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上)

照神銅鑑可以算是餘慈的本命法器,是餘慈“神通”和“外物”的分界線;

太霄神庭則是餘慈的“外物”與“法則體系”的平衡點。

二者的交融,是一次結構上的精密排列。

否則明月心象再玄妙,要實現全面高效的整合,也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理所當然的,對現有結構的調整,特別是餘慈與外物、體系關係的調整,必須要從這裡入手。

餘慈將剛剛成形的符盤,融進了照神銅鑑之中,等於是加了一層“解析”的功能結構,同時,也是將他對“緣覺法界”內黃泉夫人的觀照加入進來。

從此之後,餘慈通過照神銅鑑觀照天地萬物,要增加一個輔助環節——黃泉夫人。

就像是加一個“色彩”不同的琉璃薄片,觀照世界的感覺就是全然不同。

照鏡子理應先照自己。

所以,餘慈在調整了照神銅鑑結構,也改變了觀照模式之後,第一個對象就是他本人。

法則的對照不用說了,餘慈已經從黃泉夫人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參照。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情緒意志層面,也就是心魔問題。

對餘慈來說,心魔大劫纔是心腹之患。

話又說回來,黃泉夫人“爲人”之時,確實是天下第一等的智者,對人心把握非常到位。不過,在當前這種“化身億萬”的狀態下,她已經最大限度捨棄了所有的情緒、記憶,觀照起來,就不可能解析得層次分明、面面俱到。

餘慈沒指望、也不希望她能做到,他想得到的,只是對目前諸般心魔,重新做一下區分,從黃泉夫人的視角,大致辨別出“我”與“非我”的邊界而已。

很快就有了答案。

黃泉夫人的觀照和他本人的看法,倒也差不多。

就目前而言,餘慈本人滋生的心魔強度其實比較一般。

不謙虛地說,在修行人中,餘慈爲人性情也算是上乘,坦然豁達,沒有什麼特別的偏執。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還年輕。

修道不過甲子,已經突破了到最頂級的境界。

一路修行,固然經歷了許多他人所難以想象的大困難、大劫數,但相應的,也有許多隻有經過時光沖刷、沉澱才能體會到的艱難險阻,被他輕輕鬆鬆就跨了過去。

此時的餘慈,對道途、終極之上的恐怖難有切身體會,他有大把試錯、調整的機會。

另一方面,年輕帶來的雜念雖多,低層級的慾望反而更多些,這些都是可以在漫長修道生涯中慢慢適應、修正的小毛病,內外魔頭反而不好下手。

如果這一場心魔大劫,只是從餘慈本人的心魔入手,也就不成氣候了。

真正麻煩的是,

餘慈在強渡“萬魔池”的劫數時,在明月心象整合時,將歷年累積的種種負面因素,還有整整一界範圍內,屬於其他人的內外魔劫,都一發地並進來。

這裡就是洋洋大觀了。

上到蕭聖人、各路地仙大能;下到億兆黎民、凡俗百姓,既都在玄門體系之內,不可避免都摻着一點兒。

一個兩個無所謂,億兆數目合在一起,就是絕大恐怖的規模。

這裡有共性的成份,情緒的喜怒哀樂,還有恐懼、虛榮、焦躁等等,紛紛附着,形成共鳴;

這裡也有個性的成份,總有一些偏執激烈的念頭想法,以混亂的情緒爲掩護,干擾餘慈的判斷,加以混淆;

元始魔主的“驚鴻一瞥”,嚴重加劇了這種影響。

致命的後果就是,不斷地消蝕泯滅靈昧之力,也漸漸迷失餘慈的本性。

這纔是最大的威脅。

現在的餘慈明月心象已經被這些迷霧所遮,傳導出的力量大不如從前,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必須想辦法解決。

自有修行法門以來,對心魔劫數,真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若是玄門,佛門,寧心靜意,靈明返照,一一澄淨;

若是魔門,則吞吐消化,合入聖道,反爲己用;

可以餘慈現在的狀態,這些都不合用、不能用。

惟有另一種方式……

“天君!”這是辛乙在呼喚他。

自大戰開始以來,辛乙一直都保持沉默,將玄門體系的控制權,完全交給餘慈,避免造成干擾,出現“令出多門”的情況。

可現在,這位終於還是忍不住了。

實是因爲,在另一邊戰場上,局勢再度惡化。

隨着元始魔主那要命的“一瞥”,無量虛空神主與天魔體系形成的平衡徹底打破,內部的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然而從可以目見的情況看,九宮魔域中央深淵之地,將無量虛空神主排斥出去的“元始真意”,此時又重新化入無形,或者說,對無量虛空神主給予了“認同”,不但沒再排斥,反而是吸引、呼喚他,重新走入深淵。

此時,無量虛空神主頭頂懸照的大星,已經黯淡,升煙起霧,化爲種種魔頭形狀,鋪展變化,漸漸化爲慶雲之形,所覆之處,幽暗沉寂。

這是必須要高度警覺的情況。

所以,情況已經極端糟糕的蕭聖人,不計代價,橫身阻攔。

兩位大能就在中央深淵上空碰撞。

此刻,他們的“碰撞方式”,正是在除劍修以外的高境界修士戰鬥中,絕少見到的近身搏殺!

以“金科玉律”無上神通稱雄於世的蕭聖人,已經到了要用體術格鬥,與敵人拼殺的地步了?

餘慈不去評價蕭聖人的近身戰法,但在此刻,兩位頂尖大能的身形,就在中央深淵上空往來奔復,身形分合千百回,纔有一聲驚天動地的爆鳴之音,掃過天際。

此時,九宮魔域的情況也很詭異。

元始魔主乍現而隱之後,八帝魔主徹底沉寂了下來,任魔潮如何涌動奔流,都是巍然不動,像是八根巨大的柱石,撐在天地之間。

而八對魔眼,都是轉向中央,默默注視深淵之上,幽暗陰影中,幾乎交融在一起的無量虛空神主和蕭聖人。

也是因爲這種場面,現在中央深淵處,就好像是整個世界的中心,整個天地都在向那裡塌陷。

讓人懷疑,兩位在深淵上空激戰的強者,隨時可能被吸進去。

這並非是“形容”,就是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內涵要可怕得多。

一旦被吸入,毫無疑問就是徹底魔染,玄、魔體系暫時的均勢立刻就要被打破。

辛乙和八景宮的修士,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纔不再能坐視下去。

那邊的意念非常堅決:“聖人安危,敝宗不能不管。”

“理應如此。”

餘慈不去提什麼“大局觀”之類,現在的大局,絕不是哪一個人、哪一方勢力就能控制得住的。

每一方都有他們的選擇,都有必然的指向,強行約束,毫無意義。

而且又有誰能確定,他所指的方向,纔是正確的呢?

此時,餘慈還聽到影鬼等人急促的交流:

“他的真名已經在聖典上抹去了,我可以肯定,也就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確實在嘗試重新連接,可在這期間,他終究要靠自己的靈昧定位,我們看不見,但他肯定在……”

沒必要再聽下去,餘慈將八景宮那邊的意向,給影鬼提了。

還沒有做進一步的交流,所立之地,劇烈震盪,什麼信息交流,都給沖斷。

因爲此刻,參羅利那正殺出來,正面對撼道境天宮!

半邊明月懸照,已是加入了新的觀照模式,緣覺法界內外的信息,同時匯入符盤,經過模擬演化,爲餘慈所知。

這是一頭“雌伏”的破神蠱啊!

餘慈看到了參羅利那與天地虛空中的魔潮頻繁密切的交流,從頭到腳、從外到內,全無例外。

這和前面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參羅利那自入界以來,一直有意拉開與天魔體系的距離,中間也有較緊密的時候,可核心的盤算一直不變。

但……也是元始魔主的一瞥,兩邊的距離維持不住了。

此刻參羅利那,體內體外,氣機噼剝連響,與元氣混染,就形成了鬱郁雷音。

而當雷音彙整到極處,天地間忽然“嗵”地一聲巨震,彷彿整個真界作爲“鼓面”,被人重重擂響。

一界生靈,心神動盪,魔意滋生。

這是天魔心鼓響起。

還沒完,隨着鼓音,剛剛一片混亂的無量地火魔宮,又有光芒衝起。

雖然異象僅此而已,餘慈透過明月觀照,還是能隱約看到,剛剛被“靈綱劍圖”劍芒刺中的聖典,似乎又有變化,而且,與遠在億萬裡外的參羅利那,有着密切聯繫。

“聖典留名?該怎麼說呢……”

像參羅利那這樣的外道魔頭,雖在天魔體系之中,其根基是在域外,也自有一套約束模式。它就是想跳出那張大網,纔在數劫之來,多次謀劃,想用真界做跳板,實現宿願。

可現在,它強行寄生到真界的行爲尚未完全成功,卻極不幸地遇到了千百劫都未必有一回的元始魔主“垂顧”,導致他在域外還沒解套,在這裡又陷了進去。

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是最好的形容了。

很快,真界上空響起了參羅利那咆哮之聲,不管其“裡子”有多麼悽慘,僅對外而言,威煞仍如山崩海傾,天地崩決,蓋壓一界。

參羅利那的咆哮聲,絕非是正常的音波傳導,而是一種驚天動地的大神通。

頃刻間,此界億兆生靈由此激發出來的恐懼、惶惑等負面情緒,都是“燃燒”。

參羅利那身上也是燃起了火,有如實質的火焰吞吐魔意,將衆生情緒盡化己用;同時也是在掏空人心的根基,就像中間空虛的竈膛,火會越燒越旺。在多數人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負面情緒的火焰,提煉出生機元氣。

火焰即魔影。

這一刻,無數根“觸手”,其實就是血精源木打透虛空——這只是投影,但已經足夠,直接抽取生機元氣,歸入外道體系之中。

還是那句話,一人爲少,億兆人的份量可不得了。

而且在抽取生機元氣之餘,還有不知數目的噬原蟲,飄飄悠悠,投放到真界各地,就算大部分都難以存活,可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上,也相當可觀。

這是外道體系的一次巨大變化和拓展。

尤其這些變化,是受了天魔體系加持,轉眼間就在九宮魔域之外,又鋪開了一個新的魔域——外道魔域。

兩個魔域相輔相成,真界億兆生靈逃不過、避不開,要麼承受、要麼反抗,再沒有別的選擇。

當此魔焰大熾之時,餘慈擋不住外道體系的擴張,但卻不會坐視。

他幾乎是用“針尖對麥芒”的方式,做出了迴應。

剎那間,明月映處,舉世觀照,

玄門體系覆蓋之下,餘慈的意念投入了每個與明月心象產生直接聯繫的生靈心底。

在當前情況下,幾乎是佔了此界人口的七八成。

這手段,不屬於玄門、佛門,也不屬於魔門,旁門,而專屬於“神主”的方式。

餘慈這樣做,是在對抗參羅利那全面鋪開的外道體系,也是在驗證。

驗證區分心魔的源流,真正地明確“我”與“非我”的界限。

理論上很簡單,只要明確:

當前的情境下,“別人”怎麼做,“我”會怎麼做,便已經足夠。

可實際上這並不容易,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客觀。

作爲神主,餘慈是觀察者,但他和黃泉夫人那種方式有着明顯差距。

他做不來那種絕對客觀的冷酷,讓他冷冰冰看着億兆生靈在魔劫中沉淪,只爲尋找到一個答案?

這恐怕纔是最大的心魔吧。

事實上他心念投射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每一個受到魔染和外道威脅的玄門體系中人,都在他的引導下,激發出一種加持。

黎民百姓是清心咒,雖然粗淺,可億兆個清心咒在大地上亮起,便如繁星之海,一界生明,起到了極爲直觀的安撫作用,使動盪的人心,漸趨穩定。

對那些有餘力對抗魔頭、外道的修士,加持則更爲強力、直接,至少會提升抵抗的力量。

如此做法,也使得他和和參羅利那的衝突,瞬間覆蓋了法則體系、情緒意志、真實之域等幾乎所有層面,形成了全方位、也是最直接的競爭和對抗。

道境天宮再次搖動,與之同時,葬星處也是隆隆震鳴。

細密如網的氣機交錯,虛空驟生電火,剎那間連成一片。

體系的對抗一時看不出勝負,而在心魔分辨上,其實餘慈略有所得。

極端情境是看清人性的好時機。

堅韌者,面對絕境也敢戰鬥;

怯懦者,寧願埋頭就死,也不敢向敵人揮刀;

卑猥者,面對強敵屁滾尿流,卻將恐懼向着弱者發泄。

餘慈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綁在他的戰車上,也從沒有指望過。對那些無益於戰事,甚至還在拖後腿的小人物,絕不至於降下天雷滅殺,他只是依着本心,做一番評判:

對人生百態的種種,他認同幾個?

判斷既明,便有大量的相關元素被過濾,屬於“我”的東西清晰起來。

但這還不夠,因爲這個答案不但粗疏,也沒有觸及真正的問題。

他就算明辨“我”與“非我”之別,洗去一切雜質,道心純粹,勝過蕭聖人又怎樣?

他現在就是玄門體系的中樞,站在這個位置上,就註定不能自己求解脫。

因果承負擺在那裡,一界生靈魔染,他也是在劫難逃。

他現在,就必須抗着真界,共迎心魔大劫,沒有挑挑揀揀的機會。

這就和心魔難棄一樣,屬於人性的東西,永遠都是複雜的,餘慈不可能殺掉所有的怯懦者和卑猥者。

真正具備可貴品質,又能在極端情境下展現的,永遠都是少數。

同樣的品質,在地仙身上展現和在平民身上展現,結果也截然不同。

葉半山的強硬直接,對劍仙而言是可貴的;但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熱血衝腦之下,害死的可能是全家老小。

事實上,同樣的一個人,在同樣的情境中,不同的層次下,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況乎億兆人心?

從這裡還可以延伸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真界的高下之別太大了。

同樣的魔劫之下,一個心性尋常的修士,就算是怯懦之輩,只要一心求死,死也能死得尊嚴;對平民百姓來講,參羅利那魔威到處,瞬間摧垮意志屏障,只有生理、心理上的本能肆虐,就是錚錚鐵漢,也可能屎尿齊流,哭叫慘嚎,這又該怎麼算法?

如果非要求一個“平均”,恐怖的落差便如海嘯,會直接撕碎絕大部分人。

人心與人心已然不同;物質根基又是天差地別,極端的分佈下,如何把他們統馭整合起來,最起碼不至於拖了當前局勢的後腿。

現在餘慈要解決的,就是這麼一個大難題。

他必須去想:

我當如何?

這一刻,餘慈想起的,卻是某個不那麼熟悉的人物:

造化劍仙。

第199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上)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中)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中)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五)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上)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上)第223章 理由第102章 魚餌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中)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下)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上)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209章 魔種生芽 大劫獻祭第169章 飛天妙相 銅鉢魔引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上)第50章 逆轉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上)第87章 仙都鎖日 連脈通玄(下)第370章 盤點第41章 難度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中)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213章 推讓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一)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185章 斬火第216章 換丹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下)第290章 種子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31章 功德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中)第154章 鬼相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上)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386章 虹化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二)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291章 搜魂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中)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下)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後記之三中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上)第245章 勝機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中)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上)第49章 內丹第178章 養鳥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上)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381章 丹法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中)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260章 賭鬼第176章 信息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233章 玩火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147章 天網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下)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上)第20章 鬼獸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上)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188章 紫煙塑形 天人法體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158章 雙姝第195章 緊迫第140章 奇禁
第199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上)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中)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中)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中)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五)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上)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上)第223章 理由第102章 魚餌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中)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下)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上)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209章 魔種生芽 大劫獻祭第169章 飛天妙相 銅鉢魔引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上)第50章 逆轉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上)第87章 仙都鎖日 連脈通玄(下)第370章 盤點第41章 難度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中)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下)第213章 推讓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一)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185章 斬火第216章 換丹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下)第290章 種子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31章 功德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中)第154章 鬼相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上)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386章 虹化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二)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下)第291章 搜魂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中)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下)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下)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下)後記之三中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上)第245章 勝機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中)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上)第49章 內丹第178章 養鳥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上)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381章 丹法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中)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260章 賭鬼第176章 信息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上)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下)第233章 玩火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第131章 雲外論局 獄中演法(下)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147章 天網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下)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上)第20章 鬼獸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上)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188章 紫煙塑形 天人法體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158章 雙姝第195章 緊迫第140章 奇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