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追取南陽

第716章 追取南陽

袁紹想要撤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劉儉的大軍就在他的對面,袁紹現在若是要撤退,必然要面對劉儉的全力追擊。

但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最終還是必然要撤退的。

撤退,面臨的是會受不少損失。

但是不撤退,面臨的結果,是劉儉可能將他的大軍全部通過一場仗一場仗的吞沒。

建安三年二月,袁紹與劉儉在雒陽展開會戰,袁紹屢戰不勝,士氣受挫,再加上荊州諸路豪強皆向袁紹請求撤軍,如今不論是軍心還是人心,都不願再戰,所以袁紹就算是強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用。

終於,袁紹只能撤兵了。

但毫無疑問,現在撤兵,風險還是非常巨大的。

北軍一旦強襲,必然會使袁紹損失慘重。

但有損失也不得不撤。

爲了能夠妥善撤離,袁紹找到了他的心腹愛將——文聘。

而文聘也是袁紹麾下諸人之中,最擅長防守的將領。

而今日,他也爲袁紹推薦了兩名新人,言此二人可堪大用。

一個人乃是義陽人,姓魏名延,字文長。

另一個乃是袁紹的本鄉人,汝南陳到字叔至。

兩個人年紀輕輕,卻被文聘看重,一直留於帳下聽用,今番尋了良機,推舉給了袁紹。

對於文聘的舉薦,袁紹當即應諾,皆予以提拔。

“仲業,雒陽已然不可取,諸人皆無進取之心,只能撤退,只是若要撤退,劉儉必起大軍強襲,恐損失不小,汝是袁某帳下最長於防守之將,當此時節,你可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

文聘的臉上露出了幾分凝重之情。

他認真地思慮了片刻,方纔慢悠悠地說道:“主公,依照末將看來,想要完全無損失的撤退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袁紹認真地點了點頭,道:“如何減少到最小?”

文聘正色道:“只能是各部分而行之,各部戰將分別領着手下的兵馬返回南陽郡,這樣一來,劉儉的主要兵力應不知道該進攻哪一支軍隊,便也會分化……劉儉的軍隊分化對於我們的好處還是比較大的,畢竟他的騎兵都聚集在一起,這樣的破壞力相當巨大。”

“一旦雙方正面交戰,其騎兵對我們的傷害幾乎無可比擬。”

“但若是能夠將兵馬分化,他的騎兵也分化,雖然也會對我們的各部造成損傷,但是卻不能發揮那麼強悍的戰鬥力,這樣也就可以將損失降到最小。”

“雖然這樣依舊會有損失,但已經是最穩妥的方法。”

Www ⊙t t k a n ⊙CΟ

袁紹聽到這兒,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事到如今,也只能這麼辦了,我已經讓黃祖和周泰從南陽那邊率領兵馬前來接應。”

“由他們兩個人來迎接,多少也會起到一些作用的。”

……

隨後,袁紹開始下令,讓各部開始撤退。

袁軍欲撤退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儉那裡。

他這邊早就做好了準備。

按照劉儉的設想,袁紹爲了防備己方對其展開窮追猛打,定然會化整爲零,將兵馬分成小部,從不同的方向與道路向着南陽郡撤退,畢竟南陽郡距離司州的距離非常近,只要這些兵馬進入了南陽郡的轄地範圍,進入了南陽郡任何一座城池之中,就有能力進行駐紮,同時得到糧食補給。”

雖然這一道上各部分兵馬依舊會遭到劉簡的窮追猛打,但是損失相對於來說就會少了許多,

現在果不其然,袁紹確實是按照劉儉的所想所做的。

劉儉當即找來了郭嘉和荀攸兩個人。

他向這兩個人詢問意見,眼下應該如何對袁紹展開下一步的攻擊?

荀攸當即先向劉儉做了諫言。

他認爲,袁紹的兵馬化整爲零,確實避免了能夠遭受到己方最大攻擊、損失最大的局面。

但是這不代表他不會沒有損失,己方也可將兵馬分爲數路,但是不需要將兵馬分散的像袁紹那麼多路,只要掐住主要的追擊道路就行了。

不管對方分散成幾路兵馬,他們最終依舊是要走幾條最重要的幹道,向南陽郡撤返。

只要能接着這幾條主要幹道對他們進行追殺,那就能夠取得最大的戰爭利益,不必被袁軍牽着鼻子走,他們分成多少路,己方就要分成多少路追擊。

這樣一來,不但達不到最佳的效果,還有可能遭到對方的反擊,反而讓己方蒙受損失。

至於將幾方的主要兵馬分成幾路,荀攸覺得己方的兵馬分別有趙雲、顏良、文丑、張遼、華雄,五路兵馬追擊足以,其餘的諸將皆由率五名將軍統帥,進行追殺。

同時,荀攸還建議劉儉將剛剛在弘農郡攻城的徐晃調遣過來,作爲從側面能夠隨時接應這五路兵馬的接應部隊,這樣就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最後,荀攸又站到了輿圖之前,爲劉儉大概分析了雒陽以及南陽的接壤形勢。

同時,雒陽前往南陽郡的道路,應該派諸路將軍率領多少部隊前往,他都做了清晰的考量。

可以說,荀攸這次基本上將追擊的戰鬥給劉儉做了非常全面的細化,讓劉儉能夠直接拿來就採用實行,完全用不着修改。

聽了荀攸的話,劉儉非常的滿意,他不住的點頭。

“也得虧是公達在此,才能夠有此精妙的言論。”

“吾心甚慰之也!”

說到這兒,劉儉轉頭看向了一旁的郭嘉,笑道:“奉孝覺的公達之言是否可行?”

荀攸做的部署非常周密,完全挑不出一點毛病,郭嘉很是佩服的點頭說道:“公達爲丞相的佈置周密,絕對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夠如此爲丞相殫精竭慮,思考至此。”

“在追擊袁紹的兵馬一事上,郭某同意公達之見。”

荀攸似乎聽出了郭嘉的弦外之意。

“在追擊袁紹之兵上,奉孝完全聽取我的意見,看起來在追擊完袁紹之兵後,奉孝還有別的方略要向丞相諫言呢?”

郭嘉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公達果然是高人,一下子就看透了郭某的意圖。”

荀攸急忙拱手說道:“奉孝何必如此過謙,你我乃是同郡之人,彼此相知,你郭奉孝在潁川之地聲名甚大,我對伱早就是欽佩不已了,今番能夠聽見奉孝高論,實在是畢生之幸。”

郭嘉急忙擺了擺手,說道:“不敢不敢,豈敢勞公達這般的盛讚。”

“既然公達有此言,那我就跟你說了吧。”

“丞相,依照我來看,此番僅僅只是追擊袁紹的兵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當趁此機會一舉攻克南陽郡,纔會有最大的戰略收穫。”

這話一說出來,劉儉和荀攸頓時都愣了。

隨後就聽劉儉慢悠悠的說道:“攻克南陽郡這事兒,我倒也不是沒想過,只是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奉孝覺得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

郭嘉肯定的點了點頭。 “丞相,無論別人怎麼想,但是郭某覺得現在卻是最合適的時機。”

“雖然丞相先前放出風來,想要攻下南陽郡,但是對於南陽郡中的諸族來說,丞相雖然有這個準備,但是他們絕不會想到,我們在袁紹撤兵之後,就會一邊追擊,一邊做攻取南陽郡的準備。”

“畢竟剛剛經歷過各方大戰,江東那面,雖然曹操和劉玄德已經達成了談判協議,但尚未完全退兵,孫策那面與公孫瓚將軍交戰,似乎還處於上風。”

“益州的袁遺雖然撤退回了漢中,但是兵馬依舊陳列於漢中,並未返回成都。”

“涼州那邊,韓遂,馬騰與張翼德的交手也未分勝負。”

“當此時節,南陽諸族怎麼想都不覺得我們會在這個時候反守爲攻,一邊追擊袁紹,一邊反攻宛城,將南陽郡掌於我等手中。”

“而且,就算是他們想到了,他們也不會想到我們的速度居然這麼快。”

“按照袁紹軍中人對我們的推斷,他們會覺得我們在這次追擊之後,會先集結兵馬,調動糧草,準備攻城器械,然後方纔會向南陽舉兵。”

“而我們偏偏反其道行之。”

“這樣一來,對方只會以爲我們是在追擊敵衆,而不會以爲我們是要大舉對南陽郡發動進攻,如此就搶佔了一個出其不意的先機。”

“丞相以爲如何?”

劉儉緩緩的站起身,在帥帳中來回踱着步子。

少時,便見他停下了腳步。

“奉孝所說的方法可行,但是也有一些冒險。”

“只是這風險不大,確實是值得一試。”

郭嘉聽劉儉這麼說,隨即拱手道:“還請丞相早做準備。”

劉儉滿意地點了點頭。

……

就在劉儉在雒陽方面將袁紹擊退的時候。

西線張飛的戰場也出現了巨大的進展。

漢軍對金城郡的滲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現在的涼州生產兵團在金城郡的威名與日俱增,很多金城郡與北地郡的地方豪強開始主動的去聯繫張飛,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而這些人原先都是與韓遂叛軍聯合的,是支持叛軍的重要存在。

現在開始,他們已經向張飛的生產建設兵團諂媚,那就說明叛軍兵馬在涼州的影響力越來越來越低了。

而韓遂的叛軍之所以能在涼州招募大將的羌兵爲他們的羽翼,主要也是因爲這些地方的大豪強作爲支撐。

如果這些地方的大豪強也開始向朝廷方面靠攏的話,很有可能就會斷了韓遂今後在涼州招募羌兵的兵源。

這是韓遂所堅決不能容忍的。

本來韓遂是想退守金城郡與敦煌郡等地固守的,但是現在他的大本營金城郡都受到了朝廷這麼嚴重的滲透,韓遂再不發飆可就不行了。

不過韓遂也是個明白人,他知道現在若是他在金城郡大開殺戒,與本地豪強翻臉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他更無法在金城立足了。

張飛之所以能夠在金城郡和北地軍等地滲透的這麼快,那是因爲他先前收服了李堪、楊秋等四名叛軍首領。

此舉不但大大增長了張飛的威勢,同時也使叛軍的士氣前所未有的低落。

所以韓遂現在無論如何也要挽回敗局。

只是先前他爲了追殺李堪等四將,折損了一陣,被張飛殺的大敗,手下兩萬最精銳的士卒幾乎喪失殆盡。

這一戰大大失了韓遂的元氣。

現在,讓他立刻組織手下的兵馬,與張飛再來一場會戰……同時保證自己能夠打贏張飛。說實話,韓遂心中也是沒有底兒的。

最終,韓遂還是隻能找他的好兄弟馬騰商議。

馬騰認真的思考之後,覺得眼下光憑叛軍的各路首領,想要徹底的打敗張飛還是非常的困難。

現在需要集結其他的勢力,與他們合作,共同與張飛交手。

馬騰認爲,白馬氐人首領楊駒,以及在枹罕稱王置官爲亂的宋建,是他們可以聯合的人選。

與氐人與宋建合作,可以大大擴充叛軍的實力。

韓遂深然馬騰之言。

隨後,韓遂一面派人與宋建和氐人首領楊駒溝通,言明大家在西北稱雄多年,一旦自己被破,就是脣亡齒寒的局面。

一面讓馬騰率領樑興,馬玩兩部首領從金城郡出發,將兵馬暗中指向漢陽郡,意圖威逼在漢陽郡的劉表,使劉表向張飛求援,用以緩解金城郡現在的壓力。

張飛這面在知道了韓遂的動作之後,當即有所行動。

張飛親自督呂布、張繡兩路兵馬揮師漢陽郡去攻打馬騰的部隊。

同時一面派使者前往隴右,以朝廷的名義招降何首平漢王宋建。

張飛言明,雖然宋建大逆不道背漢稱王,但是現在涼州情況特殊,再加上宋建身爲邊郡人,不通義理,多少可以原諒,只要宋建卸下王爵,可重新作爲漢臣。

他張飛願意作保,將宋建重新招回漢朝,並封爵位。

張飛雖然如此做,但宋建未必同意。

這一點張飛也是知道的,他只是爲了牽制宋建。

隨後,張飛督呂布,張繡兩人,在漢陽郡邊境與馬騰的軍隊交手。

兩方展開一場惡戰。

張飛使呂布率軍強攻馬騰的主力軍,擋住馬騰與馬超。

而他自己與張繡則是強攻樑興,旦夕破之。

樑興在奔逃之時,被張飛手下的燕雲騎士用短箭射死。

隨後,張飛又與張繡回師,與呂布共同攻打馬騰。

不過這一次馬騰表現的非常強硬,竟然是硬生生的阻擋住了張飛與呂布的腳步。

他這次重用了一名戰將南安龐德,使其與馬超分別率領左右軍突殺,倒也是異常難打。

不過,這樣的戰法是沒有辦法難倒張飛的。

(本章完)

再請天假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712章 赦俘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72章 朕之族弟第731章 失陷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364章 冠軍侯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740章 議降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
再請天假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712章 赦俘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72章 朕之族弟第731章 失陷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364章 冠軍侯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740章 議降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