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生死競速 天地殺局(上)

對八景宮的做法,餘慈也沒法多說什麼。

真界局勢已經至此,要挽救真界億兆生靈,說來輕巧,又哪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八景宮的算計,無疑有轉嫁責任的嫌疑;可是在不可挽回的亂局中,苛責也太過矯情。

只是,再想想羽清玄,想想太玄魔母,還有那千百神道之士,一股鬱氣,如塵翳,如陰雲,覆蓋心頭,久久不開。

對他的情緒,蕭聖人應該是能猜到一些,不過其眸光沉靜,並不多做解釋,徑直將話題引入了現實的層面:

“天君,現在要緊的,還是你我兩家聯手,重塑體系之事。”

這是大實話。

目前這情勢,讓重新塑造的玄門體系,迅速覆蓋真界,替代舊有的巫神體系,維持住真界的基本結構,無疑是第一優先。

稍微慢一步,體系破損的衝擊加速蔓延開來,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

而從更深的一層來考慮,此時天下各宗各派、各路修士,已經被覆蓋一界的魔劫,搞得近乎崩潰,真有機會脫離苦海,自然求之不得。

是的,這又避開了一重因果,又是一輪不世之功。

現在蕭聖人把它拿出來,與餘慈分享,就是請他出手相助的報酬。

如此報酬,可謂豐厚。

當然,更實際的情況是,別看八景宮“先行一步”,只要明白八景三十六天的架構性質,便能確認,單以八景宮一宗之力,是不可能徹底穩住真界這個爛攤子的。

現在的情形就是如此,當舊有法則體系的破壞衝擊,衝出了八景宮的傳統範圍,向更遠方向擴散的時候,八景三十六天體系的擴張,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明顯有些“追之不及”。

畢竟,該體系還沒有真正周覆一界,只在洗玉湖等幾個重點部位,纔有節點。

特別是“垂直結構”的性質,使八景宮三十六天的擴張,必須是“層層推進”、“逐步覆蓋”式的。

在自家傳統勢力範圍,一切水到渠成,而等到開闢新環境之時,全面、無差別式的推進方法,就太耗時耗力了。

所以,蕭聖人“求”到了餘慈這邊。

八景宮要重塑玄門法則體系,全盤替代舊式的巫神體系,就必須要有上清三十六天的配合。

反過來也一樣。

就目前來看,上清、八景二者結合,就東方修行界而言,差不多覆蓋了八成以上,但從“深刻”層面講,仍不太夠,至少餘慈的上清體系,還只是“淺淺一層”,擔不起重塑法則的重任。

另一方面,“四方八天”寬鬆的對接、組合模式,就是“垂直結構”所不如之處,可以是“外道神明”,自然也可以是“外道諸天”。如此確實是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妙法。

這種聯合,或曰“妥協下的產物”,也無疑就是當前急迫環境中,最爲高效的方式。

不過,只是這樣,鬆散的本質不會變。

要聚合各方之力,如臂使指,目前爲止,也確實只有餘慈一人,憑藉心內虛空,借物象、心象的轉化,才能做到。

蕭聖人的“聯手之議”,就是餘慈憑着自家的神通法力,掙過來的。

不過,想想碧落天闕中,羽清玄從未有過的無助,餘慈也就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不冷不熱地道:

“無量虛空神主那邊,又當如何?”

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障礙,就算那邊打定主意,不親自出手,魔染也將如影隨行。

餘慈、蕭聖人都是深諳魔染本質之人,自知光影難分,不可能徹底切割。

可是兩人現在都過魔劫,一個弄不好,就是個中央開花,弄巧成拙。

說白了,餘慈對目前蕭聖人的狀態,頗存疑慮。

因爲他看得很清楚,蕭聖人並沒有因爲重塑玄門體的“功德”,一洗頹勢,四面魔潮依舊肆虐,而且大有進逼之勢。

這又是爲什麼?

當前形勢下,有了問題,一定要問個明白。

“是天數,是變數。”

蕭聖人開口玄虛,但後面並不粉飾什麼:“不瞞天君,眼下情況確實不好。一來,本以爲羅剎鬼王便是突入,也要趁我與無量正面交鋒,兩敗俱傷之時。可如今,她早行一步,後續就全然不同……”

他的意思是,若正與無量虛空神主交戰中,後者由暗轉明,自然有大把辦法限制,而如今,無量虛空神主始終藏劍入鞘,引而不發,這就很難辦了。

餘慈就覺得,當下的局面,依稀與他和極祖大戰時,昊典壓陣的情形彷彿。

不愧是創出“入鞘法”那位啊……

一念至此,也有有些恍惚。

又聽蕭聖人續道:“二來,便是反噬之故。”

“是那些神道之士……”

“非也。”

蕭聖人此時莫名地擊響叩心鍾,道韻悠悠:

“佛門因果,雖恪於本心;玄門承負,卻化於自然。只是,早年蒙道德之法饋贈多矣,仍過不得這一關。如今唯願一身當之,消此魔劫,不至於有誤後人。”

這分明又使了“金科玉律”的手段吧!

餘慈琢磨了半晌,虧得他現在見識漸廣,才大概想明白,蕭聖人是什麼意思,當下奇道:

“以聖人所言,莫非此中算計,貴宗竟然無人知曉?”

蕭聖人微微一笑,已是默認。隨即又道:“先人云: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一念之惡,自涉因果;八景先人萬世之功,解我之厄;然則自我而起,功罪再論,若不消解,實難心安。”

蕭聖人的意思大約就是,如果按照玄門法理而言,不管心中起的是什麼惡念,用了什麼手段,只要客觀上取得了好的效果,就是不世之功,恩澤後人;更何況還有八景宮萬世遺澤,可助他洗脫罪厄。

可按照因果算法,一切都要“由心而發”,雖是善果,卻是惡因,也是確實害了千百神道之士,還有動亂中無辜殃及之人,以至於魔劫當頭。這些是避不過去的,恐怕還要殃及八景宮的後人。

這就使得蕭聖人,必須要有所作爲,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裡頭就包含着道德之法的反噬。

所謂的“名門正派”,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功德善果,人心所向,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修行精進,相應的,如果違逆了此中法理,也會有一定的反噬。

如果正值魔劫,其惡果更會成百上千倍地擴大。

倒是真正的“始作俑者”,也就是羅剎鬼王,別看是玩弄人心的大行家,卻從來不在乎這個,也沒指望過從道德之法上獲益,做起事來,也就愈發地肆無忌憚。

對此,蕭聖人是用坦然的態度面對。

可是,有些麻煩,也不是態度就能解決的。

餘慈就估計,按照現在蕭聖人的狀態,之前若是有五成把握闖過魔劫,現在恐怕兩成也沒有。

事態危急,遠過從前。

如此,餘慈還有什麼可說的?

“那就開始吧。”

就在二人短暫交流的這段時間裡,八景三十六天的擴張速度,已經愈發地“力不從心”了。和體系破損的衝擊“鋒面”,隔了已經有數千裡的距離,且還在持續拉大之中。

紫極黃圖粉碎,法則體系崩潰,其作用方式,是從根本法則,一路“降下”。

不斷拓展、層層擴大,最終抵至衍化的末端法則,也就是一個個聚合而成的實物。

包括真界億兆生靈。

現在可以慶幸的是,根本法則“降下”,總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期間,其實是境界高、修爲深的最先受到衝擊,那些全無自保之力的黎民百姓,則還有一點點的緩衝時間。可只要沾上了,就不可能再有僥倖可言。

現在,八景、上清體系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彌合這個“致命空隙”,最好是“跑”到體系破損的衝擊前面,先一步立下法度規矩。

這就像是兩個人賽跑,誰先擴散到真界全境,就等於是跑到了終點,贏得勝利。

除了西方佛國,僅在法則層面,那裡的準備只多不少、只早不晩,用不着他們操心。

蕭聖人沒有再多說什麼,依舊屹立中天,抵禦魔劫。

雲外清虛之天上,五六位鎮守的地仙,有足夠的神通法力,推動八景三十六天,行那改天換地之舉——雖然只是局部。

餘慈確認了具體情況後,果斷出手。

這一刻,八景三十六天依舊由中央向外圍擴散,上清體系則連綴四方已經形成的節點,暫時穩住局面,也給還沒有到來了的八景三十六天,創造出一個較適宜的“環境”。

此時的上清體系,就像是蓬布邊上連綴的長索,四面拉伸,“拽”着八景三十六天持續加速,更快地覆蓋周邊地域。

一則以深,一則以廣,兩個體系一旦重合,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重塑法則體系這件事上,“深度”似乎要比“廣度”更具有現實意義。

畢竟一個是“紮根”,一個只是單純擴大範圍而已。

但情況又不是那麼簡單。

八景宮看似佔據主導,可爲了與上清體系合作,本身的體系也要放開,對此類嚴謹架構來講,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一路下來,控制力其實是在不斷減弱的。

相反,上清體系完全不需要開放核心之地,外圍的開放性卻是早有定論,更不用說,餘慈明月心象的整合力、穿透力,都是八景三十六天所不具備的,這麼來回牽扯、往復重疊,得益着實不小。

不過,其間餘慈倒是又發現了一件事:

好像兩個體系的“穿透性”聯繫,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且在雙方均無自覺的情況下,形成一定的“模糊”區域,最關鍵的是,羅剎鬼王貌似就是通過這個區域“進出”來着……

也不知蕭聖人知不知道這一點,應該是知道的吧。

他有點兒尷尬,更多還是沉吟。

因爲在這裡,羅剎鬼王留下了痕跡——微不可察,但通過平等天,餘慈還真的略有所得。

不過很快,餘慈就沒有了琢磨其他事的空閒。

一方面,那一場“競速”,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算起來,整個路程還只“跑”了千分之一不到,可是,由於各處連綴節點的分佈密度問題,玄門體系擴張的速度,也是忽快忽慢,比之如雪崩一般、甚至還在不斷加速的破壞性衝擊,距離又拉大了些。

現在,玄門體系追趕的目標,已經換成了“法則衍化”的邊際線。

也就是說,務必要在破損的法則波及到底層具體生靈之前,將體系覆蓋到位。

這是涉及生死存滅的速度比拼。

那些正在夜色中、月光下掙扎、祈禱、或者瑟瑟發抖的黎民百姓並不知道,在他們頭頂吹過去的嗚嗚風聲,也許只要再下挫半分,他們以及他們的鄰里、宗族乃至於這輩子所接觸的一切同類,都將瞬化飛灰,留不下半點兒痕跡。

事態不可能總是完美。

餘慈透過月光,也不只一次地看到了,只因爲小小的“縫隙”,其間千百計的生靈,包括屋舍、山川、草木等等,剎那崩滅。

這些情景,他不想看,卻繞不開。

心絃顫動之時,魔潮的威脅也愈發地貼近了。

這就是餘慈面臨的第二個問題,他現在,等於是與覆蓋一界的魔門體系正面對撼。

因爲無量虛空神主侵佔了巫神體系,在此基礎上,感通元始魔主聖道,舉界共鳴,將魔門修士、外域天魔聯繫在一起,形成了浩瀚無邊的魔潮,也是魔門體系的顯化。

巫神體系同樣是他們的依託,可是,隨着共鳴程度的加深,魔門體系也是具備了“半獨立性”,就像眼前的“外相”——混濁的黑霧。

雖不可能它單獨構建一個完整的,可供一切生靈繁衍生息的體系,可當玄門體系一路擴張的時候,又“依附”上來,像是貪婪的鬣狗,想要從上面,再撕幾塊肉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共鳴,魔潮中各路魔門修士的數目在持續增長,天魔數量也是激增,整體性卻是上了很大的臺階。

餘慈連綴各方節點時,理所當然受到了阻礙。

魔潮的法度,精神讓餘慈必須全神應對。明月在魔潮中起伏,由於天星秘法的映射,每一個區域看到的“月相”都有微妙的不同,但真意如一。

各方修士、宗門不但要適應在明月加持下,與魔潮優點,還要學會如何與明月真意共鳴,才能在亂局起到應有的作用。

只因爲,現在魔潮攻伐之術,個體的攻擊只是零零落落,真正佔據主流的,反而是共鳴衍化而成的種種神通,

在神通之後,甚至還有某種更具靈性的法則結構孕育。

很熟悉……

便在餘慈以明月光芒,集束照透了一片黑潮,抹殺其中魔頭之後,分明是看到了,戰鬥之初遮蔽月光,險些讓他吃個暗虧的神通,是如何衍化、崩散的。

具體的過程不提,那剛剛消散的醜陋癡肥、令人作嘔的肉脂山丘……

這不正是穢淵魔主?

當年在九宮魔域,穢淵看似寶相莊嚴,實則醜怖污穢的形象,給了他太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雖是驚鴻一瞥,但可以認定真實不虛。

真的麻煩了。

神通對神通,道境對魔域,未必全部對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整體性面前,單個節點,單打獨鬥,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餘慈現在做的也是整合的活計,只是還是那句話:

人心大勢,一者順,一者逆。

一者如山崩濁流,由高就下;一者如向陽花木,節節攀高。

且不說性質怎樣,何者更爲迅速,更爲猛烈,一望可知。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魔門體系的整體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玄門這邊,只能依靠餘慈明月心象,整合紛亂人心、複雜資源,泥沙俱下,難辨益害。

魔潮控制不善,一個弄不好,就是給魔劫送菜來了,進來一個,魔染一個。

遑論化現神通、道境?

蕭聖人真是給他找了一個好活計……

可回頭看看蕭聖人處,由於那位道德反噬,心魔大熾,又是第一等的自在種子,引得各路魔物蜂涌而上,神通法術更是玄奇,可蕭聖人坐鎮中天,還是至少截留了七成以上的魔潮正鋒。

這讓他也沒什麼好講,瞅個空子,隔空傳訊,將自己的發現告知。

也讓蕭聖人幫忙判斷。按照九宮魔域方位搜索,會不會靠譜些?

他又想到幻榮夫人,當年這位也是化入了穢淵之力,才成就欲染魔主的,不知會有什麼見解?

可是,聯繫的結果讓他愣在當場:

湛貓兒你來湊什麼熱鬧?

餘慈早就到了分心多用,仍有條不紊的水準,可這時候還是覺得頭皮發漲。

不過,他一直掛心羽清玄的狀態,正好藉着湛貓兒這事兒,與碧落天闕那邊聯繫上:

不管怎樣,都要提醒一句,現在魔潮涌動,心神萬不能有失!

可當心念移轉,餘慈卻是看到,碧落天闕,分明已經與魔潮勾連在一起。

羽清玄已被包圍在魔潮之中,眉頭緊鎖,似乎又遇到了難事。

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第34章 逆推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二)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145章 地獄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上)第118章 暗影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下)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後記之三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下)第13章 坡地第8章 收穫第123章 照壁第125章 封印第10章 尾隨第五十九章第41章 格殺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354章 干擾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63章 奪舍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下)第202章 海雨香風 待價而沽(下)第192章 死身何難 風暴之前第92章 解衣第337章 神合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完)第386章 虹化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完)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下)第389章 勸解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上)第48章 傷死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下)第153章 問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76章 說蟲第293章 不通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142章 反穿第181章 無靈之舟 天裂谷前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53章 陽光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中)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267章 過海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110章 消化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九)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177章 馭器第37章 火河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下)第224章 穩坐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中)第145章 地獄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四)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下)第188章 紫煙塑形 天人法體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中)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318章 破碎
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第34章 逆推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二)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145章 地獄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上)第118章 暗影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下)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後記之三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下)第13章 坡地第8章 收穫第123章 照壁第125章 封印第10章 尾隨第五十九章第41章 格殺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354章 干擾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63章 奪舍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下)第202章 海雨香風 待價而沽(下)第192章 死身何難 風暴之前第92章 解衣第337章 神合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完)第386章 虹化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完)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下)第389章 勸解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上)第48章 傷死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下)第153章 問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76章 說蟲第293章 不通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142章 反穿第181章 無靈之舟 天裂谷前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53章 陽光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中)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267章 過海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110章 消化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九)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177章 馭器第37章 火河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下)第224章 穩坐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中)第145章 地獄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四)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九)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下)第188章 紫煙塑形 天人法體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中)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318章 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