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身與道合 心照魔淵(上)

此時此刻,整個玄門體系都爲之一飄。

這種“失重感”來自於八景三十六天,就像是一架高速狂奔的馬車,其馭者突然跳下,雖然馬車仍然靠着慣性,急速向前,可是烈馬失去了馭者,也就失去了某種“協調”和“韻律”,敏感的人都能察覺到,在高速奔行中,突然襲來的顛簸。

目前這種感覺還很微小,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可以想見將越來越劇烈。

只是,不管是在玄門體系之內,還是之外,這個瞬間,只要能感受到其間微妙變化的強者,沒有哪個會在玄門體系本身投入太多盡力,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向了中天世界,長噓而歌的蕭聖人,

而就是對此微妙層面一無所知的旁人,也能看到,蕭聖人足以呵雲拿月的雄偉法相,層層縮小,最終一如常人,只化爲明月之前,一點微小的塵影。

這是蕭聖人不再利用玄門體內幾無窮盡的元氣,支撐法相的緣故。

斷去的這份聯繫,只是最顯眼的那部分。

事實上,這一刻的蕭聖人,全身上下再沒有任何一條氣機,與近在咫尺的玄門體系,有任何的牽連。

甚至是體系的加持都給屏蔽在外。

他與玄門體系徹底切割,從上到下,由內到外。

可是,已經化入他本人魔劫中的“黑潮”,卻沒有減弱的跡象。

事實上,因爲蕭聖人的“切割”做得實在是乾脆利落,本來就是要以他爲中轉,將魔染擴散到整個玄門體系的魔潮,根本就沒有轉換的機會,頃刻間,一界魔染之力,幾乎大半都鎖在了他一人身上。

恰逢此時九宮魔域化現,此消彼長之下,蕭聖人簡直就像是隨時被碾得粉碎的泡沫。

這是人們最直觀的感受。

直觀往往就是錯謬。

至少在這一刻,蕭聖人在法則層面、真實之域層面的“存在感”,絕不比之前的任何一個時間段遜色,而其層次境界分明還在急劇提升。

真的就像是一位脫出樊籠,盡情舒放肢體心情的巨人,頂天立地,不但是玄門體系,就是真界天地,似乎也難以再束縛他。

尤其是,隨着餘慈尋找到無量虛空神主的蹤跡,蕭聖人的神意即時接入、鎖定,建立起了彷彿最堅韌鎖鏈一般的聯繫,無量虛空神主再也休想置身於衝突之外。

蕭聖人根本就不管其餘八帝魔主法相,會以什麼神通圍殺他,就是盯緊了無量虛空神主,舒捲自如的神意力量,無聲無息地漫過去,與中央泥丸宮的深沉魔意對撞。

也許不像其他神意對衝,動轍百萬、千萬重,颶風過境一般,可是整個九宮魔域的運轉,都在此刻爲之一窒。

真界上空,那個無形的“頭顱”輪廓再次發出無聲的吼嘯,即使已經脫離直接聯繫的餘慈,也覺得心頭髮悶,雜念叢生,虛實難辨,

不可想象,此時的蕭聖人,究竟在面臨着怎樣的壓力。

充分整合的九宮魔域,彙集了億萬天魔、百萬魔修的力量,又用八帝魔主的神通有效催化,而衝突的正鋒,則是在最神秘莫測,深不見底的“泥丸宮”主位。

就算餘慈從來都沒有探明白蕭聖人的根底,可在此刻,用最簡單的對比,也能知道:

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力量!

大概,就像他完全不借助太霄神庭,硬接極祖的拳頭一個模樣?

事實上,當九宮魔域的力量運化到極致,並不是外放的,而是像吞噬一切的深淵,以其獨有的韻律和波動,化消一切異質的存在,使之在魔門體系中共舞。

中天世界之上,愈發洶涌的魔潮就像是一張裂開的巨嘴,要將蕭聖人一口吞下。

可就在此時,某個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蕭聖人處,傳遞過來。

餘慈心裡頭一抽,幾乎是本能地切斷了對蕭聖人的氣機感應,即便如此,心神還是一陣恍惚,心內虛空抖蕩,雲樓樹上枝葉搖動,道韻如風吟,漫過耳畔。

而在餘慈與太霄神庭共同形成的“夢中道境”,萬古雲霄無上神通,險些就是無意識地激發出來。

這是……

再看中天蕭聖人,身形就那麼化入天地虛空。

不是挪移、不是隱沒,就是那麼“化”了進去。

餘慈已經斷去了所有的氣機感應,但就算是以目視之,那種玄妙至極的“狀態”,也是引導着他的心神,幾乎同步切入,也與不久之前,某個不知是“幸”或“不幸”的記憶,聯繫在一起。

合道!

空茫的感覺覆蓋下來,由於經歷了一回,有點兒“熟極而流”的味道,此時還在洗玉湖上的餘慈,不得不咬了下舌尖,才讓心神歸位。

剛剛的恍惚,讓他幾乎錯過了最精彩的部分。

因爲就在同一時刻,真界上空,九宮魔域的運轉,明顯也是一窒。

沒有誰會想到,蕭聖人竟然會在決定玄門、真界生死存亡的時候,來這麼一手。

瞬間的變故,其實已經超脫了時間本身的侷限,只有境界層次上的起落,只有物性法理上的變化。

蕭聖人確確實實是“合道”,可他卻是帶着一界魔染的重負,帶着九宮魔域的“吞噬”巨力,強行合道的,怎麼可能會成功?

他憑着自己超卓的修爲境界,踏過去半步,又因爲魔染,被硬生生“拽出來”。

就是這一“拽”,使得事態的發展,徹底納入了蕭聖人的算計。

“妙啊!”

餘慈忍不住擊掌讚歎。

如此算計,簡直是膽大包天,又妙至毫巔!

如果魔門一方早有預防,不用別的,只要八帝魔主中的寂妙魔主,稍使點兒力,順水推舟,就把蕭聖人給“推”走了。

可是誰能想到這一出?

誰都知道,對於玄門修士而言,“合道”是多麼兇險的一件事。

任你驚才絕豔,一旦合入天道,形神俱化,合入就難“合出”,與死無異。

可越是這樣,蕭聖人甘冒絕險使出的這招,獲得的收益就越是巨大,

那一霎那,九宮魔域不是與蕭聖人鬥法,而是與茫茫天道角力!

反噬立至!

“天道”是個很玄虛的概念,很多時候,絕大部分具備相當層次境界的修士,也就是將其理解爲“天地法則體系”的法理規矩。

如此理解,也沒什麼錯。

不過在當前環境下,對於“天地法則體系”的範疇,若還是侷限於真界一域,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餘慈明月重新觀照,感受最深。

自蕭聖人被九宮魔域,從“合道”的邊緣硬“拽”回來之後,其吐納接引的元氣,衍化的法則,憑依已不再是真界之中,而是來自域外,來自已經強勢滲透的真實法則。

巫神法則體系全盤崩潰,以“大日墜落”爲起始,以“無量魔染”爲中盤,便是在大日墜落,五星晦暗之時,域外真實法則已經全面突破了巫神體系的屏障,滲透進來。

餘慈連渡域外星火劫、離亂虛空劫,便是受此影響。

所以,此刻九宮魔域承受的,就是域外真實法則體系的反噬!

就算只是冰山一角,就算只是剎那光陰,可只想要去想想域外宇宙無有窮盡的範疇,想想那不可思議的尺度,就知這瞬間反噬的份量!

九宮魔域動盪,法度亂離,甚至影響到了共鳴。

法理所化的“頭顱”爲之扭曲、破滅,餘力所及,不知有多少天魔湮滅,多少魔門修士變成白癡。

至於蕭聖人,其身形則重新化現,而此時,他已經跨越千萬裡,被魔潮直接“拽”到了九宮魔域的核心區上空,身下就是虛供元始魔主的“泥丸宮”深淵。

誰也不知道,蕭聖人是否在“合道”失敗後受了衝擊,但就目前來看,這位分明已經接引了域外真實法則,身外自成道域,森羅萬象,不可勝數。

如果去問,廣袤的宇宙中,以何種法則體系最爲穩定,則非“真實”莫屬。

在最宏觀的尺度之下,唯有真實法則,才能夠以最自然的姿態,滲透到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正因爲其穩定、廣泛、無所不在,也是最具可塑性的。

宇宙中或許有千百個巫神這樣的大神通者,以他們強大的修爲、獨有的思路,像捏泥一般,隨意揉弄、變異真實法則,搭建他們希望構建的虛空世界。

不過將時光的尺度放到最大,其最終的結局,往往也就是像現在的真界一般,隨着平衡性的打破,“臨時的瘤結”被切掉,“短暫的浪花”被撫平。

如此往復。

現在沒有必要去考慮“宏觀尺度”下的問題,倒是蕭聖人接引真實法則,卻是讓人猛醒,其實“金科玉律”無上神通的最佳作用對象,就應該是真實法則纔對!

神意與道韻渾化,強行破壞“泥丸宮”深淵處,獨特的天魔體系震動。

這就是另一種形神的神意攻伐,幾近於“道化”之力,是真正的趁你病,要你命!

事先恐怕沒有人會想到,蕭聖人與九宮魔域的對衝,竟是這麼一個結果。

不過,作爲魔染一界的核心人物,無量虛空神主也絕不是坐以待斃之人。

在九宮魔域法度混亂,整個真界魔潮翻覆打旋兒之時,深淵之中,滔天魔意橫空,與道韻神意相激。

這是無量虛空神主發動,不但是正面迎擊了蕭聖人,且是以其強橫的魔意,重新劃定了節奏和尺度,使一片混亂的魔潮中,共鳴再續。

此次無量虛空神主由“天然”到“主動”的變化,微妙之處,很難立刻得出結論。

不過,兩位最頂尖大能的對撞衝擊,其直接後果已經顯現。

天搖地動,霹靂橫飛。

衝擊力太強了。

無論是引入真實法則,依舊可以出口成憲的蕭聖人;還是與魔潮共鳴,操控九宮魔域的無量虛空神主。

二者主要是神意對衝,真實之域上偶露崢嶸,因爲都是自帶體系,也不想豎靶子被人針對,就像不見首尾的神龍,除了他們彼此之外,其他修士再難捕捉到其存在,但又是無所不在。

所謂的“深淵上空”,只是一個相對位置,從來都沒有固定在一個點上。

而如此層級、如此局面的神意對衝,任是誰也別想充分維持本人的法度規矩,一切有效的約束都是笑話。

蕭聖人不會讓無量虛空神主重新梳理九宮魔域,實現一界魔意共鳴;

無量虛空神主也不可能讓蕭聖人任意排布法則,化爲無上道域,傾壓干涉。

那就彼此破壞吧!

只有肆意傾泄、噴濺的破壞性力量,才能代表這趨向“絕對無序”的對衝碰撞。

如此衝擊之下,即便中天明月懸照,神通遍及諸天,餘慈也只能看出個大概的軌跡——只是大概而已。

想了想,他不再將注意力放到交戰本身,而是放在更單純的層面。

比如:九宮魔域的法度完整性,或者是威能的消長。

這是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可以看出戰局的起落變化。

從目前的形勢看,九宮魔域還沒有完全從剛剛的“合道”一擊中緩過勁兒來,蕭聖人雷霆之勢,很大程度上殺滅了魔門修士的銳氣,倒是天魔,成了這一段時間的主力。

只是缺少了魔修的靈昧共鳴,神通法相的變化,就有凝滯,

蕭聖人確實是以一己之力,牽制住了九宮魔域的變化,也就阻遏了魔潮的吸附和干擾,餘慈和八景宮,得以將玄門體系擴張速度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一界不是隻有餘慈和蕭聖人,不是隻有上清和八景宮,洗玉盟、南國,都有相當數量的強者,只是更多的還是各自爲戰,玄門體系到處,就是要將這些力量統合起來。

越來越多的宗門、強者加入,反過來也助漲了推進的速度,

勢頭是向好的。

不過,每個人心裡都絕不安穩。

即使在新的結構之下,可以說,此界每一個修士,都在對衝的震波的包圍之下。那瞬時掃蕩,幾乎回回超過數千萬重的神意衝擊,讓所有關注戰事的修士,都要躲避不迭,同時也免不了要擔心:

剛剛纔鋪開的法則體系結構,總不會立刻就崩潰掉吧?

一界人心起伏不定。

對於這些人的擔心,蕭聖人和無量虛空神主,不會給予任何解釋。

其實,真正把控這一切的,應該是餘慈,還有剛剛掌控八景三十六天全盤的辛乙。

當兩位大能破壞性的衝擊四面擴散的時候,餘慈和辛乙已經就法則體系的結構,達成了一致。

現在,就是逐步呈現的時候了。

恰是蕭聖人接引域外真實法則之時,域內玄門體系、域外真實法則,環環嵌套,磁力動盪,深層的變化,已經在無聲無息中展開。

比如此刻,蕭聖人與無量虛空神主大戰產生的衝擊力,急劇擴散。

玄門法則體系承載,不可避免地有所震盪,可是,當衝擊超出某個範圍之後,力道卻是突然降低一截,像是經過了一次大的緩衝。

如此,正是體系建構的奇妙之處。

此時的玄門體系,由上清、八景三十六天融匯而成。

說是一體,其實“似合實分”。

這個“分”,不是上清、八景之分,而是本身的各個組成結構之分。

特別是在外圍區域,是“四方八天”虛空世界之分。

也就是說,四方八天,每一“天”,都可以算是一處虛空世界;每八處天域合成一“方”,再統合在玄門體系之下,至少在法則層面上是如此。

這其中,“四”和“八”還都是約數,就是表明這麼一個諸天分合,其意如一的總體結構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巨大的衝擊在對撞的核心區域,還是會形成巨大的破壞,可當這個衝擊力穿透諸天屏障,進入另一個虛空世界時,就會削減部分,以此類推。

以前足以掃蕩寰宇的衝擊,這下子至少要經過七八處虛空屏障,破壞力大大降低。

簡單地講,現在的真界,看似一體,實際上已經在法則體系的“規劃”中,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几十個“虛空世界”,每一個“虛空世界”之間,都有性質微妙玄奇的“屏障”,通過這些屏障,還有複雜的結構本身,來抵消破壞性的衝擊,提升承載的極限。

當然,模式雖好,仍不穩定,

各個虛空結構本身,如何有效傳導力量,而不至於被集中地、徹底地毀滅;如何平衡玄門體系與域外真實法則層層嵌套的結構,彼此妥協,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是各個“虛空世界”之間,彼此都還在適應、碰撞、吞噬,至少“實物”與“法則體系”不協調的情況,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一定會逐漸同步。

但就現實而言,法則體系上的“獨立性”,已經可以在法則層面,逐步切割魔潮;而經由余慈之手的整體性,又可以單方面地形成合力。

餘慈連渡天域星火劫、離亂虛空劫帶來的好處,正通過玄門體系,給整個真界分享。

“真有趣啊!”

天裂谷中,血紅色的光芒重新亮起,參羅利那長足對切,“嚓嚓”連響,蠢蠢欲動,卻又是按捺下來,饒有興味地觀察着真界發生的一切。

第96章 宏願枷鎖 懷璞抱玉第317章 借光第211章 珠玉瓦礫 五雷部衆第248章 河上第341章 不純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158章 虛空亂流 鳩佔鵲巢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上)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三)第185章 玉京三光 心火煉物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上)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上)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三)第25章 邀請第13章 始動第214章 一語落凡 雛鳥觀飛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三)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90章 猛料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完)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九)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六)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中)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下)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中)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完)第208章 甬道第18章 巫法神通 兩路並進第283章 重組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上)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上)第111章 神術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下)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中)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52章 傳諭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五)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上)第24章 斑點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8章 收穫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四)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中)第36章 穿梭第203章 轉移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上)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82章 符盤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384章 試探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97章 月映千界 火煉星河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385章 清歌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356章 透析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203章 釘頭七箭 星火長河第206章 身與道合 心照魔淵(下)第67章 毀建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一)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中)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101章 分析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八)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71章 分流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三)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完)第369章 摘星第233章 玩火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
第96章 宏願枷鎖 懷璞抱玉第317章 借光第211章 珠玉瓦礫 五雷部衆第248章 河上第341章 不純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158章 虛空亂流 鳩佔鵲巢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上)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三)第185章 玉京三光 心火煉物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上)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上)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三)第25章 邀請第13章 始動第214章 一語落凡 雛鳥觀飛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三)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下)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90章 猛料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完)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九)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六)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中)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下)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中)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完)第208章 甬道第18章 巫法神通 兩路並進第283章 重組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上)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上)第111章 神術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下)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中)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下)第52章 傳諭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五)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上)第24章 斑點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8章 收穫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四)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中)第36章 穿梭第203章 轉移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上)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82章 符盤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384章 試探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四)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97章 月映千界 火煉星河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385章 清歌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356章 透析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203章 釘頭七箭 星火長河第206章 身與道合 心照魔淵(下)第67章 毀建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一)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中)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101章 分析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八)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71章 分流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三)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完)第369章 摘星第233章 玩火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