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上)

從魔靈甦醒後的記憶可以看出,它對無量虛空神主的熟悉、執念,包括對碧落天闕的推論都很有道理,尤其是碧落天闕未必就是實有其物,而是從天魔殿演化而來,更和餘慈的某些推測暗合。

但這無法解釋,黃泉夫人的用意。

埋下一顆種子,讓它在一千兩百年後發芽?

說不通啊!

不過,要想知道……眼下就有個最好的機會。

“你這招,可以用在黃泉夫人身上吧。”

“如果主上在魔染他化上的造詣足夠……呃,定是可以的。”

只看萬魔池,趙相山就知道自己說了廢話。

餘慈躍躍欲試,不過,他暫時忍下來,決定事情還是按部就班地做。

他去看第二條魔蟲。

這條寄生在匡言啓身上的“星芒蟲”,非但將一個較當年餘慈都有所不如的修士,強推上六慾天魔的水準,還能使之運使無量虛空神主的法力,通達無礙,若真是同源,那魔靈的進步,也是到了讓人無法直視的地步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星芒蟲”,餘慈感覺到,其上已經有了生靈獨有的情緒,大約是忌憚、恐懼之類,還略顯簡單,卻也絕非是魔靈剛出世時,純粹的理性思慮。

這就非常可怕了。

受情緒的影響,餘慈的“內化”也受到了抵抗,星芒蟲也有自毀的手段。還好餘慈有了從前面一條星芒蟲身上得來的信息,先期便先應用了幻術和情緒神通,在魔蟲決絕自毀之前,總算是得到了還算足量的信息,將整個脈絡都給捋順下來。

兩條星芒蟲,確實是同源而出。

時至今日——至少是在寄生在匡言啓身上之前,魔靈尚在黑袍身邊。

更準確地說,現在的黑袍,已經成爲了它的傀儡和寄生的對象,餘慈甚至從模糊的信息中,看到了自己——那還是在東華虛空的時候,以黑袍的視角收集到的。

而且,在近年來,趁着天地大劫肆虐,魔靈影響範圍有擴大的趨勢。

像是匡言啓,就是受害者之一。

這一切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匡言啓寄身的魔門東支竟然仍矇在鼓裡……

不過,這也是因爲柳觀的名聲太惡,從不按常出牌之故。匡言啓這樣的非常情況,也沒引起疑心,大概都以爲是柳觀使了“黑手”。

事實上,餘慈覺得,柳觀確實是下了黑手,起碼是在魔靈下黑手的時候,視若無睹,且在事後有所遮掩,給魔靈行了方便。否則不能解釋,匡言啓的這番變化,如何能瞞得過魔門東支上下。

這一點,魔靈也有察覺,雙方有一層默契,卻肯定不是合作。

近些年,魔靈飄忽不定,也有躲着柳觀的意思。

柳觀則使喚匡言啓不遺餘力,什麼地方危險,就扔到哪兒去。還真讓他辦成了幾件事,在魔門東支的地位頗是見長。

這次又把他派來,與魔潮中的兵災魔王聯手,可終究還是把他葬送。

柳觀這麼個態度,不像他慣常的做法——好吧,餘慈也不知道慣常的柳觀會使出什麼手段。

但這味道不對。

結合前面的猜測,餘慈就想,是針對黃泉夫人嗎?柳觀在其中發現了什麼端倪?

餘慈不是柳觀肚子裡面的蛔蟲,但他還有別的渠道。

揮手將魔蟲僅存的一點兒餘氣揮散,他灼灼的視線轉向沐浴在靈光中的黃泉夫人。

目前,靈光中還只是個大概的輪廓,真想生死轉換,還需要一段時間,過幾道關口。可靈樞在此,一應的記憶應該都在,憑藉“內化”法門,大可先睹爲快!

要說移轉靈樞之後,一切都盡在掌握,黃泉夫人的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

但一來餘慈的耐性總有個度;二來,他現在的感覺非常微妙,有種心血來潮式的徵兆。

任何一個修行有成的人,都絕不會忽略掉這種感覺。

那麼……就順着感覺來好了!

餘慈調整了下心緒,意念投注到黃泉夫人靈樞之上。

靈樞者,中央之樞要也。

具體來講,就是人之所以爲人的根本法理,還有“某人”之所以爲“某人”的一整套習慣法度。

這套法理和法度,雖然玄虛,卻是以具體的人爲根本,衍生出來。尤其當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在天地間留下形神的烙印,化爲了確切的“實物”,不管這份烙印有多麼微小、虛弱,總是給了人操作的空間。

某種意義上,它屬於突破了“物”與“理”界限的層次;化爲具體手法,就是真文道韻級別的無上神通。

但餘慈執掌生死法則,又身具“自闢天地”的能耐,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就能將這件事的難度,降到最低。

當然,不管難度怎麼降,事關生死,都是要慎之又慎。

虛生也好,血府老祖也罷,之前的兩個成功例子,其實還有一層非常關鍵的因素:

信力!

虛生和血府老祖都是壽元將盡,前路已絕,又受餘慈神通所攝,自然敬畏且依仗,由此生出信力,主動將餘慈的神通“內化”,佔據核心主位,故而如水到渠成,順暢得很。

相比之下,黃泉夫人是生生被餘慈掐死的……

一則以內,一則以外,由不得餘慈不謹慎處置。

此時施展“內化”之術,他也是小心翼翼,淺嘗輒止,絕不會干擾靈樞的運化過程。

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餘慈漸有所得。

目前的黃泉夫人沒有神智可言,這樣的好處在於,只要是找準層次、位置,她的記憶就彷彿是已經大開門戶的庫房,任由余慈進出。

餘慈才一“進來”,就有些發愣。

黃泉夫人是個細緻人,但餘慈可沒想過,連着她的記憶,也同樣如此。

感應所及,一切信息都分門別類,次序齊整,像是百寶格,又就像是朱老先生當年坐鎮的書樓,萬千法門、秘籍,一部部,一卷卷,以類相從,排布有序,搭眼一看,心裡就大致有了數。

只是,是不是缺了點兒什麼?

餘慈再次檢視,大略看過去,從黃泉夫人幼時,一直到現在,都很齊全的樣子……

一時想不起來,他心念微動,不再觀其大略,而是搜檢有關黃泉秘府的信息,準備仔細看一看黃泉夫人在北荒的作爲。

在清晰的分類之下,真的非常好找,可纔看了小半段,餘慈便覺得怪異絕倫

好像,全是別人……

他的意思是,看黃泉夫人的記憶,就像看一出大戲,你能夠清楚地知道,當時的情境是怎樣、戲中人幹了什麼、有怎樣的喜怒哀樂。

可是,這份理解是“餘慈”的,而不是“黃泉夫人”的。

黃泉夫人是怎麼想的?

就現兩人同時看戲,戲臺上唱作俱佳,而在你身邊看戲的人面無表情,永遠不可能知道她在想什麼。

不……不止,應該說,身邊根本就是一片空無。

餘慈能透過黃泉夫人的視角,知道當時發生的一切,唯獨不知道作爲一切的核心,黃泉夫人的所思、所想、所感。

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本身卻無思無感。

這怎麼可能呢?

餘慈想起扼死黃泉夫人之前,那一份獨特的情緒感受;又想起趙相山剛剛所說的一句話:

無別有情之心,世間唯她一人而已。

現在非但無情,連“思維”也沒了,又算什麼?

明明是在自家心內虛空之中,餘慈卻覺得心頭隱隱生寒。

他再顧不得其他,心神切入黃泉夫人靈樞運轉的深處,要看個分明。

便在這裡,熟悉的,至少可以稱爲“生命”的感覺重新顯現。

所有的情緒,或曰靈性,都融在生機之中,除此以外,再無牽涉旁移。

這一刻,如果黃泉夫人冥冥之中還有意識,那麼:

除了生死,再無他物。

察覺到這層面,餘慈也有所悟:

也許黃泉夫人的記憶中,本來是有情緒、思維存在的,可是在移轉靈樞之時,自然就“內聚收縮”,完全投注到當前的核心問題上去。

這是怎樣的控制力、又是怎樣的本能啊!

而且,這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世人所謂“情景交融”,可以這麼理解:

無當時之環境,自然沒有當時之情感思慮。

三十年前的餘慈和現在的餘慈,面對同一件事,其思維方式、生髮的情感,與現在相比,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差別,正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就是這些差別,纔有人之所以爲人的情感思維的變化、起落,才能獲得種種不同的體驗和經歷。

可在黃泉夫人這裡,“情”、“景”,還有“思”,好像完全是分開的。

情緒是情緒,思維是思維,當時環境,也僅僅是個環境。

恍惚中,餘慈便有這麼一份感覺:

黃泉夫人就像是現在的他,進入了“別人的視角”,完全抽離於世間之外,持一份特有的情思,進行觀照。

所不同之處在於,餘慈的情思只存在於“現在”;

而對黃泉夫人來說,情緒思維便在那裡,無論時間怎樣流逝,均獨立不改。

千年之前是這樣,千年之後亦應如此。

餘慈想到了件寶物,是當年薛平治給他的那件忘情寶扇。此時應該已經丟在了少陽劍窟內,不知給誰撿了去。

寶扇之上有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餘慈無論如何都不能將黃泉夫人劃在“我輩”之列。

然而,她究竟是更接近“不及情”的最下之輩呢?

還是“忘情”的“太上”?

第268章 青虛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上)第196章 決斷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下)第71章 目標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下)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五)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227章 圖窮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上)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四)第86章 黑月第281章 事態激化 虎口奪食(下)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178章 養鳥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四)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六)第179章 安睡第121章 有爲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下)第278章 分身第43章 現形第206章 控制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46章 動衆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389章 勸解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130章 星雨第64章 救命第192章 死身何難 風暴之前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237章 法身第300章 替難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354章 干擾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上)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170章 魔識化育 時辰將至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上)第247章 化液玄真 招搖天狼(下)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下)第239章 休止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198章 心遊萬仞 無光七劫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下)第25章 奇人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三)第59章 反彈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完)第122章 宴前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三)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57章 鎖鏈第五十三章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下)第56章 道德奇論 嘯動百里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中)第402章 入境第63章 刺殺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下)第48章 魔亂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下)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7章 連斬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50章 分心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246章 末節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下)第309章 緣由第230章 算計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中)第178章 養鳥第139章 觀察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中)
第268章 青虛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上)第196章 決斷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下)第71章 目標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下)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五)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227章 圖窮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上)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四)第86章 黑月第281章 事態激化 虎口奪食(下)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178章 養鳥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四)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六)第179章 安睡第121章 有爲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下)第278章 分身第43章 現形第206章 控制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146章 動衆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389章 勸解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130章 星雨第64章 救命第192章 死身何難 風暴之前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237章 法身第300章 替難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354章 干擾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上)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170章 魔識化育 時辰將至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上)第247章 化液玄真 招搖天狼(下)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下)第239章 休止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198章 心遊萬仞 無光七劫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下)第25章 奇人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三)第59章 反彈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完)第122章 宴前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三)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57章 鎖鏈第五十三章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下)第56章 道德奇論 嘯動百里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中)第402章 入境第63章 刺殺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下)第48章 魔亂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下)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7章 連斬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50章 分心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246章 末節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下)第309章 緣由第230章 算計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中)第178章 養鳥第139章 觀察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