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幾人辭別了竈王及鄉親們後,回到了土地廟,心裡一合計現在每天除了爲死去的人登記銷戶以外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那些工作讓手下的人去做就行了,心想是不是去拜訪一下各路神仙啊。[WwW.HxSk.NeT]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以後,司明智有點咧嘴。呂陽一看原因,原來是自己的神位太低了,跟人家攀不上交情,就連城隍爺雖說名義上也不高,但人家實質上比他這個芝麻大的土地爺吃香。但呂陽已經很滿足了,現在畢竟也是一尊神了,他決定四處走走,拜訪一下其它的神仙,以後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叫上司明智等幾人就出發了,第一站去的是城隍廟。到了那一看,呂陽心裡那個氣啊,官位差不多,爲什麼人家的廟就這麼氣派,前進院,中堂,後進院,兩側還有班房,那兵士站的那叫一個威風啊。門口還停了兩擡轎子,再看看自己是那是跑來的。司明智說:“老爺,您別生氣,各地都是這麼個情況,好幾百年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上頭說過不準向凡間索要香火供品,全靠凡間自願。”呂陽火了,敲打着司明智的頭說道:“你們土地廟傻啊,說不要就不要啊,你看看人家,看看人家,雖然現在香火不旺但人家這院子爲什麼這麼大啊。”司明智可憐巴巴地說:“老爺,這也不能怪我們土地啊,誰讓人家運氣好呢,有皇帝的支持,也怪咱們命不好啊。[WwW.HxSk.NeT]”呂陽說:“這話怎麼說啊,皇帝支持他?爲什麼不支持咱啊,說說。”司明智說:“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
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爲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爲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爲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依明朝官方“城隍階級封號”的說法:
京師城隍(王爵)、都城隍(公爵):掌管省、
府城隍(公爵):掌管府
、州城隍(侯爵):掌管州、
縣城隍(伯爵):掌管縣,各地的城隍廟修的跟當地的衙門都一個標準,另外新官到了地方以後,要先到城隍廟吃齋小住幾天,問問城隍爺本有沒有冤案未決。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呂陽聽的那叫一個震驚啊,朱元璋這個老皇帝爲什麼對城隍這麼好啊,爲什麼啊。司智看了看左右小聲地說:“據傳言,朱元璋是在土地廟出生的,他對土地廟有好感,但是他認爲城隍是土地的上司,所以就把感情投入到城隍廟上去了。大明朝所有的地方,都設陰陽兩個衙門,各城的城隍與陽間的官平級不說並且還有封號。”呂陽說:“我說呢,原來是這麼回事。”呂陽只知道城隍老爺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司明智說:“老爺,這個府的城隍叫趙丁宇,原是清朝知府,道光十年病死在任上,是一個少見的好官,但不同於一般的清流,處事非常的圓滑。但他愛民如子,對上面能哄則哄能騙則騙,一切爲了百姓,後來因不滿朝廷給本府的百姓加稅對抗朝廷,被殺了頭。老百姓感念其功德,給他立了廟祭祀,後來就成了本地的城隍爺。
幾百年了,城隍爺的脾氣有點大了,爲人處事也滑了許多,但原則是沒有變的,一切爲民作主。您以前是沒見過那城隍廟啊,那神像修的那叫一個威風啊,連兩邊的判官和書吏甚至連小兵卒的塑像都有啊,這是何等的氣派。哪像咱土地廟啊,只有老爺您一個人的塑像,那廟還修的那麼矮小不說,供品和香火根本就沒法跟人家比。”呂陽一聽氣又上來了,追着司明智一邊打一邊說:“沒法比是吧,誰讓你比了,誰讓你跟人家比了,你不知道知足常樂嗎?老君不是說過嗎?禍莫大於不知足。”解了氣以後呂陽叉着腰呼呼地喘氣,那兩個小兵大氣不敢出的看着他,生怕捱揍。司明智捂着腫痛的臉道:“老爺,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是不知足的壞處了,唉喲!”一個小兵上前來說:“老爺咱們還進去嗎?”這個小兵心裡在打鼓,以前也沒有進去過,自卑啊,他覺得咱這個土地爺也是不敢進去了。呂陽說:“進就進,有啥不敢的。”除了呂陽外,其它人都躡手躡腳地跟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