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瘋了,直播間的彈幕速度又蹭蹭蹭漲了幾倍。
“太牛了,全網徵婚啊!”
“來來,我先排隊!”
“恕我直言,在做的各位都配不上我們的自行車天使。”
有不少手快的網友甚至已經將這段錄屏下來了,等回頭投到各個官媒那裡去,讓各大官媒給天使全網徵婚。
只有那些英雄才能配得上這個天使。
張薪火笑哈哈地告訴甘欣欣他現在正在直播,他要招聘男朋友的事情已經被全網知道了,日後上門提親的人恐怕真的會踏破門檻。
甘欣欣嬌羞地扭頭離開,騎着她最美的坐騎——自行車跑了。
目送甘欣欣回家休息,張薪火還是決定帶網友們見識一下真正的江城超市。
全國人民都在關心江城的物價問題,自己也是在來了好幾天之後被李懂懂系統地“教育”了一番。
成濤和徐雕去過好幾次超市買東西,對江城超市的物價最熟,由他領路最好。
張薪火選擇距離快餐店最近的大型連鎖超市,這個超市附近就有好幾個大型社區,覆蓋的總人口數量不低於30萬,它的價格應該是很有代表性的。
成濤抓着智能雲臺跟在後面,鏡頭跟着張薪火的視角移動。
掃碼、測溫、消毒,他們進入超市內部,終於感受到了江城久違的一點人氣。
這時候超市裡面的人也不算多,稀稀落落的,但總算能感受到江城並不是一座空城、死城了。
過年那時候張貼的對聯、貼紙、年畫這些都還沒拆除,進去之後很有過年的喜慶氛圍。
鏡頭跟着張薪火一路掃過去,有1塊多錢的白蘿蔔,3塊錢的胡蘿蔔,也有7塊錢的杏鮑菇、13塊錢的香菇。
筍瓜黃光賣了7塊、青皮苦瓜賣到12塊,芒果也賣到10塊錢一斤。
幾萬人看到這個價格,自然有幾萬種想法。
因爲不同地域出產的東西不同,價格定位也會有差異。
比如在南方的芒果買三五塊錢都有不錯的選擇,但北方人覺得10塊一斤也不算貴;
比如有的地方年前就已經接近這個菜價,江城超市現在還能維持這個菜價也算厚道。
菜價的貴賤與否全憑他們個人的經驗判斷,張薪火無需多說。
幾大商超聯手打造平民菜價維持江城百姓的基本生活,這不是他該評論的事情。
整個超市最密集的人流就集中在生鮮稱重區,排了很長很長的隊伍。
張薪火隨意採訪了兩人,他們也說菜價和往年過年的價格相差不大,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在網友們的強烈要求下,張薪火又走訪了另外兩家他們指定名字的大型商超,這樣做也能避嫌說他是故意來這家超市擺拍的。
另外兩家超市也差不多,特別是在生鮮蔬菜和肉類上的價格基本統一。
這個現象很好地印證了江城(正文)府之前公佈的措施:全力調控民生物資的物價穩定,保障人民羣衆基本生活。
回快餐店的路上張薪火一直在想要不要把李懂懂告訴他的情況公佈出去。
這是一個高空走鋼絲一般的高危險動作, 可能在讓全國網友擴展見識的同時,會爲那些黑夜裡維持社區供應的商販引來麻煩,甚至自己也被牽連。
萬一社區採購渠道斷供,那對不能出門的社區居民來說是巨大的傷害。
張薪火和成濤回到快餐店繼續忙乎着今晚的晚飯。
張薪火還是決定隨緣,如果今天下播之前能碰見,他就打算順帶提一提。
這場直播過程中張薪火大多數時候是不說話的,但網友們不在乎,他們只要能通過第一視角看到真實的江城即可。
兩人繞到芳華快餐,將勇敢付出的王芳芳一家介紹給十萬多在線網友。
王芳芳一個勁兒在道謝,她感恩張薪火三番五次地幫忙,也感謝網友們的支持給她堅持下去的勇氣。
網友們聽着張薪火講述王芳芳的故事,被她的英勇無畏感動地幾次落淚。
爲何江城成千上萬的餐飲人只有她和她的家人也還在堅持,別人都在趁機放個長假休息爲何她家每天只睡三個小時?
不是因爲錢,不是因爲名利,而是因爲她們心裡始終裝着別人。
網友們也被張薪火對江城的傾情付出而感動,他一個從川省衝進來的逆行者,不僅要想盡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幫助江城本土遇到困難的餐飲業同行。
他們紛紛說欠王芳芳一份飯,欠薪火盒飯一份飯,等疫情過去了就傾力支持,一定要把他們的倉庫吃空才罷休。
告別王芳芳回到快餐店,他們要繼續爲供應晚飯做準備工作,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這麼枯燥地重複着,不是在做菜就是在送餐。
網友們卻覺得這是他們“最有意義的枯燥”,正是因爲他們不計代價的枯燥付出,才暖了江城醫護們的胃,還暖了他們的心。
雲臺重新被擺上固定機位,張薪火一邊幹活一邊和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
新來的網友看到他們狹小的場地都在詢問原因,張薪火期間又解釋了好多次。
“我們現在想要擴大供餐範圍就必須解決店面問題和住宿問題,只要這兩個大難題解決了,我就能再調一撥人手過來增加供應量。”
有不少外地人和江城本地的人都想參與進來給他做志願者,不要他發工資不要他包吃住,張薪火卻一口回絕了。
他說:“外地人要進來本來就很麻煩了,還會給江城增加巨大的接待壓力,你們待在家裡不亂跑不瞎逛就是對社會、對江城的最大貢獻。
江城人就更加不要來了,你們替全國抗下這場硬仗已經很辛苦了。讓我們來爲你抗一下吧,我們一定能爲你們撐起一片天空。”
網友們感動歸感動,但不他的話卻沒有多少說服力,總有網友反覆提,總想着來幫他分擔一點點。
張薪火不得不再次強調:“我做這個直播也好,在都音平臺發視頻也好,我的目的不是爲了讓你們加入我的團隊一起做志願者。
我是希望能引起更多餐飲業同行的關注,希望他們能像王芳芳一家那樣和我們一起爲醫院供餐。
醫生們總是說他們不在乎吃什麼,只要有吃的就行。
他們也不在乎價格多少,只要別超過他們日工資就行。
我希望有更多的餐飲人站出來,一起溫暖他們的胃,溫暖他們的心。讓我們一起告訴他們只管衝不要怕,我們就站在他們身後默默支持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