣的是:“貼目”既然不可能一直大下去,那麼它存在“拐點”嗎?如果有拐點的話,那麼這個拐點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它是不是就出現在,人類目前正在採用的,最標準的19路圍棋盤上面?

李襄屏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然而當他本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認爲真相很可能就是這樣。

也就是說:假如貼目真有一個拐點話,那麼這個拐點最可能出現的地方,那恰恰就是在最標準的19路圍棋盤之上!

“定庵兄,我記得在咱們國家漢代以前,大家主要還是用17路棋盤是吧?,直到三國兩晉之後,才正式屏棄17路而採用19路,那你知道是何原因讓人做出這個取捨?”

老施笑道:“非也,其實在我華夏,17路和19路長期並存,甚至到盛唐時代,還有人用17路棋盤下棋呢,應是到了宋代以後,17路棋盤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完全由19路取而代之。”

李襄屏聽了點點頭,老施這話倒是和現代的考古發現相符,比如考古界在唐代的一些墓葬中,還真出土過一些17路的石棋盤。

不過在這個時候,李襄屏的關注重點並沒有放在這個方面,他更關注的是古人到底是出於什麼考慮,才屏棄17路而採用19路。

“定庵兄,我問的不是這個,我想知道古代先賢到底是出於何種考慮,纔想到用19路棋盤替代17路?”

老施道:“很簡單呀,17路棋盤不合易理,有違天地間陰陽六合之道,被19路棋盤取代理所當然。”

李襄屏愕然:“易理?陰陽六合之道?”

“當然!襄屏小友你要知道:弈之爲言,易也,小數之乎哉。弈者,交易也,自一變以至千萬變,有其不變,以通於無所不變。變之盡而臻於神,神之至而幾於化也。合乎周天,盡其變化。握幾於先,藏神於密,非通於造化之原者,未易語此也.......”

“打住打住定庵兄.......”聽到老施又開始滔滔不絕掉書袋,李襄屏心裡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強行打斷道:

“定庵兄啊,我知道你精通周易,但也不用在我這裡顯擺吧,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嗯,就是關於19路棋盤爲什麼能成爲人類的最終選擇,我在前世的時候呀,倒是聽過另外一種更粗淺的解釋,你要不要聽聽?”

“哦,那你說來聽聽。”

“很簡單呀,這其實就是個和“均衡”有關的問題.......”

李襄屏剛纔真沒有說謊,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真有專家對此進行過思考的,並在“圍棋天地”上發表過專門研究文章,論述19路棋盤爲什麼是大家最合適的選擇。

文章的核心觀點很簡單:大家之所以選擇19路棋盤,那是出於子效均衡的考慮。

說到圍棋中的子效,基本每手棋都是由兩部分構成:一,這步棋取實地的效率,二,這步棋取外勢的效率。

而在所有棋盤當中,唯有在19路棋盤上面,這兩種效率纔是最均衡的,比19路更小的棋盤,取實地的效率明顯要高於取外勢的效率,而大棋盤則反過來,取外勢的效率應該要明顯高於取實地的效率。

而那篇文章認爲:正是爲了維持某種平衡,人們才最終把圍棋盤定格在19路上面。

等李襄屏把這個道理簡單講完,他對自己外掛說道:

“定庵兄,你以爲如何?”

“嗯,此說亦有一定道理,已經暗合易數之道也,不過襄屏小友,你若想完全理解透徹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去研習一下.......”

“打住打住!”

李襄屏心說自己這外掛是怎麼回事?這都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想着勾引自己去研究什麼周易?自己作爲一名現代有爲青年,那怎麼可能去研究這種神神叨叨的東西呢?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李襄屏果斷讓老施閉嘴。

可是等老施真正閉嘴以後,李襄屏又不禁想:

“.......嗯,不僅老施這傢伙喜歡周易,貌似吳老大晚年時候也喜歡周易呀......難道那玩意,真的對圍棋修煉有幫助?那我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不行不行,要考慮也是很多年後的事了,我現在如此年輕,現在就考慮那種神神叨叨的東西,那不是讓人笑話我嗎?所以不行不行,這種事情現在斷然不行.......”

既然打定主意拒絕老施,並且剛纔這個問題貌似也解釋清楚了,至少在這個時候,兩人已經達成某種共識,所以李襄屏趕緊轉移話題:

“定庵兄,我現在是這樣想,如果你沒有意見的話,那我們以後再用21路棋盤訓練,就用黑貼7目作爲判別勝負的標準,你意下如何?”

“呵呵我沒意見,一切依襄屏小友就是。”

等說完這句後,老施又意猶未盡加了一句:

“唉,不管如何,今日能定下這個標準,那咱們今日此局也算是大有收穫了,至少爲今後的訓練指明瞭方向。”

李襄屏聽了感同身受的點點頭,要知道像這種訓練吧,有一個判斷勝負的標準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行至中局的時候,李襄屏執黑判斷自己是盤面領先8目,那麼他該認爲自己是優勢還是劣勢呢?

很明顯,他心裡必須有一個判斷勝負的標準,才能更好指導他下一步的行棋。

現在好了,這個標準總算定下來了。

先不管這個標準對不對吧,反正這樣的標準又不用對外公佈,就是他和老施之間的事,那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當然算是這盤棋的一大收穫。

本來除了這個收穫之外,李襄屏還有其他收穫的,然而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時間和老施進行過多交流了。

因爲等兩人把這盤棋下完,新一輪圍甲馬上就要開始了,而這一輪的圍甲又是客場,所以李襄屏必須馬上和隊友匯合趕往外地。

不僅如此,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新一屆“春蘭杯”的開幕日期也已經確定,就在新一輪圍甲之後的第3天。所以在接下來一週左右的時間裡,李襄屏必須一直在外地奔波。

當天下午,李襄屏就趕到機場和隊友匯合,目的地是春城昆明------他們下一輪的對手,正是滇省隊。

到了第2天,李襄屏再次出戰主將臺,而他出戰主將臺並非其他原因,因爲目前小李在滇省隊,作爲超級外援,他這個賽季一直是滇省隊主將的不二人選。

然而等到李襄屏出戰,看到坐在對面的竟然是“龍飛虎”,他不禁一陣愕然。

不過等看到小李出戰快棋臺之後,他頓時一切都明白了------

這肯定是小李主動提出的,自己想在主將臺碰他,但是以小李的性格,他肯定也想在快棋臺碰自己呢。

不僅李襄屏看出來了,兩隊的教練同樣也看出來了,於是在比賽結束,李襄屏所在隊伍再次以2比1的比分“主將勝”後,吳教練哈哈大笑,他對滇省隊教練開玩笑道:

“哈哈哈,原來小李這麼想碰襄屏呀?那行,我就給你一個機會,今年咱們不是還要碰一次嗎,等下次的時候隨你挑,你想安排小李下哪臺提前吱一聲就是,我保證也安排襄屏下同一臺。”

下圍棋的人當然不會怕這個,於是兩隊教練擊掌爲誓。

等下完這盤棋後,李襄屏又馬不停蹄趕往江蘇泰州,參加“春蘭杯”開幕式。

由於他是衛冕冠軍,所以他這次又是隻要下一盤棋。

等到兩天之後,當李襄屏較爲輕鬆的擊敗韓國老將樑宰豪,時間已經進入2004年7月了,似乎進入半年總結時間。

等到有人開始進行半年總結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從去年輸給李滄浩之後,李襄屏今年竟然只輸了一盤棋,他也就是在3月時候輸給過古大力一盤,然後一路連勝到現在。

於是在這個時候,“誰能阻止李襄屏呢?”,再次成爲圍棋界的熱門話題。

第七十六章 佈局專項訓練第一五七章 王爺棋手第四八一章 安全第一第五零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 業餘5段看不懂的棋第三八八章 再度求變第五五二章 小豹輩們第一九八章 自信過頭第六十一章 圍棋界的4條“A”第一九一章 出人意料的排兵佈陣第一三一章 班門弄斧第五十四章 怎麼又是這麼快就贏了第一六四章 金太子必敗變例第三七二章 大惡手第五零九章 最佳形容第二四四章 另類控制流第四五四章 這次真不是逆轉第一七二章 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第二十章 一招鎖喉第二十六章 天才推動圍棋第一四零章 佛亦有怒第三一六章 人型狗招第二三一章 老施的發現第二三六章 雪崩又見雪崩第八十章 希望他能像樑魏今第六五六章 笨鳥先飛第二二五章 虛實相應的好手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六三七章 高大上的理由第四一六章 差距到底在哪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五三一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五五二章 小豹輩們第667章 屬於一個人的舞臺第一三九章 第一狗招第五八一章 班門弄虎李襄屏第二五六章 大道至簡的高招第八十九章 外掛升級第二七一章 非典到來第四十八章 只有一次機會第二二二章52手贏棋不鬧事第四零九章 會心之局第三九八章 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第七章 沒處說理去第六四八章 無中生有天下第一第669章 假狗招第一二六章 來年計劃第四五一章 思考的支點第二八九章 賽場踩點第二一五章 打劫如養豬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五六三章 約不約第五一五章 艱苦升級之路第三零四章 風雲突變第三六八章 志在必得第一一八章 衆人靶心第一二一章 該做點文章了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六一五章 一位棋迷的誕生第二十九章 聶道場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總算出完差了第三一一章 新鮮玩意第二五七章 完勝第二三零章 大李的戰書第三零零章 算得對和算得活第三三四章 自留地第六六六章 先拿古大力祭刀第一一三章 老施的秘密第三六零章 長考有沒有出臭棋第一一零章 傳說中的官子迷霧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六零零章 失身酒第二三二章 大戲開幕第一五六章 登堂入室之戰第三三七章 快棋的秘密第四六九章 痰盂也是有學問的第一零八章 胡鐵頭的“夾”第一九六章 鑿巖妙手第四四四章 國技 競技和雜技第二九三章 圍棋之最高級手段第三八六章 最高級的鋪地板第二八一章 必須邁過的一道坎第四三二章 冷兵器巔峰第六五五章 平成的廢物第六五六章 笨鳥先飛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五一七章 發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第六一一章 原來如此第十六章 絕藝如君天下少第五三四章 “急先手”的故事第四一零章 讓子戰法的標配第六五三章 特事特辦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八十九章 外掛升級第五三九章 最強阻擊者第一八一章 到底能走多遠
第七十六章 佈局專項訓練第一五七章 王爺棋手第四八一章 安全第一第五零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 業餘5段看不懂的棋第三八八章 再度求變第五五二章 小豹輩們第一九八章 自信過頭第六十一章 圍棋界的4條“A”第一九一章 出人意料的排兵佈陣第一三一章 班門弄斧第五十四章 怎麼又是這麼快就贏了第一六四章 金太子必敗變例第三七二章 大惡手第五零九章 最佳形容第二四四章 另類控制流第四五四章 這次真不是逆轉第一七二章 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第二十章 一招鎖喉第二十六章 天才推動圍棋第一四零章 佛亦有怒第三一六章 人型狗招第二三一章 老施的發現第二三六章 雪崩又見雪崩第八十章 希望他能像樑魏今第六五六章 笨鳥先飛第二二五章 虛實相應的好手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六三七章 高大上的理由第四一六章 差距到底在哪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五三一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五五二章 小豹輩們第667章 屬於一個人的舞臺第一三九章 第一狗招第五八一章 班門弄虎李襄屏第二五六章 大道至簡的高招第八十九章 外掛升級第二七一章 非典到來第四十八章 只有一次機會第二二二章52手贏棋不鬧事第四零九章 會心之局第三九八章 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第七章 沒處說理去第六四八章 無中生有天下第一第669章 假狗招第一二六章 來年計劃第四五一章 思考的支點第二八九章 賽場踩點第二一五章 打劫如養豬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五六三章 約不約第五一五章 艱苦升級之路第三零四章 風雲突變第三六八章 志在必得第一一八章 衆人靶心第一二一章 該做點文章了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六一五章 一位棋迷的誕生第二十九章 聶道場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總算出完差了第三一一章 新鮮玩意第二五七章 完勝第二三零章 大李的戰書第三零零章 算得對和算得活第三三四章 自留地第六六六章 先拿古大力祭刀第一一三章 老施的秘密第三六零章 長考有沒有出臭棋第一一零章 傳說中的官子迷霧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六零零章 失身酒第二三二章 大戲開幕第一五六章 登堂入室之戰第三三七章 快棋的秘密第四六九章 痰盂也是有學問的第一零八章 胡鐵頭的“夾”第一九六章 鑿巖妙手第四四四章 國技 競技和雜技第二九三章 圍棋之最高級手段第三八六章 最高級的鋪地板第二八一章 必須邁過的一道坎第四三二章 冷兵器巔峰第六五五章 平成的廢物第六五六章 笨鳥先飛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五一七章 發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第六一一章 原來如此第十六章 絕藝如君天下少第五三四章 “急先手”的故事第四一零章 讓子戰法的標配第六五三章 特事特辦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八十九章 外掛升級第五三九章 最強阻擊者第一八一章 到底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