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扶風法正

劉儉打算派出使者去見董卓……說實話,這件事在場的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些沒底。

丞相居然要派人去說服董卓?這件事怎麼聽怎麼感覺有些危險。

但既然是丞相的命令,諸人也自當遵從。

只是這使者的人選,若是仔細想想,發現確實很難。

畢竟要見的人是董卓啊!

既兇狠同時又有野心的涼州匹夫,而且他現在的手中還有十餘萬涼州軍士!

若是換成別人,荀彧或荀攸等人就向劉儉毛遂自薦了,但面對的人是董卓,他們並沒有什麼信心能夠勸服他們。

荀氏兄弟都是胸中有抱負之人,他們並不怕死,只是怕有了問題不能解決,回頭反倒是耽誤了朝廷的大事。

賈詡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

他遂對着劉儉拱手道:“丞相,李文優可能擔此任否?”

劉儉認真地思索了一番,隨後道:“可行,文和!來日你引文優來相府,吾親自問問他的想法如何。”

“喏!”

……

次日,賈詡以公事爲由,引李儒來了劉儉的面前。

一開始李儒還有些不明所以,聽聞劉儉有公事找他,路上還一個勁的向賈詡詢問是什麼公事。

問題是賈詡的嘴巴太嚴了,任憑李儒怎麼問,賈詡就是不說,這讓李儒感到很是無奈。

直到見到了劉儉,聽劉儉說出來讓他去涼州當使者的事情,李儒方纔驚出了一身冷汗,暗道賈詡這老傢伙的嘴是真嚴啊!

先前怎麼問都不說,原來是在這等着我!

這不是害人麼?

便見李儒當即向劉儉下拜,道:“丞相,非是末吏怕死,不肯盡心力,只是董公平日裡最記恨的,就是那些背叛者……”

話說到這的時候,李儒心驚膽顫的看了看眼前的劉儉,生怕此言會惹劉儉不快,引起他的不滿。

但是劉儉看向他的表情很溫和,並無異常,這讓李儒心中着實鬆了一口氣。

“丞相,非是李某人不盡心力啊,只是此事若讓我去,定會平添相國心中的怒氣,於丞相的大事不利啊。”

劉儉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給我推薦一個人,你這麼長時間以來都在董仲穎的身邊,想來也是對他的秉性極爲熟悉吧?還有在關中的這些本地人傑之中,伱這麼多年就沒有爲董仲穎物色到什麼人才嗎?畢竟你在其身邊也是極爲受寵的。”

“我聽說董仲穎這些年在關中也是極力的拉攏各式各樣的人才,可因爲他涼州人的出身而一直沒有特別大的進展……這關中之地,想來應該也有他所傾慕的人傑吧?”

李儒連忙道:“丞相高見,其實,李某心中倒是真有一個人選可以輔佐丞相辦成這件事。”

“何人?”

“其實董公自打到了長安之後,一直在致力於招募一個家族的人,但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就是扶風郡的法氏家族!”

劉儉恍然的點了點頭。

李儒繼續道:“現有扶風郡名士法真之孫,法正,年僅二十一歲,卻已經是名震一方的名士之流!”

“董公在前兩年的時候,曾致力於招募年輕的名士,對這個法正也是幾次三番的派人去尋。”

“只可惜,這個法正一直沒有入仕到相國府中。”

“後來,李某曾親自代表董公,盡表誠意,前往法家去請這面法正,並與其見面。”

“見面後,知其人確實非同一般。”

“可以稱的上是關中之地的諸俊傑之首了。”

“特別是此人有急智,膽子還大,絕非一般人。李某也自覺相較於他,遠有不及。”

“丞相若是能夠招募法正來丞相府,並委以其重任,使其前往冀縣與董氏溝通,將來必會有奇效!”

劉儉聽到這,呵呵笑道:“怎麼聽你言下之意,仿若有些當年孝惠帝請商山四皓之事。”

李儒道:“孝惠皇帝請商山四皓出山,以確立自己太子位穩固,其實並非是高皇帝被商山四皓所震懾,而是高皇帝看出了朝中諸人皆願助孝惠皇帝成事,甚至不惜動用所有關係,請商山四皓出山相助,足見孝惠皇帝的勢力已成,無法動搖。”

“今丞相若能使扶風法氏的人前往董公處做使者,與商山四皓首之事,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想來董公一定會通過扶風法氏之人看出丞相在關中的勢力已成,等閒已經是無人可以動搖,屆時他心中無奈,這談判的事情就相對容易的多了。”

劉儉說道:“你這話倒是頗有一些道理。”

“既然如此,就有勞文優你再跑一趟扶風郡的法家,去見法家的家公,就說吾想要徵辟法正入幕相府,爲使者代表我前往西涼去執行重大之事。”

李儒知道,這是劉儉對自己所下的命令的最後通牒。

自己已經拒絕劉儉前往涼州當使者了,若是他再不能說服法正來歸順,只怕劉儉對自己的投降真意一定會有疑慮,說不定到時候就會暗中查證自己,這對於李儒是非常不利的。

今後恐怕就沒好日子過了。

就見李儒急忙衝着劉儉保證道:“丞相放心,李某一定是不辱使命。”

……

李儒這一次確實沒有誆騙劉儉,他確實做到了!

他親自前往扶風郡,將扶風法氏的法正請到了長安。

但其實仔細研究,這並不是李儒的功勞!

劉儉的聲名早就傳遍了天下,先前法家不響應董卓的徵辟,是因爲他們覺得董卓不配。

但是跟董卓相比,劉儉可不一樣。

在這個天下間,不論是聲名還是軍功和文韜武略、劉儉都是首屈一指的。

可以說,現在的劉儉已經代替了袁紹,成爲天下楷模。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劉儉派人來徵辟法正,可以說是給了法家好大的面子。

扶風法家的人幾乎都沒有猶豫,就讓他們的子侄法正來到了長安,與李儒一同面見劉儉。

法正現年二十一歲,但已經是扶風有名的才俊名士了。

當然,這跟他本人的能力有關,也跟扶風法家對他的扶持有關。

畢竟名門家族的人想要出名並獲得資源,比那些普通的家族要容易很多,這是人類自打組建社會關係之後就一直固有的規律。

即使是兩千年後,也並不例外。

法正隨同李儒來了長安之後與劉儉見了面,並接受了劉儉的考察。

劉儉非常善於考教手底下人的,能夠較爲準確的試出手下人的才華。

他對法正的考試,沒有一項是有關經文的,全部是時政、民生、種田、技術、雜學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令劉儉頗爲驚訝的是,法正對於劉儉所詢問的這些關於民生、政治、雜學的常識都是非常精鑽,而且能夠表達出很多自己的觀點。

劉儉斷定他平日裡一定是下了非常大的苦功。

按道理來說,像他這種名門子弟,特別是其祖父,還是經學名士……他的主要精力都應該放在學經上,如何反倒是對這些各種時政以及民生諸道這麼瞭解呢?而且聽他的回答似乎都並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長久的積累以及經過深思熟慮,特別他能夠與劉儉產生一些共鳴,彼此交流!

他還會根據劉儉的提問,反問出一些很經典的問題,讓劉儉大爲欣賞。

“孝直果然是難得的青年才俊啊。”

劉儉最終給了他這麼一個評價。

法正見劉儉如此誇讚,急忙向着他行禮說道:“正能夠得到丞相賞識,實是畢生之幸,正此生最渴望的,就是希望能夠得遇明主,輔佐其成就大事,今番遇到丞相,實乃得償平生之所願!”

劉儉笑着衝法正招了招手,讓他坐下:“不必如此客氣,不過吾倒是有一件事心有不明。”

法正很聰明,他大概能夠猜到劉儉心中所疑。

“正知曉丞相想要問什麼。”

“哦?孝直竟果然如此機敏?這倒是有趣,好,那我就問問孝直,你覺得我想要向你所問何事?”

法正正容言道:“扶風法家乃是經學世家,吾祖父更是關西名士,家族之爭,以經學而論長短。”

“大將軍覺得法某應該是長於經學,而短於時政民生之事,然今日大將軍考教於我,卻見正長於民生之道,所以大將軍想要詢問我這到底是爲何?”

劉儉哈哈大笑,說道:“孝直不但是精於時事民生,而且善於揣測人心,這一點也非一般青年才俊所能及,不過你越是這樣機敏,我就越能放心的讓你去涼州辦理大事了。”

法正笑道:“其實某精通數算,商道,民生,雜學,乃是近年之事。”

“法某自幼秉承家族之訓,恪守學經,拜訪名師,渴望能夠在經學上取得造詣,畢竟這是我法家數代的揚名之法。”

“但是法某在五年前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目標,不再研習經學,而是主動學習關於民生水利農耕等各種諸道,因爲法某知道當年丞相與董卓共同執行新政,這個天下早晚有一天會變。”

“抱着經學典籍指望得到仕途,揚名天下,家族代代不衰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雖然很多名門望族並不甘心,但是在法某看來,這就是這個天下的實情,雖然法某也心有不願,但我知曉這是大勢所趨,若是某不改變自己的觀念,那整個扶風法氏早晚必跌於末流。”

法證的話讓劉儉很是動容。

顯然,若是天下所有的望族子弟都能有法正這樣的覺悟,那麼大漢的改革就一定會容易許多。

身爲被改革碰觸利益的羣體,法正卻沒有與那些其他的家族抱團使勁的維護舊制度,而是以改變自己,學習新東西,接納新東西,順應這個天下的走勢作爲目標。

他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的完善自身,不讓時代來順應自己,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來適應這個時代。

這樣的人說實話,讓劉儉有一種共鳴之感,真是勵志啊。

畢竟對於適應時代的人來講,這個天底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劉儉爲順應時勢而付出的努力。

畢竟他是一個從後世來到古代的穿越者,這份適應之感的痛苦,他最是心知肚明。

“孝直能夠有這般的覺悟,實在是天下之幸!”

“我大漢朝的人,若是都能有如孝直一般,何愁我大漢朝不會興盛,又何愁這個民族不會強盛?又何愁大漢天下不會安寧?又何愁天下人不會豐衣足食呢?”

“丞相誇讚過甚了,正遠沒有丞相所說的這般好。”

“孝直,這一次我找你來相府,除了要徵辟你之外,還是有一件任務要交給你,想來再來之前,李文優已經跟你說了吧?”

法正鄭重的點了點頭:“李校尉已經跟我說過此事了,丞相想要使關中安定,則必須要安撫涼州軍。”

“丞相與董卓這些年來的交情,可謂亦敵亦友,雖然彼此之間也有過摩擦,卻也交情不淺。”

“法某想過,只要法某抓住董卓心中的軟處,並將丞相的一片誠意轉達給他,董卓必然不會與丞相拼死爲敵到底。”

“只是還請丞相將您這些年與董卓之間的交情,還有對董卓的瞭解,以及丞相認爲董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都說給我聽。”

見法正如此認真,劉儉很是欣慰,他隨即認真的對法正詳述起來。

包括他本人對於董卓的瞭解,以及對方心理和性格上的分析,劉儉毫不吝嗇的都告訴了法正。

法證聽的很是認真。

他將劉儉所告訴他的內容,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裡,有一些記不住的,甚至命人將筆紙拿了過來,記在紙上,用以回去之後仔細揣摩。

第二日,劉儉又再度讓法正來到了他的相府。

然後他還將賈詡和李儒這些人找來了,讓他們給法正介紹一下董卓的情況。

經過這麼多人的詳述,法正也大概知道了董卓與劉儉之間的利益糾葛,同時也知道了董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在仔細的斟酌了一番以後,又將自己說服董卓的話大概向劉儉敘述了一遍,請劉儉幫他加以潤色參考,並提出意見。

在經過了精心的準備之後,法正終於向着冀縣出發了。

……

冀縣,董卓的居所。

董卓早就知道劉儉進入長安的消息了。

一開始得知這個消息,董卓差點沒急吐血,畢竟長安是他的大本營,劉儉進入長安就等於斷了他的歸路。

只是他這段時間不敢動,因爲他的病情總是在反反覆覆的,一會兒好一會兒壞。

而對外,他都是宣稱自己的病情沒有什麼問題。

他手下的這些西涼將領都是什麼樣,他自己心裡最有數。

這些人目前還沒有鬧僵起來,是因爲他們都覺得董卓的身體暫時沒有問題。

若是董卓現在率領大軍殺出去,必然會讓這些西涼將領知道他已經病得非常重,到時候別說殺回長安,會不會有人直接造反都不好說呀。

在這種情況下,董卓可不敢輕易返回長安,而且他也寄希望於劉儉與袁紹能夠打的兩敗俱傷,到時候自己再乘機坐收漁翁之力,倒也不錯。

只是沒有想到,劉儉這小子實在是太厲害了!

他竟然以迅雷不及樣之勢擊敗袁紹,同時還平定了關中境內的叛軍。

就連天子也是廢的十分迅速。

而王允和楊彪等人則是被他很快的誅除了。

一切的一切都彷彿發生在旦夕之間,快到董卓都沒有反應過來。

而隨後,劉儉又乘機減少了西涼軍的糧草供應,這是讓董卓非常頭疼的一件事。

劉儉不斷西涼軍的糧,但同時他給涼州軍的糧草也有限,讓西涼軍囤積不起來過多的糧食,這樣西涼軍就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但偏偏還得依賴朝廷的供應。

每每想到這裡,董卓就氣的想殺人。

劉德然真是奸詐狡猾,欺人太甚啊!

他到底想要做什麼?

若是想打,大可驅兵一戰!

若是想困死自己,大可徹底斷糧!

董卓現在真有點猜不透劉儉的想法了。

這小子着實可惡!

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507章 定胡虜!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50章 誰用誰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737章 接班人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396章 抓!就是抓!今天母親出院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發燒了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89章 北上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364章 冠軍侯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88章 放手一搏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516章 子不類父
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507章 定胡虜!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50章 誰用誰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737章 接班人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396章 抓!就是抓!今天母親出院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發燒了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89章 北上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364章 冠軍侯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88章 放手一搏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516章 子不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