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

孫堅在前線戰死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蔡瑁和黃祖那裡。

蔡瑁和黃祖聞言皆是大驚。

因爲現在就整個荊州的戰將之中,孫堅可以稱的上是袁紹手下的第一大將。

孫堅的陣亡,對進攻司州和關中的戰略是影響極大的。

而且孫堅的死,也算是徹底的撕開了袁紹與劉儉之間最後一層窗戶紙。

這一下子他們兩方的真面目都暴露出來了!

也算是不死不休之勢了。

劉儉與袁紹之間的戰爭算是徹底的拉開了序幕。

孫策帶着孫堅的屍身向着南陽郡而去,而此時,袁紹已經在邊境集結了重兵。

孫堅戰死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袁紹的主戰軍營之中時,身披甲冑的袁紹不由露出了驚色。

“文臺身死,真是喪吾一條臂膀也!”

說到這兒的時候,便見袁紹長嘆口氣,眼眸中不由閃出來兩朵淚花。

“文臺的屍體現在何處?”

有手下人向袁紹彙報。

“現由其子孫策護送着向南陽郡趕來。”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了,回頭袁某親自接待孫策。”

幾日之後,孫策帶着孫堅的遺體回到了南陽郡,在見到了袁紹之後,他一下子就哭拜到了袁紹的面前。

“孫郎,莫要如此。”

袁紹一臉心疼的,然後伸手將孫策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隨後就見袁紹感慨的伸手拍打着孫策的肩膀說道:“唉,文臺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不想卻就這般去了,吾實在是,實在是……”

說到這的時候,袁紹不由伸手擦了擦自己的眼角,顯得很是傷感。

隨後便見袁紹說道:“孫郎身爲文臺之子,可繼承文臺之職,統領舊部!”

“謝袁公!”

“孫郎且扶文臺靈柩返回宛城下葬,待吾親自往司州,去戰劉儉,爲文臺報仇!”

孫策當即領命。

袁紹身後的不遠處,袁術默然地看着這一切,隨後,就見他對一旁的袁譚說道:“侄兒啊。”

袁譚此刻望着孫策,也頗爲感傷,袁術喚他,他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叔父,何事吩咐?”

袁術笑道:“孫郎與你年紀相若,你當與之交好也!”

袁譚聞言頓時一愣。

接着他似乎有些恍然了。

其實這段時間,袁術一直在荊州,在袁紹的身邊,身爲袁紹的弟弟,袁術自然看到了很多袁紹一家目前內部的隱患。

首先,就是袁紹確實非常的溺愛他和後妻劉氏生的兒子們,特別是三子袁尚,還有年初剛剛誕生的袁買,袁紹對這兩個小的,可謂是格外的看重。

相反,長子袁譚雖然頗具威武之氣,且長於軍事,但卻沒有被袁紹所重視。

或者說不是最爲重視的。

袁譚的母親早逝,雖爲長子,但現在袁家卻缺少根基,相反他的弟弟們都是袁紹後妻所生,母子連心,在袁紹的後闈,袁紹的小兒子們在這方面就非常的有優勢。

現在的袁譚,真的沒有什麼能夠支援他的人。

不過現在,袁術的到來似乎讓袁譚有了一個可以接近並傾訴的人。

當然,袁譚也並不能什麼事都與袁術傾訴!

袁術也不是那種緊追着袁譚,跟他議論來議論去的人,只是偶爾會在關鍵時刻,適當的出言提醒一下袁譚。

今日的袁譚聽袁術突然對他說話,說要讓他交好孫策,先是一愣。

接着頓時恍然。

他感激的衝着袁術點了點頭,道:“叔父指點甚是。”

袁術笑了笑:“孫伯符年紀輕輕,能在三軍陣前,河北萬軍之中,將其父的屍身搶奪而回,足見其勇,將來必成大器,你與他交好,對伱沒有壞處。”

“正是,正是!”

……

……

袁紹折損大將之後,義憤填膺,大舉興兵直奔司州而來。

而劉儉那邊,在知曉了孫堅死亡的消息後,並沒有覺得很興奮。

現在的孫堅,在劉儉眼中,並不算是同一級別的人物,他只是袁紹手底下的一個打手,一個能夠在陣前對己方的戰將們形成威脅的人物。

但他對自己形成不了威脅。

他的死,或許會成就徐榮,徐晃,張郃之威名,但卻成就不了他劉儉的。

現在對於劉儉來說,關鍵的問題還是司州的望族上。

戰爭不論打成什麼樣子,劉儉都承受得起,但是司州當下最爲重要的事情還是糧價和民生,還有諸多叛亂流民。

只有把這些事情辦妥了,使司州的局勢真正安定,劉儉才能夠放心的進入關中。

孫堅突然反攻徐榮,雖然打亂了司州原本的局勢,但戰爭結果,卻讓劉儉比較滿意。

至少,現在袁軍在司州的影響力,因爲孫堅的死而大大減弱,所以控制糧價的事情在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的很順利了。

當下,劉儉不再猶豫,他將囤積在河內等地的糧草,大幅度的壓入了司州,並讓河北商貿協會的諸家一同向司州之地發力,竭盡河北之力控制司州的糧價。

另外,劉儉還向中原的八廚集團發令,讓他們限制中原方向通往司州方面的糧食供貨渠道,特別是對那些還在極力哄擡糧價的家族的收糧渠道,一定要掐的死死的。

張邈如今已經是背袁投劉,爲了八廚集團的利益成爲了劉儉的忠實死黨。

如今司州的糧價之災也波及到了中原,按照道理來說,張邈王芬等八廚集團中人是希望糧價上漲,從而收割那些貧農的血液。

劉儉如今也壓制糧價,很是不符合八廚集團的利益。但是近年來,劉儉對兗州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他的兵馬和勢力雖然不在兗州,但是對於兗州的滲透力卻無人可比。

特別是如今中原各家的主要財貨獲取渠道,已經成爲了將河北的商品向着南方傾銷的集散地,作爲中盤商的八廚集團,這些年越來越倚重與河北的商貿合作。

故而,經過八廚集團最終的權衡,他們還是認爲聽劉儉的話好一些。

取重舍輕,也不能什麼錢都兩邊兒掙了是不是?

當然,只是憑藉商貿以及政治手段來硬壓糧價的話,那些司州的望族也不會服氣。

除了經濟方法,劉儉還需要配合以軍事。

徐榮打敗孫堅在司州站穩了腳跟之後,劉儉便盡起本部大軍,開入三河,直奔雒陽而走。

ωωω⊙тt kдn⊙C〇

這次劉儉集中了河北大部的精銳,加上徐榮的前陣兵馬,足有八萬之衆。

當然,現在河北的兵馬數量在天下算是比較多的,而且爲了不是兼顧着北方外族諸事,劉儉還可以抽調更多的兵馬南下。

不過,在劉儉看來,這八萬兵馬的行動,也已經算是驚天之事。

足夠平定所有的戰局了!

孫堅戰敗的事情,讓司州的各大望族本來就對袁紹有些失去了信心。

如今劉儉親自抵達司州,大力打壓糧價,令司州諸勢力聞風喪膽。

很多司州的望族都開始暗中計劃背叛袁紹,投靠劉儉,以求保全自己的家族。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利益雖然很重要,但是家族的存在與否是更重要的事情。

雖然大部分人是這樣想的,但是終歸有一些人是沒有這份眼力見兒的。

特別是有一些在司州猖狂已久的家族,他們真是不把劉儉這樣後崛起的英雄人物當一回事兒。

他們覺得大漢王朝依舊還是他們的天下,這世間的運轉規律依舊還是原先的那一套運轉規律。

只是可惜的是,經過這些年來世間時局的錯綜變化,所有的制度還有運轉規律,早就不是已經當年的那一套了。

望族、閥閱、還有豪右想在地方像是原先一樣的橫行霸道,凌駕於官署,那真的是不可能的。

劉儉的大軍進駐到了司州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壓糧價!

第二件事就是召集流民,收攏叛軍。

他要將叛軍流民重新收歸爲良民,並給他們田地,讓他們能夠得到休養生息。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

這件事對於劉儉來說,也算是一件最爲重要的事情了。

人力即是生產力!

大漢朝的普通黎庶,就是這個國家的根源性動力。

一定不能因爲朝廷的弊政而讓這些基層的民衆損失太多。

當然,那些不想歸順的叛亂賊首也是很多的,所以劉儉決定一邊撫慰,一邊絞殺,撫剿並用,方能鎮住司州的局勢。

至於不願意歸順的人是誰,這就很簡單分辨了,爲首的就是那位司州目前統帥反派勢力最大的一股賊寇李響,自稱爲張角的徒弟。

李響的兵力還是比較雄厚的,畢竟現在他手下的叛軍已經接近七十萬。

當然,這所謂的七十萬叛軍,其中夾雜了很多水分,青壯男子不少,但是老弱病殘也比較多。

特別是這些兵卒都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訓練,一旦到了戰場上,除了人數能夠碾壓之外,又怎麼可能與正規的河北軍相比呢?

當然,這支兵馬你也不能小看他,畢竟他們都是餓瘋了的暴民,他們一旦拼起命來,那也是不要命的!

失去了生存慾望的人,只是憑藉着一股悍勇之勁兒的暴民也是非常恐怖的。

但問題是,河北的宣傳機構現在已經在司州大肆宣揚劉儉的仁德之政。

比如,劉儉到了司州就壓低糧價,並招募流民叛軍,給予田地,重新建檔建戶籍,方方面面都是爲了最底層的百姓考慮的……

劉儉有這樣的正面形象,那李響手下的那些人自然就不會拼死與這位顧念着他們的河北撫遠大將軍交戰了。

若是叛軍對上了袁紹,他們定然會拼死與之交戰,不顧生死。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他們定會抱着這種心態與袁紹軍決戰。

但是,面對着劉儉這樣想要使他們重新歸於安定生活的人,他們實在是心中有猶豫。

若是劉儉真的能使他們歸於安定的生活,給他們一條生路,那他們若是與河北軍硬拼,豈不是斷了自己的日後前程嗎?

很快,河北的各大流民勢力之中,有很多人開始暗中與劉儉接洽。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畢竟是大部分的人還是渴望能夠好好的生存下去,誰也不想將性命放在戰場上。

以李響爲首的司州叛軍,能夠叫的出名字的,大概有數十股,但是經過了一番操作之後。大概將近有一半兒的小五賊寇紛紛向劉儉表示了想要投降的誠意。

而剩餘的那些叛軍,就算他們的首領不想投降,但是他們手下的叛賊卻大都人心思歸,想要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

更爲要命的是,劉儉這個人是一個說做就做的性格。

那些歸降到劉儉麾下的叛軍,立刻就被劉儉安排了屯田整編,又重新登記造冊,製造戶籍。

這一番操作下來,所有的叛軍普通士兵們的心都有些活份了。

大家都紛紛有意想要投到劉儉那邊去,讓劉儉重新將他們登記造冊,變爲良民,平平安安的繼續生活下去。

畢竟這纔是人生活的主流啊。

眼看着所有的叛軍態度越來越變幻莫測,李響不由着急了。

如果讓劉儉再這麼胡搞下去,別的不說,叛軍的士氣就會被他打壓到最低,到時候不用朝廷方面派官屬的軍隊平叛,叛軍自己就會四散分崩離析了。

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李響終於鼓起勇氣!

他集結了所有的大軍,在雒陽北部的孟津之地集結人馬,準備與劉儉展開一場大決戰。

按道理來說,李響在是帶着最底層的貧農,向權貴階級發起挑戰的。

在某種程度上,劉儉還是比較尊重敬佩他的。

當然,這個尊重和敬佩只能埋在心裡。

可是,當看着李響集結了大軍來向自己挑戰的時候,劉儉心中則是對他充滿了鄙夷。

如果他真的是爲民請願,爲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而起義反抗朝廷的話,那現在自己抵達了司州,他就應該卸甲來降,輔助自己將司州的局勢穩定下來,讓所有的百姓能夠過上好的生活。

他若是真的如此做了,劉儉還覺得他是一個真正爲民請命的人。

但是現在,他看到劉儉破壞了他的起義,招走了他手下的叛軍,因此,他熱血上涌,集結了大量的兵馬來與劉儉交手決死戰。

只是通過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他也不過是一個只顧着自己的軍閥式人物。

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必須要被消滅。

於是,李響率領叛軍六十萬,而劉儉則率領河北軍八萬,雙方在孟津擺開陣勢,展開了一場終極決戰!

而此時,已經是興平六年初春三月,公元196年。

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18章 大青駹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12章 赦俘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710章 八千騎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0章 以少搏衆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50章 誰用誰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8章 劉儉上雒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89章 北上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今天母親出院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今天幫老媽搬家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章 同窗可用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50章 誰用誰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63章 益州危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626章 差距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
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18章 大青駹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12章 赦俘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710章 八千騎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0章 以少搏衆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750章 誰用誰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8章 劉儉上雒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89章 北上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今天母親出院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今天幫老媽搬家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章 同窗可用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50章 誰用誰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763章 益州危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626章 差距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