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首都巴黎。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就坐落在埃菲爾鐵塔附近的文化區。
作爲法國排名前三的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匯聚了全國各領域的尖端人才。
同時,由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出版的各種學術期刊,在國際上,也具有極高的地位和聲望。
《數學通報》,這個期刊背後的出版社,就是巴黎綜合理工大學。
一間裝飾樸素的辦公室內,邁倫-鄧斯坦泡了一杯咖啡,坐在辦公桌前,然後打開電腦。
除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教授外,邁倫教授還擁有着另外一個身份——《數學通報》的審稿編輯之一!
《數學通報》作爲數學類SCI期刊中,影響因子並不低的雜誌,每天收到的投稿論文數量是海量的。
作爲一位大學教授,他不可能每天像上班似的朝九晚五的呆在辦公室內審閱稿件。
通常來說,他都是每週抽出一個或者兩個上午的時間,呆在辦公室裡,用來審閱稿件。
投稿到《數學通報》的論文,一般要先經過初審編輯的篩選,把那些明顯是濫竽充數,投稿過來湊熱鬧的論文刷掉。
剩下的那些,纔會傳到邁倫教授他們這幾位審稿人的後臺。
登錄賬號,邁倫教授直接進入《數學通報》的後臺論文數據庫。
目前顯示的未審覈稿件數量,是875篇。
“這數量,真的有點多啊!”近幾年,隨着各國的考研率增加,從事科研事業的人數在不斷提升。
數學這個行業,自然也不會例外。
但數學界資源有限,從事這一行業的人越多,那競爭,自然也就愈發激烈。
論文數據庫最上方,是依次排列的幾位數學界小牛的投稿。
相比於那羣數學界的小透明,在投稿SCI期刊的時候,有名氣的數學家自然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因爲,對審稿人來說,那些有名氣的數學家投稿過來的論文,在過稿率方面,要比那些名氣不顯的數學家,高上許多!
在論文排序的時候,初審編輯也會把那些小牛的期刊,放在數據庫的最前列,方便審稿人能看到。
所以快的時候,那些小牛,一般一週左右就能收到回覆。
而那些沒名氣的數學家,短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纔會苦等來審稿人的回覆。
邁倫教授淺淺的喝了一口咖啡,開始一上午的工作。
打開一篇已經有兩位審稿人批註的小牛投稿,邁倫教授一行行的慢慢審閱。
“可以收錄,但對於這篇論文,我有幾個建議……!”
一個小時後,邁倫教授審閱完第一篇論文,然後給出小修的意見。
接着,邁倫教授點開下一篇小牛的論文。
時間慢悠悠的走着。
十一點,邁倫教授伸了伸懶腰,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
三個小時的時間,他已經批閱完三篇小牛投稿過來的論文。
“再看一篇就結束這周的審稿工作吧。”
邁倫教授這樣鹹魚的想着。
“找一篇代數數論方面的論文。”由於邁倫教授本人的主攻方向就是代數數論,所以最後一篇要審閱的論文,他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方向。
掃了一眼被置頂的幾篇論文,並沒有代數數論方向的論文。
邁倫教授接着往下找。
“最近代數數論冷下去了啊!”往下找了五十多篇論文,還未見到一篇代數數論方向的論文,邁倫教授不由輕嘆口氣。
“有了,這篇!”邁倫的目光鎖定一篇論文。
《Cohen-Lenstra猜想的證明》,顧律,華國!
邁倫教授的目光一凝。
華國人,而且還是挑戰Cohen-Lenstra猜想?
“有點意思!”
邁倫教授沒有絲毫猶豫的打開論文。
Cohen-Lenstra猜想,在數學界的地位不是很高,但也並非是隨便來一個數學家就可以挑戰的。
幾年來,向它發起過挑戰的數學家不少。
但成功的,一個都沒有。
要不是有其他課題項目要做,邁倫教授都想嘗試一下這個猜想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篇代數數論領域的論文,希望不要讓我失望!”邁倫教授輕笑了一下,調整好狀態,視線落在電腦屏幕。
同時,手中拿着鋼筆,在草稿紙上驗證顧律論文中所述的推導步驟。
漸漸地,隨着時間的推移,邁倫教授屏住了呼吸,神色變得無比認真和嚴肅。
“哦,這兩個定理的銜接實在是太巧妙了!”
“……還有這裡,把猜想進一步簡化延伸,處理方式天馬行空,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一類二次域可除性的判別方法,這麼用可以?……沒問題,這樣用居然沒問題,我找不出任何漏洞!”
一邊審閱,邁倫教授一邊連連驚歎。
沒想到,在一堆不知名數學家的投稿中,自己居然機緣巧合的遇到了一篇質量不輸之前那些小牛級別數學家投稿的論文。
顧律的這篇論文,邁倫教授足足看了兩個小時。
直到感覺到腹中傳來的飢餓感,邁倫教授才醒過神來。
邁倫教授點開郵箱,沉吟一下,敲下一行字,作爲對顧律這篇論文的回覆,“證明過程無誤,可直接收錄!”
Cohen-Lenstra猜想……被證明了!
邁倫教授有種恍惚的感覺。
因爲這件事,就是他親自驗證的!
顧律!
一個之前邁倫教授從未聽說過的華國名字。
但就是他,成功證明了代數數論領域,一個存在了數年的知名猜想。
雖然Cohen-Lenstra猜想的證明,無法在整個數學界掀起一場大風暴。
但足以,在代數數論那平靜的湖面上,激起不小的波瀾。
邁倫教授先是聯繫了《數學通報》的另外兩名審稿人,讓他們儘快完成這篇論文的審稿工作,然後讓這篇論文儘快登刊。
然後,他撥通了另一個電話。
“丹頓,我的老朋友,沒有打擾你吧!”
“邁倫,我剛吃完午餐,要回辦公室工作了,有什麼事嗎?”
“我聽你前段時間說過,你手下有兩位學生在合作攻克Cohen-Lenstra猜想對嗎?”
“沒錯。兩人都是我們帝國理工大學2014級畢業的博士生,在去年這個時候開始的那個項目。這一年時間,他們兩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這個猜想上面,經常的爆肝熬夜,精神都萎靡了很多。但成效不錯,證明進度已經有三分之二了吧,估計他們兩個再奮鬥上三個月就能搞定。”
“怎麼了,老夥計,你向我打聽這個,是不是想讓我的那兩個學生,在完成證明後把證明論文投到你們那個《數學通報》吧,這個嘛……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不不不!老夥計,我沒有這個意思。我打電話,是想讓你通知你的兩位學生,接下來不需要這麼勞累玩命了。”
“???什麼意思?”
“Cohen-Lenstra猜想,已經被人成功證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