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

邵天尊答得明白:“人算、算人之事,非我所長。所以宮裡的做法,我不關心,他們安排我來,是與天君商議三十六天,上清架構的三十六天!”

餘慈又是意外,又覺得莫名其妙:“上清三十六天?我記得貴宗的三十六天體系,多劫經營,應該更加完備吧……等等,商量三十六天,卻是何故?”

“據宮中講,東海那位,是要另開體系,翻覆天地。此番局勢下,勘天定元已然無用,宮中的想法,是要與之針鋒相對。所以……”

“所以不用你們的,用我們的?”

餘慈先是被八景宮徹底否定“勘天定元”的消息震了一記,隨後又覺得啼笑皆非:

“貴宗的心思,當真是神鬼莫測。”

“宮中想法,我不敢妄言。然而,僅就法理來說,雖然兩個‘三十六天’同樣有益於玄門,相對於宮中垂直結構,上清三十六天更穩,更適合亂局,也是不爭的事實。”

“哦?”

“上清架構的三十六天,有東西南北八天,分設四方,便如天維四柱,看似分散,但格局可分可合,靈活性強,就是一地不利,其他各方也能夠維持住局面,更有利於兵力增減調派。

“至於垂直結構,平時佔盡上風時還好,如今被搶佔先手之後,便是‘金角銀邊草肚皮’,等鋪開的時候,已經被包圍,當了‘大龍’來吃。”

餘慈大概理解邵天尊的意思了,相對於“八景三十六天”,上清三十六天更適合當前的混亂局面,也更適應八景宮優勢戰力的鋪設——八景宮有能力在真界的各個區域,同時打多場大戰,垂直結構的佈局,其實是浪費了這個優勢,也會進一步地延誤戰機。

真的按“八景三十六天”的程序來搞,一層層外擴,等羅剎鬼王在天裂谷、南海、東海等地的佈局完成,血獄鬼府、外域等法則體系自外合圍,舉三界之力壓過來,很可能就是個甕中捉鱉的局面。

到那時,幾十位地仙混戰,不管打贏打輸,留下的也只會是一個收拾不來的爛攤子。

邵天尊的理由很具有說服力,可改變真的這麼容易?

能做出這種決定,八景宮的氣魄、謀算無疑都是令人敬畏。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又有足夠的資本和底氣。

當此混亂局面,沒有八景宮的支持,上清三十六天,真能搭得起來?

也許餘慈只是想仿效當年的上清宗,有限度地施行其“三十六天”架構,盤踞一域足矣。可在眼下,羅剎鬼王的野心昭然若揭,天地大變局中,想獨立於一域,又談何容易!

不管是對各自宗門,還是對玄門體系,合作都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如若不然,極有可能被羅剎鬼王各個擊破。

但這種力量、資本差距懸殊的“合作”,可不只是邵天尊的“道理”所能涵蓋得了的。

八景宮付出人力、物力,號召天下玄門,你上清宗拿什麼出來?

總不會是舉玄門之力,搭起三十六天,大家哈哈一笑,繼續各玩各的吧!

用最到位的話來講:

變局之下,誰是領導者?

成功之後,誰是掌權者?

餘慈完全可以想象,要達成合作,他們這裡必須要拿出相當一部分上清三十六天的奧秘、乃至於主導權,以做交換。

八景宮必然要確保自家玄門領袖的地位——他們有這個實力、這個資格。

如此合作下來,誰吃虧、誰佔便宜,說不清。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餘慈必須要深思熟慮。

更何況,就算他傾向於合作,也需要這麼一個強大的盟友,但他很清楚,兩家合作的基礎是什麼。

上清架構是一塊,上清後聖是另一塊,後者甚至更重要。

沒有上清後聖這樣一位“神主”壓陣,八景宮根本不會給予任何信任。

問題來了,那樣一位大能,他到哪兒找去?

餘慈的掙扎,邵天尊未必看不明白,卻是徹底無視,就像羽清玄所說的那樣,這位只算天法,不算人心。

“玉簡中的結構信息,天君可以拿去參詳。下次見,我們就聊聊兩個結構並軌的法理變化……天君精通的話最好,若不成,請後聖道兄來,也可以。”

“……”

邵天尊的言語,簡直就是戳餘慈的心窩子。

餘慈唯有沉默以對,虧得在這時候,湖祭的前期準備已經完全就緒,祭臺之上,夏夫人已然入位,湖底安靜下來。

餘慈得以向邵天尊告一聲罪,暫時擺脫了這個註定甩不掉的煩惱,強自定下心神,觀察祭臺上下的情況。

邵天尊很有耐性,也習慣了獨處,眼睛似瞑非瞑,進入了一人世界。

如此做派,讓餘慈更明白,這位對湖祭恐怕是沒有半分興趣。

心中一動,餘慈通過心內虛空,和趙相山、羽清玄商量一番,又主動搭上話,問起:

“巫胎之事,貴宗怎麼看?”

邵天尊淡定回答:“我不理會宮中的常務。”

餘慈追問:“巫胎對勘天定元,不,對三十六天體系架構的影響呢。”

“……很大。”

邵天尊對涉及具體法理的內容,當真是言無不盡:“若真能成就巫胎,借力而行,體系鋪設確實是省力不少。不過還要考慮到巫門血脈體系與其他體系的互相干擾。如果是非巫門的體系,想借巫胎成事,梳理花費的時間,也不是個小數目。”

“簡單來說,就是巫門用來事半功倍;別人用來事倍功半,對吧?”

怪不得八景宮對巫胎的興趣不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羅剎鬼王真的用巫胎成事,或許還是八景宮所希望的——這無疑給了他們喘息之機。

那麼問題來了:

八景宮都清楚的事兒,羅剎鬼王難道就不知情?之前那麼清晰的指向,卻是何故?

湖祭正式開始,便聽得祭臺殷殷震鳴,幽煌等飛魂城修士肅立在周圍,位置分佈自有講究,此時一起口誦巫門真言,便有刺目血光,從各自頂門飛出,匯結於祭臺之上,渾染於湖水之中。

血色鋪染,卻是自有規矩法度,彷彿列了一圈血色的幕布,其中顯化出模糊影像。

餘慈定睛去看,幕布上影像,雖然模糊,但浮凸變化,栩栩如生。

據事先了解的情況,上面羅列的應是巫神治下,先民種種生息演變,其實是各支大巫血脈的展現。細看去,確實有四五支顯得特別清晰,就是巫門現存的幽、蘇、夏、唐四大血脈,也許還要包括咒鬼懷琛所污的那支。

這表示主支尚在,可以繼續繁衍生息。

每一支大巫血脈,都可以如夏夫人一般,主持祭典,換取巫神垂顧。

即使巫神沉眠後,力量衰弱,但還有許多妙用,據說巫門有一門推衍秘術,就是依靠這個。

“莽蒼千山,莽蒼千山……有了!”

不少人在對照大巫血脈出現的方位、異相,爲之後巫胎受加持之時的表現做比對。

此刻血脈顯現最清晰的,就是夏氏,代表她爲主祭,首先通過了血脈的驗證

羽清玄倒是想到另一件事,和餘慈秘語交流:“照你的說法,夏氏腹中沒有胎兒,一會兒怎麼過關?”

“那邊說,要看靈巫的‘表現’。”

意思就是,要慕容輕煙、幽蕊來幫忙。

夏夫人之前急着和餘慈攤牌,部分也是出於此中緣故。

今日的幽蕊和慕容輕煙,都披散了頭髮,手持祭器。

幽蕊面前是鼎,這是巫門非常重要的法器形制之一,就像離魂鼎,地位極高極重,如此也表明,她是本日祭祀的第一輔祭。

慕容輕煙手中是杖,爲第二輔祭。

從靈巫修爲上看,這很不合理,但若比較血脈純度,慕容輕煙也無話可說。

這種“祭祀”活動,對靈巫來說,不是什麼好活兒,非常地耗力。

幽蕊還好,她底子厚,也沒有顧忌;相反,從餘慈這個角度看,慕容輕煙秀髮光澤已經略有黯淡,偏轉爲灰質。

餘慈的視線在她背影上略微停駐,對這樣一位舊識,看她在不可逆轉的路上越走越遠,意緒自然複雜難言。

應該是攤牌的時候了。

餘慈也注意到幽煌的反應,這位看上去非常專注,但火候不對。

這場湖祭正是他逼出來的,偏偏其“專注”僅是在標準之內,只按部就班做事,而不是像惡犬一樣,死盯着祭臺上,夏夫人的種種變化。

因爲正常,所以反常。

“葛秋娘那邊……出事了!”

趙相山的傳訊,來得真是合節合拍。

就在湖祭開始後不久,夏夫人派在葛秋娘處的心腹之一,竟然反水,抓住自己當值的機會,突破警戒空隙,瞞天過海,將葛秋娘帶出,乘舟離開。此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直至此時,夏夫人一系的人馬,都還懵然不知。

“葛秋娘所乘的是‘深水梭’,可以確認是往湖下來……她修爲不成,又懷着身孕,故而水下有人接應,可以確認,是幽煌一派的人手。”

飛魂城一行人,此次到洗玉湖,來得倉促,都沒什麼人手可用,辨別起來更加容易。而到這種時候,等於是撕破了半邊臉,也就更沒有什麼顧忌可言。

餘慈結合這邊的觀察,當下恍悟:

怪不得呢,原來幽煌這邊,也搞聲東擊西……

此時正值湖祭進行之時,幽煌本人勢必抽不出手來,那麼,執行這一關鍵之事的,還有別的人選嗎?

第93章 覆盤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11章 追蹤第144章 業火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28章 山間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311章 狂笑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214章 暗流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下)第295章 三寶第68章 壇成第182章 吞魔第272章 入園第74章 脫險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56章 咒法第124章 通天第56章 藥散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尾聲生死當下繼往開來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354章 干擾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上)第160章 因緣承願 勇猛精進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203章 太玄妙術第311章 狂笑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完)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337章 神合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六)第184章 法眼第381章 丹法第159章 奪骨燒身 遺珠雲樓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續)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26章 混化第220章 觀紗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212章 玄蒼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三)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三)第179章 安睡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中)第383章 路窄第192章 紅紗第282章 秘府不秘 天闕照影(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上)第241章 接引第39章 錘鍊第71章 分流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下)第50章 打草驚蛇 涸澤而漁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376章 七星第125章 封印第123章 飛魂傳訊 辰光破禁(下)第203章 太玄妙術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下)第362章 偏轉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191章 重現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下)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335章 逝水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中)第106章 授筆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下)第42章 還原
第93章 覆盤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11章 追蹤第144章 業火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28章 山間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311章 狂笑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214章 暗流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下)第295章 三寶第68章 壇成第182章 吞魔第272章 入園第74章 脫險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56章 咒法第124章 通天第56章 藥散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尾聲生死當下繼往開來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354章 干擾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上)第160章 因緣承願 勇猛精進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203章 太玄妙術第311章 狂笑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完)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337章 神合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六)第184章 法眼第381章 丹法第159章 奪骨燒身 遺珠雲樓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續)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26章 混化第220章 觀紗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212章 玄蒼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三)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三)第179章 安睡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六)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中)第383章 路窄第192章 紅紗第282章 秘府不秘 天闕照影(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下)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上)第241章 接引第39章 錘鍊第71章 分流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下)第50章 打草驚蛇 涸澤而漁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376章 七星第125章 封印第123章 飛魂傳訊 辰光破禁(下)第203章 太玄妙術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下)第362章 偏轉第231章 開門迎客 無上神通(上)第191章 重現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下)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335章 逝水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中)第106章 授筆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下)第42章 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