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西川之亂

六兄弟再次結拜之後一週,馬超便辭別兄弟回長安去了,馬騰那裡需要馬超來鎮守。臨行之前,馬超特意來看馬雲祿,見妹妹與趙雲如膠似漆,關係日漸升溫,他也就放心了,回去也能和父親有個交代。

馬超離開後,徐晃也回漢中去了。那裡是兵家必爭之地,必須有一員文武雙全的大將鎮守才行。至於臧霸和樊稠二人,林龍也沒打算讓他們回來,乾脆留在漢中協助徐晃。

呂布繼續訓練重甲騎兵,張遼則繼續每天操練軍營兵馬。

林龍倒是顯得清閒許多,每天除了處理政務,就是操練武藝,晚上陪貂蟬溫存。

經過努力,貂蟬終於有了嘔吐的症狀,經過醫匠診治,確實有喜了。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林龍整日笑容滿面,沉浸在即將做父親的喜色中。

“夫君整日操勞,莫要累壞身體。”貂蟬得知自己懷有身孕後,變得更加溫柔似水,更加地依賴林龍。

“爲夫沒什麼累不累壞的,倒是苦了夫人。最近要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府內事務交給福伯他們做便好,夫人切勿沾手。”林龍握着貂蟬的玉手,關切地說道。

貂蟬莞爾一笑,說道:“知道啦。臣妾一定會努力,爭取爲夫君添一個男丁。”

古人封建思想濃重,重男輕女更是流行,貂蟬也不例外。林龍便說道:“夫人不必有心理負擔,男孩女孩都一樣,都是我們的骨肉。”

貂蟬點點頭,但她心裡還是想生出來一個男孩子,因爲這樣林龍纔有繼承的人。

“臣妾臨產之前,夫君不如找一房小妾如何?”貂蟬想到了什麼問道。

“夫人何出此言?”林龍意外地問道。

“臣妾現在這樣,自然沒辦法服侍夫君。夫君整天忙於政務,需要一個小妾貼身服侍纔對。”貂蟬笑了笑,解釋道。

“夫人不必再說,我林龍的心裡只有夫人一人,裝不下其他女子了。”林龍搖搖頭說道,他可是未曾想過納妾。

貂蟬心中感動,但還是說道:“夫君之心,臣妾萬分感動。但是爲將者,豈可偏居一方。夫君身居高位,如若沒有幾房小妾,外人該說臣妾專執了。”

林龍沒有說話,貂蟬繼續說道:“蔡府的千金文姬小姐就不錯,出身詩香門第,而且蔡邕大人又與夫君交好。看得出文姬小姐也對夫君有着一定好感,這樣也不失爲一樁美事。”

林龍摸了摸貂蟬的秀髮,柔聲道:“夫人不必爲此事分神,好好休息吧,爲夫去軍營看看最近重甲騎兵的訓練成果。”

貂蟬見林龍不願意聽,便也不再囉嗦,囑託林龍早些歸來。

林龍走出府邸,好巧不巧地路過了蔡府,想起了貂蟬先前的話不禁搖搖頭。正準備縱馬離開,卻聽到了蔡邕的聲音:“傲天,既然來了,何不進來坐一會?”

林龍回過頭,只見蔡邕正站在門口,笑着注視着自己。

“蔡叔叔,我也只是路過。您這是幹嘛去了?”林龍翻身下馬,微笑着迴應。

“沒什麼,剛剛散步回來。如果不忙的話,傲天不如進來喝杯茶。”蔡邕笑道。

“那好。”林龍也沒什麼事情做,進去喝杯茶也好。

坐在會客廳,僕人端上了茶水,蔡邕笑着說道:“聽說貴夫人有喜,老夫在這恭喜傲天了。”

“謝謝蔡叔叔。不瞞您說,自從大婚以來,我就時常出征或者進京,倒是很少有時間就在府裡陪伴夫人。最近剛好閒暇,終於盼來了這一天。”林龍笑着說道。

“傲天乃是朝廷肱股之臣,涼地能有如此安寧,少不了傲天的功勞,如此也是正常。”蔡邕笑着說道。

二人就這樣聊着家常,幾杯茶的功夫,蔡文姬便找了過來。陪蔡文姬隨口聊了幾句,林龍就以要去處理政務爲由離開了蔡府。

剛來到政廳,就有人來彙報消息,足以讓林龍感到驚訝。

西川,政變了。

自從馬騰勢力佔據了漢中,又派遣重將徐晃率軍鎮守,西川之主劉璋就如芒刺在背一般,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生怕馬騰會圖謀他的西川。

儘管法正勸說劉璋不必擔心,但劉璋生性軟弱,面對如此強敵自然無法放心。之前張魯盤踞漢中,劉璋拿他沒辦法,張魯拿劉璋也沒辦法。但現在不一樣了,馬騰勢力的強大超乎劉璋的想象。

終於,整天心驚膽戰的劉璋,生了一場大病,性命危在旦夕。

他的幾個兒子互相爭權,各自拉攏政黨,因此整個西川也變得烏煙瘴氣起來。

保持中立的一些文臣武將忍無可忍,而劉璋又不堪重用,因此心灰意冷,發動了一場政變。這其中還不乏西川的一些肱股之臣,包括黃權,吳懿,李嚴,劉巴,張任等等。

消息是法正傳回來的,意在詢問林龍自己該怎麼做。林龍的回信也很簡單,讓法正加入政變中,將西川徹底攪亂。

另一邊,林龍給馬騰寫去書信,表達西川如今的狀況,勸說馬騰出兵趁機進駐西川。

本來林龍給馬騰的建議是養精蓄銳,囤積糧草,等待中原徹底混亂起來再以強盛之姿介入,這樣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利益。

可誰也想不到,劉璋會突然病倒,西川陷入政變之中。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不是隨時都有的,蜀地多險路,一旦錯過再想進駐西川就難了。

如果能夠成功佔據西川,馬騰勢力就會佔據整個華夏版圖的西邊,並且掌握天下最爲精銳的騎兵和步兵,東進一統天下不是夢想。

馬騰收到來信後,考慮再三後還是同意了進駐西川。儘管他感覺自己的野心已經不足以繼續擴張,但有林龍這等良才輔佐,自己也可以放心去擴張勢力,畢竟誰都有一統中原的夢想。

就像先前說的,蜀地多險路,騎兵的作用不會太大。所以馬騰就是要依靠隴西的步兵來入住西川,分走一杯羹。

林龍得到馬騰的許可,便着手準備入川事宜。首先,部隊的調遣與佈置,需要精心安排。

西川混亂,不會只有林龍一人得到消息。而其他諸侯聽說後,必定也有趁亂入駐西川的想法,比如袁術,劉表等等。但是他們想要入川,必須通過漢中才行,所以佈置在漢中的部隊必須是精銳重兵。

不過劉表到了這個年齡,已經堪稱守土之犬,未必會對西川感興趣。可袁術就不一樣了,這傢伙的野心天下人皆知,不然也不會當初偷襲曹操的兗州。

儘管現在袁術和曹操決戰,但也不耽誤袁術對西川有意,做好打算還是必要的。

此行,林龍自然是要出戰的,他是隴西軍統帥,也是隴西軍的靈魂所在。而且,他還準備帶上高順和他的陷陣營。

經過這麼久的養精蓄銳,高順的陷陣營已經擴充到了五千人,按照高順所說,五千人就已經足夠了,兵不在多而在精,何況高順一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另外,林龍還準備帶上三萬精銳步兵,都是張遼和高順精心訓練出來的鐵血之兵。西川多山路,重甲騎發揮不了太大作用,林龍將呂布留下繼續訓練重甲騎,而是帶上了田豫和他訓練出來的三千輕騎兵,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漢中,依然由徐晃率領一萬精兵鎮守,爲了保險林龍又抽調了五千精兵前往漢中。這樣漢中,隴西兩地就均擁有着一萬五千人守衛,就算有強敵來犯也可以互相照應。

兵馬調動解決完了,就是隨行將領的安排。

呂布需要留下訓練重甲騎兵,隴西的鎮守也需要一員文武雙全,且威望不弱的將領,所以張遼再次留下了。

高順需要統領陷陣營,田豫需要率領輕騎兵,這兩個人林龍是必須要帶上的。經過思考,林龍準備再帶上趙雲,侯成二人作爲副將。糧草輸送,則交給賈詡負責。同時,林龍還囑託賈詡協助張遼鎮守隴西。

“將軍放心,有詡在隴西必然固若金湯。”賈詡自從愛子的頑疾被林龍所出的藥方徹底治好,就對林龍唯命是從,當下拍着胸脯保證道。

出征之前,貂蟬和馬雲祿前來送行。

“夫君出征,切記保重!妾身和腹中孩兒就在城裡等待夫君得勝歸來!”貂蟬有些擔憂地說道。

“夫人放心,切記保重身體,注意休息。”林龍囑託貂蟬,臨行前林龍還拜託呂布的夫人嚴夫人幫忙照顧貂蟬。

馬雲祿拉着趙雲說了一些話,隨後對林龍說道:“傲天哥,你一定要照顧好子龍!”

林龍感覺臨行前氣氛不佳,便挑逗馬雲祿道:“怎麼,有了郎君便忘了兄長?”

馬雲祿俏臉一紅,隨即說道:“傲天哥也早保重!”

撫了撫馬雲祿的秀髮,林龍說道:“雲祿,幫忙照顧好你嫂子。閒暇的時候多去陪她說說話。”

“放心吧傲天哥。”

就這樣,林龍率領着大軍開拔,朝着漢中方向行進而去。

望着大軍逐漸遠去,馬雲祿攙扶着貂蟬說道:“嫂嫂,天涼我們回去吧。你身體得注意保暖。”

“雲祿,我很擔心夫君的安危。”貂蟬憂心忡忡地說道。

“沒事的,傲天哥可是涼地的常勝戰神,這次出征也一定可以平安歸來的。而且子龍也是身經百戰,未嘗敗績,一定會輔佐傲天哥儘快得勝歸來的。”馬雲祿安慰道。

“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這一次似乎不同以往。希望是我多慮吧。”貂蟬嘆了口氣說道。

大軍經過漢中的時候,徐晃,臧霸,樊稠等將領出城相送。“三哥,五弟,此行切記保重!”徐晃和林龍,趙雲抱在一起,兄弟之情盡在其中。

大軍繼續開拔,趙雲縱馬走在林龍身旁,問道:“傲天,這次入川可有對策?似乎少不了攻堅戰,可看你並沒有帶太多兵馬,應該另有打算吧。”

林龍點點頭,說道:“這次能否在西川站穩腳跟,就要看孝直了。我先前已經跟他傳信,讓他加入政變,儘可能拉攏重臣,並且周旋在劉璋的幾個兒子身邊,並且取得他們的信任。以孝直的謀略,這並不難。”

果不其然,大軍行進剛過一天,晚上紮營休息的時候,法正派來的親信就送上了書信,表示自己已經介入了政變中,並且取得了大部分官員的信任,目前西川重城梓潼已經落了政黨手中。

目前,發動政變的官員,只有法正和李嚴駐守在梓潼,其他人都在成都城中與劉璋長子劉循對峙。而劉璋的次子劉闡因爲勢力黨派弱於兄長劉循,被趕到了雒城,暫無動靜。

對於劉璋的兩個兒子,林龍還是有一定的印象的。雖然劉璋生性軟弱,但他的兩個兒子還是比較出色的。

先說長子劉循,此人勇武過人,在前世據守雒城,成功抵抗了劉備入侵一年時間。儘管之後劉備依然攻克了雒城,但不得不說這劉循也是一個可用之才。後來劉備佔據西川,劉循被封爲奉車中郎將,雖是閒職但也得以善終。

再說次子劉闡,此人爲人恭順,輕財重士,頗有仁義之風。後來被劉備藉機俘獲,但劉備也沒有爲難他。之後劉備將劉璋劉闡父子送到荊州居住,直到後來關羽兵敗身亡,劉璋劉闡父子才受孫權封官,駐紮在荊南一帶。雖無成就,但也善終。

除了這兩個兒子,劉璋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江夏大族費家的費觀。費觀這個人平平無奇,但是他卻有一個侄子不得不提,那便是“蜀漢四相”之一的費禕。

林龍從法正的信中得知了西川現在的大致情況,劉循擁兵自重,駐紮在成都城。而張任,黃權,劉巴等人則在成都城制衡劉循,試圖將劉循趕出成都。

而劉闡爲人恭順,父親病重,他也不想和兄長刀兵相向。只是之前因爲兄長不能容他,所以才和劉循起了糾紛。之後被趕到了雒城,便據城而守,不再有所行動。

當下,林龍給法正回了書信,讓他隨後放自己入城,說服李嚴爲自己所用。

第二天,大軍繼續開拔,駐紮在梓潼城外幾十裡處,林龍率領一百名親兵悄然進入了梓潼城,找到了李嚴。

李嚴見到林龍後頗爲驚訝,當他看到站在林龍身後的法正時,頓時明白了這其中的緣故。

“法孝直啊法孝直,虧劉季玉先前那般器重你。”李嚴搖頭苦笑道。

“良禽擇木而息,李正方你也不必刁難孝直先生。吾這次來,是想知道你的態度。你們發動政變,就算成功,之後又該擁誰爲主呢?”林龍坐在椅子上,問道。

李嚴不答反問:“林將軍覺得呢?”

“劉季玉性格懦弱,此刻恐怕朝不保夕。他的兩個兒子,恐怕也不會容忍你們。我家主公威震天下,忠於漢室,自然是西川的一代良主。”林龍說道。

誰知李嚴聽了林龍的話笑了起來,隨後說道:“馬騰確實威震天下,但也是拜與你林龍所賜。他能取得如今成就,都歸功於你。”

林龍沒有說話,李嚴起身便拜,說道:“在下願奉將軍爲主,爲將軍打理政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扶起李嚴,林龍笑了笑說道:“能得李正方輔佐,我軍後方自然固若金湯。”

就這樣,林龍兵不血刃地拿下梓潼,大軍也繼而駐紮在梓潼城外。

“孝直先生,還得煩請你前往一趟雒城,說服劉闡進入成都城,和他的兄長爭權。切記,不可透露我軍已經進入了西川,並且佔據了梓潼。”林龍說道。

“在下明白。”法正作輯說道。

“我會讓子龍將軍率領五百精銳士卒跟隨你前往雒城,貼身護衛你的安全。一切便拜託先生了。”林龍抱拳說道。

“在下定當不負將軍所託。”法正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法正離開後,便帶着趙雲以及五百名換上西川軍戰甲的精銳前往雒城。劉闡見到法正後,便開始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實在是不願意和親兄弟爭權,何況父親還未故去。

法正便說道:“公子何不想想,如果那劉循顧及兄弟情義,又何必把你趕到這裡。是他先無情,那麼也不能怪你無義。何況現在政黨和劉循制衡,誰也奈何不了誰。公子更是應該前往成都,結束這場變亂,替主公守好基業。”

劉闡想了想覺得法正說的對,但是他又擔心自己不會是劉循的對手,便說道:“孝直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我的勢力和兄長比起來,孱弱不少。而且兄長武藝嫺熟,我怕不是對手。”

“公子別慌,我和政黨中的張任等人關係匪淺,如果公子願意前往成都,我便說服他們扶公子爲主。”法正說道。

劉闡再三考慮,還是同意前往成都,當即留下副將以及五千弱軍,率領着一萬六千餘人啓程前往成都。

法正私下囑咐趙雲,讓他在劉闡離開時殺了副將,迎林龍大軍進城。

就這樣,在法正的努力下,林龍大軍不費一兵一卒,佔據了西川兩座最有戰略意義的城池,梓潼和雒城。

林龍擔心法正自己有變故,便讓趙雲繼續率領五百精銳貼身護衛法正,同時讓侯成率領一萬人進駐雒城。

就像法正所說,如今成都城已經破亂不堪,儘管看上去仍然固若金湯,實際上城中每天都會發起戰鬥。如果不是劉循和政黨控制城門,城中百姓早就全部逃出城去。

就在法正和劉闡進入成都的前一天,張任率領部衆和劉循展開了一場巷戰,各有損傷後退到城門處。

坐在城牆上,張任卸去鎧甲,處理着手臂上的傷口。今天在廝殺的時候一不留神,被一個悍卒砍傷了手臂,好在傷勢不大,不然連上陣都做不到了。

這時候,城門處來了一羣百姓,漫天的叫苦聲此起彼伏,嘈雜的聲音引得張任心中煩躁,便站在城頭上詢問發生了什麼。

一個士卒說道:“將軍,是一羣百姓,受不了城中的廝殺,想要出城避難。”

張任便對掌管城門的屯長說道:“開門,放他們出去。”

屯長剛要下令開門,便被一道聲音制止:“且慢!將軍,不可擅開城門!”

張任一看,原來是同爲政黨的黃權。但兩人一向沒什麼同僚情誼,這次同爲政黨也是迫不得已。因爲張任是一個直腸漢子,而黃權卻是一個滿口之乎者也的文官,而且非常的頑固,幾乎每次張任發出來的決定,黃權都會站出來唱反調,這讓兩個人的關係越發冰冷。

“爲何?這只是一羣百姓,受不了戰亂,放他們出去也無礙。”張任皺眉說道。

“萬一這羣百姓中摻雜着劉循的奸細呢?先不說他們佔據城門,如果他們出去勾結其他城池的守將,豈不是增強劉循的實力?”黃權說道。

“你自己好好看一看,這些百姓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哪裡來的奸細?”張任惱怒地問道。

“劉循可不是頭腦簡單之輩,說不定這就是他的障眼法。反正這城門不能開!”黃權負着胳膊,把頭轉向一邊,一副不願意和張任多言的模樣。

張任本來就因爲負傷心中煩悶,這黃權又來唱反調,當下心生火起,抽出戰刀架在黃權脖子上,吼道:“劉循不是頭腦簡單之輩,難道我就是嗎?本將戎馬半生,豈會分不清是不是障眼法?”

黃權也是個硬骨頭,頑固的本性再次浮現出來,仍然不看張任說道:“我可沒這麼說,是將軍非要往自己頭上安的。”

張任手掌用力,鋒利的戰刀將黃權的脖子擦出了一道血刃,狠狠地說道:“給老子閉嘴,老子平生最看不慣你這種自命不凡的臭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不說還滿肚子迂腐。再敢多說一句,老子必將讓你身首異處!開門!”

黃權感覺到脖子上的疼痛,也明白這張任怨恨自己不是一天兩天了,搞不好還真的會殺了自己。他黃權確實不怕死,但也不想死的這樣不明不白,當下也不再反駁:“你!好,既然將軍不願聽我的,城門有任何閃失,責任由將軍一人承擔!”

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三十七章重逢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二十九章霸王看重第四十章緬懷第五十三章心聲吐露第四章進京第十一章良駒第二十三章西域第二十七章夢魘第四十九章紛爭結束第二十四章做媒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十一章良駒第二十五章美事成雙第十九章中原紛爭第三十三章醒悟第九章知遇之恩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五章搶親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二十一章紛爭結束第十六章蔡府第五十九章再得封賞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二十章刺殺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二十一章紛爭結束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四十七章宿命對決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九章知遇之恩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二十章刺殺第二十九章霸王看重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十五章再次進京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三十七章重逢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二章初擁部曲第四十一章戰張飛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二十八章解圍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二十七章夢魘第六十一章父子長談第四十四章奇人第十八章三喜臨門第二十三章西域第四十九章紛爭結束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五十四章無怨無悔第四十五章納靈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六章得心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十八章三喜臨門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十九章中原紛爭第四十五章納靈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七章聯盟組成第四十章緬懷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四十六章潛逃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二十二章如約而來第五十章詩文集會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三十八章劉備投馬第三十八章劉備投馬第八章問心無愧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五十四章無怨無悔第四十七章宿命對決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五十章詩文集會第六章得心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三章初戰第八章問心無愧
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三十七章重逢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二十九章霸王看重第四十章緬懷第五十三章心聲吐露第四章進京第十一章良駒第二十三章西域第二十七章夢魘第四十九章紛爭結束第二十四章做媒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十一章良駒第二十五章美事成雙第十九章中原紛爭第三十三章醒悟第九章知遇之恩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五章搶親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二十一章紛爭結束第十六章蔡府第五十九章再得封賞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二十章刺殺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二十一章紛爭結束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四十七章宿命對決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九章知遇之恩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二十章刺殺第二十九章霸王看重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十五章再次進京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三十七章重逢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二章初擁部曲第四十一章戰張飛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二十八章解圍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二十七章夢魘第六十一章父子長談第四十四章奇人第十八章三喜臨門第二十三章西域第四十九章紛爭結束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五十四章無怨無悔第四十五章納靈第五十六章送寶弓第二十七章夢魘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六章得心第十四章一戰成名第十八章三喜臨門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三十五章周瑜大婚第十九章中原紛爭第四十五章納靈第五十一章失之交臂第七章聯盟組成第四十章緬懷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四十六章潛逃第三十四章陸氏搬家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二十二章如約而來第五十章詩文集會第十章董卓落幕第三十八章劉備投馬第三十八章劉備投馬第八章問心無愧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四十四章奇人第三十一章獨戰三將第三十七章重逢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五十四章無怨無悔第四十七章宿命對決第三十二章大仇得報第五十章詩文集會第六章得心第五十五章英雄救美第三章初戰第八章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