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成象

餘慈在虛空中游動,感覺非常奇妙。

魚龍雖不是餘慈,餘慈卻是魚龍。

他在淅淅瀝瀝的雨霧中盤旋,外圍是無垠虛空,大小對比強烈,可是他有一種清晰的感覺,外圍虛空以是他爲軸運轉的,他就是虛空的中心,可以且必須操控這所有的一切。

這時候,前面感覺到的冰珠、還有外圍的火光,便顯得分外礙眼。

冰珠應該是九天罡風滲入的罡力,阻滯氣脈運轉,損傷元氣。偏又是千絲萬縷,散落周身,想要一一驅除,十分麻煩。不過,那是在常規情況下,如今心內虛空開闢,體內一切變化都超脫物象的侷限,由繁化簡,映現其中。

虛空中,魚龍只一個擺動,千百顆冰粒便徹底粉碎,絲絲寒氣也融在雨霧中,由魚龍吞吐消化。

這一過程看來簡單,卻是牽涉到餘慈筋絡骨血、五臟六腑的方方面面,瞬間便有千萬處細膩精微的元氣變化,在體內各處展開,其複雜程度,足以令高出餘慈一兩個層次的修士爲之頭痛。大概也只有《玄元根本氣法》獨闢蹊徑的心象法門,才能如此輕描淡寫地完成。

罡力祛除之後,魚龍的目標轉向外圍火光。如果他沒有猜錯,火光便是鬼獸身上的力量。

先前九天罡風的罡力與這火光雖然都呈現在“心內虛空”中,可餘慈沒有混淆其中的差別。他在《玄元根本氣法》的造詣一日深過一日,這點兒變化瞞不過他。

差別便在於:九天罡風的罡力是先作用於他的身體,又反映到“心內虛空”之中,中間有一個轉化的過程;而外圍火光,則跳過了以上過程,就像是當初天龍真形之氣那樣,直接搶進“心內虛空”裡面!

而且它和天龍真形之氣類似,那裡面有一種隱晦但又確實存在的意識……或者說是天龍真形之氣所擁有的那類先天本能。這種意識或本能的存在,使得四面分散的火光,沒有一點兒亂象,匯聚起不可輕忽的力量,試圖和魚龍分庭抗禮。

“虛空開闢、引氣入境、內景外成、天地如一……解仙長說得不錯,我這《玄元根本氣法》不知怎地進入了第二階段,真幻轉化略現端倪,能引外氣歸於‘心內虛空’,天龍真形之氣是如此,眼下這火光也是如此。”

念頭閃過,雙方已是碰撞一記。

虛空四面火勢焰光暴漲,似乎有強勁的力場生成,飛揚的火舌齊齊向魚龍所在的虛空中央彎曲,紗霧似的火煙融進了雨絲輕霧中,部分雨絲被蒸發,但更多的是被雨絲浸透,難分彼此。

緊接着,劇烈的衝擊便在虛空中央迸發。

衝擊的強度超乎預料,餘慈只覺得天旋地轉,驀地睜眼,已從“心內虛空”中脫離,呼呼的風嘯聲和火焰燃燒的爆響混雜在一起,塞滿耳鼓。他這才發現,自己竟是被包在火中的!

來不及去想爲什麼會這樣,他厲嘯一聲:“開!”

餘慈身外已經瀕臨崩潰的劍氣圈高速運轉,衝破了火焰的包圍,躍入虛空。在那瞬間,他忽地感覺到,這層火焰其實並沒有“爲難”他,反而生出一點兒斥力,倒似歡送他離開,實在古怪。

才一出來,他便微怔,此時他上下左右全部都是沉沉的霧氣,那獨特的霧霾煙塵氣息,只要過鼻一遍,他便絕不會忘。

“天裂谷!”

而且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天裂谷。餘慈身體懸空,周圍數十尺,竟然沒有任何能夠借力之處。而在百尺之外,飛騰的焰光正輾轉曲折,形成那巨大而又熟悉的輪廓。

餘慈不知什麼時候,鬼獸又化爲火焰形態的。但他剛剛馭劍一衝,竟然從鬼獸身上飛了下來,這可就麻煩了……

沒有飛天之術,餘慈很快就往下墜。此時他透過層層霧氣,看到鬼獸的方位,那團火焰仍在燃燒,這一回鬼獸形態轉化,花費的時間要似乎比上回長了許多。

盯着那邊,餘慈腦子飛轉。現在再飛回鬼獸背上,說不定半途就要送到它大嘴裡去,而若能夠趁其形態轉化的空當,藉機遠遁,不失爲上策。

轉眼做出決定,餘慈屏息寧神,手中還沾着鬼獸血水的純陽符劍上指,雖是在急墜過程中,他還是雙手握柄,做出了一個標準的持笏朝宗的勢子。這種勢子全無攻擊力,卻是收束神思,澄心定意的不錯選擇。

憑藉這個勢子,餘慈一些浮躁的心思消去,他用精神上最完滿的狀態,開啓了袖中的照神銅鑑!

剎那間,無數神意星芒散射四方,撲入雲霧中各個角落。自從寶鏡失而復得後,餘慈已經很少用這星芒噴涌的法子。概因千百視角難以統一,損耗精力,還影響反應速度。但如今事態緊急,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當下星芒如雨,每一點星芒都有靈性,自發捕捉周圍生靈,侵入其腦宮,反饋信息,

千百個不同的視角在眼前呈現,無比豐富,同時又支離破碎,讓餘慈看得眼花繚亂。還好餘慈別無他求,只要確認自己周圍環境就好,所以他不管視角顯示的什麼情形,只觀其方位,轉眼便有了定論。

餘慈手指畫符,畫的仍是神行符,且不忘用貫氣法加持。可符成後他卻沒有使用,反而用了千斤墜的功夫,下墜的速度不降反升,很快就和鬼獸隔了一層濃霧,再看不見那燃燒的焰光。

此時,餘慈又啓用了“息光遁法”,這門出自天遁宗的遁法,最基本的功用便有收斂氣息這一項,用在此處,正是得其所哉。

用了遁法,餘慈卻沒有提氣輕身,而是直墜近兩里路,三百丈高,在內臟都快受不住的時候,餘慈才啓用神行符。

經過九次貫氣加持,神行符真正有了“白煙鶴羽飛遊神,足底生雲快似風”的神異,餘慈急降兩裡多路,下墜的力量已經大到一個驚人的程度,可在開啓此符後,符力倒似能驅動周圍雲霧,編織大網,層層攔截,雖然一時消不去重力,可下墜速度卻在減緩,且程度越來越明顯。

片刻之後,餘慈便從一塊急墜的石頭,變成一團幾無重量的幽魂,在雲霧中輕輕一個擺動,就側移出一段距離。餘慈認準了一個方位,躡空踏虛,很快移出近千尺,此時神行符符力耗盡,餘慈身子一沉,又向下墜,但不及二十丈,他腳下便現出一片黑沉沉的岩石。

餘慈手中純陽符劍殷殷震鳴,在最後這段距離,馭劍消去衝力,落地後只一個翻滾,便卸去力量,安全着陸。

從鬼獸那邊算起,餘慈在短時間內,降下至少七八里路,看起來應對輕鬆,有條不紊,其實已是窮盡一切力量,眼下稍一提氣,體內空空如也,虛弱感如潮水般漫上來。

餘慈知道不能強撐,就地坐下,運起玄元根本氣法,恢復精力。

心內虛空自然開闢,餘慈心念進入其中。才一進去,他發現,已淅瀝瀝下了幾個月的綿綿細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當空明月朗照,無邊虛空變得清爽乾淨,像一匹黑色的綢緞,鋪展開來。

魚龍也不在虛空中狂舞,而是回到了中央小湖中,蜿蜒遊動。

難道是剛剛與火光衝撞,天龍真形之氣受了損傷?

乍不現雨霧,餘慈倒有些不習慣了,他將心念移到中央小湖,方一投注,他便自然而然地和魚龍合而爲一。

這一刻,奇妙的感覺浸透心靈。

那不是受傷和虛弱的感覺,而是圓滿無瑕,平安喜樂。好像是魚龍做完了一件大工程,在那裡心滿意足地歇息。

完滿?

餘慈心神觸動,整個心內虛空卻安靜下來。

餘慈突然把握住了內裡的一個“契機”,那自然而然的勢子,更像是“契機”主動鑽進他手裡去。

隨後,“契機”變成一杆如椽大筆,蘸滿墨汁的筆尖就點在中央小湖,遊動的魚龍頭上,勢如流水就下,沒有任何猶疑,餘慈沿魚龍身姿,由頭至尾,一筆貫穿!

墨汁鋪染開來,卻有着預設好的渠道,絲絲縷縷、點點滴滴,每一處都有所描畫,卻又不多一絲,不少一點。偶爾心意所至,或有微調,也是從容自然,沒有任何窒礙。

筆尖提起,“心內虛空”轟地一聲響,震顫不休。魚龍便在震盪中破水而出,昂首飛動,天上明月清輝投注,身下小湖波光粼粼,外圍無邊虛空也層層迴應,這一刻,整個“心內虛空”聯成一片,彼此氣機貫通,渾融如一。

餘慈驀地睜眼,彈起身來。其實他氣力恢復未及兩成,但精神出奇地健旺,他發了會兒呆,便擡起右手,平平伸直,然後慢慢蜷起四根指頭,只餘無名指探在外面,筆直如劍。

他也沒有刻意做什麼,只是目光凝視,下一刻,這根手指的尖端亮起來。

所謂發亮,只是形容。那瞬間的感覺,就好像是餘慈全身的重量、全身的氣血、全副的心神統統集中過去,傾注一切,全無保留。

無名指端有千鈞重,餘慈身體的其餘部位卻飄飄然似要飛上天去。

解良的刻板無波的聲音似乎又響起來:

“以無名指貫伸,聚精氣神於指端毫釐之間而無礙者,爲節節貫通。至此,心象統馭物象,以高馭下,無有不至之兆。”

不過剛剛開始。在高潮到來之前,高呼紅票、紅票、紅票!

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182章 吞魔第171章 躍升紫府 降伏其心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下)第405章 求解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133章 機緣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14章 交待第183章 天師法相 詭影魔蹤第35章 天篆第84章 符書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下)第323章 待兔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中)第263章 馭器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344章 外域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五)第240章 求生算死 虛空獨遊(上)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上)第404章 擔子第326章 伏鏡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上)第131章 黑白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下)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下)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上)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四)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23章 驚神第403章 屠龍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85章 亂源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153章 重現第51章 慣養第16章 伏擊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上)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上)第205章 生死競速 天地殺局(上)第119章 天翼第72章 飛蛾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402章 入境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下)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80章 符規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上)第221章 透靈第259章 藥園青松 步雲魯連第235章 變化第54章 截殺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27章 祭法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187章 同路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92章 突如其來 巨大漩渦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下)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48章 魔亂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8章 渾燎第112章 發現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下)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上)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45章 三呼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上)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第395章 落雷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上)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
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182章 吞魔第171章 躍升紫府 降伏其心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下)第405章 求解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第133章 機緣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14章 交待第183章 天師法相 詭影魔蹤第35章 天篆第84章 符書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下)第323章 待兔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中)第263章 馭器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344章 外域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五)第240章 求生算死 虛空獨遊(上)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上)第404章 擔子第326章 伏鏡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上)第131章 黑白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下)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下)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上)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四)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上)第23章 驚神第403章 屠龍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85章 亂源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三)第153章 重現第51章 慣養第16章 伏擊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上)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上)第205章 生死競速 天地殺局(上)第119章 天翼第72章 飛蛾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402章 入境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下)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上)第80章 符規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下)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上)第221章 透靈第259章 藥園青松 步雲魯連第235章 變化第54章 截殺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27章 祭法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187章 同路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92章 突如其來 巨大漩渦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下)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48章 魔亂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8章 渾燎第112章 發現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下)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上)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45章 三呼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上)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第395章 落雷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上)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四)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