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上)

餘慈心若金石,不爲所動。

太淵驚魂炮連續七擊,每一擊都消耗了巨量的魔頭負面之力,此時的萬魔池,是自整合元始魔主巨量信息,化爲無邊血海之後,最爲動盪之際,也是最爲虛弱之時。

可不管它再怎麼動盪和虛弱,屬於那位終極存在的結構骨架始終沒有改變,倒是越發地清晰起來。就像是一個幾乎要脫形的瘦子,其筋骨脈絡,自然會看得特別清楚。

血海中的億萬魔頭而言,性質各不相同,餘慈服下的劇毒七情魔丹,專滅神魂,變異情緒,其毀滅性的毒素,對一部分魔頭固然是致命的,對另一部分魔頭,卻是大補之物。

如此生生滅滅,都在萬魔池的“結構骨架”之中,其過程演變,對餘慈而言,既可以藉機深入把握其中脈絡;也能進一步滲透自家根本法則,強化對這一方天地的控制力。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與元始魔主的抗衡。

自從萬魔池形成以後,餘慈一直在等待着類似的機會,爲此也做了相當周密的推演,好不容易碰到,他又怎能放過?

如此做法,危險自然也是有的。

餘慈確實是利用心內虛空的獨特性,把七情魔丹的毒性,完全壓在了萬魔池中,將其對神魂的傷害降到了最低。

可“燃燒”中的萬魔池,破壞力絕不容小覷,尤其是那些受了七情魔丹的“滋補”,連續突破極限的血海魔頭,要扯着餘慈一塊兒入魔的“宏誓大願”,可一點兒都沒有消減。

丹毒灑落後的十息時間內,至少就有上千魔頭,衝開了血海的控制,撲擊而上,要衝破阻礙,殺入更上層的虛空。

如果讓它們得逞,滲透進人間界、星辰天,甚至是核心的承啓天,餘慈必將被魔意染化,成爲徹底受戾氣兇意操控的天魔傀儡,元始魔主最忠誠的爪牙。

還好,餘慈拿來鎮壓萬魔池的不是他物,正是對魔頭陰物有着本能剋制之力的照神銅鑑。

經歷過這麼些事件衝突,餘慈對魔門內部,包括元始魔主、無量虛空神主,還有各大魔門分支的複雜關係,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細節不好猜測,可他能夠肯定,作爲元始魔主在真界的“分身”,其實也就是“神使”一流的存在,無量虛空神主絕不是理想中的忠誠聽話。

作爲其標誌性祭器的照神銅鑑,其對天魔一脈的壓制程度,甚至超出了玄門、佛門的大部分降魔手段。

此時,照神銅鑑化爲一輪明月,鎮壓無邊血海,但凡是有魔頭衝上來,便是一道清光落下,任魔頭如何兇焰滔天,都在頃刻間收攝一空,隨即被寶鏡內部愈發強大的漩渦撕碎吞噬。

餘慈也能感覺到,每吞噬掉一個魔頭,照神銅鑑本身氣息就壯大一分,並本能地發掘出一些相對規整的運轉秩序,似乎是想恢復到全盛時期的完整和玄妙。

只是,寶鏡後半部分在東華虛空時,已經湮滅在無限塌縮的虛空深處,結構上的缺陷,單憑氣息的增長,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

一時半會兒的,餘慈也沒有任何彌補的想法。

七情魔丹的毒性沒那麼容易揮發乾淨,萬魔池的動盪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結束,花費的時間比養傷更長許多。

若再算上爲了提升控制力,進一步勘驗、調整的消耗,算下來十年、八年都不算長。

餘慈不會將精力都耗費在這裡,對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抓住真實之域“種子”栽下的良機,不斷探究其中奧妙。

那畢竟是“真實之域”的境界水準,是地仙、神主級別的心得體會,說是“高屋建瓴”絕不爲過,如果能有更好的進益,對萬魔池的研究,也會水漲船高。

餘慈將大部分心神抽離,沉潛下去。

從與羅剎鬼王交戰之初,到聚合動靜、生死法則,借用誅神刺劍意,搭建起“紫微帝御”的“高臺”,餘慈一直都有收穫,卻因爲戰鬥的影響,零零碎碎,不成系統。

等他真正定下心,進入“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的妙境,靈明自生,思路漸明,清濁動靜,自分上下層次,便有脈絡牽繫,由外而內,將那玄妙在心頭逐一顯化出來。

冥冥之中,餘慈可感:天地趨我而來,離我而去,趨我非我,離我是我。

當天地法則處於常態,聚合分化,依天地法則意志而動,自然流轉,不因餘慈的存在而有特殊“照顧”時,可謂“非我”。

天地法則因爲餘慈的原因扭曲、甚至於“塌陷”時,天地大網趨我而來,可謂“從我”,而這仍不是“我”。

而當天地法則在餘慈領域之中排列運化,繼而“通過”他的轉換,重現於宇宙自然之中,也就將自然而然地烙上專屬於他的“印記”,方可謂“我”。

趨爲“曲”,爲形之變、量之變;離爲“化”,爲神之變、質之變。

當餘慈搭建起“高臺”,形成那顆栽植於真實之域的“種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天地虛空中凝結了一處核心節點。

天地法則從“節點”中穿過,再輻射開來。

細究機理,繞不過去的就是紫微帝御的“高臺”,那是生死法則、動靜法則,還有昊典的純化劍意共同搭建成的。

動靜之間有“度”,合“度”則爲生,逾“度”則爲死。

生死之間,還有更精微的運化,尤其是涉及神魂的部分,已超出動靜法則的侷限。

二者相加,實是奇妙而又切實的結合。

相比之下,劍意不羈,無視一切法則,恰是與嚴密周整的法則體系相對。

有法和無法,規矩和混亂,相映相見。

既看到了光,也看到了影;既感應到了“可感之物”,也認知到了反面的“虛無之理”,形成了一個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也無法用層次來限定的奇妙平衡。

似存若逝,似有如無,變動不居,窮極萬境,雖是一瞬,即成永恆。

這就是“種子”的實質,在真實之域烙下,同樣埋入心底。吞吐天地法則,不斷烙下“我”的印記。

相比之下,紫微帝御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是“種子”的真核有感於蓬勃星力,與他上清心法交互感應,推出來的一個外殼而已。

這份感悟來得如此清晰,一時間卻又難以真正解析明透,稍稍思索,就是時間飛逝,不知多少日夜。

當餘慈感覺到心力損耗之時,便自然醒轉。

他睜開眼睛,徑直披衣出門,時間的刻度自然呈現於心,沒有絲毫遺漏。

自他邁入靜室,再邁出來,正好三十六次日月輪轉,不多一分,不少一毫。其中頗有幾分玄妙之理。

神意自然鋪開,周圍形勢瞭解於心。

外面不遠處,玄黃正在專心看書。附近艙室中,是白衣和雪枝,其中白衣氣息綿長,應該正在修煉。

以前餘慈也注意過,白衣修煉法門出自旁門,卻經過高手點撥修改,水準其實頗高。

但經過與他幾次雙修,周身氣機運轉開始向玄門過渡,目前正是根基重塑階段,比較漫長,實力甚至可能有所折損。

可白衣一點兒都不遲疑,決斷力可算是了得。

餘慈不去打擾她們,徑直出艙,萬丈陽光照下,暖融融的頗是舒服。

遠處,有侍奉的婢僕,沒有靠的太近,大約是怕驚擾他修行,此時盡都跪下行禮,還有人傳訊,餘慈也不理會,信步走到空曠處,也是移山雲舟上層某個高點,居高臨下,大半船體都在眼中。

巨帆如片片白雲,其上符紋閃亮,牽引氣流,與船體自身的強大動力一起,將速度維持在每息七裡的水平,這是長生真人的水準,也就是移山雲舟的正常巡航速度。

如此龐然巨物,以這等高速飛行,本身就是最可怕的武器,以至於虛空連震,元氣扭曲,向側後方噴射,如此威勢,就是大劫法宗師也不敢正面擋下。

動靜之妙,便在其中體現出來。

正閒思之際,在船體的另一側,一行人匆匆趕來,明明大部分都是步虛級別,卻不直達,而是規矩行步,按階而上,花了足有半刻鐘,纔到這裡。

不用多說什麼,一衆人等敬畏雌伏的情緒,惚恍不寧的心思,便盡爲餘慈所察知。

當頭兩人,位置稍靠後的,仍是沈婉。今日她身着常服,只在腦後挽一個髮髻,用碧玉簪子綰住,素面不施粉黛,清淡自然,顯然也是聞訊後匆匆趕來。

另一人則是面生,看上去像是文士一流,地位則要高過沈婉。

不過待到了餘慈身前,卻是沈婉搶前一步口稱真人,盈盈拜下。身後那些修士,無不拜伏於地,屏息寧神,如見神明。

相識已久,沈婉還是首度如此。

唯一沒有跪地的,就是當頭那位文士,但也是深深作揖,態度恭謹嚴肅。

餘慈本來要扶起,心中又是微動,只道:“都是舊識,無需如此。”

沈婉卻是柔聲道:“今日拜禮,是感謝餘真人救了三寶船上一干人等的性命。”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餘慈終是一笑,讓她們起身,沈婉也落落大方,站起後往前進了一步,爲餘慈介紹:“真人,這位是敝閣三湖總掌櫃白秀峰先生,專程從洗玉湖趕來,已在船上等了半月了。

第14章 靈犀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391章 準備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174章 天魔紛起 四靈法相第176章 元神枯萎 傀儡巫靈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下)第32章 雀兒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中)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345章 回憶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上)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下)第177章 馭器第201章 血戰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中)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246章 末節第108章 過限第239章 休止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下)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164章 殺劍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上)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403章 屠龍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77章 遷族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80章 信衆第51章 屠獨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完)第237章 法身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27章 祭法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中)第4章 寶蘊第379章 知名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上)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83章 爭執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二)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上)第26章 祭幡第379章 知名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243章 話事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4章 寶蘊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上)第112章 發現第80章 符規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完)第五十九章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166章 遁法第346章 血潮第57章 鎖鏈第63章 不倒老翁 自求多福(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六)第146章 怨尤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中)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上)第189章 驚亂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151章 魔霧第141章 還魂第259章 藥園青松 步雲魯連
第14章 靈犀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391章 準備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四)第174章 天魔紛起 四靈法相第176章 元神枯萎 傀儡巫靈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下)第32章 雀兒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中)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五)第345章 回憶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上)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下)第177章 馭器第201章 血戰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中)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246章 末節第108章 過限第239章 休止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下)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164章 殺劍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上)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403章 屠龍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77章 遷族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80章 信衆第51章 屠獨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完)第237章 法身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27章 祭法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中)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中)第4章 寶蘊第379章 知名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上)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83章 爭執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二)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上)第26章 祭幡第379章 知名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243章 話事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4章 寶蘊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上)第112章 發現第80章 符規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完)第五十九章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166章 遁法第346章 血潮第57章 鎖鏈第63章 不倒老翁 自求多福(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六)第146章 怨尤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中)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上)第189章 驚亂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下)第151章 魔霧第141章 還魂第259章 藥園青松 步雲魯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