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以老聃的心性,在收取這些先天靈寶的時候,也不會過分貪婪。
至於爲門下弟子謀劃什麼的……
一者是老聃的心性如此,道法自然,二者則是諸子百家各道脈的人數本就不少,如果他拿的多了,難免會讓其他人所不喜。
老聃隨意摘取這幾件先天靈寶,雙手翻弄,神識探入其中,似乎在探索這先天靈寶的煉製手法。
一把來說,法器的煉製手法,高明的煉器師會藏下暗手,以免被他人得知。不過陸長離分給紫霄宮三千修士這近萬尊先天靈寶本就存着教授煉製法器的心思,所以並未對這些先天靈寶的煉製手法作出隱瞞。
“原來是這樣,有了這些煉製手法,我就可以推陳出新,煉製後天靈寶……”
老聃輕笑說道。
聽聞此言,衆人震驚不已,同時也是暗中佩服。
先天靈寶的誘惑一般人根本難以抗拒。
雖說頂級的後天靈寶可能威力上不會遜色於先天靈寶,但是後天靈寶終究只是後天而已,不入先天之流。
他們要是沒有收納更多先天靈寶的氣運也就罷了,但老聃的氣運甚至可以收納上百件先天靈寶,如此放棄,未免可惜。
不過正是如此超然物外的心性,也讓衆人暗中佩服不已。
“不錯!這些先天靈寶不過是普通之物,雖說其中不乏頂尖之物,但這些先天靈寶也不過是外物罷了,真正的寶物則是這煉製先天靈寶的手法……”
陸長離眼眸睜開,兩道神光交雜生出一篇道法。
這篇道法僅僅只有不到數百言,但異常深奧,似乎涉及天地至理,同時也並非是凡俗世界所用的語言文字書寫,而是採用的道紋。
道紋,大道之文!
這篇道法無名,或者說任何名字都不足以道出其中的內容。
因爲這篇道法乍一看是講述煉器法門的道法,但是仔細再看,卻又是一種精煉自身法力的道法……
千般道法,雖只有數百言,但世間的任何道法也無法比擬!
“這是一篇內丹術,採天地之炁,匯聚己身,以己身爲銅爐,煉製一顆大道寶丹!“
一些精於煉丹術的修士和仙神頓時震驚不已,看着這篇道法,似乎想要將這些文字盡皆記入腦海之中,可是在記入腦海之中時,這篇道法似乎已經演化爲其他法門,正是他們所悟之道,與長離仙尊所寫的法門不同。
其餘修士也發現這種異常。
他們自信認爲自己領悟的道法是真正道法,但是記在腦海之中時,又成了另外一種道法,與虛空中浮現的道法大爲不同。
“這篇法門爲煉化先天靈寶所用的口訣,亦有純炁之效,不管是各種法門,也都逃不過一個字‘練’!”
陸長離淡淡說道。
三千大道皆可成聖,但大道何止三千。每一個字所代表的也是一種道。
練,既是煉製先天靈寶的口訣,也是一種大道。
這數百言的道紋,也不過是他將練之一道以自身理解書寫而已。
是最精純的關於練之道的感悟。
而這些道紋在被其他修士所參悟之後,就不可避免的與他們自身之道產生結合,從而變化成了另外一種道法。
例如參悟金之大道的修士,想要以金之大道攻伐他人,例如金刃術等一些關於金行之道的法術,也不可避免的與其他法則交纏。
或者說單純一種道根本無法在世間所浮現!
種種道則交雜之下,匯聚成最穩定的世界,而數種道則交雜,也會生出相應的物品。但單純一種道則,想要顯化,難之又難!
縱使陸長離這數百言道紋闡述練之一道,但區區百言又怎麼能夠真正闡述練之一道,哪怕這每一個道紋所具有的意思不一,再解釋闡述一番又是數萬字、數十萬字……
所以陸長離這數百言所偏向的,也只是關於練之一道的練器之法,而這練器之法也是關於煉化這先天靈寶的練器之法。
而不管是外丹術,還是內丹術,實際上也是練器的一種法門。
例如一些世界中劍修所用的劍丸,就是將煉丹術和練器術結合的產物,實際上還是屬於一種練器術。
只是此種之器,可爲凡間器皿,亦爲大道之炁!
“多謝仙尊成全!”
老聃對陸長離施禮感謝。
他在分寶崖上拿的幾件先天靈寶,是最具煉器特色的先天靈寶,從中他已經體悟到了一些煉製後天靈寶的訣竅,只需再進行完善,就可真正的煉製後天靈寶。
但這一完善,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而且悟了也就是悟了。可能是下一刻,也可能是幾十年後、幾百年後。
成就仙神之後,老聃對壽命已經不在乎,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對他來說也只是一瞬罷了。
然而就算他真正能開始煉製具有晉級潛力的後天靈寶,但受限於見識等各方面因素,也難以與長離仙尊煉製的法波所比擬。
可有了長離仙尊這一篇煉器總綱,他煉製後天法寶也勢必會得心應手,省去他不短的時間,也會將他的煉製手段再次拔高。
“這篇法門難道還有其他奧秘?”
一時之間,衆人猜測不已。
然而無論是老聃還是長離仙尊,地位崇高,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擅自前去詢問的。只能將這心思按捺在心中。
陸長離和老聃也不會輕易吐出這其中的關竅。
對於陸長離來說,他已經傳下大道精義,也就是老聃口中所言的煉器總綱。簡單說,他已經將所有能交的都交了,都匯聚在這短短几百言之中。
領悟或者不能領悟,完全在這些修士個人身上。
是否能領悟,就看緣法。
仙道重緣!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另外陸長離不是不可以將這些精妙全部灌頂傳授給這些修士,但沒有這個必要。
一來這些修士雖有師徒之實,但卻無師徒名分,縱使有,也是不受看重的弟子……
衆人猜測幾番,終究是看不到這篇無名道法的真正奧妙,只能心中可惜,不過他們也獲得了一篇輔佐修煉的道法,可以縮短他們精純法力的時間,倒也不是全無收穫。
接下來的孔丘對着陸長離也起身施禮,他一揮袖袍,以袖裡乾坤的法術收取了七八十件先天靈寶,絲毫也沒有謙讓的感覺。
儒家信奉中庸,而中庸就是兩端持其中!
不偏不倚就行!
不必過分謙讓!
收取七八十件先天靈寶,對於孔丘的氣運來說,容納也是綽綽有餘。
但他收納也是頗有分寸,絕不讓人認爲他太過貪婪也太過虛僞.
七八十件先天靈寶這個數量恰好,不多不少,沒有先前始皇帝嬴政收取的先天靈寶多,卻也不會如老聃一樣收取的那麼少。
另外儒家重傳承,孔丘可不像老聃一樣,超然物外,他還有一大堆徒子徒孫。
老聃雖然徒子徒孫不少,但他的徒子徒孫傳承關係卻沒有儒家那麼重要,這些弟子說是徒子徒孫,其實基本上也只是尊奉他的思想和言行,傳承並不緊密。
而孔丘卻不然,不說曲阜的孔家一脈,其他儒家各派,都是他的七十二賢人弟子傳承下去的,脈絡清晰。
“好個禿驢,竟然如此貪婪!”
就在衆人讚歎前面三位仙神的舉措之時,後面的魔祖羅睺和釋迦摩尼佛,竟然極其霸道,直接收取了近千件先天靈寶,使他們的氣運承載到達了極限。
“這般吃相,真是妄爲正道中人!“
一些修士有些不忿道。
魔祖羅睺不必多說,這是魔道中人,和他們不是一個路數。魔道霸道,收取先天靈寶到達極限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但釋迦摩尼佛不同,儘管不少人貶斥佛道爲異端邪說,但大家也都明白,佛道也算是正道中人,只是與他們理念不合。
卻不曾想,釋迦摩尼佛全然不顧高手和佛祖的氣度,如此貪婪,收取了近千件先天靈寶。
這沒少一件先天靈寶,他們後面的人也就相應的少上幾分緣法。
對魔祖羅睺和釋迦摩尼佛的偏見,倒不是這些修士真的如世俗凡人一樣,對壞人寬容,對好人苛刻。
壞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好人需坐下無數好事,纔有度過彼岸的機會!
實則不然,魔道的貪婪衆所周知,真有機會,當是生死相向,此刻指責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豈不是被他人看輕?
兩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佛道不同,雖然大多數人不認同佛道,但也認爲其是正道,說是苛責,這也是將其視爲同道……
就如同普通人對外人不會過分苛責,但對親人指摘。
這是相同的道理。
釋迦摩尼佛臉色無喜無悲,他自是聽到了一些痛罵,但他內心也是泛起苦意。
長離仙尊出自諸夏之地,對於諸夏之地頗多偏愛,九州域說是地域狹小,但產出頗豐,物產豐茂,然而佛道所處的地域,不曾涉及中原,資源匱乏,早就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而且他也對於長離仙尊所傳的無名道法沒有如同老聃一樣多有體會,想要煉製不遜色於先天靈寶的後天靈寶顯然並非那麼容易。
所以左右不過是一些人的不待見罷了,只要落到好處就行!
另外他說是貪婪,可對於門下弟子來說,這樣一個佛祖,難道不是好佛祖嗎?
有了釋迦摩尼佛承擔罵名,後面的幾個紫玉蒲團上坐的仙神,也就不再顧及吃相,紛紛竭盡所能,儘量收取分寶崖上的先天靈寶。
始皇帝嬴政雖說是氣運龐大,但是入座紫玉蒲團上的諸位仙神也未免差了!
老聃是衆聖之聖,修爲最高。
孔丘是儒家聖人,儒家又爲天下顯學,門下弟子大儒層出不窮,所以衆力之下,孔丘的氣運也是僅次於老聃而已。
魔祖羅睺乃是魔族,獨佔魔道氣運,仙魔兩立,儘管魔道遠遠無法與仙道相比,但是魔道疏通天下濁氣,對天地也有着莫大功勞,所以他的氣運也是不差。
佛道的釋迦摩尼佛,佛道信衆極多,佛道又是下一次大劫中的主角,哪怕佛門氣運分流,但釋迦摩尼佛一身的氣運也是不可小覷。
齊王田建雖然出身最是普通,只不過是凡間的帝王罷了,沒有始皇帝統一六國後的氣運加身,但好在九州世界從凡俗世界蛻變爲超凡世界之時,得了仙道王者的命格,後來又被長離仙尊指定成爲小乘佛教的佛祖,有了仙道命格和佛道氣運的加持,他的氣運在衆人之中也算頂尖之列。
大儒荀況雖然平平無奇,說到底先前也不過是凡俗的大儒而已,雖然在稷下學宮聲名極大,但也不過是凡俗的智者,但有緣在第一次紫霄宮講道之時,進入紫霄宮聽道,後來又在魑魅世界中得到機緣,成了冥界十殿閻王的首座。冥界氣運非同小可,乃是九州世界輪迴之所,在冥界氣運的加持下,大儒荀況不會遜色於任何一人。
仙梯漫長,橫跨數層空間。
仙秦運朝一行人和赤足白猿足足走了將近半個時辰纔來到了紫霄宮。
“仙秦二世皇帝扶蘇拜見長離仙尊!”
在紫霄宮的玉階前,秦二世扶蘇向後退了三步,然後揭起前衫,瞬間跪在地上,三跪九叩之後,語氣虔誠道、
其餘三個也不敢託大,在秦二世扶蘇身後也跪拜朝奉。
片刻之後,紫霄宮大門轟然大開。
如金如玉的仙音頓時傳到宮門之外,恍若界外之聲,縹緲至極,但又似春風拂面一般,僅聆仙音,就覺法力凝練,修爲隱隱精進之感。
這可比吸收再多天材地寶還要厲害!
僅僅只是一道仙音而已!
而這仙音也未曾涉獵其餘道法,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進”字。
秦二世扶蘇和三位大臣面目中隱隱暗含激動之色,此時哪怕是以他們的城府,也難以保持鎮定,畢竟見到的是一個神話,傳道的道祖。
“此爲我仙秦朝奉仙尊的天材地寶,還請仙尊賞鑑!”
秦二世扶蘇正要起身之時,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從袖中掏出了幾個錦盒,以法力託浮,恭恭敬敬的擺放在他前方的兩三步。
喜歡我創造了仙秦請大家收藏:()我創造了仙秦三月中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