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

大日破雲,長空一洗!

剎時間,仙都天闕蒸發殆盡,又或是退入了另一個虛空,只餘下“久違”的正午驕陽,破雲而出,重新成爲一切的焦點。

湖面上響起了潮水般的讚歎聲。

可在日輪中,那展翅飛騰的三足怪鳥是怎麼回事兒?

此時,湖上修士都見到,有一隻三足金烏,合於大日,展翅飛騰,彷彿下一刻就要飛出日輪,自由翱翔,然而將出不出,要破不破,與日輪渾然合一,將虛空中僅存的絲縷雲氣,都化爲身外菸霞,早一步避開的青鸞神鳥,倒是倖免於難,然而只能在四面盤旋,根本不能近前。

“怎麼能把那三足鳥給融進去的?是角度問題嗎?”

林雙木很難相信,離了洗玉湖這片區域,真界其他地方也能看到這金烏化日的奇景。

“太陽九芒十烏符!”

湖上有見識廣的,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卻無助於解除他的疑惑。

偏在此時,遠處又傳來驚呼聲,似乎是出了什麼變故,只是被層層人影所阻斷。

看吳景依舊沉迷難出,林雙木不再理他,略懸高一些,循聲遠遠看去,只見湖上某處,突地燃起火焰,不知是怎麼個變故。

直到嗡嗡議論聲傳導回來,他才聽明白:

竟是有哪個還丹修士福至心靈,從符籙演示中,悟出一門法術。

雖然那法術並非餘慈的演示的那樣,而是觸類旁通,然而其所發光焰純正,不沾雜氣,竟有先天之象,如果一路修行下去,說不定會早早奠定下一門小神通的根基。

這也成?

湖上被這突然生出的質的變化,逗弄得更加瘋狂。

林雙木看到,不只是他們這些人,現在四面八方都有遁光飛來,那是一些本對碧霄清談、分雲鬥符不感興趣的修士,聽聞消息,匆匆趕到。就算已經拿不到好處,見識一下這千百年難睹的盛景,日後也有說道兒。

就在林雙木瞠目結舌之時,身側忽然發燙,猛回頭,但見吳景身外,陡然間騰起一層焰光,亮得通透,看得見他身上,包括髮絲眉毛,均夷然無損。只腳下輕舟,頃刻間化爲灰燼,吳景則是虛懸在湖面之上,身形沒有絲毫動搖。

林雙木本能地劍氣護體,向後退了一段距離,哪知他剛退開,周圍一些修士已經給驚動,見到吳景此時模樣,轟地擠上前來:

“又一個,又一個!”

“又有人悟了!”

看那些人的模樣,恨不能是撲上去抱着感受一下,吳景身外這層焰光的奧妙。

林雙木見勢不好,背後長劍鏘聲出鞘,在水面上劃了一圈兒,劍痕划水,水波被劍氣破開,一時竟難恢復,露了手“斷水不流”上乘劍技,也將吳景保護在內。

趁衆人被他劍技所懾的空當兒,他厲聲道:“都退回去,要想如他一般,不如仔細去看淵虛天君的演示……天君神通廣大,乃是此道正統,你們還要用心參悟,不要因小失大,浪費機緣!”

好不容易把人潮擋下,林雙木背上已經是一層冷汗,又被身後熱浪吹卷,轉眼乾透。他無論如何也不敢離開了,全神貫注爲吳景護法,偶爾抽空往天上掃兩眼,又見那三足金烏,與大日相融,氣勢煊赫,一時無兩,心中敬畏之意,愈發明晰。

這等大能,果然不是他所能理解和揣度的。

或許只有述玄樓上那些人物,才能真正看明白,那神通手段背後的奧妙吧。

述玄樓上的“那些人物”,此時還真沒有湖上某人猜測的那種感覺。

或者更確切地講,恰與之相反……

包括像藍學楨這些符修,在面對日輪中那隻三足金烏的時候,其表現用“手足無措”來形容,並不過分。

“淵虛天君在搞什麼?”

最開始以爲他在搞心計,然後知道是演示連脈符、展現符法神通,現在呢?

這是太陽九芒十烏符?

沒有人敢下定論。

如果真的是他們預想中的符籙,此時已應是十烏並出,當空飛舞。可如今這將出不出,要破不破的,是怎麼個意思?

這種含而不發的手段,更讓人心裡沒底。

有人低聲問:“這算不算違規?”

“違你個鳥規……要真想違規,廣微真人的棲真符還能存得下來?”

衆修士都看出來,大日之威雖盛,卻是催發煙霞之用,並沒有直接作用在攻擊對方雲氣上面,依舊是維持着“分雲鬥符”的法度。

在這上面做文章,是毫無意義的,倒是此時湖上此起彼落的呼叫聲,還有種種異象,已經由不得他們輕易忽略掉了。

到目前爲止,洗玉湖上至少有五六處,出現了修士頓悟的情形,雖說大部分都是悟出個小法術,突破個小關口什麼的,但這場面,已經堪比某些大能開壇講法之時。

可以想象,等湖上這批人回去,從喧囂中沉澱下來,將今日所得整理清楚,所得的益處,還要遠超此時。

只這一項,這成千上萬人以後稱呼餘慈時,叫一聲“餘師”,也毫無問題。

便在一干人等重新消化這突來的變化時,楚原湘又側過身子,與邊上的楊朱說話,低聲笑語:

“不管淵虛天君究竟想幹什麼,某家真是服了他!”

楊朱依舊是以微笑迴應,隨即把視線擡起,透過上方的水晶頂,看天空重又呈現的日輪,有些出神。

在辛乙將話題引到符修專屬層面之後,楚原湘、楊朱等人,已經自覺地抽離出來,只看熱鬧便好。

便是辛乙指斥四方,掃得衆人灰頭土臉時,他們也可以不出面。畢竟辛乙之言合於大義,且可以說是出於某種善意,在糾正某些人的錯謬之處。

至於能達到什麼效果,某些人聽不聽得進去,是另一回事兒。

可這時候,他們卻不能視若無睹了。

當這一隻三足金烏融入大日,向水天之間盡情揮灑光芒之時,其所帶來的恢宏意境,是面向所有人,沒有任何理解上的障礙。

即便是門外漢,他們也能看出來,此間意境,已遠在符法所能劃定的層次之上。

也正說明,這煌煌異象,餘慈不是用靈符的結構法度堆上去的,而是真正以高就下,胸中先有了那博大氣象,才用符法的手段詮釋出來。

至於究竟是怎樣的氣象,述玄樓內外,又能有幾人真正說得明白?

那並非是過於艱澀,而是其所展現的內容,似乎已經跨過了某條界限,以至於很多人,根本無法揣摩,乃至於想象……

這是眼界的問題……

楊朱搖搖頭,玉尺擊打掌心,發出一聲脆響:

讓一個修道不足一甲子的後輩,在眼光境界上超越?此時此刻,不知有多少人能正視這個現實。

而且,最爲不堪的是,此間真正具備“認清差距”能力的,似乎也不是太多。

一干人等的微妙想法,自然無法影響到對弈中的餘慈和廣微真人。那兩位依舊自顧自地落子、應手,甚至對天空中的異象,也視而不見。

在廣微真人應手之後,餘慈仍然是毫不遲疑,落下了第四十一手。

按照這一脈符法神通的走勢,應該是第三符了。

也在此刻,水天之間,有奇音流轉,悠遠如鍾,清盈如鈴,沁人心脾。

述玄樓內外虛空,彷彿與此縹緲清音混化,倏然擴展,直趨天外。

倏聞此音,不管衆修士是懷揣着什麼心思,也是心頭微動,有幾個甚至是出了神。

不過他們大都是很快醒覺,低聲議論;

“這是流金火鈴?”

“照道經上的描述,不應該是‘流火萬里,鬼無迯形’嗎?怎麼這麼平淡?”

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暴烈強橫的威煞,在上清宗諸靈符中是出了名的。

一旦展開,如大日神光,無遠弗屆;又如天火飛降,萬里盡成焦土。

可如今的情況,其深層變化分明已化入陽光之中,混同日輪,普照大千,其威煞含而不發,純以“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本身,絕對無法做到這一點。

“或是已經有了神通的雛形?四十一竅,按辛天君所言,其中不知暗渡了幾手,其中或許已經藏了神通之力,絕不會到七十六竅時,才完全發揮出來。”

“有理!這一脈符法神通,不正是‘帝鍾’嗎?”

在天垣本命金符內蘊的“五器四神”九項符法神通裡,“帝鍾”屬“五器”之一,本身是請神驅邪之用,而若單純施以音律……可這韻律,難道就是尋常搖搖鈴鐺?

“不通,解釋不通!”

在衆修士的困惑中,此時的洗玉湖上,較最開始的瘋癲狂亂,已經安靜太多了。

前面的“演示”,刷落了一大批修爲、悟性不夠的修士,但不論高手低手、聰慧愚癡,或多或少,都有所得,境界拔得太高,也使得這一批人認清了現實,不再強行跟着,開始參悟。

剩下的人物,修爲心境都有可取之處,也不會有失態之舉。

故而,奇妙的清音入耳,幾不會受到任何干擾。

已經沉思琢磨、參悟入定的修士,狀態更沉;

清醒的人,則似有飄然出塵之想。

遙觀湖上修士的反應,辛乙又摸起下巴,喃喃自語:

“莫不就是消息中所言的道韻麼?雖未盡得其妙,至少有那麼一點兒味道,或是留了力?不過,也是足夠大方了。問題是……”

他環視一週,看到衆修士都盯他看,忽爾有點兒尷尬的意思:

“好像,我看走眼了?”

第143章 堵門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上)第55章 追求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95章 寶符第115章 猜忌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中)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中)第234章 殺戮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87章 尼姑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上)第73章 援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上)第149章 恐怖第150章 破封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下)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中)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上)第195章 緊迫第180章 論交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355章 水火第118章 變卦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141章 還魂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中)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24章 寄賣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上)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189章 驚亂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上)第249章 途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91章 正主第29章 發現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上)第191章 重現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後記之二中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300章 替難第117章 抵達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下)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上)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上)第22章 同行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下)第79章 眼線第二百七十六章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245章 勝機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上)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上)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下)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上)後記之二四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三)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上)第75章 救難第55章 追求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369章 摘星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171章 虛化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65章 真文道韻 虛空青蓮(上)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上)第184章 種液妖樹 外道入界二百五十五章 打算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
第143章 堵門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上)第55章 追求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95章 寶符第115章 猜忌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中)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中)第234章 殺戮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87章 尼姑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上)第73章 援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上)第149章 恐怖第150章 破封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下)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中)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上)第195章 緊迫第180章 論交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355章 水火第118章 變卦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中)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141章 還魂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中)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24章 寄賣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上)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189章 驚亂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上)第249章 途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91章 正主第29章 發現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上)第191章 重現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後記之二中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300章 替難第117章 抵達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下)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上)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上)第22章 同行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下)第79章 眼線第二百七十六章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下)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245章 勝機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上)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上)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下)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上)後記之二四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三)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上)第75章 救難第55章 追求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369章 摘星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171章 虛化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65章 真文道韻 虛空青蓮(上)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上)第184章 種液妖樹 外道入界二百五十五章 打算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