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中)

根基來源於緣覺法界的平等珠,是歷劫以來,佛門各位大能聯手打造、祭煉、加持的至寶,非是一人之物,自具法理體系。

而心煉法火卻是十方慈光佛親身發願而化。

如此看來,承願的餘慈,有此“遠近”,理論上也說得通。

眼下,餘慈就把重心放在心煉法火上。他其實是想仔細分析一番心煉法火的運行機理的,可是終究對佛門法理不熟悉,上去就碰觸最高層級的理論,完全不得其門而入。

思來想去,還不如實地驗證一番。

他便從自家心內虛空,攝來一些法器、雜物,用心內虛空鍛燒,幾次三番,卻因爲這些玩意兒材質一般,對心煉法火而言,完全構不成“挑戰”,也沒有任何效用。

餘慈倒是有心拿比較“高端”的法器一試,只是他向來不重外物,僅有的幾件上乘法器、法寶,都是萬萬損傷不得的。

無奈之下,正要與影鬼聯繫,讓他送幾件結實的器物來應急,一側“楊祖”突然開口,並將手臂伸出來:

“若要試驗,不妨燒這裡。”

此刻的“楊祖”,言語神態,一如常人,主動的姿態,倒把餘慈猛地一驚,幾乎以爲是一線真靈不昧,有所恢復。

但很快,他臉上就是微熱。

其實,要真是楊祖復生,餘慈說不定放了膽子就下手了,反正他也不認爲,心煉法火燒上去,能對這樣的大能產生什麼傷損。

可如今這位接引,所有的言行,其實是他與太霄神庭兩邊共同的“夢境”所營造,也就是說,“楊祖”的主動,很可能有自己的潛意識作祟,這讓他感覺有些尷尬。

可看“楊祖”沉靜,或曰淡漠的眼神,餘慈又是咬了咬牙:

矯情也沒什麼必要。若不能將十方慈光佛的咒誓破解掉,失去了復興上清的大好時機,楊祖恐怕才真會失望。

“冒犯了。”

餘慈向“楊祖”施了一禮,接下來極乾脆地引導心煉法火,燒上了“楊祖”的袍袖。

作爲開派祖師,其一身裝束,自然也絕不是凡品,以“楊祖”的修爲境界,幾十劫的時光,真有心去做的話,怎麼也能祭煉出三五件法寶出來。

心煉法火燒上去,果然和那些“雜物”不同。

袍袖之上,層層寶光,如水波瀲灩,抵擋心煉法火的吞噬,只是缺少了控制之人,威力大減,最終還是被火苗引燃了一角,材質扭曲變異,感覺就更清晰了,只是還覺得差點兒什麼。

此時,餘慈的膽子倒是給火煙撐大了,又道聲“冒犯”,不管理會衣物,火光跳躍,直接飛上了楊祖前臂。

“楊祖”手腕翻動,一簇火苗,在他手心燃起。

玄門正宗的煉形法門,成就的是最爲上乘的真形法體,若非是嚴重魔染,自尋解脫,當真有不死不滅的威能,比什麼法寶都要厲害。

心煉法火燒上去,燒得不是皮肉,而是一整套玄門體系。

對“實物”、對“體系”,心煉法火展現的威能自然不同。

這個時候,餘慈思維倒是又換了個角度。

也許,他可以將心煉法火視爲一件“法器”,且不是功能較爲單一、僅有一定之規的天成秘寶,而是深具靈性,與主人心神互通的祭煉之器。

身具玄元根本氣法,餘慈對祭煉無疑也是水準之上,他深知,但凡是祭煉的法器,絕不可能有兩個“核心”。爲什麼修士初到手一件法器,不管之前,被上一任主人祭煉了多麼高的層次,都要重新着手,最多就是祭煉時間有所縮減。

這就是一個重洗“靈昧”留痕的過程。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心煉法火就應該是正常的,因爲裡面沒有別的干擾。

爲此,餘慈心念一動,抓住機會,憑空攝來一顆之前留存作“引子”的緣覺法界碎片,投入到佛骨熔爐之中,比較兩邊的異同。

果然……當然不一樣。

餘慈就感應到,“楊祖”雖已是接引,道軀還是地仙大能的水準,只是沒有了靈昧統馭,結構雖然精微玄妙到不可思議,卻沒有相應的變化,這些都通過心煉法火,映照到他心中。

可是,另一邊燒煉緣覺法界碎片,補充增強平等珠的力量,具體如何運作,任餘慈如何感應,最後都是毫無收穫。

這分明是遮蔽了有關信息。

說起來,餘慈也很久沒有做這“恆沙回爐、心火煉珠”的事了。

以前做的時候,對天人九法沒有明確的認知,相應的也就感覺不到“遮蔽”之事。

還有,心煉法火爲餘慈所操控,卻不由余慈提供“燃料”,它的燃料是“佛骨熔爐”,更準確地講,是“佛骨熔爐”中蘊藏的願力。

現在看來,問題竟是從心煉法火再次延伸,指向了佛骨熔爐……也許就是終點。

對此,餘慈思忖片刻,已經有了盤算。

他停止了實驗,在太霄神庭中樞之地的星空中,漫步前行。

不再繞圈子,而是根據“楊祖”的指引,選定了一個方向,直趨星空深處。

行了約千步,體外寒意漸重,直透骨髓,耳畔則有有錚錚之音,漸漸清晰,到最後,彷彿邁入了一個激裂廝殺的戰場,金鼓之聲,不絕於耳。

餘慈不爲所動,只看到前方,星力軌跡勾勒出一處宮殿的結構輪廓,和紫微帝御所在區域相近。

這正是另一處帝御鎮守的關鍵之位。

勾陳帝御,統御羣靈,執萬神圖,主人間兵革之事。

如果說紫微帝御搭建起了“太霄神庭”神明體系的主體結構,那麼,能夠最爲高效利用這一結構體系,展現其無上威能的,則非勾陳帝御莫屬。

上清宗鼎盛之時,勾陳帝御麾下,神將道兵不可勝數,與域外天魔交戰,往往是排布軍陣,殺氣沖霄,所向披靡。

此時餘慈所感,不過是勾陳帝御之位,自然流轉的威煞而已。

當然,閉鎖千載,依然有如此威能,實是在此位上,有上清前輩地仙遺蛻鎮壓之故。

據“楊祖”描述,這一位前輩地仙,聞上清遭遇魔劫,早早回返救援,卻被參羅利與多位末法主聯手設伏所害。

而後至的清淨散人,爲保全其遺骸不爲天魔所據,也爲了給太霄神庭留一線生機,將他與另一位殞身的地仙,分別投入勾陳、后土之位,保證了太霄神庭的運轉。

餘慈緩步走入星殿,仰頭上看,分明有一人影,道士打扮,高踞中央主位之上,默默而坐。細看時,卻發現,那道人雖儀態威嚴,卻是渾敦無面目,頭臉上眼耳鼻口俱無,令人望之生寒。

餘慈卻不起他心,因爲他知道,這是上清前輩遺骸鎮壓此地日久,一切個人特質,包括本源之力,都被恢宏的上清體系所化。

其實,從中倒是可以窺得本源之力的衍化奧秘。

只不過餘慈暫時沒這個心思,他在殿中,向上位端正一禮,隨即舉起佛骨熔爐,輕聲道:

“有勞帝君。”

話落,大殿之中寒意驟起,將佛骨熔爐牢牢鎖定,餘慈鬆開手,佛骨熔爐也憑空懸浮,沒有落地。

在餘慈看來,此時此刻,億萬條細密氣機,正圍繞着佛骨熔爐旋轉,試圖尋找弱點,層層滲透,暫時而言沒有進展,但餘慈並不擔心,而是盤膝坐下來,靜靜等待。

事情總要有個先來後到,如今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吧。

隨他神思緲然,億萬裡開外,飛越層層雲氣,越過難見邊際的天裂谷,也跨過了落日谷的範圍,在西方成千上萬國度中,臨近所謂“東極”的一處邊陲小國,其實就是一座城池,受一些經常在天裂谷討生活的修士影響,世俗的氣氛很濃,不過仍然時可見到託鉢而行的苦行僧,與東方修行界,風俗頗有不同。

小國居民這幾日不是太安穩,天裂谷那邊,經常有地震發生,有時還傳出驚人的野獸吼嘯,如果從天裂谷算起,怕不傳出了數萬裡?

國中也有傳聞,似乎護國寺的僧侶,希望能暫時遷移民衆,往西避險,只是一時還未成行。

便在人心不穩之時,這一日清晨,城中卻有居民發現,在城中街道邊緣,一個應該剛剛到這兒來沒多久的年輕和尚,無聲無息圓寂了。

遺骸端坐街市一側,自然跌坐,儀態如生,尤其是體外光澤如玉,不類凡俗,顯然修持不淺。

路過的苦行僧都是行禮致意,但也有人皺起眉頭,覺得有些古怪。

便在人們關注之時,那遺骸被升起的陽光一照,竟是變得有些透明,還有些煙氣散溢。

周圍微微騷動,便有苦行僧上前察探,沒看出個所以然來,護國寺的僧侶已經趕到,行了場法事,將已經半透明的遺骸搬走。

也是這一日,很多居民都看到了,護國寺中,有一道清光衝起,飛入雲端。

向來默默修行,少有神通顯化的寺中僧侶,梵唄之聲同樣上衝雲霄,一層層傳播開去,一國皆聞。

更重要是蘊藏其中的信息,以特殊渠道傳遞,不多時就灑遍了佛國各靈山樂土。

片刻之後,極西琉璃淨土中央靈山之上,以及周邊環繞座落的三千寺院之中,百萬比丘、比丘尼,更有金身羅漢、菩薩大士、諸天佛祖同聲禪唱,響遏行雲,西方世界一時震動

第241章 與死同遊 擊浪飛舟第311章 狂笑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207章 星屑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398章 咒誓第144章 機會第25章 奇人第252章 贈禮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6章 碰面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下)第153章 重現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下)第2章 地下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中)第219章 家宴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五)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4章 說草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62章 太虛星光 人心大勢第367章 失算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91章 出浴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213章 推讓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364章 心明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上)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191章 重現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上)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44章 合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六)第247章 渡口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上)第115章 態度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六)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上)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213章 一氣沖霄 三十六天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五)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五)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下)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276章 算計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下)第335章 逝水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三)第385章 清歌第262章 秘界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6章 馭劍第199章 金科玉律 幻夢唯心第241章 接引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中)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52章 建議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12章 交錯第140章 聞香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完)第88章 簡韶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上)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22章 輕薄第254章 歸檔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下)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169章 時機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中)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
第241章 與死同遊 擊浪飛舟第311章 狂笑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207章 星屑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398章 咒誓第144章 機會第25章 奇人第252章 贈禮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6章 碰面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下)第153章 重現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下)第2章 地下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中)第219章 家宴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五)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4章 說草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62章 太虛星光 人心大勢第367章 失算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91章 出浴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213章 推讓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下)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364章 心明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上)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191章 重現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上)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44章 合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六)第247章 渡口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220章 飛車鬼路 只欠東風(下)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上)第115章 態度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六)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上)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213章 一氣沖霄 三十六天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五)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五)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下)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276章 算計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下)第335章 逝水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三)第385章 清歌第262章 秘界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6章 馭劍第199章 金科玉律 幻夢唯心第241章 接引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中)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52章 建議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12章 交錯第140章 聞香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完)第88章 簡韶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上)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22章 輕薄第254章 歸檔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下)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169章 時機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中)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