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

吳王劉濞在進攻函谷關的第一天就吃了大虧,不但沒能攻入關內,而且是還讓吳軍損失慘重。

“都是那些萬惡的趙國商人惹的禍。”心情鬱悶的吳王劉濞獨自一個人在大帳之內借酒消愁。同時還不忘罵幾句趙國商人。

如今吳王劉濞堅信驅逐那些趙國商人是無比正確的,通過這次與趙國軍隊交戰可以看出來,趙國軍隊的裝備是何等的精良,守城時使用起器材來毫不吝嗇,這完全是一個土豪軍隊。正是那些趕車的奸商養肥了趙王張敖。趙王張敖有能力武裝起這麼強大的軍隊,如果時間久了,讓張敖變得更富有,趙國的軍隊將無人能敵。

“傳令下去,命令各營連夜打造攻城器械,明天一早繼續攻城。”吳王劉濞並沒有被第一天的挫折嚇住。各國的軍隊攻打函谷關歷史上不知發生過多少次,函谷關天下雄關的名聲也不是白來的,所有的人都知道函谷關不好打,第一天沒攻下來也很正常。

吳王劉濞自我安慰加上酒精的麻痹,心情好了很多,昏昏沉沉的睡到天明,外邊的士卒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

“出營列隊,今天一定要給趙國人一個教訓。”吳王劉濞在侍衛的幫助下穿戴好甲冑,信心十足的走上了戰場。

吳王劉濞這麼有信心也是有根據的,雖然趙國人武器精良,可架不住吳國人多啊。

這次吳王劉濞帶兵到長安是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的。如果不成功吳王劉濞肯定是回不了吳國了。

爲此吳王劉濞將吳國的青壯年男子都徵招了過來,充實到軍隊之內,這些人作爲戰士可能差一點兒,但作爲炮灰,或作輔助兵種還是沒問題的。

吳國士卒費力的將連夜趕工做好的攻城器械推到大營之外,各支隊伍不停的運動着以尋找適合自己進攻的位置。

忽然有如同打雷一樣的聲音正在由遠及近。

“敵襲!”吳王劉濞第一個反應了過來,在戰場上面出生入死多年吳王劉濞這點兒感覺還是有的。聽聲音,吳王劉濞就能分辨出有大隊的騎兵正向着他們衝來。

順着聲音傳過來的方向望去,只見吳軍的左翼煙塵滾滾,可不是有大隊的騎兵正全力衝過來。

“穩住陣腳,不要慌。”吳王劉濞喊不要慌,實際上他自己都慌了,敵人出現的時間點掌握的太精確了,此時吳國的軍馬離開了大營,正列陣準備攻擊函谷關。此時陣式未成一片混亂,而且所列隊形是爲進攻之用,沒成想敵人出現在了左翼。

在這件事上吳王劉濞及整個吳國的將領都大意了。

幾百年來函谷關都是被人攻擊的對象,函谷關不好打世人皆知。爲此人們就形成了刻板的印象,進攻的人總是一門心思想怎麼能夠攻破函谷關,守關的人則總是想着怎樣依靠函谷關的險要,來進行防守。

人們思考問題的方法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函谷關被攻擊多次,全都是在關牆上進行拉鋸戰。

打破這種慣性思維的正是趙國的參謀體系,在制定函谷關的防守預案時,一個年青的參謀提出來,既然敵人來攻關,我們爲什麼不衝出去把敵人趕走。

這個想法很新奇,但也很冒險,守軍衝出去就意味着放棄了地形上的優勢,卻也有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於是主動出擊做爲一項備選方案報了上去。趙軍帶兵的高級將領現在是以孟鄉爲首的年青人羣體。行事大膽,勇於冒險。看到這個方案決定要試一試。

衝在最前面的正是趙軍將領孟鄉,孟鄉的理由很充分,這是一個冒險的計劃,既然冒險就應該由他這個作出決定的人來帶着實施。趙王張敖不在軍中,其他人根本就搶不過孟鄉。

在孟鄉的身後是趙國最精銳的兩萬騎兵。

在趙王張敖苦心經營下,趙國的這兩萬騎兵有了重裝騎兵的模樣。

首先他們所騎的馬匹就比普通的馬要高大許多,這是趙王張敖收集草原上的馬種一代代培育出來的精品。

這麼好的馬當然要小心保護,因此趙國騎兵的馬匹不但使用了新式的馬鞍、馬鐙,而且全身披掛着馬甲。

馬背上的趙國士卒可以算是武裝到了頭頂,他們穿戴了用精鋼打造成的板甲,整個人都包在了鐵皮之內,臉上還都戴了精鋼的面罩。

趙國騎兵的武器更是無比精良,每名騎兵除攜帶長槍外,還要帶一柄馬刀和一架騎兵專用的弩箭。

當吳國士卒亂糟糟的還沒有列好陣之時,趙國的騎兵已經接近。

按照既定的方案在孟鄉的帶領下趙軍全都舉起了手中的弩箭,將利箭拋射向了吳軍之中,然後再上弦射擊,三輪齊射之後,趙國騎兵已經衝到了陣前,幾萬只弩箭的攻擊之下趙軍已經大亂,防禦體系無法形成,戰陣上出現了巨大的缺口。

趙軍收起弩箭,舉起了手中的長槍。如林的長槍平指向前,根本不用騎手發力,藉助戰馬前衝的力量,那鋒利的槍尖就可以刺穿前方一切的東西。

在戰馬上使用長槍,高手可以用槍尖輕巧的刺中敵人,再收回來,自己不被反作用力推下馬來。一般的士卒則只能虛握着槍桿,將長槍當成一次性武器使用,當刺中敵人時馬上鬆手,長槍就留在了敵人的屍體之上。

在戰場之上是不用爲殺死一個敵人而沒了武器發愁的,實際上如果殺死了一個敵人自己還活着,至少在這場戰役中已經是賺了。爲此許多西方的長槍的槍桿乾脆用易折斷的材料製成,那纔是真正的一次性武器。

沒了長槍的趙國士卒也不是赤手空拳他們還有鋒利的馬刀,失去長槍的趙國士卒抽出馬刀,虛指向前,並不故意發力去忙中劈砍,而是在奔跑過程中讓馬刀在敵人身上劃過,在敵人的身軀上留下一道道飆血的大口子。

吳國士卒面對突然出現的趙國騎兵十分絕望,有少數反應過來的吳軍用弓弩反擊,可弩箭射在趙軍身上,馬上就被反彈跌落下來,除了聽到一些響動外,沒有任何作用,兩軍接近,吳國人的刀砍在趙軍的甲冑之上毫無作用。

無法對敵人造成傷害,己方卻不斷的傷亡,無助的吳軍一下子陷入了慌亂之中。

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十七章 閱兵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塊肥肉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
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十七章 閱兵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塊肥肉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