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終於趕到了傳說中的古董一條街,聞名中外的琉璃廠。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西至宣武區的南北柳巷,東至宣武區的延壽寺街,全長約800米。它起源起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裡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從歷史上來說,遠在遼代時,這裡並不是城裡,而是郊區,當時這裡叫“海王村”,是一個荒瘠的村落。到了元朝開始在這裡開設了官窯,燒製琉璃瓦,纔開始有了琉璃廠的稱呼。
自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爲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爲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清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裡變爲城區,琉璃廠便不宜於在城裡燒窯,所以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都是在這裡,“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並沒與隨着被遷走,逐漸享譽世界,流傳至今,形成了北京最有名的特色之地之一。
清初順治年間,在京城實行“滿漢分城居住”。而琉璃廠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當時的漢族官員多數都住在附近,後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於此逛書市,使明朝時紅火的前門、燈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廟書市都逐漸轉移到琉璃廠。各地的書商也紛紛在這裡設攤、建室、出售大量藏書。繁華的市井,便利的條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廠逐漸發展成爲京城最大的書市,形成了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等等,也隨之發展起來。
清初,在原琉璃廠廠址上修建了師範學堂,這就是現在的師大附中的前身。在原廠址往南修建了海王村公園,成爲了琉璃廠集市的中心,也是後來廠甸最爲熱鬧的地方之一。
1927年,又建了和平門,修了新華街。從此,琉璃廠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東琉璃廠和西琉璃廠。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槐蔭山房、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榮寶齋,有人說: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
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爲寶”之意,更名爲“榮寶齋”。著名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三個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不知您仔細看過《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裡面那位蓄着長鬍子的著名老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尺,就購於榮寶齋。
琉璃廠能擁有着這麼大的名頭,是與它的深厚的文化積澱不開的,已經有着數不清的名人、文學大豪和高官們,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幾乎每一個來北京的人,都想來這裡看看,來北京不來琉璃廠轉轉,就像白來了一趟一樣。
中午的時候,我們站在了琉璃廠大街上。只見大街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多是一些文人騷客模樣的人,還有很多的外國人夾雜在其中,饒有興致的觀賞者。
我因爲是第一次來,也覺得十分的興奮,仰望起頭四處管看着,只見琉璃廠大街的兩旁,有着一些極爲古典的建築,古香古色的店鋪星羅棋佈,極爲古雅的金字大招牌,還有那些名人雕刻的匾額,無不散發着悠遠的氣息,給人一種好似夢中的感覺,好像已經來到了遙遠的古代。
古老的店鋪之間還有一些現代的建築物,標示着現代生活的特性,它們交相輝映,十分的富有特色,行走在這樣的一條街道上,就像在一個歷史的長河裡面游泳一般,頗有一些眼花繚亂的感覺,而且會浮想聯翩,宛若來到了仙境一般。
我正在看得過癮的時候,書生對我說道:“老大,我們先到小街上去,還是在這裡轉轉算了。”
還沒等我說話,王充已經說道:“你說得真是廢話啊,我們來的目的就是去那條神秘的街上去轉一下,不然到這裡來幹什麼,就看這些破屋爛強的鋪子嗎,這裡有什麼好,不王府井可是差遠了,甚至還不如我們家鄉的那條街道呢。”
我暗自發笑,王充這種人,只喜歡打架和玩槍和玩女人之類的活計,對別的可是一概得不感興趣。你即使給了他好玩的或者是有藝術點的東西,他絕對是不會欣賞的,完全就是對牛彈琴一樣,讓人慨嘆啊。
當然,我這裡也不是說完充實一個什麼也不懂得魯莽的武夫,也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漢。人家可是一代大學生,學習的成績也是超棒的,只是不喜歡那些所謂的藝術,研究的心思沒有在這個上面而已。
我沉吟了一下,既然王充這麼想去看看,我也沒什麼意見,自然也想去看看。其實,我也早有去看看的意思了,只是一時被琉璃廠大街的瑰麗奇景吸引住了,暫時忘了這個念頭而已。
剛纔在來的車上,我還被迷的神魂顛倒呢,也許這就是我喜歡女人之外的另一個巨大的愛好了吧,我暗自得意,這樣的愛好很有一些藝術性啊,至少比喜歡女人要藝術的多了,這完全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這一會兒,我又被王充提醒起來了,就對書生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就先去下小街道上逛一下,等一會兒出來的時候,再來這裡玩玩吧。”
書生說道:“好,老大,請隨我來,我帶你們去。”
書生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跟着,他帶着我們走出了琉璃廠的主街道,向左邊一轉,走了也就是幾百米的路程,就看見那邊有一條小巷子,書生站住了,向小巷子一指說道:“老大,那裡就是我跟你們說的那一條很神奇的街道了。”
我原先在聽書生介紹的時候,還以爲那真的是一條街道呢,但是現在一看,那只是一條小巷而已,還是一條很窄的小巷,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啊,當然,那也許是書生的形容有問題,在世界上,真的就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會形容一件東西,在一般的情況下,往往會形容的太過誇張或者是太保守了,和事實的差距很大,這樣的人全確實是真的存在的,而且,他們也絕對的部是故意形容成那樣地,只是本性使然,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的這句話的主要的由來,很可能,書生就是那種人。
我來不及想這些,仔細得觀察着這條被稱爲神秘至極的小巷子,只見小巷子完全就是古老的建築一個標本了,青磚灰瓦的造型,很是古雅,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造出來的,透出無盡的滄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