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分析

首先,韓國人的民族感特別強,對勝負也特別注重。一個才四千多萬人口的小國,在各種體育比賽中能壓倒日本,既不是靠經濟實力,也無所謂“人種優勢”可言,他們靠的就是韓國人的民族精神,當然,一些賽場之外的小動作起到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但那也是韓國人重結果,輕過程,好面子的一種體現。

韓國棋手一直有集體研究的習慣,尤其是韓國棋手與別國棋手爭奪冠軍的時候,更是傾全體高手的智慧來研究對手。韓國圍棋真正意義崛起時的代表曹薰鉉與聶衛平爭首屆應氏杯時是這樣,第二批棋手象李昌鎬、李世石、崔哲瀚等等年輕的一代在與他國棋手進行重大比賽時也仍然是這樣。比如李昌鎬在國內賽中基本不輸劉昌赫,一到國際賽上反而常常“失手”於劉昌赫;在首屆“春蘭杯”決賽中,番棋不敗的李昌鎬脆敗於自己的師父曹薰鉉,都是韓國人的民族意識在起作用。他們一致對外,而對“窩裡鬥”並不來勁,尤其是當時公認的世界人李昌鎬,他重視外戰而明顯的放鬆內戰。

其次,韓國法律禁止賭博,卻不禁止圍棋下“彩棋”。日本棋界歷來都視圍棋爲雅事,爲藝術,很瞧不起賭博,中國棋界雖然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但對於下棋押彩,大多數人還是不習慣的。韓國人則視“彩棋”中輸棋輸錢爲交學費,讓賭棋合理化。不僅在業餘愛好者之間非常普及,而且在年輕的職業棋手平時訓練對局時也會進行一些小額賭注。

同時,韓國圍棋每年地入段除了韓國棋院的院生以外。還給業餘棋手留有名額,給業餘高手成爲職業棋士的機會,如代韓國四大天王之一地劉昌赫就是在十八歲之前踩着門檻成爲職業棋手的,這種情況在中。日兩國的圍棋體制下根本不可發生。因此,他們的業餘和職業棋手之間就沒有不可逾越地鴻溝,既利於業餘棋手的提高,也使專業棋手多幾分業餘界的野氣和靈氣。

韓國有五分之一的人會下圍棋,以下指導棋、賭棋爲生者數以萬計。這些人有三件“鎮山法寶”:一、心理素質特別好。長期的賭棋生涯磨礪出他們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使他們越是大場面發揮越好。二、中後盤力量特別大。他們不循定式。也不太講究棋形、棋理,常常靠各自鑽研地秘招、怪招取勝。三、作風特別頑強。他們相信對手會犯錯誤,總是耐心的等待。善於創造和捕捉勝機。在這種大環境裡陶冶出來的韓國職業棋手,自然都具備這三套看家本領。這些年來,中、日棋手感到韓國棋手不好對付,也正是在這三點上吃地虧多。

國際大賽下到決賽時,其情形也如一場大的賭棋,在賭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韓國棋手就顯出了優勢。當中、日對手在鉅額獎金和世界冠軍榮譽的壓力下。棋力大打折扣的時候,韓國棋手卻常常有超水平的發揮。:

再次,韓國棋界最講究勝負,勝負面前人人平等。他們地國際比賽參賽資格要麼按成績確定,要麼比賽選拔,沒有“人情”和“合理”名義下的照顧。因此’他們的青年棋手積極性高’上來得快。而“老”棋手擔心被淘汰,只好繼續革命,長棋。

曹宰賢的成長軌跡具有鮮明的韓國特點,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和自己的祖父出入於各各棋社之間,在體現出了圍棋天賦之後便被送到據有百年曆史的衝巖學園和衆多同齡少年進行職業劍練,十四歲入段成功,成爲職業棋手,十七歲開始在韓國棋界展露頭腳,僅用了兩年時間就進入了一流棋士行列,二十歲時獲得個人國內個頭銜,在同年開始參加世界大賽,次參賽就進入到前十六名,雖然以他當時地實力還不足以對李永鉉,崔世石,金炳輝等人造成實質上的威脅,但誰都知道,這一天很快就要來臨。

果然,在第二年的王位戰中,曹宰賢闖過重重阻礙,終於得到了韓國第二大棋戰的挑戰權,向當時正處於巔峰狀態的崔世石發起進攻。原本大家以爲以當時崔世石的實力,比賽將會以四比二或四比一的比分結束,曹宰賢能從崔世石手中得到一兩分就算相當不錯了,但結果地是曹宰賢在一比三,只差一局就要失敗的情況下絕地反擊,連扳三局,反以四比三的微弱優勢反敗爲勝,挑戰成功。

以首次獲得王位戰冠軍爲標誌,曹宰賢從此步入了超級棋士的行列,不僅在國內比賽中四面出擊,在世界大賽中也是異常活躍,屢屢進入各項大賽的前八名,並最終在二十三歲時獲得了世界棋王戰冠軍。

曹宰賢的棋以頑強着稱,是韓國亂戰型棋風的代表,佈局強調子效,中盤擅長尋找戰機,實戰手極多,後半盤計算精確,常有出人意料的妙手出現。

與曹宰賢相比,桑原秀吉在技術方面並不存在優勢,雖說佈局階段通常是日本棋手的強項,但曹宰賢和日本一流棋手的對局數以百計,對於日本本格派的風格並不陌生,就算佔不到便宜,也不可能吃大虧。進入中盤之後,桑原秀吉更不可能在曹宰賢身上撈到好處,而到了後半盤,那就肯定是曹宰賢的天下。

所以,桑原秀吉的優勢只是在心態上:他已經五連勝,超額完成了任務,本身只是剛剛成名不久的年輕棋手,面對超一流強手,贏了固然算賺到了,輸了也沒有丟臉的地方,因此心態放鬆,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水平。

但問題在於這種心態上的優勢對於曹宰賢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剛纔說過,韓國棋手在年輕時候大都有經常賭彩的經歷,因此,他們的心理承受力極強。曹宰賢在數百位這樣的對手當中能夠以頑強的鬥志着稱,其心理素質顯然更要出類拔萃,這種特質越是重大的對局體現的越明顯。

綜上所述,明天的這盤棋桑原秀吉如果在序盤戰中取得明顯優勢,那麼最後只能慢慢被對方拖垮。

如果對這盤棋的勝負做個預測的話,我認爲他的勝機超不過兩成。”王子明放下了茶杯,悠然地說道,眼中彷彿已經看到了明天的比賽進程。

第138章 建議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246章 治孤之分第8章 是戰是和第377章 成果第377章 成果第9章 最後的打擊是致命的第322章 調查第11章 求師第342章 序盤戰略第328章 魚死網破第223章 雄辯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47章 合作第186章 全力支持第399章 反省第171章 人海戰術第290章 意第7章 棋局開始第327章 爲山九仞第251章 提案二第24章 氣合之局第52章 聯誼會第214章 盤外先戰第93章 記者第127章 比肩第123章 賽前半小時第382章 資格和實力第80章 方法第247章 無理?第414章 大門口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353章 決斷第449章 接觸第271章 妙手昏招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26章 機會第74章 關鍵之戰第149章 約會第337章 明天的安排第166章 前輩來訪第233章 賽前指點第64章 晚餐第121章 疑惑第476章 問題徵集第10章 棋局終了第65章 比賽開始第188章 出場人選第249章 善後第260章 回憶第200章 起程第17章 遊樂園第461章 無心快語第165章 造勢第296章 回憶第1章 棋局第481章 就位第83章 失算第130章 終局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192章 中腹決戰第2章 初識第23章 羣雄匯聚第211章 準備第267章 山不在高第187章 下馬威第349章 臨戰第52章 聯誼會第119章 韓國業餘第一人第332章 感激第340章 論讀書第375章 勸說第160章 反應第119章 韓國業餘第一人第61章 解惑第136章 致勝的一擊第245章 華麗的謝幕第124章 入場第45章 資格之爭第420章 自食其果第266章 分歧第417章 請君入甕第116章 形勢第50章 終結定式的妙手第450章 對比第320章 請客第144章 機會第68章 午休第58章 破解第138章 建議第394章 一步之差第5章 叮囑第10章 棋局終了第358章 緊急會議第221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470章 錯覺?第150章 新形象第457章 歡笑第175章 訓斥第355章 第二條路
第138章 建議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246章 治孤之分第8章 是戰是和第377章 成果第377章 成果第9章 最後的打擊是致命的第322章 調查第11章 求師第342章 序盤戰略第328章 魚死網破第223章 雄辯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47章 合作第186章 全力支持第399章 反省第171章 人海戰術第290章 意第7章 棋局開始第327章 爲山九仞第251章 提案二第24章 氣合之局第52章 聯誼會第214章 盤外先戰第93章 記者第127章 比肩第123章 賽前半小時第382章 資格和實力第80章 方法第247章 無理?第414章 大門口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353章 決斷第449章 接觸第271章 妙手昏招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26章 機會第74章 關鍵之戰第149章 約會第337章 明天的安排第166章 前輩來訪第233章 賽前指點第64章 晚餐第121章 疑惑第476章 問題徵集第10章 棋局終了第65章 比賽開始第188章 出場人選第249章 善後第260章 回憶第200章 起程第17章 遊樂園第461章 無心快語第165章 造勢第296章 回憶第1章 棋局第481章 就位第83章 失算第130章 終局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192章 中腹決戰第2章 初識第23章 羣雄匯聚第211章 準備第267章 山不在高第187章 下馬威第349章 臨戰第52章 聯誼會第119章 韓國業餘第一人第332章 感激第340章 論讀書第375章 勸說第160章 反應第119章 韓國業餘第一人第61章 解惑第136章 致勝的一擊第245章 華麗的謝幕第124章 入場第45章 資格之爭第420章 自食其果第266章 分歧第417章 請君入甕第116章 形勢第50章 終結定式的妙手第450章 對比第320章 請客第144章 機會第68章 午休第58章 破解第138章 建議第394章 一步之差第5章 叮囑第10章 棋局終了第358章 緊急會議第221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470章 錯覺?第150章 新形象第457章 歡笑第175章 訓斥第355章 第二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