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師弟,也不知道你們入沒入終南山,有沒有得到仙緣?”
李斯陪侍在秦王嬴政身邊,暗自想道。
儒家大儒荀況教出他們兩個法家門徒,讓天下之人側目!
當然李斯和荀況以及韓非之間的感情還算可以,倒沒有因此之間生出間隙。
“韓非,若此次你得到了仙緣,成了修士,隱於山間……”
“爲兄倒也不是不能……”
李斯攥緊雙拳,隨後又緩緩放下。
現在的秦王嬴政雖然得到了仙人垂青,被長離仙尊收爲弟子,但嬴政卻沒有因此產生絲毫懈怠,反倒比以往更加求賢若渴。
對於普通的人才來說,若說李斯會因此嫉妒……,那麼他也不會上書秦王《諫逐客令》了。
然而韓非實在與他太過相似了。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搜讀
“爾等人,停在原地,李斯,你隨我一同入山。”
“記住在山腳時不要破壞此處的一景一物,但凡有所差池,寡人唯爾等是問!”
嬴政輕皺眉宇,他吩咐周圍的王宮侍衛道。
對於嬴政來說,李斯和一般的重臣不同,是他培養的親信,也是肱股之臣。
李斯能夠忍住自己的慾望,沒有和諸子百家的人一同前往終南山,這無疑是對他這個主君的信任。
……
……
諸子百家衆人臉露疑惑的看向道臺之上的陸長離。
他們不明白,爲什麼長離仙尊正在開口講着道法的時候,突然閉口不語。
不過雖然他們詫異,可卻也看不到陸長離的絲毫神色,因爲此時的陸長離已經近似於大道,他的面孔被層層迷障遮住。
他們看到的面孔,隨時隨刻都在變。
這是道隨心變!
等了片刻時辰後,諸子百家衆人心急如焚。
他們已經快要接近大道真理。
離仙途只差臨門一腳。
此刻的長離仙尊卻沒有繼續開口。
於是韓非叩問道:“敢問仙尊,爲何閉口不語,莫非我等……亦無緣於真法?”
話語一落。
諸子百家衆人神色皆異。
縱是如道家之人心性淡泊,卻也忍不住微微色變。
長離仙尊此舉,定是有所深意!
“非也!”
“只是這紫霄宮中人數尚少,吾還需再請一人來此。”
陸長離語氣淡泊,輕鬆隨意。
雖然他說的是請字。
但諸子百家衆人卻也不認爲有人有資格,可以讓長離仙尊親自去請。
果然。
下一秒,陸長離揮了揮拂塵。
瞬間,在紫霄宮殿中,出現了一隻靈智剛生的白猿。
“小的……小的……赤足,見過老爺。”
這隻白猿雙腳皆爲赤色,而且看其顯然是剛剛煉化了橫骨,口舌還有着些許的不伶俐。
它和其他數只白猿相同,久處終南山,僥倖和這山中的靈獸一樣,被陸長離傳下仙法。
猴屬生靈本來就似人,生性聰穎,所以它們是最早一批煉化橫骨,開啓靈智的。
陸長離注視着赤足白猿,微微頷首。
“叮,系統提示,可進行靈氣復甦點化。”
【山中普通白猿,開啓靈智,思維有如幼童,凡俗血脈,可靈氣復甦點化爲赤足靈猿,擁有赤尻馬猴殘缺血脈,可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生延死……】
“靈氣復甦!”
陸長離從拂塵中揮出一道氤氳仙光,瞬間就籠罩在赤足白猿身上。
赤足白猿如同沐浴着瑩瑩月輝,在那道仙光中似乎有萬物萌生,鴻蒙初始,大道本源氣息的影子。
一道勃勃生機,好似仙蘊般的氣息從赤足白猿身上散發出來。
很快,這隻赤足白猿就變成了白頭青身,額頭微微隆起,而且眼眸似乎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道道金光在瞳孔中孕育而生。
“吼!”
赤足白猿雙手不斷捶胸砸地。
很快兩道金色神光自赤足白猿眼中射出,上視九天,下視九幽。
這是赤尻馬猴的神通之一——火眼金睛!
“去吧,將那個人帶過來。”
“如果此人不遵命的話,你就將此紅綾扔向他,倒時自有奇效。”
陸長離拂塵一甩,一絲拂塵絲化作一道紅綾纏繞在了赤足白猿的手上。
“小的尊老爺之名。”
赤尻馬猴匍匐在地,恭敬說道。
一個轉瞬間,赤尻馬猴就已經消失不見,到了冥界之中。
……
“不知此人是何?竟然要仙尊派遣道童親自去請,想來身份定然不凡。”
諸子百家衆人心中暗自思索。
同時衆人也對陸長離的手段愈加感到敬佩。
僅僅只是揮手間,就可以讓一隻普普通通的白猿,樣貌大改,而且看白猿的神色,也是喜形於色,定然是有無窮好處。
“爾等也無需羨慕,各人自有緣法。”
陸長離似乎猜測到了諸子百家衆人的心思,緩緩說道。
“我等不敢!”
諸子百家衆人連連搖頭。
他們雖然對剛纔赤足白猿被長離仙尊靈氣復甦點化有所羨慕,可是說到底,這隻赤足白猿也只不過是紫霄宮中的一個道童而已。
沒看到另外兩個道童還正在紫霄宮殿外等候……
而他們現在可是此刻坐在了蒲團之上。
地位差別顯而易見!
更何況不過是一個區區白猿而已,若是他們得到了長離仙尊的點化,那麼肯定神通比這隻白猿強了無數倍。
“吾要請的這人,爾等都十分熟悉。”
“你們現在到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家……。可曾發現有少了哪一家,哪一家未曾到場?”
陸長離將眼中神光幻滅,將目光投向坐在蒲團上的一千多名士子。
“這……”
諸子百家衆人回首頻頻看向四周,臉上的疑雲也越來越多。
難道是家?
不過這家雖說是諸子百家的一派,可這派人數向來稀少,一向樂忠於編撰一些野史、雜談之類,不入大流。
而若說醫家,也實在勉強。
醫家雖然是一門派別,但多是大夫之類的,懸壺濟世。
而雜家說是派別,實際是大多沒有名師的人,爲了說出去體面些,就假託於雜家之名。
當然真正的雜家脫胎於道家,以道爲本,兼容儒家、墨家等思想,以前秦國丞相呂不韋最爲出名。
不過在秦王平定嫪毐叛亂後,雜家也不復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