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聖元

進入雒陽城之後,姬發就感覺到有一些不一樣,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盯着自己,可是自己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到到底誰有那麼大的膽子,要知道自己可是和王世充在一塊,而王世充可是一個大高手,絕對是一個大高手。

天下九州的州牧,就沒有一個不是高手的,不是高手,也不會放出去,要不然放出去之後被人給暗殺了,那丟的只能是大周皇帝的面子,丟的只能是大周帝國的面子,而能過隱瞞的住王世充在觀察自己,那可能是比王世充更高一個檔次的高手。

姬發心中暗想,可能是兩個情況,一個就是王世充也不是他的對手,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王世充叛變了,他知道卻裝作不知道。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姬發都感覺到這是一場很危險的事情,無論如何,自己都有可能會被動手。

“有本事就來吧,讓我看看你們的厲害!”姬髮根本就不在乎,甭管來人是誰,哪怕就是在自己的父皇,姬發也不會在乎的,只要自己把神府中的兩個傢伙給稍稍泄露一些氣息,就絕對會沒事的,暗中的人只要能夠感覺到,就絕對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在生與死的衡量中,他們絕對會選擇活下去。

“州牧大人,這雒陽城的商稅應該很高吧?”姬發鬆下窗簾突然問了一句,這一句話讓王世充比較驚訝,姬發怎麼會問到這個問題。

“殿下,雒陽城的商稅和朝廷制定的一樣,是十稅一,只不過雒陽城的商業比較繁華,所以,收取的稅收也多一些。”豈止是多一些,是多很多,整個豫州的稅收,雒陽城的就要佔據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商稅提供的。

他們不敢不敢給商稅,畢竟帝國的軍團就有一個駐紮在雒陽城的附近,距離雒陽城不是很遙遠。

沿着大河的南岸,整個豫州有三個比較繁華的城市,一個就是西邊的雒陽,一個就是東邊的汴梁,還有一個就是中央的商都。

軍團就駐紮在商都,而商都的歷史就比較悠久了,商都最早是舜的兒子商鈞的封地,舜打算把王位傳承給商鈞,可是商鈞卻遇到了大禹,然後整個天下就變成了大禹家族的家天下,雖然說家天下比較誇張,可是大禹時代的夏王朝卻控制了整個豫州,還有青州,徐州兗州等一部分,面積很大,而商都距離夏氏家族的都城很近,所以商都很快就變成了夏氏家族的地盤。

等夏王朝被商王朝推翻以後,商都還有一段時間做過商王朝的都城,主要還是當年,大河氾濫比較多,三年五載就氾濫一次,沒辦法,商王朝遷徙過很多次都城,根據史籍記載,至少有十三次,所以商都纔有瞭如今的這個名字。

從雒陽到商都再到汴梁,每個城市之間的距離也就三四百里路遠,大軍開拔過來,只需要兩天的時間,甚至兩天的時間都不需要,如果騎兵的速度很快,一天的時間就能夠來到城下,所以雒陽城內的商人們,就沒有幾個敢抗稅的。

姬發聽着王世充的介紹,心中還是感慨萬千的,自古以來,皇帝們就對於商稅比較不重視,好像是地球上的那一段千年歷史,商稅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尤其是大明王朝,更是低的可憐。

也不想想,泥腿子們能夠有幾個錢?老師盤剝泥腿子,他們早晚會造反的,只能把手伸向商人和地方宗族豪強,這些人才是最好收稅的目標。

姬發還是很佩服滿清王朝的,已經在封建社會中把所有能夠想到的收稅都給收了,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收稅,就是因爲他們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而這個軍事力量屬於皇帝。

想想大明王朝,皇帝連軍權都掌握不了,皇帝得了傷寒想要換一個太醫都換不了,這樣的皇帝和傀儡有什麼區別?連一點自主權都沒有,當皇帝還不如在江南當一個地主老爺呢?只要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也不需要操心什麼軍國大事,也不需要操心朝政,做不好也沒有人問,不像是皇帝,做的不好,大臣們還要尚書批評,可是皇帝有權做事嗎?沒權做事你批評人家,不就是讓人家去背鍋?

姬發反正不想背鍋,他打算等他繼位之後,肯定要加強對後代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知道,只要皇帝掌握了軍隊和金錢,其他的一切都好說,哪個大臣敢不聽話,直接扔出去,他們連個屁都不敢放,只能在陰暗之地寫寫東西,罵罵皇帝,順便抹黑抹黑。

當了皇帝卻沒有權利,那還當個屁,反正姬發是不想做這樣的皇帝。

“看這個情況就能夠知道,雒陽城的確很有錢啊,我聽說,雒陽城的人口比鎬京城還要多?是不是?”姬發在之前看書的時候,好像看到一個數字,鎬京城和雒陽是整個天下唯二兩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尤其是雒陽城,人口比鎬京城好要多。

“目前雒陽城常住人口至少有一百五十萬,雒陽城已經沒有了那麼多地方居住,沒辦法,只能在雒陽城的南側又修建了兩個衛城,說是衛城,這衛城的面積也很大,差不多有雒陽城的一半,這兩個衛城加一塊幾乎就有雒陽城差不多的面積。”聽了王世充如此介紹,姬發纔算是明白,原來是增加了衛城,要不說怎麼有那麼多人。

“州牧大人,這兩個衛城有什麼不一樣的區別嗎?和雒陽城相比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姬發又緊接着問到。

“這兩個衛城,主要還是作爲商業之用,雒陽城的面積只有那麼大了,可是雒陽城的商人很多,無論是燕趙之地,還是齊魯之地,還是吳越之地,還是荊湘之地,甚至是巴蜀之地,在雒陽城都能找到,只不過這麼多的商人過來,帶來的還有大量的貨物,這些貨物需要大量的地方安置,雒陽城又沒有那麼多的地方,所以這些貨物基本上都是安置在兩個衛城中,還有一些來自於大漠或是西域的商人,他們在雒陽城居住不起,只能前往衛城。”

王世充向姬發解釋道,雒陽城的房價很昂貴,甚至比起鎬京城都相差不多,這樣導致了,整個雒陽城裡,有錢的是真有錢,沒錢的是真沒錢,有錢人的大宅子甚至有上千畝地大,窮人連一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而雒陽城的主城又不允許有乞丐的存在,會把他們給趕到其他的衛城去,甚至是趕出城外,讓他們自生自滅。

可以這麼說,雒陽城所在的區域,每天死去的人比鎬京城還要多,只不過死法和鎬京城不太一樣罷了!

很快,馬車就來到了州牧府邸,這裡是整個豫州的政治中心,也是王世充辦公的地方,也是整個雒陽城最高大壯觀的地方。

其他有錢人的宅邸不是不繁華,可是和州牧府邸相比還是差了很多,主要就是這裡的地方就比其他地方要高出一些。

大周講究一個高臺建築,甭管是皇宮還是辦公場所,都會建築在高臺上,只不過這高臺的高度有高一些的,也有矮一些的,這州牧府邸的高度就是三丈,到了郡縣就會變成兩丈好一丈高。

三丈就是五米多高,這麼高的高度,站上去,看什麼都要矮一些。

姬發站在州牧府邸的大門前,就看到了很多人在一塊,在等待着自己。姬發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些是雒陽城內的一些有名望的人,有一些是政府的官僚,有一些是當地的豪門,有一些是當地的商賈,還有一些就是當地比較有名望的人。

雒陽城是僅次於鎬京城的第二個文化經濟政治中心,而雒陽城也是大周帝國的陪都,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在王世充的介紹下,姬發一一的和衆人問候,最後坐在了最高的位置上,隨着時間的推移,酒宴開始了。

伴隨着酒宴的是歌舞,是音樂,是靡靡之音,是歌舞昇平,姬發的心中雖然不是很舒服,可是他知道這就是大勢所趨,自己是更改不了的,除非自己是神纔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

既然改變不了,那麼就只能好好的享受生活,“孤這一次來雒陽,是受陛下的命令前來剿匪,在這裡,孤也希望雒陽的鄉親父老能夠多多支持。”姬發舉起酒杯面向大家說道。

衆人也是異口同聲回答,沒有一個人敢拒絕,甭管這裡有多少人和邪教有關係,在這裡沒有一個人敢不同意,要是敢不同意,真當姬髮帶來的一個師是吃乾飯的?

“孤就多謝諸位了!”喝完了第一杯酒,緊接着就是各種各樣的熱鬧場面,姬發都一一的應付下來,沒有一絲的不適合的地方,在都是他強迫自己學習的,雖然大周沒有什麼禮樂制度,可是該有的制度還是有的,雖然和孔夫子提倡的禮樂制度不一樣,可是也差不多,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每個階層的人只能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天子可以用九鼎八簋,其他的公爵侯爵就不能用,天子可以穿袞冕,諸侯就不能用,天子可以坐六匹馬拉着的馬車,諸侯就不能用,這都是規矩。

這一場酒宴足足開到了凌晨,姬發謝絕了王世充的好意,他沒有選擇去州牧後面的行宮居住,那裡畢竟是皇帝的行宮,不是自己的行宮,至於姬髮帶來的軍隊,除了傅佐羽之外,還有幾個校尉,其他的一個都沒有帶,至於姬發的那些護衛,倒是一個個的偶跟着過來了,王世充和衆人都見識到,他們就站在姬發的兩側,面無表情的盯着大家。

“州牧大人,不知道你找孤有什麼事情?”姬發洗了洗臉,才跪坐着,看着對面的王世充問到。

“殿下,你第一次來雒陽,臣打算把這豫州和雒陽的一些情況和你介紹介紹。”王世充面無表情的說道。

“說說看,到底有什麼情況,按理說,這邪教早就應該消滅了,何至於到現在,反而有欲來越大的趨勢。”姬發不是傻子,他知道王世充可能是想向自己解釋一些情況。

“殿下,你第一次來豫州,不是豫州的複雜局面,這豫州自古以來就是整個中原的核心,從最早的三皇五帝,一直到現在,豫州都是天下的中心,所以就導致了整個豫州傳承千年的家族多如牛毛。”王世充對於這五年來的工作非常的感慨,他這句話倒不是胡說。

“三皇五帝,夏王朝的諸多封國勳貴,商王朝的諸多封國勳貴,可以這麼說,整個豫州基本上就是他們的地盤,陛下雖然打擊了很多次,可是他們基本上都是沒有承受什麼損失的,反而在當初倒戈卸甲以禮來降,陛下對於他們還有諸多的優待,以至於他們在地上上就是土皇帝,殿下,臣這麼說,你千萬不要介意。”

“整個豫州十多個郡,就是那十多個大家族的地盤,這着多個郡的郡守,有的是從鎬京城安排過來的,有的是從當地提拔的,從鎬京城安排過來的,到了地方上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和他們同流合污,當地提拔的,那就是他們本家的人,所以很多的政令根本就推行不下去,甭說到庶民的手中,就算是到了郡裡就下不去了,縣就更不要說了。”

“下面的縣鄉就是一個個的中等家族和小家族,他們層層把控着地方上的行政和稅收,有很多事情,臣也只能停下下面的回報,即便臣知道有很多是虛假的,可是臣也沒有那個能力一一的去核對,這些邪教大多數都是和當地的這些豪族門閥有關係,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早就被消滅了,可是有了這些豪族門閥的支持,我們的州兵下去之後,根本就找不到人,只能是一次次的無功而返,所以微臣才向陛下尚書,希望能夠從鎬京城調來一支軍隊前來剿匪。”

“如果不剿匪的話,明年他們就更有理由不納稅了,他們會藉口邪教的事情聲稱他們的田地收到破壞,或者是水利,或者是鄉民收到侵擾,等等,這些藉口他們一定會說的,微臣可以斷定,如果不能快速的剿滅邪教,明年豫州的稅收至少要下降三分之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雷滾滾第五十三章 天下承平第二十二章 萬惡不赦,死不足惜第三百零二章 引人發狂的絲綢第一百六十一章 渡口第四十七章 夏伯歸來第五十一章 渭水之會第二十章 諸子百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非吾族類 其心必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六十三章 攪和者第三百零一章 絲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蘇氏第十一章 姬奭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機營傅佐羽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六 滌盪一空第一百零八章 美夢破碎的呂丘穆第九十一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二十四章 獻寶第三十章 廟算無敵第三十五章 打賭第二百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丞相伊尹第兩百零二章 國庫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六章 活下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遇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絕戶計第九十六章 新婚第二百五十六章 冊封太子的條件第九十七章 省親第二百七十章 調研第三百零三章 大朝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秣馬厲兵第九章 獨木難支第二百四十五章 虎尊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水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龍擡頭第二百三十章 懟人的藝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道販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你的地盤我做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欣喜若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八十一章 通神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祭祀第一百九十四章 河神第二百零五章 累癱第三十九章 坑爹呢???第二百二十八章 秀色可餐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親王第五十九章 渭水之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七叔???第一百九十七章 拍馬屁第二百五十五章 聚靈第一百一十一章 衝出上林苑第一百五十八章 飲馬黃河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未來第三百零七章 有錢有兵纔有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嵩山賊第兩百零二章 國庫沒錢了第三十六章 一斧頭砍個半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爆竹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強不息第四十三章 王霸道雜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炎帝陵第八十七章 北海閒談第一百五十七章 策馬奔騰第一百四十三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野澤第二百五十五章 聚靈第一百六十章 黃河下游三大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制度第八十九章 暗中的刀子第八十八章 茶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個字,累!!!第二百四十二章 心有不甘第三百零三章 一年又一年第一百零五章 毒酒第七十九章 舉目之下全是敵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未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一百零一章 蹴鞠第一百八十章 入關第六章 活下去第三十八章 太學與守藏史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八十二章 篝火晚宴第六十三章 攪和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制度第二章 強大的三公九卿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修書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雷滾滾第五十三章 天下承平第二十二章 萬惡不赦,死不足惜第三百零二章 引人發狂的絲綢第一百六十一章 渡口第四十七章 夏伯歸來第五十一章 渭水之會第二十章 諸子百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非吾族類 其心必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六十三章 攪和者第三百零一章 絲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蘇氏第十一章 姬奭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機營傅佐羽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六 滌盪一空第一百零八章 美夢破碎的呂丘穆第九十一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二十四章 獻寶第三十章 廟算無敵第三十五章 打賭第二百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丞相伊尹第兩百零二章 國庫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六章 活下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遇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絕戶計第九十六章 新婚第二百五十六章 冊封太子的條件第九十七章 省親第二百七十章 調研第三百零三章 大朝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秣馬厲兵第九章 獨木難支第二百四十五章 虎尊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水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龍擡頭第二百三十章 懟人的藝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道販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你的地盤我做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欣喜若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八十一章 通神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祭祀第一百九十四章 河神第二百零五章 累癱第三十九章 坑爹呢???第二百二十八章 秀色可餐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親王第五十九章 渭水之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七叔???第一百九十七章 拍馬屁第二百五十五章 聚靈第一百一十一章 衝出上林苑第一百五十八章 飲馬黃河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未來第三百零七章 有錢有兵纔有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嵩山賊第兩百零二章 國庫沒錢了第三十六章 一斧頭砍個半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爆竹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強不息第四十三章 王霸道雜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炎帝陵第八十七章 北海閒談第一百五十七章 策馬奔騰第一百四十三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野澤第二百五十五章 聚靈第一百六十章 黃河下游三大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制度第八十九章 暗中的刀子第八十八章 茶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個字,累!!!第二百四十二章 心有不甘第三百零三章 一年又一年第一百零五章 毒酒第七十九章 舉目之下全是敵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未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一百零一章 蹴鞠第一百八十章 入關第六章 活下去第三十八章 太學與守藏史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八十二章 篝火晚宴第六十三章 攪和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制度第二章 強大的三公九卿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