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其心可誅

聖彼得堡,冬宮。

俄國在遠東的一連串失利的消息傳回來後,俄皇尼古拉二世在氣得咆哮如雷,唾沫星子亂飛。

俄國一大羣官員站立在大殿內,一個個噤若寒蟬。

直到尼古拉二世的怒氣發泄大半,累得不想再罵人時,財政和交通大臣維特頓時給外交大臣沙查諾夫使了個眼色。

沙查諾夫會意,於是說道:“庫羅伯特金大將作爲東西比利亞總督兼遠東軍區司令和海軍遠東艦隊,在對華作戰當中指揮不當,屢戰屢敗,致使遠東軍區損失十萬俄軍精銳,海軍折損五艘主力戰艦,不但令遠東軍區處於清帝國強大的軍事威脅之下,更是讓帝國蒙羞,臣請陛下嚴懲庫羅伯特金指揮不當、失察失策之罪。”

御前大臣斯佩蘭斯基、外交次大臣奧庫涅夫、亞洲事務司司長克卜尼斯特等人紛紛附喝,請尼古拉二世治罪庫羅伯特金。

尼古拉二世正在氣頭上,當即同意了衆人的意見,罷免了庫羅伯特金大將的職務,並勒令他立即返回聖彼得堡,並移交軍事法庭處理。

本來,庫羅伯特金作爲軍方大員,應該得到軍方的支持。但陸軍大臣阿列克謝耶夫、海軍大臣亞歷山德羅維奇等人在商議過後,決定先不在這個時候爲庫羅伯特金求情,因爲尼古拉二世正在氣頭上。反正庫羅伯特金作戰失利,被革職是一定的,回到聖彼得堡也得半年時間。

對於喜怒無常的尼古拉二世來說,半年後他們在向尼古拉二世求情,估計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當然阿列克談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也對庫羅伯特金十分的不滿,主要是庫羅伯特金打了敗仗,丟了俄國陸軍和海軍的臉。尤其是跟軍事實力在全世界處於墊底兒位置的清帝國作戰中失敗,而且是慘敗,這對於高傲的俄國軍方來說,無異於吃了狗屎一樣的難受。

基於這點,二人選擇暫時不幫庫羅伯特金說話,讓他受些牢獄之災,長長記性。

尼古拉二世罷免庫羅伯特金之後,心情略微好些了。

“諸位誰來接替庫羅伯特金的位置?”衆人頓時不語,此時此刻,遠東地區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去那苦寒之地遭罪去。

尼古拉二世看向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因爲軍事上的失敗,導致尼古拉二世看他們二人的臉色不怎麼好。

“陸軍部和海軍部有何人選?”

阿列克謝耶夫同亞歷山德羅維奇對視一眼,前者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阿穆爾省總督戈羅戴科夫可堪大任。”

維特這時說道:“阿穆爾省總督戈羅戴科夫是個文官,眼下遠東還處於戰爭狀態應該以軍事爲主,所以應當派一位德高望重且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人去。”

尼古拉二世點點頭看向阿列克謝耶夫道:“維特說的有道理!”

阿列克謝耶夫不得已,於是說道:“阿穆爾省軍管局格里布斯基中將可堪勝任!”

維特又道:“阿穆爾省軍管局格里布斯基作戰經驗還勉強可以,但資歷不足。眼下整個遠東軍區正處於失敗的陰影籠罩之下士氣低迷,軍備不足,必須有德高望重之人方可成事。”

阿列克謝耶夫不爽的說道:“維特大人看起來深諳軍事,不如你給陛下推薦一個人選好了!”旁邊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也附喝道:“聽說維特大人的妹夫扎蘇里奇中將也在遠東,你不會要選他吧?不過我聽說遠東戰爭中,他是第一個被清帝國陸軍打敗的將軍,而且他的東滿支隊被俘兩萬餘人,他竟然自己跑了,真是把帝國軍人的臉丟盡了!”

維特嘴角一陣抽搐,說道:“我怎麼會選一個敗軍之將?親王大人您多慮了。”尼古拉二世聞言也是一陣皺眉,若不是維特是他的寵臣的話這個扎蘇里奇早就被槍斃了。

“維特你有什麼人選嗎?”維特看了一眼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嘴角露出一陣冷笑,接着轉向尼古拉二世,說道:“臣以爲陸軍大臣阿列克謝耶夫大將和海軍大臣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可堪大人他們二人一個是陸軍領軍人物,一個是海軍元老他們二人聯手可以控制遠東局勢,打敗狂妄的清帝國。”

維特一句話頓時令所有人驚呆了。

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先是震驚,旋即便猜出了維特的用意,心中頓時罵他祖宗十八代。

很明顯,維特深得尼古拉二世寵信,但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仗着是皇親國戚,又手握軍權,一直不把維特放在眼裡。當初黑龍江軍事衝突時,維特便反對對華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主張先進行金本位改革,擺脫國際銀虧危機。但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大羅維奇二人卻是鼓動尼古拉二世進一步擴大沖突,甚至調兵發動對華戰爭。這使得維特辛辛苦苦準備的一筆用於金融改革的資金被轉移到了戰爭上面,贏了也就罷了。現在輸了,因此維特十分記恨他們二人。

如今庫羅伯特金在遠東打了敗仗,維特一方面鼓動尼古拉二世進行金融改革,一方面對他們二人的羽翼進行消減,罷免庫羅伯特金。但維特心中明白,只要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大羅維奇呆在沙皇身邊,總是會阻撓他,給他製造麻煩,因此維特要藉機會把他們二人支開,而且要遠遠的支開。

“你開什麼玩笑?讓我們一個陸軍大臣和一個海軍大臣去遠東?我看稱就是報復!”“對!你就是在報復我們!”

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大羅維奇二人頓時抗議,並向尼古拉二世求救。

尼古拉二世皺皺眉頭,猶豫不決,正要說些什麼時,維特立即說道:“陛下!微臣也是爲了國家着想絕無私心!帝國在遠東軍事行動上的失敗,已經說明清帝國不再是軟弱可欺的弱國了。他們發展的速度太可怕了,三年前在對日作戰時還是不堪一擊,如今就可以打敗帝國十萬精銳陸軍了。若任由清帝國發展下去,將來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必須要對遠東陸軍和遠東海軍進行強化管理,顯然沒有人可以比得上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了,他們是不二人選,若是換其他人去,肯定會弄巧成拙到時候悔之晚矣!”

維特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進讒,結果尼古拉二世頓時聽了他的意見,任命阿列克謝耶夫大將爲東西比利亞總督兼遠東軍區司令,任命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爲俄國遠東艦隊司令,讓他們二人聯手整頓遠東軍務。

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黃二人據理力爭,但尼古拉二人顯然認同了維特的觀點,駁回了他們二人的請求。

“王八蛋!”阿列克謝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心中頓時大罵維特混蛋,但尼古拉二世態度堅決,他們二人只得同意。

維特心中得意暗道:總算是把這兩個老東西趕走了,日後在聖彼得堡沒人再敢跟他作對了。

嚴懲了庫羅伯特金,又任命了新任官員,於是庫曼發回聖彼得堡的和談條件被提上日程。

尼古拉二人看完合約內容不由得生氣,不滿的說道:“高貴的俄羅斯大帝國,竟然要跟卑賤的清帝國簽署這樣的合約,簡直是奇恥大辱!”所有俄國官員們無不露出憤怒的表情,一些人頓時出言拒絕簽署合約,認爲這是恥辱的。同時,一部分官員要求再戰,甚至一些激進官員要求正式對華宣戰,發動全面戰爭。

很快,維特那眼睛挨個注視着,請戰的官員們見維特盯着他們頓時噤聲不再言語。

維特收回眼神兒,心中暗道:真是一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白癡,愚蠢的武夫們。

“陛下!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眼下帝國正處於經濟危機當中,不適合調動大軍發動大規模戰爭。

就先讓清帝國高興一段時間等咱們完成金融改革,擺脫銀虧危機後在發兵〖中〗國,找回面子來!”

御前大臣斯佩蘭斯基附喝道:“陛下,西伯利亞鐵路還在修建當中,只有修通了鐵路,帝國的大軍和補給纔可以源源不斷的開過去。

而修通鐵路還需要數年時間,正好可以進行金融改革,囤積國力。”外交次大臣奧庫涅夫這時也出來附和道:“陛下!這次的恥辱將來我們一定要十倍的還給清帝國,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儘快的進行金融改革,否則因爲銀虧危機而導致的國內經濟危機將進一步擴大!”財政部次官拉曼諾甫也說道:“陛下,比起國內經濟危機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清帝國給我們帝國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請陛下三思!”尼古拉二世這些日子天天聽着維特和他的財政部給他提供個經濟情報,俄國受到國際銀虧危機的波及,導致國內經濟危機日益嚴重,每天損失的金錢遠比在遠東軍事上失利損失的要多的多。

尼古拉二世知道改革金融的迫切性,因隨着法國的鉅額貸款抵達聖彼得堡之後,他已經命維特開始着手進行金融改革了。

如今尼古拉二人心中已經決定好暫時結束對華戰爭了,只是面子上他還得做做樣子。

“諸位以爲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接受嗎?”斯佩蘭斯基說道:“清帝國沒有乘勝追擊,提出更多的苛刻要求,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其實,他們向我們索要《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和《璦琿條約》割讓的土地一事,我們完全可以用各種藉口拖着不給他們。即便還給了他們,用不了多久,咱們再奪回來。”

克卜尼斯特贊同道:“這幾個條約都是清帝國地方督撫跟我們籤的,清政府從來都不承認這些條約,但卻是默認了我們的佔領。因此,我想即便我們答應了王辰浩,只要拖過一年半載的時間帝國恢復遠東軍區的實力,想必軟弱的清帝國朝廷也不敢強行索要這些地區,咱們還是事實上的佔領。”

克卜尼斯特的分析令尼古拉二世很滿意,正如他所說的,一旦結束戰爭狀態。只要俄國不主動軍事挑釁,懦弱的清政府是絕對不會主動開戰的。

所有俄國官員們都是這樣認爲,於是尼古拉二世最終點頭同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北京,紫禁城。

御書房內,光緒拿着王辰浩上奏給他的談判內容,臉色是有喜有憂。

喜的是,王辰浩迫使俄國人低頭了,不但取得了海陸上的同時勝利,而且沒有出讓任何國家主權,反而要回了俄國人強迫割佔的17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種勝利對於清帝國來說,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喜事,讓國人終於揚眉吐氣一把了。

然而,光緒所擔心的是。王辰浩可以在年底前結束戰爭了,這令他準備趁機降果王辰浩的計劃泡湯了。而且,清帝國最精銳的海陸軍都在王辰浩的把持下,作爲一個皇帝,這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王辰浩現在腰纏萬貫,數萬萬兩銀子傍身,一個人的財力頂的上朝廷幾年的收入。而且朝廷的一些軍事和民用工業基本上被他以各種名目收購,加上他大興洋務,興辦規模龐大的京津塘工業基地,整個國家工業命脈都掌控在他手裡。

這一系到行動,豈能不讓光緒憂心?在化眼裡,這個王辰浩已經是朝廷的嚴重威脅了。

可偏偏光緒拿王辰浩沒辦法,他同慈禧太后彼此的權利傾軋,導致慈禧爲穩固權利而重用王辰浩。這樣一來,光緒越是想盡一切手段來打壓王辰浩,慈禧就越是重用袒護王辰浩,這令光緒非常的苦惱。

“這個王辰浩的實力實在是太恐怖了!早晚必是朝廷心腹大患!可是太后一哎”

光緒不由得嘆口氣,說出了他的心聲,但也只有在他的老師翁同酥面前纔敢這麼說。

翁同酥說道:“微臣以爲,太后應該知道王辰浩對朝廷的威脅,只是太后還自信她可以控制王辰浩!”

光緒狠聲道:“都是那個李蓮英,這個狗奴才不知道收了王辰浩多少禮,天天幫着他在太后面前說好話。,…

翁同酥點點頭,道:“李公公是太后身邊最親近的人,他的話舉足輕重。只可惜,王辰浩太有錢了,聽說這次回國,上至朝中文武百官們,下至各省封疆督撫大員們,內廷太監女官,外廷王公貝勒,幾乎每人都有份重禮。”

光緒眉頭緊蹙,嘆道:“是啊!聽說給太后那裡送了一輛汽車,逗得太后十分高興。”

接着看向翁同酥,道:“給你送了什麼禮物?”

翁同酥苦笑道:“他倒是送來一輛小車,但微臣怎敢收他的禮物?

微臣當場就回絕了,微臣還打算聯合御史臺官員們彈劾他賄略朝臣,治他的罪。”

光緒無奈的笑了笑,說道:“賄略朝臣?李鴻藻已經爲此上摺子彈劾他了,你猜他怎麼回的?”

翁同酥道:“鐵證如山,他脫不了干係!”光緒苦笑道:“我們都太低估王辰浩這個人了,他不是一般的狡猾。他上摺子辯稱這是在爲國出力,爲朝廷着想。他說西洋國家專門爲政府工作人員配備了小汽車,接送官員上下班。而我朝文武百官出行還得自己配轎伕車馬,因此他以太后的名義贈送給文武百官小汽車,作爲代步工具,這是爲朝廷着想。他狡辯稱轎子馬車太慢,影響官員上下朝辦事效率,而小汽車速度快,便捷。送給文武百官小汽車,會讓文武百官省去陸上耽擱的時間,提高辦事效率,這是爲國出力。你看看他的辯詞!”

說着光緒將王辰浩的辯駁奏摺遞給了翁同酥,翁同酥打開一看,頓時無奈的道:“打着太后的名義送禮,高明啊!即討好了太后,又讓文武百官安心收他的禮,好人都讓他當了!”只見光緒帝眼神一緊,吐出四個字來。

“其心可誅!”

翁同酥急忙問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這個王辰浩?”

光緒想了想,說道:“他現在是國朝的大英雄,沒有足夠理由動不了他。你去跟康有爲、粱啓超他們研究一下,看看他們有什麼好點子沒有。”

翁同酥說道:“康粱二人對皇上忠心耿耿,知道皇上的難處,最近他們一直在研究幫助皇上奪回權利的方法!”光緒急忙問道:“可有辦法了?”

翁同酥搖搖頭,道:“暫時還沒有!不過我聽他們說好像打算讓皇上仿效〖日〗本明治維新的方法,來一次維新變法。”

“維新變法?”

光緒將這幾個字來回嚼咀了幾遍,突然喜道:“還真別說,這倒是個好辦法!”

翁同酥卻是露出擔憂之色,說道:“可是皇上手裡沒有兵權,這維新變法控制不好力度,恐怕等於跟太后直接攤牌了!”

光緒嘆口氣,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656章 決戰大西洋之炮灰出擊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第376章 代號火柴第381章 巴黎之戰第317章 南海大海戰(二)第23章 聯合艦隊覆滅(一)第248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228章 奪取波多黎各第425章 地獄火第232章 爭奪威克島第436章 大決戰第585章 蘇德火拼,中華帝國發財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445章 攻佔阿拉斯加(二)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567章 悲催的墨索里尼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195章 工業基地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150章 太平洋艦隊第468章 紐約之戰第一天第94章 永平軍演(4)第364365章 驅逐戰列艦第619章 黑雲壓域——聖胡安遭襲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605章 納瓦爾大空戰第271章 排華法案 中美外交大戰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427428章 太平洋風暴正在形成第180章 王辰浩眼裡的狐假虎威第316章 南海大海戰(一)第91章 永平軍演(1)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5章 浪速遭殃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198章 整合海陸軍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630章 復仇(5)第299章 慘烈會戰之丘米坎大捷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22章 偷襲仁川港第63章 班底(下)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8章 乘勝和談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59章 陸軍的代差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42章 拜門子第405章 全面對抗第725章 核大戰(3)第260章 插手巴拿馬運河第116章 拍賣第52章 暗中較勁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436章 大決戰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48章 衣冠禽獸第120章 遠東金融風暴(4)第75章 海關第562章 石油戰爭第360361章 中華帝國輝煌15年和意大利的倒戈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64章 北洋三傑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181章 未雨綢繆第546章 轟動世界的光華大帝號新聞發佈會第393章 澎湖海戰第380章 烈日之戰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10章 前浪後浪第511512章 空軍競賽再起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365366章 戰爭臨界點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410411章 中津大撤退和美國參戰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135章 用心良苦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613章 暴露第713章 外高加索戰爭(二)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727章 核大戰(5)
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656章 決戰大西洋之炮灰出擊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第376章 代號火柴第381章 巴黎之戰第317章 南海大海戰(二)第23章 聯合艦隊覆滅(一)第248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228章 奪取波多黎各第425章 地獄火第232章 爭奪威克島第436章 大決戰第585章 蘇德火拼,中華帝國發財第544章 各國終極戰列艦大PK第445章 攻佔阿拉斯加(二)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567章 悲催的墨索里尼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195章 工業基地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150章 太平洋艦隊第468章 紐約之戰第一天第94章 永平軍演(4)第364365章 驅逐戰列艦第619章 黑雲壓域——聖胡安遭襲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605章 納瓦爾大空戰第271章 排華法案 中美外交大戰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427428章 太平洋風暴正在形成第180章 王辰浩眼裡的狐假虎威第316章 南海大海戰(一)第91章 永平軍演(1)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5章 浪速遭殃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198章 整合海陸軍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630章 復仇(5)第299章 慘烈會戰之丘米坎大捷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22章 偷襲仁川港第63章 班底(下)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8章 乘勝和談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59章 陸軍的代差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42章 拜門子第405章 全面對抗第725章 核大戰(3)第260章 插手巴拿馬運河第116章 拍賣第52章 暗中較勁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436章 大決戰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48章 衣冠禽獸第120章 遠東金融風暴(4)第75章 海關第562章 石油戰爭第360361章 中華帝國輝煌15年和意大利的倒戈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64章 北洋三傑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181章 未雨綢繆第546章 轟動世界的光華大帝號新聞發佈會第393章 澎湖海戰第380章 烈日之戰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10章 前浪後浪第511512章 空軍競賽再起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365366章 戰爭臨界點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410411章 中津大撤退和美國參戰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135章 用心良苦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613章 暴露第713章 外高加索戰爭(二)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727章 核大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