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準備好了嗎?3,2,1,action!”
吃過簡簡單單的午飯後,《生化危機》劇組正常運行起來。
此時春晚審覈已經結束一週,整體來看,過了審覈的節目在質量上都還算不錯。
歌舞類節目差不多已經定了下來。之前已經說過,歌舞類節目是最容易審覈的,只要歌詞上不出現如同某些傻叉店鋪發表的言論一樣的傻叉詞語——沒錯,說的就是某堡王——基本上就能夠通過。
可能歌舞類節目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控好自己的時間。
春晚最重要的環節自然是十二點敲鐘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在節目安排上,每個節目多一秒少一秒,都可能影響到後續的一切。
不過比起語言類節目,歌舞類節目需要注意的實在就不值一提了。
歌舞類節目誤差再大,頂多也就幾十秒,甚至不足十秒,但是語言類節目可就難以把控了。可能演員多說一句臺詞,多做了一個多餘動作,後面的一系列節目就必須要做出調整。
猶記得有一年春晚,就因爲前面的節目嚴重超時,導致一個節目被迫拿掉。
那可是人家靜心準備了小半年的節目,距離春晚只剩下一步之遙,卻因爲這樣的理由拿掉,實在讓人覺得委屈而又遺憾。
所以參加春晚的人大多都說,上春晚太累了。
老郭爲什麼上一次春晚就不上了?因爲即便是最終登上了臺,也必須時刻提心吊膽,生怕自己出現什麼失誤,或者多說了幾句話,導致後面節目必須做出取捨。
所以說來說去,春晚的重擔還是在語言類節目上。
經過蘇夜的“友好幫助”,今年春晚的小品可謂精彩紛呈。不必說青雲社這些民間藝術組織接地氣的相聲小品,單隻說蘇夜給老演員們拿出來的《主角與配角》、《賣柺》和《今天的幸福》,質量上就超過了前幾年的春晚。
前幾年那叫春晚嗎?那叫尷尬合集啊!
尤其是19年春晚,那是人能看的節目嗎?黃教主上臺表演小品,可能就是爲了在全國人民面前自黑一下,高喊一聲“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在以往多年的春晚襯托下,蘇夜相信,這一屆春晚一定能夠在網友們的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春晚說要創新,形式上其實還是那樣。蘇夜作爲總導演,在整個框架之下,已經儘自己最大努力堅持了節目內容上的創新。
比如2.5次元樂隊將要在春晚上表演的《權御天下》,蘇夜非常大膽地將二次元搬上了舞臺,這在春晚上還是頭一次。
他更是緊隨時代潮流,直接將虛擬現實技術和4D技術運用到了節目之中,平行世界的“洛天依”也會登臨春晚。
雖然這個虛擬人物只會出現不到一分鐘,但蘇夜相信,這一定能讓廣大的二刺螈們激動得飛身而起。
伴隨着二次元的,自然便是古風。
其實每年春晚古風都能登上舞臺,只是名字上未提及古風罷了。
蘇夜給蘇清雪準備的《蘭亭序》,伴舞是一羣漂亮的古風小姐姐。
那大長腿,那婀娜多姿的身材,那白花花的一片,那……等等,關注點好像有點問題。
除了這些小衆圈子,春晚歷年來不變的,當然還是每年一變的流量明星們。
儘管每年流量明星上春晚都會遭遇罵聲一片,但蘇夜並沒有將這個環節取消。
笑話,整個華夏的美少女們都在等着看自己的愛豆出場呢,這些帥哥不上天理不容啊!
年輕人“伺候”好了,蘇夜也沒忘記老年人們。
《時間都去哪兒了》,只這一首歌,就能收穫無數人的眼淚。與此同時,親情、愛情、友情、愛國之情。別管是什麼情,都有相對應的節目環節,以確保老年人看過之後,能有所感動和欣慰。
不管怎麼說,蘇夜導演的這次春晚,幾乎涵蓋了八歲到八十歲的年齡範圍。
只要你想看,總有你想看的部分。
春晚要做到的,可不就是老少皆宜嘛!
只是近些年的春晚,可能只照顧了老少,沒想到皆宜。
春晚準備得已經差不多了,節目的安排以及最後的彩排蘇夜基本上不用全程參與,所以在稍稍閒下來後,《生化危機》的拍攝便正式開始了。
《生化危機》的拍攝過程對於蘇清雪等演員來說是一次新奇的體驗,這部電影和以前拍攝的電影截然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羣演數量衆多。
以前的電影,大多數情況下沒什麼羣演,可能最大規模的羣演也就是《劍雨》小鎮街道的商販和行人。
但那些羣演和《生化危機》完全沒有可比性。
因爲《生化危機》的羣演不僅數量衆多,在進組之前,還要進行短期培訓。
也就是如何扮演喪屍的培訓。
事實證明,扮演喪屍也是需要演技的。如何讓血肉模糊的臉看起來猙獰可怖,如何讓自己的肢體不協調得如同《進擊的巨人》裡的奇行種,都是一門學問。
就爲了培訓喪屍,整個劇組就準備了將近一個月。
而喪屍培訓結束以後,真正的拍攝反而更快。
在地球上,自喪屍片誕生之初,喪屍電影就代表着拍攝週期短、拍攝成本低、血腥和暴力等詞彙。
因爲一般來說,喪屍片的劇本比較簡單,人物比較少,特效需求又不怎麼高,所以拍起來相對其他影視劇來說簡單得多。
單說《生化危機》這部電影,在地球上統共只拍了四十來天就拍完了。
蘇夜這個平行世界版《生化危機》的拍攝進度比地球更快。僅僅開工一週,就已經拍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劇情。蘇夜很有信心在一個月之內讓《生化危機》進入到後期製作階段。
這種類型的電影最麻煩的就是前期準備,拍攝起來其實非常方便。基本上整個電影都發生在一個場景之中(蜂巢),在蘇夜忙着春晚,劇組培訓喪屍的同時,便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將他畫的場景設計圖搭建好了。
《生化危機》最經典的激光通道、以及後面喪屍橫行的下水管道,還有愛麗絲逃出蜂巢的地下列車,此時都已經擺在了片場,就等着主角團“闖進去”,然後一個又一個“死掉”。
“cut!這條過了,大家準備下一場!”
此時正在拍攝的是紅皇后重啓後,喪屍解脫“封印”的劇情。作爲全隊最猛女漢子之一的林妍,在完全不知道“喪屍”是什麼東西的情況下,被咬傷了手,隨即開槍射殺喪屍。
——說起來原電影裡面米歇爾(曾扮演過《速度與激情》主角的老婆)死的是最冤的。憑藉她的實力,如果在知道喪屍咬人會感染,喪屍的致命弱點是頭部的情況下,完全能夠輕鬆從蜂巢闖出去。
可惜啊,死就死在了見識少。
接下來將要拍攝的這場戲,是《生化危機》的經典鏡頭之一:不明真相的特種隊隊員們忽然聽到響聲,隨着鏡頭的拉近,一個手裡提着鎬頭,一隻腳崴成九十度的“人”,走一步歪一步地緩緩走了過來,讓特種部隊的成員們懷疑自己可能看到了什麼人類迷惑行爲。
而這,正是喪屍類型片最常見的鏡頭之一:利用反物理的行走方式,表現喪屍這種怪物的不同尋常。
“好,大家準備一下,咱們今天抓一下進度,爭取早點收工!”
蘇夜拍拍手,拿着大喇叭喊道。
“老蘇!”正在這個時候,蘇夜忽然聽到旁邊響起了一個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