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折分天地 化夢遊仙(下)

有過羅剎鬼王對戰的經驗,餘慈明白,站在真實之域??上,就不能再用習慣性的眼光意識去看待空間、距離等等問題。

當日相距億萬裡,隔空對衝,也不見有任何延遲和滯礙。

在那毫無憑依的“層面”上,能不能架起通向目標的“橋樑”,能不能有效地輸送殺機和力量,明白點兒說,就是能不能具備創立、破滅法則的能力和手段。纔是最需要關注的東西。

破滅法則還好說,毀滅總比創造來得容易。

至於法則的創立,可不只是天馬行空,隨意描畫——歸根結底,還是要作用到實實在在的目標身上,要與天地法則體系形成“接口”,要由天地法則意志“解讀”,使這些臨時法則可以自如高效地轉化。

所以,當時餘慈和羅剎鬼王,不約而同地將“自闢天地”的虛空世界,作爲了衍生新法則的根基。

但其中還有不同。

羅剎鬼王是以成熟完備的“離幻天”爲本,看似情緒萬端,實則法度謹嚴,處處都有一定之規,乃是胸有成竹。

至於餘慈,則是藉着“紫微帝御”的心法感應,揮染點化,臨時成就了一個“中天世界”,相比之下,要寫意很多,是激情揮灑之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缺乏堅實的根基,至少,沒有和他的“心內虛空”有效結合。

某種意義上,那是“心法馭人”,而非“人馭心法”。

如今,餘慈雖然再啓“紫微帝御”的神通法門,也拿出了真實之域層面的攻勢,卻不打算按部就班,再造一個根基不穩的“中天世界”。

因爲,他有更好的選擇。

在真實之域建構世界,其實就是建立起一個完全由自我主宰的法則結構,和“自闢天地”相比,對天地法則體系的依賴程度進一步降低。

可想要徹底擺脫的話,則要落入“虛妄”之中了。

不管是怎樣的架構,根本法則都是大梁、是根基,更準確地講,是建構一切的法理原則。

只有明白各根本法則之間和合、搭配、生克的原理,才能以有限之法理,衍生出千萬種可能,真正建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世界來。

就像是離幻天。

對餘慈來說,這未免太遙遠了,他現在還摸不清楚,根本法則究竟有多少條呢,對其中的道理,也還是處在一知半解的階段。

所以,他必須要與天地法則意志妥協,模仿借鑑其法理,才能把“心內虛空”推至“自闢天地”的層次。

到了真實之域,這一招也能行得通,可這也等於是畫地爲牢,給自己設了一個難解的障礙,非是根本之計,境界上也天然落了下乘。

就像是一個匠人,跟着師傅,有一學一,有二學二,也能搭起一個房子來。

可他從頭到尾,也只會搭這麼一種房子,讓他別出機杼,重新設計一個,就只能是瞠目結舌,不知所以了。甚至讓他去修葺一座別樣的屋舍,他都做不到,只能是全拆重建。

餘慈現在就是這個階段……略強出一籌。

因爲,他擁有一部《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這部以符法爲根本,講述推衍之術典籍,爲他展示了包括“紫微帝御”在內的多種多樣的神通法理。

他的眼界見識,包括對其中法理的思辨,遠遠超出一個只會模仿的匠人。

他也不是僅僅就只懂得“紫微帝御”這樣一種能夠搭建在真實之域上的神通手段。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很大,膽子更大。

尤其是“招來”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後,他發覺洗玉湖上下,三元秘陣之中,頗有一些上清宗的禁制痕跡,如今雖說扭曲異化得厲害,但法理上沒有什麼本質差別。

畢竟是玄門正宗,對於“大道”、“法則”的闡釋,深邃明透,極具權威,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更易的。

也就是說,在這片水天之間,仍然是一個“親近”上清法門的環境,“解讀”起根源於上清道法的法則,也有着天然的便利,可以省他不少力氣。

餘慈雖不敢說什麼“化腐朽爲神奇”,也不指望能夠創立出一種全新的結構,可在多重選擇之下,取其精華,擇其優勢,拼接整合,也還是可以嘗試的。

同時,他也需要通過這種折分、組合,進一步掌握真實之域層面的神通手段,爲今後艱險的考驗做準備。

他沒有忘,也不會忘、不敢忘:

世間從沒有什麼後聖,有的只是淵虛天君!

由於餘慈的能力還差了些,“準備時間”就顯得比較漫長。

也因此,他在招來輦車之後,就已經在佈局,通過種種神通,將各方人心變化,儘可能地掌控在手中,納入到自己的節奏裡來。

到目前爲止,進行得非常完美。

他通過真實之域的神通威能,封鎖了水底秘府周邊水域,也搭建起了基本的結構。

雖說裡面也是東拼西湊,算不上系統,可趙相山一撥人的連番“試探”,反而是刺激了玄妙的生髮。

最初,水德星君其及所屬道兵,還純粹是“紫微帝御”神通所化。

但到後來,除了“紫微帝御”的影響,另一種更爲高妙的神通滲透進來。

那便是真文道韻,其源頭,自然就是——

萬古雲霄!

這正是餘慈所認爲的,更好的選擇。

和“紫微帝御”由各方推舉拔高,借勢寫意的揮灑不同,“萬古雲霄”是經過了餘慈對《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深層脈絡的梳理、準備,以符法之精義,闡釋推衍玄妙,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並在此過程中,洗煉了身心內外,包括“心內虛空”,亦受其法理影響。

對餘慈而言,在“萬古雲霄”上的造詣,無論嚴謹還是厚重,都遠遠超出“紫微帝御”一脈。

更不用說,在上清宗內部體系中,“萬古雲霄”也要穩壓過“紫微帝御”一頭。

特別是其間“道尊遺韻”,有“氣化三清,傳佈玄理本義,演示諸天萬法”的絕倫氣象,也正是“真文道韻”之所出。

這一回,餘慈的突破在於,並沒有擺出“三清境”那樣的大場面,也就是沒有拿出承接“道尊遺韻”的載體,而是試探性地模擬、抽取一二真意,加持在“紫微帝御”法門中,也加持在了自家的符法神通裡。

他所依仗者,實是當年葛祖師將“萬古雲霄”之法,化入上清宗各個典籍之中的神通手段,亦即“一脈相承、萬法歸宗”的根本要旨。

《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中,能推衍出“萬古雲霄”;那麼“諸天飛星”秘術之中、“紫微帝御、太霄真宰”的法門裡,自然也不會例外。

真要餘慈去推衍出來,會要了他的命,可反向加持的話,又豈是妄想?

正是這次嘗試的成功,成爲了徹底壓垮水底秘府的關鍵。

當然,餘慈更明白,垮掉的是秘府,還不是人心。

人心多變,也有峰谷變化,餘慈一直在關注其變化的節點。

此時,無論是趙相山,還是別的什麼人,其忍耐力都已經到了極限,絕不會再給他從容掌控一切的時間。

輦車之上,餘慈雖是瞑目不開,卻一直鎖魂趙相山身上,對其一舉一動了若指掌。

趙相山不是想開口嗎?

可以想見,狗嘴裡定然吐不出什麼好玩意兒,那就讓他張不開嘴便是!

念動則殺意傾注,相應地,虛空結構開始改變。

千里深水之下,趙相山猛打了個寒顫,已經將要出口的話音,莫名就消散在喉間,

這一刻,他就像是被注入了某種毒素,全身上下,肌體乏力,偏偏“對面那位”酷厲直白的殺意,徑直傾注下來。

“這是……遭了天厭地棄!”

趙相山立知,這是餘慈已經將這片水域的構建法則完全納入掌握,甚至是扭曲其中法理,不給他存身立足之地。

現在,相對於這片水域,他就是純粹的“外人”,就像是真界修士進入血獄鬼府,呼吸的空氣都是毒素——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剎那間,趙相山理解了餘慈的“意思”。

你敢張嘴,我就滅你!

你不張嘴……我照樣滅你!

他孃的!

既然張不張嘴都是一個樣兒,趙相山當然想給餘慈添堵,可問題是,“天厭地棄”之下,內外法則異化扭曲,他能不能發聲是一說,發聲了會是什麼聲音,就只是天……不,是隻有餘慈知道了。

趙相山當即閉上嘴巴,再不去做那些無意義的事,他調勻氣息,眼眸中幽藍之光內斂,一步跨出,身形已在裡許開外。

湖上,餘慈“唔”了一聲,稍稍有點兒意外。

自這一刻起,趙相山每一步越過的虛空都不甚遠,然而節奏隨意變化,雖有道兵合圍,水流成漩,卻讓他飄飄悠悠、閒庭信步般走過,整個人都似化爲一縷幽魂,再無實質,也無需再承擔任何壓力。

這是小挪移?

餘慈不好確認,不過很快,與他一起,全程關注此事的幻榮夫人,已給他指明瞭源流,而且,還說了一件事兒。

“這是化夢遊仙的神通……”

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中)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中)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36章 穿梭第374章 廳議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上)第336章 親戚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中)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中)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中)第272章 重逢第382章 猶疑第315章 危急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48章 魔亂第297章 現實第339章 冰海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中)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下)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161章 扭曲體系 咫尺天涯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37章 捕蛇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49章 內丹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下)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177章 故舊現跡 地氣魔染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三)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下)第404章 擔子第331章 幻影第54章 截殺第48章 魔亂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79章 法力第8章 渾燎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147章 天網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中)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95章 玄巫合議 八景之第42章 還原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103章 尋死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一)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349章 伯陽第18章 暴動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完)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下)第238章 刑天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上)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上)第392章 表態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中)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157章 山腹第21章 雙殺第32章 雀兒第384章 試探第358章 拷問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五)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下)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下)第189章 天有二日 計生兩重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十)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八)第137章 流金第94章 驕陽當空 飛雪落湖第346章 血潮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四)
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中)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中)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36章 穿梭第374章 廳議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上)第336章 親戚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中)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中)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中)第272章 重逢第382章 猶疑第315章 危急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48章 魔亂第297章 現實第339章 冰海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中)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下)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161章 扭曲體系 咫尺天涯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37章 捕蛇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49章 內丹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下)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177章 故舊現跡 地氣魔染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三)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下)第404章 擔子第331章 幻影第54章 截殺第48章 魔亂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79章 法力第8章 渾燎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147章 天網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中)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上)第95章 玄巫合議 八景之第42章 還原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103章 尋死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一)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349章 伯陽第18章 暴動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完)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下)第238章 刑天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上)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上)第392章 表態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中)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157章 山腹第21章 雙殺第32章 雀兒第384章 試探第358章 拷問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五)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下)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下)第189章 天有二日 計生兩重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十)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八)第137章 流金第94章 驕陽當空 飛雪落湖第346章 血潮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