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神通

理論上講,識海無涯,容納的信息無窮無盡。可是短時間內,總還有一個限度,尤其是餘慈不只是要儲存信息,還要將這些信息理解吃透,再加以優化組合,消耗的腦力,更要超出百倍千倍。

所以,當巨量的符紋分形蜂擁而入的時候,作爲形神物象的直接反映,原本飛速運轉的生死符猛地一滯,像是一下子承起了萬斤重擔,

感覺直接傳入餘慈的五感六識:“漲漲漲漲……漲啊!”

“砰”聲悶響,因心念轉移,餘慈更不是東侯影子的對手,遙空而來磅礴劍壓險些將他轟成了碎片,多虧第一層符印的力量還有點兒護體之能,才保住性命。

吸入一口帶血的空氣,餘慈卻似着了瘋魔,甚至不管幾乎要崩潰的肉身,只是全力推動生死符,要讓這陷入停滯的符籙重新運轉,由始至終,他腦子只存了這一個念頭!

要知如此激烈的狀況下,想細心推演符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然而“玄元根本氣法”的妙處,便在此刻顯現無遺:引氣成符,以符馭氣——亦即在凝符時,內氣發乎天然;導氣時,自循符之法度。只要體系建立起來,行氣凝符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分際。餘慈在重凝心象,“引氣入境”有成之後,在玄元根本氣法上,可說是登堂入室,體系已成,用在此處,最是恰當不過!

好像用了很長時間,又或僅是念頭一動的剎那。純粹的念頭正符合“惟精惟一”的修行要旨,以至一個念頭的力量,便超出常規,竟是在那“生死符”上,成功加了一把力。

生死符的轉速快了一線,這一線之差,就是“天壤之別”。

某個奇妙的反應被觸發了,餘慈鬼使神差地閉上眼睛,也在這時,在生死符深處,有另一對眼睛睜開。

這是新奇又頗有些熟悉的感覺,好像最初與顏道士爭鬥,神魂“活”了過來——用“活”描述實在極妙,因爲當時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神魂的脈動,如心跳從死寂中復甦。

而如今,依然是神魂之中,他又有了新的感覺,或許用一個“醒”字來形容,最是恰當。

睜開的“眼睛”,絕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感覺,而是一套原屬於他,但他現在尚無法理解的思維模式。奇妙的信息從那“眼睛”中透出來,與之同時,他現在的信息也自發地投到裡面去,形成了一次古怪的“交流”。

這是另一個“我”。

當此明悟在心頭升起之時,餘慈已經將今生今世所有的經歷,在那對“眼睛”之前流轉一遍,他注意到,對其他的事項,“對方”少有反應,但是隻要觸及到符法層面,反饋的信息就多出許多。

“對方”對符法感興趣?

不只如此,餘慈愕然發覺,在“對方”反饋回的信息中,竟盡是一些對符法的參悟,特別是那些他苦苦思索,卻一時還未解決的問題,此時卻是明明白白流過心頭,便是以前自以爲了悟的諸般心得,也有許多疏漏之處,如醜人照鏡,盡現眼前。

自然,這其中也包括眼前最要緊的符法難題。

“嗡”地一聲響,心內虛空中,生死符重新煥發了活力,上面的萬斤重擔似乎正在消失,轉速由慢到快,到最後已如脫繮的野馬,用餘慈正常時候也未曾嘗試過的速度,在虛空中飛轉。

只有餘慈明白,第一層符印帶來的壓力並未減少,至少,在生死符重新轉動之際是這樣。所以,在其轉動之時,所消耗的力量以百倍、千倍計,他的精力正被抽吸進去,轉眼消耗一空,難以控制的虛弱感蔓延。

但生死符畢竟轉了起來,與之同時,一個接一個的符紋分形在那方寸之間重新排列,層層堆疊,堆疊時,總有幾十上百個分形竅眼貫穿在一起,結合得天衣無縫,又有一道精純靈氣遊走其間,將重新組合的竅眼連成一個整體。

七大關鍵分形,六十四竅眼。

千千萬萬的分形,最終的組合,便是如此,這就是最終答案!

心內虛空光芒驟盛,生死符的符紋開始了又一輪的調整,又綴上了一圈新的分形符籙,作爲核心符文外圍“動力中樞”的輔助分形而存在,非要描述的話,就像是給圓環綴了一道金邊。

無窮無盡的力量就透過這新生的“金邊”符紋,化入餘慈體內,龐大但可控。但更重要的是,餘慈可以透過它,重新認識和把握第一層符印的奧妙,甚至可以再進一步,探知第二層符印的一些端倪。

來自東侯影子磅礴劍壓又轟在身上,但這回,傳至餘慈體內的震力,卻已微弱至無。

餘慈眯起眼睛,直視空中光焰流轉的大日之形,他必須要承認,就算只是東侯的影子,在劍意運用的層次上,仍比他強上許多。即使他沒有第一層符印的牽累,也是敗多勝少之局。

但如今,情況又不一樣了。

天地之間,驟然風起雲涌。這一刻,仍在第一層符印鉗制下,不得其門而入的修士們,忽然發現剛纔觸發多層符印的天兆再度出現,只是這回,虛空後的“眼睛”卻是沒了目標,將恐怖劍意四處亂砸,弄得衆修士狼奔豕突,躲避不迭。

有些精通符法的便是咒罵:“哪個混賬不要命,又把兩層符印攪在一起!”

作爲始作俑者,餘慈對別人的咒罵,不清楚、不在乎,他小試牛刀,引動第一層符印的力量,刻意與第二層符印衝突,這種有悖於符印本來規則的結果,正說明他對第一層符印的控制力。

而更簡單的結果是:因爲力量的衝突,導致東侯影子的運轉機理有些滯澀,劍意運使不開,被餘慈抓着機會,抽取絕大力量,一擊打滅!

“勝之不武……也是勝了!”

餘慈嘿嘿發笑,臉色其實不太好看。此時他全身都充盈着力量,可他卻覺得疲倦欲死,好像已經十天半月沒闔過眼,恨不能倒頭就睡,睡他個三天三夜再說!

“原來你的本命神通就是‘解析’啊,怪不得呢。”玄黃的心念終於透進來,裡面有些“雖敗猶榮”的輕鬆感,它終於爲“技不如人”找到了理由。

餘慈聞言一怔:“本命神通?哦,原來如此……”

他霎時明悟:是陰神成就後得到的好處!

激發潛能是所有進入洗煉陰神階段的修士都會獲得的好處,但一般而言,那只是單純的“力”的增長,不過是體力、內力,神魂之力,以至於智力……就算所謂的智力,也無外乎腦子更清楚,記憶力更強之類。

而極少的人,則能夠再拔高一些,超出單純的“力”的層面,獲得更高層次的回報,這種回報,玄妙莫測,難用常理形容,又有種種不可思議的表現,故稱之爲“神通”。

其實說白了,就是修士通過洗煉陰神的功夫,將原本污濁不清的隱識澄洗乾淨,令隱在重重污濁之後的元神重煥靈光,從其圓滿無瑕的先天性靈中,擷取一份兒出來。

能夠運用“本命神通”,便證明修士對更深層的元神奧妙有所體悟,這是很難得的機緣,一般來說,修士要到登上真人境界,陽神成就之後,纔會通過歷劫等方式,把神通逐一開發成型。

能在通神境界開發出“本命神通”的,無不是道基堅固,修爲醇厚之流,餘慈是用速成之法成就陰神的,本沒有任何指望,卻沒想到在已經邁過通神境界頂峰之後,突然鴻運臨頭。

想來這機會,也與他重塑心象脫不開關係。

最妙的是,或許是這段時在符法上用功的緣故,開發出的“本命神通”竟然也和符法息息相關,這真的是事半功倍了。

“唔,還不錯。”

餘慈當然很高興,不過他現在已經沒力氣慶祝了,他就問玄黃:“有沒有個休息的地方?”

本命神通消耗的是本命元氣,這玩意兒的恢復最慢,用得多了,甚至會減損壽元,餘慈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儘快休養。

“別啊!”

玄黃叫了起來:“符籙簡化完了,此時就該趁熱打鐵,把你的神識印記打進去啊,不這樣你怎麼能完全控制第一層符印?”

“等你說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餘慈沒好氣地回了句。由於運轉中樞的變化,第一層符印的運轉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身爲原作者的玄黃,反而不如餘慈來得清楚。當然,這也與它當初佈置符印時,照抄符書的德性前後相關。

餘慈早已趁着驅動符印力量的機會,把“疊竅合形”的結果,送入虛空深處,現在正在替換原有的運轉模式。這過程自然而然,速度算不得快,但每過一息,餘慈對秘境的認識都要更深一層。

慢慢他的神魂感應也隨之擴展開去,隱約把握到秘境外圍一些具體的情況。他沒在這上面費功夫,又往內收縮,觸碰到第一層符印的核心。

那裡,餘慈“疊竅合形”的成果已化爲印記,慢慢地滲進去,這和神意星芒在目標腦宮的寄生模式有點兒像,只因爲餘慈提供的運轉模式雖然更爲高效,卻不能無中生有,拿出供第一層符印運轉的元氣,他必須通過當年玄黃留下的控制印記,才能間接調動力量——當然,“通行憑證”也是由玄黃提供。

也就是說,玄黃這廝終究還是留了一手……

餘慈並不在乎這個,確認優化的符籙運轉正常,便要收工休息。便在此時,他忽有所覺,眨了眨眼,突問一聲:

“玄黃大人,您家的閨女,嫁了幾回啊?”

“啊?”

最近會議太多,臨時狀況頻發,諸位兄弟姐妹請多擔待,拜謝。

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後記之二中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下)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三)第28章 山間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下)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上)第41章 難度第85章 氣法第13章 坡地第181章 驅獸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250章 清歌第347章 擴散第344章 外域第343章 錘砧第8章 收穫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345章 回憶第196章 決斷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380章 協議第86章 黑月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下)第1章 萬全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209章 開宴第152章 黑蓮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完)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42章 老古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96章 笑聲第131章 黑白第118章 暗影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11章 追蹤第65章 噬魂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中)第119章 購劍第243章 話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上)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中)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三)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下)第77章 遷族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下)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中)第85章 氣法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155章 龍脈第193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上)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48章 魔亂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下)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八)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6章 自我意識 創造機會(上)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300章 替難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222章 着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中)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402章 入境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上)第27章 祭法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三)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上)第220章 觀紗第208章 甬道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
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後記之二中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下)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三)第28章 山間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下)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上)第41章 難度第85章 氣法第13章 坡地第181章 驅獸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250章 清歌第347章 擴散第344章 外域第343章 錘砧第8章 收穫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345章 回憶第196章 決斷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380章 協議第86章 黑月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下)第1章 萬全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209章 開宴第152章 黑蓮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完)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42章 老古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96章 笑聲第131章 黑白第118章 暗影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11章 追蹤第65章 噬魂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中)第119章 購劍第243章 話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上)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中)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三)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下)第77章 遷族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下)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中)第85章 氣法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155章 龍脈第193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上)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下)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48章 魔亂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下)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八)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中)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6章 自我意識 創造機會(上)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300章 替難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222章 着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中)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第402章 入境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上)第27章 祭法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三)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六)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上)第220章 觀紗第208章 甬道第175章 經文唱和 佛母神通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