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下)

地底深處,熔岩湖轟隆做響,澎湃的熱浪橫掃整個地下空間,但在不遠處單獨開闢出的巖窟裡,卻是冷凝如冰。

餘慈和薛平治的心法教學,涉及天遁宗秘傳,又耗時良久,自然不會隨便找個地方,乾脆就回到穀梁老祖他們開闢的這處地下空間。

此地符陣仍未移除,照顧到薛平治的奢華習慣,臨時居所雖簡單,倒也整潔用心,環境不錯,可氣氛糟糕透頂。

任是誰滿懷希望,到頭來卻給打滅掉,心情都不會好受,遑論薛平治?

因爲性格問題,薛平治也不開口,陰冷的目光,已足夠凍結一切。

餘慈除了教授心法外,幾乎沒辦法和薛平治溝通,想辯解都不好辦,一時間很有些狼狽。

他壓力很大,像薛平治這樣愛走極端的人,實在太難估摸,某些時候,元神血咒也未必能限得住她。

可誰又能想到,事情竟然在想象中最簡單的環節卡住?

好在薛平治最終沒有動手,只因餘慈之前講述心法時,所涉及的種種,無不是真材實料,不說別的,只是從中延伸出來的“不復輪”,已經有了天遁宗原版的六七分神韻,這是騙不了人的。

而且餘慈教得也確實用心,只不過,薛平治道基早成,所涉及的領域,和熔爐心法截然不同。

打個比方,餘慈造“熔爐”,材料用的是鋼鐵,而薛平治用的是黃金。後者的價值或許遠遠超過,但若比較的是誰禁得住爐火燒煉,又要遠遠不如。

這是個暫時難以逾越的障礙。

沉默和冰冷似乎要永遠持續下去,餘慈給逼得難受,不免就想該如何先應付一下,也是奇怪,原本力求“盡善盡美”的心思一去,思路反而活絡起來,忽然間靈光閃現,似見到某種可能,叫一聲“稍待”,乾脆就魂入冥冥,進入冥思苦想的狀態。

薛平治見他不似做假,不想驚擾了他的思路,也自瞑目端坐,平復波動的情緒。

這一等又是幾個時辰,等她睜開眼睛,餘慈已經開動了。

桌上、腳下,都是隨手捏合成的泥板,粗糙很得,他則用指頭在上面比比劃劃。

餘慈在畫符。

他自創的熔爐心法,說到底,根腳一半還是落在符法之上,至於另一半的劍修法門,從符法思路看,也不是不能將就——以符籙衍化大道法門,本就是玄門符法的要旨之一,學自解良的玄元根本氣法,更是在這條路上走出很遠,心象、物象之說,大都源自於此。

像是“諸天飛星”符法中,什麼九曜龍淵劍符、太一斬邪符,都是擬化劍意而來,在此基礎上,創出一道擬化“熔爐心法”的符籙,理論上是說得通的。

只不過,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一些麻煩。

這具分身突破劍意境界之後,一身劍氣滿盈,寒意森森,殺伐之力大盛,非是書畫符籙所需之玄元始氣,一切用力,都要從本體處調撥,且隨着時間推移,受到的干擾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在鬼厭分身處,從未顯覺,可見劍修法門排他性之強。

如此這般,很是給餘慈出了些難題。

薛平治見他一指劃出,臨時凝就的泥板上,劃痕清晰深刻,如刀砍斧劈一般,只是轉瞬就爆起塵煙,連帶着前面畫出的符紋,都前功盡棄,也把原本整潔的室內,弄得一團糟。

餘慈不斷搖頭,他已經用上熔爐心法,儘可能收束劍意,但要透過分身運使符法,如何使力,着實不甚分明,導致力量忽強忽弱,符紋難畫不說,還經常干擾思路,弄得他心浮氣躁,適應這具劍修分身,顯然是迫在眉睫了。

嗯……總要先把這位平治娘娘應付過去再說。

又折騰了一會兒,餘慈終於忍受不住,暗叫一聲“抱歉”,直接用上了手邊的玄黃殺劍,借其鋒利,當成筆來用。

有神兵在手,也不用再考慮如何發力,便在泥板上寫寫畫畫,最後乾脆直接在地面上動手,研究符紋分形當如何安排,竅眼如何流佈,意圖先出其形,再明其神妙。

這可不容易。

餘慈學符,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感覺派”,這是由於他符法修行,多半自學,重實踐而輕理論,在這上面,玄元根本氣法也給予他充分的支持。真正涉及理論奧妙,都是從朱老先生處,學習“諸天飛星”符法時,纔有所接觸。

如此做法,非他所長,總算是界域初成後,有“不由他而自知”之妙,解析神通如魚得水,承接了絕大部分計算消耗,許多想法,都似是靈光乍現,妙手拈來,不再鑽牛角尖之後,進度竟是大增,再用了兩個多時辰,就有了雛形。

檢查幾遍,確定沒有什麼關鍵性的錯誤,他將複雜的符紋分形,依序刻印在泥板上,終於鬆了口氣。

接下來疊竅合形之類的工作,他是做不得了,故而轉而向薛平治,坦言道:

“先說於元君知曉,小子急切之間,也想不出十全十美的辦法,此法不能一勞永逸——其實吧,就是學成了‘熔爐’,也做不到。”

薛平治略微點頭,罕見開口道:“無需一勞永逸。”

餘慈聽得心頭微寒,從中可知,這位女修的本意,也不是“治病療傷”那麼簡單。

搖頭揮去雜念,他不介意說些好話:“元君如此通情達理,小子當真慚愧,我想出的這個法子,是將那熔爐之法,借符籙之力,加持到元君身上。”

說到這兒,他看了看薛平治的反應,卻是沒什麼收穫,便繼續道:“符籙的持續時間還不太清楚,若不理想,後面還要調整。只是我這具分身,不適合施展符法,元君可有相熟的朋友,精通符籙的?

說到這兒,他想起一人:“嗯,那位符咒雙修的道友,似乎可以代勞。”

他說是的馬明初,那人在子午磁山上的表現,給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薛平治看他一眼,沒有說話。

餘慈一怔,既而恍悟:“呃,抱歉,失言了。”

若按他所說,這等於是另一種形式的心法外泄,餘慈不在乎,天遁宗可在乎得很,這時讓人幫忙,就是害人家了。

但話又說回來,碰到這種事情,能置身事外的可能性真不大,看屈成那激烈的反應,來一個“寧枉勿縱”,也不是不可能。

薛平治其實也不是拒絕,稍事沉吟,便向外發了一道傳訊法術,過了一會兒,有人在外發聲請入,卻是俞南。

進到室內,俞南視線從衆多泥板上掃過,隨即向薛平治道:

“稟元君,明初道友已於昨日離開。不過近幾年,他都會在老師座下聽講,想來等諸事安排齊備,便會到老師洞府去。”

這種安排,一看就知道是爲天遁宗的報復做準備,那馬明初倒也精明。

薛平治嗯了一聲,又看向餘慈。

“若是元君不急……”

餘慈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漫不經心地回了句,一側俞南則再度開口:

“不論如何,此非久留之地。”

薛平治和餘慈都看向他。

自從結成元神血咒之後,俞南眉心至前額,便有一道清晰的紅痕,顯現出來,鮮紅如血,微有暈染之狀,這一情況,其他三人都不存在。

據說這是立咒“中人”的標誌,也是與元神血咒最爲貼近的表現。一旦立咒人中,有人違逆咒誓,那血咒之力,便會先降到俞南身上,再由余南導引,誘發劫數,將違誓人斬殺。

這個角色,倒和當年與老天爺“合作”的餘慈有點兒相像,非是膽識驚人之輩莫辦。

穀梁老祖那麼“輕易”答應,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怕都是被弟子的態度所懾。

立咒之後,俞南卻還是那幅平平淡淡的模樣,言行都是不慍不火,此時他便道:“老師在此地設局,多日來甚是招人眼球。昨日放走的那幾個散修,怕也要傳遞消息。”

當日,追擊玄黃殺劍的五個散修,受制於薛平治兩儀圈下,昏迷不醒,後來也不知被俞南扔到了哪裡去。在他們之前,還有兩人,敗在俞南手下,逃遁無蹤,這時候,消息也應該傳播了一定範圍。

若不想再惹什麼麻煩,確實該走了。

“去龍霄城。”

薛平治直接定調,俞南躬身應是,又看向餘慈。

餘慈對俞南着實有一些忌憚之心。

昨日立咒時,他提不出元神根本,急@?切間,是經過本體和承啓天中轉,從億萬裡開外的鬼厭分身上,借了些過來。

那邊雖是三方元氣凝聚,但有分化念頭坐鎮,又經天劫洗煉,靈性十足,玄通自備,竟然瞞過這邊,也瞞過了老天爺——其實瞞沒瞞過,真不好說,俞南這人的“大還心鏡”神通了得,眼光凌厲,又是“中人”,說不準就會看出什麼端倪,他也絕不想故意違誓,看看給老天爺“可趁之機”的後果會怎樣。

有這事綴着,餘慈當然不願和他們同行,不過這時候也不好脫身不管,便點點頭:“只是要換一個面目,嗯,還要一把劍鞘。”

立咒時的要求,他還記得,這就是允諾守口如瓶了。

薛平治嗯了聲,從袖中取出一件東西,但見玉骨分列,冰絲爲面,乃是一柄摺扇。

摺扇兩面,一面繪着一幅遊春圖,文人仕女,腳伕婆子,雅俗人等,無不齊備,且形神肖似,栩栩如生,另一面卻是空白。

第91章 出浴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中)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四)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333章 困局第274章 蟊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67章 毀建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中)第131章 黑白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上)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下)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246章 百歲之約 萬事俱備第25章 邀請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51章 屠獨第219章 家宴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64章 殺劍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下)第161章 扭曲體系 咫尺天涯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228章 匕現第232章 化蛇第236章 破陣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4章 說草第18章 暴動第220章 觀紗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下)第30章 魚龍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上)第148章 吞噬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68章 壇成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四)第62章 劍意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397章 材料第3章 追魂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13章 坡地第14章 靈犀第4章 說草第121章 魔眼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325章 青紅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三)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中)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143章 勢急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後記之三中第73章 援手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三)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110章 追跡第59章 反彈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上)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中)第144章 業火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下)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
第91章 出浴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中)第107章 魔雲蓋頂 銅鏡迷蹤(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四)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333章 困局第274章 蟊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67章 毀建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中)第131章 黑白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四)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182章 元神真性 天魔眷屬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上)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下)第291章 前赴後繼 三岔路口(上)第246章 百歲之約 萬事俱備第25章 邀請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51章 屠獨第219章 家宴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64章 殺劍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76章 洗玉法度 不言而明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下)第161章 扭曲體系 咫尺天涯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228章 匕現第232章 化蛇第236章 破陣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4章 說草第18章 暴動第220章 觀紗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下)第30章 魚龍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上)第148章 吞噬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68章 壇成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四)第62章 劍意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397章 材料第3章 追魂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13章 坡地第14章 靈犀第4章 說草第121章 魔眼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325章 青紅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三)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中)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143章 勢急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後記之三中第73章 援手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三)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110章 追跡第59章 反彈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上)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中)第144章 業火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下)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