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曹軍”報仇!

衆人一聽劉備要走,急忙紛紛相勸。

但劉備就是抵死不從,無論誰說都不好使,就是不進郯城。

最後他撤兵回去了,而只是讓應劭、張超、趙昱還有孔融,劉繇這些人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無奈之下,這些人只能先行往郯城,與城內諸官會合,大家共同商議,穩定局勢。

在有這些人的作陪之下,笮融和闕宣也就敢進入郯城了,不過他們並不敢攜帶兵馬入城,只是將兵馬屯紮在郯縣西南的二十里之外。

這些人進城,與糜竺還有陳珪等爲首的徐州一衆屬官相見。

剛纔在城下罵陶謙的人,如今到了城中,大家彼此恭敬,互相問候,彷彿是多年不見的朋友一樣,竟無絲毫尷尬氣氛。

這倒也正是大漢朝官場的風氣。

罵歸罵,打歸打,事情一過,各個好的跟兄弟似的。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

最後,大家就說去了關於如何安定徐州的事情。

首先要做的事,自然就是安民了。

在安民之後,就是對如今郯城的情況做出判斷。

經過諸人的一番仔細分析,如今徐州郡內沒有多少兵將,陶謙又新亡,境內諸多勢力各懷心思,外面還有曹操和袁紹這樣貪圖他們徐州富庶的大敵……

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州又怎麼能夠安穩呢?

哪路庸人又敢坐領徐州?

必須要找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才能穩定局勢!

至於誰能夠做到,幾乎不用說,最答案呼之欲出!

大家一致認爲就是劉備。

但是人家劉備現在根本就不進郯城,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針對這件事,諸人仔細分析,發現劉備確實有他的難處。

陶謙父子所行之事,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

換成任何一個人,站在劉備的角度看,也不會再言語插手徐州諸事,如今想要劉備留在徐州,就必須要對曹宏,還有陶謙的兩個兒子進行處理。

然後,就是聯合本地士族與豪傑,共同去邀請劉備,動用萬民留住劉備,用民心拉住劉備的心!

還要大肆的擴散劉備的仁德,在徐州境內傳遍劉備的仁義之名,同時將陶家與劉備的事情公諸於衆,廣爲告知天下!

……

……

很快,徐州境內就開始瘋傳起了劉備與陶謙之間的恩怨,當然,所有的流言傾向都是向着劉備這一邊的。

本來校事府傳播輿論的速度就非常的快,如今再加上徐州各位官方大佬級人物也都幫着劉備說話,搞名聲,一時之間,劉備成了徐州境內道德模範的頂點。

現在的徐州百姓,幾乎就只認劉備一個人,旁人不認!

在徐州軍民心中,只有劉備才能夠成爲他們的守護者。

而劉備的兵馬則是在這期間向青州行去了。

但是徐州士族豪強的行動也非常快。

數以萬計的徐州黎庶,在當地各方勢力的組織下,攔路哭拜,簞食壺漿,要求劉備留在徐州,主持徐州的大事。

很多人表示,若是劉備執意離開,那他們便撞死在劉備的馬前!

不得不說,事情弄成這樣,使劉備在徐州的影響力大增,這是劉儉事先都沒有想到的。

當然,這種效果卻是劉儉非常期盼的。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李谷等人也帶回了郯縣方面的消息,曹宏已經被定性爲奸佞之臣,被徐州陳珪與當地諸豪傑家公,聯名決議,處死於郯縣之內。

據說曹宏臨死之前,一直怒罵東海糜與沛國陳氏,所徐州一衆屬官,都是叛逆之賊!

很顯然,曹宏之死,是徐州本地豪傑與丹陽系之間的權力之爭,至少在表面上看是如此。

他的死,可以說與劉備並沒有多大關係。

但事實上,真正明白事的人都知道,這是徐州諸族爲了諂媚河北勢力,留下劉備,而故意如此做的。

但不論如何,曹宏之死已經影響不到劉備的聲望了。

而至於陶家的兩個兒子……

陶謙已經死了,陶氏聲名墮盡,這兩個人被以徐州爲首的一衆官吏,遣送回了他們的故鄉丹陽郡。

陶謙之死,並非劉備所爲,而是他自己心胸狹隘,因陷害劉備不成氣門而死。

但畢竟是徐州的監管之長,他的兩個兒子雖然品行卑劣,但畢竟陶謙是朝廷敕封的徐州刺史,陶謙死了,他的兩個兒子,以徐州諸人的角度而言,不好隨意處置。

就算是放他們回去,以陶家目前的聲望來看,他們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今後他們還能不能在丹陽郡的士族羣體裡混,都很是問題。

劉備畢竟昔日與陶謙也算關係不錯,雖後來兩個人交惡了,而且陶謙對他也未曾手下留情,不過在劉備看來,陶謙也沒有犯什麼足以滅門的大罪。

如今陶謙死了,他的兩個兒子若還能回返故鄉,爲他延續香火,這倒是令劉備心中頗感欣慰。

想到這,劉備就回頭對劉儉說道:“陶恭祖雖然氣悶而死,但是他的兩個兒子能夠留下爲他陶氏一脈延命,我這心裡倒也有些安寧,也不算相識一場了。”

劉儉聽到這兒的時候,卻沉默不語。

見到了劉儉的臉色,劉備很是奇怪。

“德然,你這是什麼表情?”

“兄長,難道你真覺得?陶氏兄弟這一次返回故鄉,就能活下來了?”

劉備聽到這,大爲驚訝。

“難道你準備派人暗殺掉這兩個小子嗎?”

劉儉搖了搖頭道:“兄長,我是何人你還不知道?我心中要想的事太多,哪有閒心跟這兩個豎子一般見識?況且,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對我形成威脅,我又何必要做這種事落人話柄……只是我不動他們,不代表別人不會動的。”

劉備聽到這兒,沉默了。

……

……

此時的陶商和陶應兩兄弟正帶着自己的家奴,還有陶謙的屍體,一臉沉痛的向着他們的故鄉丹陽而去。

他們後面的馬車上,載的是他們父親的屍體。古人對屍體的保養也有了一定的處理手段,可以讓身體能夠減緩腐爛。

但是相比於後世的手段來說,還是落後的。

因此,陶商和陶應兩兄弟需要加快行進速度,將陶謙的屍身運回家鄉安葬。

兄弟倆這一路上都是渾渾噩噩的。

這一段時間,兄弟倆的境遇彷彿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下。

雖然他們兩個最終沒有失去性命,不過在這場爭鬥之中,因爲他們的愚蠢而導致他們自己失去了一切。

而他們陶氏這一脈的聲名,從此想要挽回,沒有一代人兩代人的努力只怕是很難了。

“我不服氣,我不服氣!”

後面的陶應突然叫了起來。

陶商扭過頭,看着他那個失魂落魄的弟弟,嘆息道:

“弟啊,我們這一次徹底輸了,陶家沒有機會了,眼下,咱們的目的,就是要回家鄉安葬父親,你就不要再過於苛責自己。”

陶應惱羞成怒的大吼:“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都瞧不起我們兄弟?我們明明是方伯公子,可卻得落得這般下場,如今曹宏被他們殺了,糜竺不肯將其妹嫁我,他們還當着我們和父親的面兒,全都擁戴劉備,他們當着城上城下那麼多的人的面羞辱我們,我們陶氏兄弟到底哪點比不上姓劉的?”

其實對於陶商來說,他也不是很理解這當中的事情。

可縱然想不通,又能怎麼樣?

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

陶應突然對陶商說道:“兄長,你該不會是就這麼認命了吧?”

陶商悽苦的看着陶應說道:“事已至此,我們又有什麼辦法能不認命?”

陶應惱羞成怒的吼道:“這天下如今是大爭之世,誰說我們兄弟就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咱們回丹陽老家,變賣家產,在丹陽郡招募兵馬,找機會對付劉備!”

“還有那些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要讓他們知道知道,我丹陽陶氏之中,到底是何等的人物!”

陶商聽到這兒,頓時嚇了一大跳。

他驚訝的看着陶應:“弟弟,你這是瘋了不成?!”

陶應聲嘶力竭的道:“我只是咽不下這口氣!”

“再說了,他劉備能夠做到的事情,爲什麼我們兄弟就做不得?!”

“哈哈哈!因爲你們馬上就要死了,沒有那個時間去做了。”

隨着一呼喊,從官道兩旁衝出來一支隊伍。

很顯然,這支隊伍在此處埋伏多時。

陶商和陶應嚇了一跳,他們急忙轉頭去看,卻見這支標軍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

而旁邊的樹林之中,則衝出來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漢,正冷冷的看着他們兄弟二人。

陶商指着那個人道:“爾等何人?欲劫財乎?”

“劫財?”

那人聽到這裡之後,哈哈大笑着道:

“那你就說錯了,我們在此並不是爲了劫財,而是爲了取你們的性命。”

“我們的性命!爲什麼要取我們的性命?!”

那大漢大笑着:“奉我家明公之命行事而已,其實依照明公之意,本應是殺陶謙祭拜太公,如今陶謙死了,這筆血仇自然就要你們來承擔!”

“實話不怕告訴爾等,某乃曹公麾下於禁!在此專門送你們兄弟上路!取你們的人頭,以慰太公在天之靈,你們兩個就好好下去陪你們的父親吧!還在這裡想什麼返回丹陽招募兵馬報仇?簡直就是可笑!”

陶商和陶應一聽對方是曹操的大將於禁,當時就嚇的哭了起來。

“天啊!”

“父親啊,快救我們啊!”

“我不想死,不想死……”

那于禁卻根本不給他們兩個人說話的機會,一揮手,便見一衆手下的大漢持着兵器,如狼似虎的向着陶應陶商兄弟倆衝去。

……

……

少時,所有的人都被殺盡了,便有人來向于禁稟報。

“於校尉,所有人都殺了。”

那大漢皺了皺眉:“人都死了,還叫什麼於校尉……我哪裡是于禁了?”

“啊?哈哈,叫順口了,叫順口了……”

“老大,咱們割了這倆小子的人頭,回徐州去向陳家請功吧,陳家許咱們多少錢來着?”

大漢卻並未着急,也爲露出喜色。

他轉頭四顧,最後將目光落在了陶謙的棺木之上。

“把人擡出來,鞭屍五百,再走!”

“啊?爲何啊?這,這未免有點過了……”

那大漢給了手下一腳,皺眉道:“既是裝成了曹軍,那就自然要做的像一些,陶謙與曹操有殺父之仇,不把陶謙的屍體拿出來鞭一鞭,怎麼會像是曹軍派人做過的?讓你鞭你就鞭,難道你還怕個死人不成!”

那手下人恍然而悟。

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老大,這麼缺德的主意,不是你想出來的吧,是不是那陳老頭教你的……”

“少廢話,讓你鞭你就鞭!問東問西的,跟你有什麼關係!”

“是,是!”

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章 同窗可用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6章 共成大事!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720章 殲援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720章 殲援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92章 酒醉獻子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請個假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98章 夢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739章 大捷報第702章 大事件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626章 差距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4章 鄭家婿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70章 劉十億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6章 大饗諸士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42章 師徒定事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85章 過猶不及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55章 陽平亂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
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章 同窗可用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6章 共成大事!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720章 殲援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720章 殲援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92章 酒醉獻子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請個假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698章 夢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739章 大捷報第702章 大事件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626章 差距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4章 鄭家婿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70章 劉十億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6章 大饗諸士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42章 師徒定事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85章 過猶不及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55章 陽平亂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