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謀和鞏莉等人就是這麼被捧上去的,因爲那時候國內的觀衆沒看過商業大片。
隨着好萊塢大片的引進,觀衆不再忍受沉悶的文藝片,觀影愛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即便影片在國外獲獎,只要不好看,觀衆也不會買賬,只有少量文藝片愛好者纔會追捧。
國內娛樂片的蓬勃發展同樣擠佔了文藝片的生存空間,曾經活躍在國內熒幕上的文藝片正在走向低谷,《小城之春》只是趕上了這個時候而已。
林子軒拍《小城之春》本來就不是爲了票房,對媒體的報道並不在意。
他和電影節組委會的人員見面,是談論《小城之春》獲獎的事情。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很多電影節都會提前透露得獎的消息。
比如柏林國際電影節,如果影片獲得了獎項,組委會會在前一天晚上把一個信封塞到影片導演的房間裡,上面寫着恭喜獲獎。
威尼斯電影節的組委會將提前告訴你大致上會得什麼獎,具體的獎項現場公佈。
即使據說最保密的美國奧斯卡,對於圈內人來說也不是什麼秘密。
這一屆的滬城電影節,有七位評委,來自七個國家和地區,以亞洲電影人爲主。
《小城之春》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和最佳攝影三個獎項,這是經過評委們慎重考慮的結果,最佳影片是和一部外國電影一起獲得。
組委會特別提醒,不要讓田狀狀上臺領取最佳影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林子軒對此表示理解,在威尼斯沒關係,但在國內,還是收斂一點的好。
就是這麼點事,林子軒回到酒店,打電話給《小城之春》的攝影師,讓他趕來滬城。
俞菲鴻一直沒走,她成了滬城電影節的形象大使,她本身是南方人,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這幾天都配合着電影節做採訪和宣傳。
在《潛伏》裡她是個配角,戲份不多,不需要趕回去拍戲。
實際上,由於拿了威尼斯影后,她成了南方女演員的代表,被稱爲下一個鞏莉。
在國內的影視圈,南北方存在着隱形的競爭關係,這不影響彼此的合作,不過互相較勁在所難免,媒體也會從中推波助瀾。
一直以來,北方的電影人遠勝南方,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是如此。
這是歷史因素造成的,京城畢竟是首都,有天然的優勢。
如今隨着南方經濟的發展,這種苗頭有擡頭的跡象,比如北方出了個國際影星鞏莉,現在我們南方有了俞菲鴻。
南方的演員到京城發展,存在着一個融入圈子的問題。
爲什麼有的演員能和大導演合作,一路順風順水,有的演員卻被排斥在外,沒有機會。
這背後有資本的因素,還因爲沒有混進他們的圈子,這是演藝圈裡潛在的規則,弄懂了這些規則,才能過的如魚得水。
兩天後,滬城國際電影節落下了帷幕,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了京城。
馮曉剛的《一聲嘆息》在修改後通過了審查,這部片子存在的爭議不小。
比如夫妻之間存在的只有親情,情人之間存在的纔是愛情。
這個觀點沒有得到大部分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的認同,親情和愛情的關係,要是討論起來就沒譜了,好在並不影響電影的價值觀。
影片很好的塑造了一個在妻子和情人之間疲於奔命的中年男人形象,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這是審查委員會一位委員給出的評語。
接下來,馮曉剛和張國粒等主創人員前往埃及,參加開羅國際電影節。
林子軒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一年好夢公司僅僅是參加電影節的花銷就接近百萬,還好通過賣片子能掙的回來,否則就虧大了。
臨走前,他請大傢伙吃了頓飯。
“馮哥,祝你們旗開得勝,多多拿獎。”林子軒祝賀道。
“承你吉言了,拿獎不拿獎的再說,咱們這是和非洲人民進行文化交流,非洲兄弟這些年在國際事務上幫咱們不少,不能忘了他們。”馮曉剛調侃道。
“別聽曉剛的,他昨個還嘀咕着要拿什麼獎呢。”張國粒揭穿道。
“我那是爲你們着想呢,怎麼不知道好人心呢,再說了,咱們辛辛苦苦弄了大半年,也該拿個獎慰勞一下自己不是。”馮曉剛不慌不忙道。
“行了吧,你那點心思誰不知道啊,別解釋了。”徐繁取笑道。
這次前往開羅的還有徐繁和劉焙,她們在影片中的表現不錯,把妻子和情人兩個角色詮釋的很到位,去參加電影節算是一種放鬆,公費旅遊了。
林子軒沒有去,他去了用處不大。
開羅國際電影節吸引不了國際上的大片商,就不用想着賣片子了,大部分是來自亞非拉等地的電影人,賣不出好價錢來。
《一聲嘆息》能拿獎回來就行,主要還是看國內的票房。
馮曉剛和張國粒兩人在國內都有票房號召力,這次的合作應該能吸引觀衆進入影院。
就算觀衆看到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喜劇故事,但也不是悲劇,票房想必不會太差。
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看過之後,觀衆或許只會發出一聲嘆息。
吃過飯,馮曉剛的心情不錯,喝的有點多,徐繁把他送了回去,兩人現在的關係已經明朗化,圈內的朋友都心知肚明。
“他們倆啊,也不知道以後怎麼着,曉剛還有個女兒呢。”張國粒感嘆道。
張國粒是離過婚的人,倒是能理解馮曉剛,這種狀態他也有過,他是和前妻離婚後,才和鄧潔結婚的,不過他和前妻有個兒子。
夫妻之間離婚,孩子是最不好安排的,在演藝圈,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
正因爲如此,張國粒在電影裡演的特別好,不僅在妻子和情人之間來回奔忙,還有對影片中孩子的愧疚,尤爲真摯。
林子軒不好說什麼,只能是一聲嘆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