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

出了友誼商店,林朝陽以要給四合院添置點傢俱的名義,準備帶着陶玉書和阿毛去傢俱廠看看。

走到自行車旁,旁邊突然竄出個瘦高個兒的小青年,四下張望了幾眼,然後才壓低了聲音問林朝陽:“哥們兒,換外匯券嗎?高價收。”

林朝陽立刻明白了這是碰上票販子了,他們一行三人裡有個老外,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會缺外匯券,所以對方一上來說的是“收”。

“什麼價啊?”

“一塊二頂一塊。”

“人家都一塊四收。”林朝陽說。

“胡說八道!我往外出才一塊四。哥們兒,你也得讓我掙點不是?不爲掙錢誰冒這風險啊!”

“行,等我缺錢了,找你換點。”

聽着林朝陽的話,瘦高個兒不太高興,不換票你拿我逗什麼悶子?

外匯券是近兩年纔有的東西,發行的目的主要是爲了方便外賓、僑胞和外籍工作人員在國內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

外匯券需要用外匯兌換,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比如涉外賓館、友誼商店、免稅店等場所,花不完的在離開國內之時還可以兌換回外匯,當然,留着以備下次來華使用也是可以的。

流通不受限,又不受票證制度的限制,這也就造就了民間對外匯券的追捧,自發行之日起便成了廣受老百姓歡迎的“硬通貨”。

也因着這股追捧,民間很快便有聰明人打起了這東西的主意,逐漸形成了倒賣外匯券這門生意。

在黑市上外匯券和人民幣的兌付比例爲1:1.4~1.5,也就是說一塊外匯券可以兌換1.4~1.5塊人民幣。

林朝陽手中的外匯券是李翰祥利用自己的香江身份用港幣幫他換的,原本是九千塊錢人民幣,兌換成了等值的外匯券,如果再換成人民幣立刻就會變成一萬三千五百塊錢,價值暴漲了一節。

不過林朝陽自然不可能把手裡的外匯券兌回成人民幣,好不容易纔弄了這麼點外匯券,他還得“撿漏”呢。

這年代用不着他撿漏,只要是手裡有外匯或者外匯券,不怕買不到好東西。

建國後國內逐漸實現資本主義工商業全面公私合營的新模式,作爲私有形式的古玩行業不復存在,轉而出現了壟斷性質的國有文物商店體系。

這些文物商店可以按照上級指令進行統購統銷,在計劃經濟的指令喜愛對外銷售文物商品。

而文物商店興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創匯。

受抗美援朝戰爭和冷戰影響,中國的國際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干預和打擊,外匯奇缺。

因此爲了創匯,國內纔在各地紛紛成立國營文物商店、工藝美術商店等機構將一些從民間收購來的“重複和價值一般”的文物藝術品出售給外賓,以換取外匯。

在燕京,像這樣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可以買賣古董文物的文物商店一共有六家,分別是文物商店、榮寶齋、信託公司、友誼商店、中國書店和燕京傢俱廠。

六家商店經營種類各有側重,文物商店是經營品類最全的,碑帖、字畫、金石、陶、瓷、文房四寶、文物雜項,幾乎涵蓋了整個古玩行業的門類;

榮寶齋經營的則是碑帖、字畫及其複製品、文房四寶等;

信託公司主要是以代銷舊貨雜項爲主;

友誼商店賣的都是近現代的字畫和碑帖;

中國書店以經營古舊圖書和碑帖字畫爲主。

而燕京傢俱廠經營的則是舊傢俱,當然了,也賣新傢俱。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商店裡相當一部分的商品因爲都是有創匯任務的,所以這些文物國人是買不了的,因爲沒外匯。

燕京傢俱廠,準確的說是叫龍順成傢俱廠。1956年公私合營,全燕京35家傢俱廠合併成一家,保留了老字號龍順成的名字,成爲燕京唯一一家傢俱廠。

不過合營歸合營了,但生產和門市銷售依舊是分散的。

直到1963年,爲了發展硬木傢俱,龍順成傢俱廠決定前往永定門外大街路東的一處寬闊地帶,這才把生產地點都集中到了一起,傢俱銷售則是在各區都有國營傢俱店。

林朝陽帶着陶玉書和阿毛來的是永定門外大街的龍順成總廠,因爲各區的國營傢俱店賣的都是新傢俱,唯獨總廠這裡有舊傢俱買賣。

隔着老遠龍順成的彩繪牌坊與不遠處巍峨的城牆相互映襯,依稀還可以看出一些舊時南城外的風貌。

龍順成和早些年燕京城內大多數的木作店都是從魯班衚衕起家,都是前店後場的手工業作坊模式,到如今依然如此。

除了臨街一面並排有兩家展賣傢俱的鋪面外,龍順成的內院裡面圍成一個天井,全都是生產車間。

走進龍順成的鋪面,裡面的傢俱琳琅滿目,大多是硬木傢俱,如八仙桌、六仙桌、二屜桌、架几案、立櫃、方凳、條凳、官帽椅子、羅圈椅子等等。

“幾位看看傢俱?”

龍順成的售貨員都是廠裡的學徒工,見着三人進了門,便上前來問道。

“是,家裡要買傢俱。”林朝陽說。

售貨員二十來歲,面相憨厚,看林朝陽幾人都是年輕人,便好心說道:“我們這賣的都是京作的傢俱和舊傢俱,要是新婚買傢俱,您可以上傢俱店看看。”

“我們想看看舊傢俱。”

聽着林朝陽的話,售貨員的眼神看向了阿毛這個老外,以爲林朝陽二人是陪着阿毛這個老外來買傢俱的。

“那您幾位這邊瞧!”

售貨員引着三人來到擺着舊貨店區域,龍順成有專門的舊貨部,從民間收古舊傢俱進行翻新和保養,然後再對外出售,主要面向的客戶是海外僑胞。

傢俱是大件,一般的外賓並不感興趣,只有同文同種的海外僑胞對這東西有興趣。

舊貨部擺着的這些舊傢俱雖然經過精心保養,但有不少東西一看還是能看出古樸的年代感。

“這是明代的黃花梨木帶託泥方臺座,上面雕的是魑龍捲草,螭龍身尾呈草葉紋與柺子紋組合狀,二螭相對,象鼻,頭部有演變成花草之勢,中間卷草紋呈方折。

這種紋飾主要是在明代嘉靖、萬曆經天啓、崇禎時期的瓷器、玉器和傢俱上出現的。

您看這上面,近似方臺,四壁凹入,浮雕雙螭捧壽,用的是栽榫跟下面的大方几聯結。這大方几看似分了兩截,實際上是兩截相連,四腿都是一木連做,工藝極爲精巧,是件不可多得的巧作。”

售貨員的業務很熟練,介紹起這些舊傢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聽得陶玉書和阿毛這個小老外一愣一愣的。

“工藝是挺精巧,可惜臃腫了點。”林朝陽說道。

售貨員聞言微微一愣,僅憑這一句話,他便知道自己今天是碰上行家了。

他平時接觸顧客,大多數人都是外行,只要聽了他的介紹,基本都會產生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可林朝陽的反應卻十分淡然,並且一句話就切中了這件傢俱的弊病。

這件明制的方臺用料紮實、工藝精巧,保存的也完好,唯一的缺點就是臃腫。

“您真是好眼力!這件臺座哪兒都好,但唯一的缺點就是犯了笨拙臃腫這個毛病,我們廠裡的老師傅也是這麼說的。”

陶玉書聽着售貨員對林朝陽的稱讚,面露欣喜,悄悄問他:“你還懂傢俱呢?”

“不懂。看了幾本書,瞎說的。”

陶玉書的美目瞟了他一眼,那眼神是在說他假謙虛。

售貨員給三人介紹了好一會兒,這裡的舊傢俱基本都是明清的傢俱,其中不乏精品。

林朝陽指着一對清代乾隆時期的紅木雕龍紋大多寶閣問道:“這件多寶閣多少錢?”

“這是一對,要六百塊,而且得是外匯券。”售貨員回道。

陶玉書聽着這個價格吃了一驚,“好貴啊!”

這年頭一件普通傢俱就是幾十塊錢,用料再好點的一百多塊錢也足夠了,這件多寶閣卻要六百塊,而且還得是外匯券,以這個年代的物價來說幾乎是天價了。

售貨員笑得有些靦腆,說道:“確實是貴了點,我們這裡的舊貨一般都是賣給僑胞的。”

陶玉書點了點頭沒說話,看向林朝陽。

“這件我要了!”林朝陽說道。

然後他又指了指旁邊的兩件傢俱,這兩件傢俱都是明黃花梨交椅只是制式不同,一件官帽椅,一件是單靠揹帶搭腦的。

這三件傢俱是舊貨區域裡品相最好的,要是放到後世在拍賣行裡,基本都得是兩千萬人民幣起步。

三件傢俱一共花了林朝陽1150塊外匯券,付完了錢,他有一種撿到寶的快樂。

他的這種快樂,陶玉書和阿毛是無法理解的。

一下子就花出去手裡八分之一的外匯券,陶玉書有些肉疼,問道:“你買這些傢俱能用嗎?”

“這些是古董,當然不能用,咱再買點別的不就完了嗎?”

來傢俱店好一會兒了,經過售貨員的介紹陶玉書也知道,龍順成這裡不管是新舊傢俱,都有創匯任務,很少一部分不需要用外匯券的傢俱,也得有票才行。

“你有票?總不能用外匯券買新傢俱吧?”陶玉書心疼的說道。

林朝陽笑了笑,“弄幾張票不就完了嗎?”

他說着,朝售貨員問道:“小兄弟,我們要添置點新傢俱,伱們這些職工手裡有傢俱票嗎?”

這年頭,各單位都有屬於各單位的福利,你在醬油廠上班,就肯定不會爲吃醬油發愁,你在自行車廠上班,也不會爲自行車票發愁。

在傢俱廠也一樣,龍順成的職工們半年就可以分到一次傢俱票。對於家裡不需要傢俱的職工來說,這就相當於是發錢。

林朝陽剛在他們店裡花了一千多塊外匯券,眼睛眨都沒眨一下,這可是如今少有的大主顧。

“上個月我們廠裡剛發了一批傢俱票,就是不知道他們還留沒留在手裡。您都需要什麼票?我給您問問我同事他們。”

“凡是家裡用得上的,都需要。”

聽着林朝陽的語氣,售貨員高高興興的去後麪廠裡問了一圈,然後給林朝陽帶回了一個消息。

“就一張牀票、一張衣櫃票。”

傢俱票是結婚必需品,歷來緊俏,而且票證都有時效性,能有兩張票已經不容易了。

經過一番溝通,林朝陽花了二十塊錢人民幣外加五塊外匯券換來了兩張傢俱票,又付了七十四塊錢買傢俱。

算上三件舊傢俱,林朝陽一共買了五件傢俱,他跟傢俱廠門市部經理提出送貨上門,對方一口答應了下來。

臨走前,林朝陽又問那個面相憨厚的售貨員,“小兄弟,貴姓啊?”

“您客氣,我姓張,叫張貴和。”

“貴姓啊!”林朝陽誇了一句,說道:“回頭你幫我留意着,你們廠要是進了品相好的傢俱就告訴我一聲。”

說着,他將一張五塊面值的外匯券悄悄遞給了張貴和。

張貴和連忙推開他的手,說道:“您給我留個地址,回頭我通知您。”

見他不收外匯券,林朝陽也沒有強求,點了點頭,又說:“傢俱票你也幫我留意下,我們家還缺不少傢俱。”

“沒問題。”

張貴和高興的應了一聲,林朝陽出手闊綽,而且還有外匯券,誰手裡要是有票證,巴不得跟他換呢。

給林朝陽牽個線,他在同事中間也有面子。

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65章 是他寫的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15章 委屈的小貓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75章 脾氣還怪好嘞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87章 賺錢娶媳婦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8章 《燕京文藝》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85章 有什麼了不起的?哼!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28章 有盼頭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05章 漲稿費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105章 漲稿費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52章 苦差事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195章 天真還是媚外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54章 《收穫》來信第37章 輕鬆拿捏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84章 愛之深,責之切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
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65章 是他寫的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15章 委屈的小貓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75章 脾氣還怪好嘞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87章 賺錢娶媳婦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8章 《燕京文藝》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85章 有什麼了不起的?哼!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28章 有盼頭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05章 漲稿費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61章 我改了他兩場戲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105章 漲稿費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52章 苦差事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195章 天真還是媚外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54章 《收穫》來信第37章 輕鬆拿捏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84章 愛之深,責之切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