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天授加持 九符權柄

?????俞南的呼喝,並沒有得到餘慈立刻迴應。

倒是在滾滾熔岩之中,有一人影剛剛走出,眼前就是光芒照影,乃是“天師”隔空以寶鏡在他眼前一晃,虛空錯落,顛倒天地。

這是幻術。

再怎麼精妙,沒有足夠的修爲支撐,也沒有意義。很快就被蔓延到此地的熔岩界域燒燬,最多就是阻敵半息左右時間。

在暗紅的熔岩之上,黑袍依舊是連帽厚袍罩住全身,信步而來。

漫溢的地底熔岩,有一部分,是直接從天裂谷附近地域深層抽出來,還有一部分,則是以神通連貫無天焦獄,引來部分力量,跨空所化。

成就劫法宗師之後,由於修煉的法門緣故,他和大梵妖王的關係倒是愈發密切,在真界魔門也是異類,當前魔門東支舉宗祭禮無量虛空神主,他更不能多呆,乾脆和叔父一起,到天裂谷這邊做一番大事。

或許是隨着事態進展,與無天焦獄的實質距離越發接近,不久之前,他突然悟得妙詣,借當下天地大劫的機遇,一舉轟破關障,將修爲境界再往上推了一層。

大劫法宗師的境界,當年他叛出魔門東支之時,後來又依靠叔父,重返東支之時,何曾想過,會是這麼迅速得來?

境界提升的同時,更有層層玄機秘法,奇思妙想,一一化現,神通變化,幾無窮盡。

這就是大劫法宗師的境界?

黑袍一時間意氣風發,又見當年與他頗有些齟齬的餘慈,展現出“神遊一界,授法加持”的手段,更是技癢,柳觀那邊指令一到,他便掀起這恢宏界域,將數千裡方圓的區域,都化爲熔岩世界。

隨着運轉氣機,愈發地圓融如意,熔核焦獄功所化的界域,也在吞吐擴張,焚心真意聚其威煞,橫亙天地之間,彷彿世間再無可催折之力。

對剛纔幻術的些微影響,黑袍並不在意,繼續走向預定的目標。

對那些最高不過是步虛修爲的小輩,他的興趣還真的不大,但如果能通過這些人,讓餘慈進退失據,那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

可再走兩步,前方卻是映現清光,彷彿是插落一根莖枝,栽種在熔岩之上。

轉瞬間,一朵青蓮綻開,下方就是洶涌火流,熱風飛卷,偏偏其每片蓮瓣,都彷彿滾動着水珠一般,清涼微寒。

而其略微傾斜的角度,也是極妙,怎麼看都覺得有一層鋒銳之意,橫亙前方。

“青蓮法劍!”

黑袍哈了一聲,腳步不停。

這一道玄門劍意所化的青蓮,確實不俗,似乎已經脫出了符法神通的窠臼,有更深層的奧妙之處。

然而不管這些法門,在淵虛天君手裡,會是怎樣地凌厲,如今相隔數億裡之遙,都會給削弱到極微弱的程度,幫着幾個小輩壯一壯膽子也還罷了,還能有怎樣的殺傷?

事實就是如此,黑袍大步前行帶起的滾滾熱風,在熔岩界域中,便有熔肌銷骨之威,一帶而過,便吹得青蓮花瓣片片凋落,些許劍吟,也都湮滅在隆隆的熔岩流動聲裡。

見黑袍一路碾壓過來,一直混在離塵弟子羣中,施以加持的“天師”主動脫離,轉向迎上。

看那彷彿永遠隱藏在迷霧中的面孔,黑袍就是不喜:

“故弄玄虛!”

說罷一指,已經磨鍊得爐火純青的焚心真意貫穿,以之統馭熔岩火力威能,隨手一擊,也等若是一道大神通。

“天師”身形劇顫,組構法相的元氣轟聲燃燒,頃刻間化爲虛無。

火力依舊不減,還通過之前加持的氣機脈絡,指向各離塵弟子。

看淵虛天君這麼維護離塵舊識,一旦滅殺,包管立生嗔恚之心,難再圓滿。

黑袍莫名很想看到這一幕。

不過在此刻,他看到的卻是離塵弟子之中,那個一直作爲符法加持中介的道士,面頰上肌肉抽動,分明已受劫法宗師的威壓鎮懾,卻是強提氣機,戟指向他,靈光激發。

“這羣小蟲子……”

黑袍眉頭微皺,心裡不是太爽利,這不是情緒,而是某種力量演化,形成的壓力。

他一擡頭,只見被穢靈濁海的水光和厚重劫雲遮蓋的天穹之上,倒像是映射地面上的熔岩流漿,現出一片火紅雲氣,最可怪的是內裡有一顆星辰,白日閃現。

火雲之中,便有一線紫氣吞吐,如紅花之蕊,卻是殺伐之意。

下一刻,天際紫紅光芒飛降,半空已經見出,是一具披甲神人之形,甲冑冷寒,肩覆披風,直落在黑袍身後。

那邊突地“鏘”聲鳴吟,已經凋落的青蓮法劍,又生變化。

黑袍沒有回頭,但在界域之中,他可謂是腦後長眼,“看”得清楚,那披甲神人伸手一抄,便從已經燃燒了根莖的“青蓮”上,拔出一柄四尺神兵。

真意化形,直指他背心——所謂如芒在背,也就是這樣了。

這是‘四神’裡的“神將”吧。

淵虛天君這是讓他們輪番出場?

一器一神相合,威力卻不是簡單的相加。但黑袍依舊認爲,這等層次的力量,不會給他造成威脅,所以頭也不回,繼續前行,口中則大笑道:

“還有麼?這個可遠遠不夠!”

話音未落,側前方,一直向這裡飛遁的俞南和解良身上,同時氣機變異,靈光沖霄。

與之相應的,卻是在他前方熔岩之中,忽有火光衝起,鈴音流轉,百餘符形剎那間組合變化,成就玄門帝鐘形制,輕輕搖盪,整個熔岩界域都有所感。

這是火行秘符神通,當初淵虛天君曾在碧霄清談之會上,以棋局演示。

這還沒完,火光之中,再分出熾白光芒,一位威嚴天人,身披道袍,騎乘白虎,持蓮花燈,便在帝鍾之下現身。

此爲四神中的“靈官”,乍一成形,便將手中蓮花燈接通出,合入帝鍾之內,光焰暴漲。

本就如赤金流火的帝鍾,更顯出恢宏正大的降魔之力。

正無休止向前推進的熔岩,在這位天人座前,竟是受挫,不自主打起了旋兒。

就算很快繞過,但那短時間內的異象,也非常了不得了。

固然是符法神通精妙,可若沒有足夠的元氣支持,焉能如此?

這與之前的兩位“神明”可不大一樣。

而且,這還沒完。

解良那邊,忽地揚手,剎那間又是雷霆天降,但如雨而下的雷光,並沒有轟在黑袍界域之上,而是當空盤結,化爲一道雄壯身影。

其人頂戴高冠,身披紫紋紅袍,乘墨麒麟,腦後圓光如輪,其中有三座燈盞,其上燃燒的,都是雷霆光焰。

這是雷君。

三具神明法相先後現身,氣息強弱不一,然而頃刻之間,便有億萬氣機隔空聯繫,周流分潤,轉眼已是相差無幾,且沒有哪個有明顯的下降。

不只如此,剛剛分明被黑袍的焚心一指滅殺的“天師法相”,又在如水靈光之中凝形化現。

之前滅殺法相之後,投向離塵弟子的餘勁,也是一發地化解。

天垣本命金符中的“四神”,就此到齊。

其實遠不止如此,四位神明中,除了雷君執掌雷霆樞機,則無需再有它物,其餘三位神明,靈官持帝鍾,神將持法劍,天師則手持寶鏡,腰佩辟邪,頭上還祭出甘露碗。

“五器四神”,其實已經齊備。

之前,俞南並不是真要去“品味”淵虛天君的加持,而是已經看出,再好的“加持”,若要發揮出更強大的力量,還需要一定的元氣需求,這才主動招呼。

果然有他和解良這兩位長生中人,甘爲外道神明,也是架起了一條足夠“穩定寬闊”的通道,更順勢在他們所觸及的法則體系層面,搭建起了相應的結構。

五器四神,一舉功成。

天地虛空中,法則體系結構正發生着微妙的變化。

對此,黑袍不是不知道,但最後吐出口的卻是一聲:

“烏合之衆!”

如此睥睨姿態,實是他具備這個本錢。

不管俞南、解良如何配合,搭建起的法則結構有多麼精奧,也別管這四位符法凝就的所謂“神明”如何玄妙,大劫法宗師對於天地法則體系的扭曲作用,都還是佔據了絕對優勢。

不過,他沒有依照本來性情,將其一舉掃滅,而是用兜帽下血紅的雙瞳逐一打量。

虛空中氣機交錯,偶爾會爆出細密的電火。

眼光高明如俞南、解良,都看出來,黑袍這是在解析淵虛天君的加持脈絡和相應的法則結構,所謀頗是不小。

“確實所謀遠大。”

喬天尊和方回,已經拉近到距離無岸兩千裡左右的位置,對於地仙級別的大能來講,已經非常接近了,都算不上是遠攻,有時一個衝擊,可能就會來個“臉對臉”,與貼身肉搏也沒有太大差別。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和方回連續幾番衝擊,終於是真切感應到了,那深藏在醜陋模樣之後,森然緊密的體系結構,和不斷穿出無岸身軀,又向四面八方延伸擴展的血精源木枝椏同步,貪婪而急切地,向真界已經混亂不堪的法則體系中滲透。

相比之下,應付喬天尊和方回的衝擊,倒是等而下之。

態度明確而又直白,沒有任何猶豫之處。

喬天尊由此明悟,此時的真界,恐怕再沒有單純的對戰,每一場戰鬥,都是大勢對抗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天裂谷這裡,也屬於羅剎鬼王的戰略佈局。

此時此刻,羅剎鬼王已經雄踞四圍,正所謂“起手據邊隅”,逸己攻人,佔據主動,而八景宮空有此界最爲雄厚的力量,卻佔於中央天元之位,對羅剎鬼王四面來攻的棋路,每一步都要花費力氣拆解。

八景宮不是不想着眼全局,可大勢如此,受邊界所限,不可能再來個“反包圍”,只能徐圖化解。

他們這些人也要注意,需要具備這個意識,纔有可能一點點地扳回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此時的柳觀,或是因爲血精源木漸成,與無岸的關係愈發緊密之故,倒是不如最初時候的興奮。

影魔刀隨手揮灑,對喬天尊和方回也造不成太大威脅,倒是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遠方另一個戰場之上。

很關注淵虛天君啊……

喬天尊同樣也在關注,天垣本命金符、五器四神符法神通,這些他都熟。

當年在真界時,少不了與上清同道切磋,知道這路極致精妙的符法神通,在步虛境界應用,優勢絕大,可在長生真人以上,如果不能及時輔修其他法門,或者更進一步,闡微通玄,優勢將迅速縮小。

所謂的“闡微通玄”,其實就是將各路神通組合,氣機互通,以內之金符,顯化神通,繼而呼應外之天理星象,還是回到上清宗存神之道上。

有舊友便說,此一路符法,上應三垣,執掌萬星,說白了,就是代執天之權柄。

可淵虛天君如今被封堵在洗玉湖底,即使另闢蹊徑,以“加持”的渠道開闢新局面,但支撐起這樣的神通法力……

熔岩界域邊緣,剛剛恢復過來的“天師”正一步步邁入,面目依舊模糊。只是這回,可不像之前那樣一觸即潰,太虛寶鑑、甘露碗、辟邪這三樣符法神通凝就的寶物,都放出微微光華,定住外圍涌動的火力。

距離天師法相最近的是靈官,也是餘慈當年用慣了的“降世天人”,其由一路降魔符籙貫脈而成,而在掌控火力上,在符法神通這個領域,堪稱宇內獨步。

當初餘慈在死星上,就曾經看到了供奉靈官的廟宇殘垣。

不過這一次,“靈官”除了暫時阻擋住熔岩界域的擴張,並沒有別的表現。

“天師”到處,剛剛成形不久的“靈官”,就化爲一團火光,撲上身去。

天師本來就九色齊備的法衣,更灌入了一層瑩紅寶光,無風自動。

事態不只如此而已,距離最近的離塵宗弟子,此時便覺得有一道熱流,自天門貫頂而入,轉瞬漫過全身,一些專精於火行神通的,感覺更是明顯。

比如剛剛纔死裡逃生的洪千秋,修煉的是一部“烏金火眼”的法門,雖說很適合他,但比較偏門,又涉及到“眼睛”這個重要關竅和脆弱部位,修煉起來也比較艱難。

所以,在實證部,與他齊名的周鈺、王九、黎洪,修爲境界一直都高他一頭,近年來,周鈺更是登入長生,將其他人遠遠甩下,王九、黎洪也分別入了步虛上階、中階,唯有他,還在初階徘徊,連李佑都趕了上來。

如今火力入體,其實並沒有提升他的修爲,可其中運轉的精微奧妙之處,卻是發人之所未覺,將他久拖難定的幾處疑難,一舉貫通。

眼中微熱,又是反常地清涼。

洪千秋深吸口氣,移目到腳下因熔岩而沸騰的濁流中,竟是引動火力,瞬間將一頭鋼筋鐵骨的妖屍,化爲飛灰。

更重要的是,受此影響,困鎖他多年的境界關隘已然鬆動,只需回去閉關,定然就要有所成就,百多年的雄厚積累,也將使步虛境界的修行,化爲一片坦途。

“我的娘!”

洪千秋從來都不是沉穩的性子,極度興奮之下,望空重擊一拳,又想到當年和餘慈拍肩搭背的過往,忍不住哈哈大笑。

“天師”依舊向前邁步,前面就是黑袍,隔着他則是手持青蓮法劍的“神將”。

此尊神明法相,是由玄藏飛星大鍊度術、紫庭丹霄截神法咒、太上混洞伐元正法一脈成就,都是無視虛空距離,直接破神攻伐之符,殺氣最重,與玄門劍道所化青蓮法劍相合,最是相宜。

尤其那青蓮法劍,餘慈曾以真文道韻洗煉,威力格外不同。

“四神”氣息平均之後,對黑袍背後的刺激,也是水漲船高。

而當“天師”到來,神將並青蓮法劍,卻是化爲一道青虹,切過黑袍身側,融入天師身上。

天師本是一片混沌的“面孔”,忽地就是開了眼竅,其中明光冷澈,威儀肅肅,凜然生寒。

虛空中還發了一聲劍吟,同樣有相應的加持,打入與“天師”氣機相關的離塵弟子身中。

離塵弟子有精於劍術者,身中、劍器,都是銳氣寒透。

剛剛還想着殺伐力量不足,如今這算不算心想事成?

李佑瞥了還在接受恭喜的洪千秋一眼,嘿然笑聲裡,拔劍便往濁流大江中虛斬一記。

他膽子大,又被刺激得有些頭腦發熱,徑直選擇了一具妖王級別的屍骸。

“鏘”聲大震,那妖王浮屍被一劍轟進濁流中去,又咆哮着掙扎起來。

細看雖未一劍兩段,卻是破肌透骨,直接貫穿,和前面“無可奈何”的情況,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哎呀,這個厲害!”

雖然這次的加持,不像對洪千秋那般,直接提升境界,可離塵弟子中,“洪千秋式”的火行修持者的終究是少數。

相反,宗門有十大劍訣,精於劍道者,當真不少,從李佑的試驗看,這一下子,就將衆人的臨戰實力,猛地提升一大截。

“還有一個呢,誰修雷法?”

李佑還要再說,卻被華西峰一把揪着:“看你辦的好事!”

穢靈濁海一衆妖屍,本來就在已經沸騰的“濁湯”裡住不慣,李佑一劍重創妖王浮屍,等於是捅了馬蜂窩,轉眼間就是五六頭妖王級別的,領着數百浮屍飛騰而起……

沒辦法,一衆離塵弟子只能再跑路。

可此時的心情,與熔岩界域壓來之時的驚恐,已經完全不是一碼事兒了。

一行人臨去前,卻又見天際雷霆,一轟而落,那是雷君飛降。

沉沉重壓,抵在每個人心頭,無關情緒,只是人之本能。

雷霆樞機,向來是天之權柄的象徵,許爲“四神”威能第一的雷君,更是做了極佳的闡釋。

與雷君相合,天師法相短時間內,倒不見有什麼特殊變化,只有頭頂元始寶冠,自頂而根,染就紫金顏色。

再度向前,距離黑袍不過數十里,就能看出來,“天師”周圍氣機密織,法則結構變異,不類從前,硬是在黑袍的“熔岩界域”裡,撐開了一片天地。

如此形勢,便是心有準備的俞南和解良,都有些沒想到。

黑袍眸中血光流轉,透出兜帽陰影,久久不語。

他一直在觀察,所以能看出來了,此時餘慈通過“四神”表現出來的,早已不是簡簡單單的符法,而是一整個上清、玄門體系的雛形。

天師面目也不再模糊,而是平滑,除了最先開啓的“眼竅”以外,整張臉一片空白,極顯詭異。可隨着靈氣水波漫過,勾畫出眉鼻脣耳的線條,又從平面化爲正常的高低立體輪廓。

此時再看,就是一張黑袍非常熟悉的面孔了。

餘慈!

這是符法所蘊靈性的演化,還是更高一層透空投影化形?

黑袍一時得不出明確的答案,只知道這具不知還能否稱爲“天師”的法相,已經成了餘慈意志、或部分意志的載體。

眨眼間,氣機密織,形神交融,渾然一體。

又有“四神”匯聚而外顯的凌厲氣機,一氣沖霄,隱然與天外星空呼應,升降沉浮,都不失恢宏博大之意。

不過這時候,法相眸中也漸聚神采,不再是單純的威煞聚合。

他環視周圍,見山體崩缺、濁流激盪、岩漿流淌,忽爾一嘆:

“與當年相比,面目全非!”

這就是餘慈了。

他又移轉視線,隱約看到極遠處的天裂谷上空,越發龐大的妖樹魔軀,更是驚奇。

挺眼熟啊,當年在北荒無拓城,柳觀好像就拿出了這東西。

只不過應該已經殞滅在天劫之下……是了,想想也明白,柳觀能搞出來第一次,就可以搞出第二次,而且這回是和別人一起,性質又有不同。

他又扭頭,看向後方正在妖王浮屍追殺下,呼嘯離開的一干人等,不由失笑。

當然,他不會忽略掉已經切過他和黑袍對峙的位置,向那些離塵弟子飛去的解良和俞南。

對那二位,搖搖拱手致意,正想着是否要揚聲招呼一回,身畔灼熱的殺意層涌上來。

哦……這邊還有一位。

感謝long_035、hitang、飄零星辰、kukulcan_123等一衆書友的捧場。

5月10號晚上,問鏡貼吧,折騰我……呃,是問鏡完本的活動,大夥兒可不要忘記了,具體事項請看書評區和貼吧置頂貼。

我們不見不散!

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上)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上)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上)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中)第33章 觀書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上)第381章 丹法後記之四上第150章 破封第276章 算計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下)第77章 取捨第263章 幻緲香身 奇貨可居(下)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5章 大貓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00章 談判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上)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下)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上)第72章 捨身第105章 鬼池第112章 發現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上)第247章 渡口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5章 亂源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中)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322章 洗質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三)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下)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2章 地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後記之三中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上)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下)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上)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下)第193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上)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41章 難度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上)第16章 伏擊第261章 輸贏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下)第258章 講古第346章 血潮第337章 神合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249章 途中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上)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中)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96章 白虎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上)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中)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完)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上)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中)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286章 巧遇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三)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48章 魔亂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246章 百歲之約 萬事俱備第155章 磁力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二)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
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上)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上)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上)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中)第33章 觀書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上)第381章 丹法後記之四上第150章 破封第276章 算計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下)第77章 取捨第263章 幻緲香身 奇貨可居(下)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5章 大貓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00章 談判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上)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下)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上)第72章 捨身第105章 鬼池第112章 發現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上)第247章 渡口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5章 亂源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中)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322章 洗質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三)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下)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2章 地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後記之三中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上)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下)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上)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下)第193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上)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41章 難度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上)第16章 伏擊第261章 輸贏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下)第258章 講古第346章 血潮第337章 神合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中)第249章 途中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上)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中)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96章 白虎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上)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中)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完)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上)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中)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286章 巧遇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三)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48章 魔亂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246章 百歲之約 萬事俱備第155章 磁力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二)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