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智取且蘭

李豐馳軍落選,未出百進而,他忽然大叫:“好個王濬!”

身邊軍司馬鄧爍催馬上前:“校尉,怎麼了?”

“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若真是這樣,那他……”他忽然明瞭,王濬所以不隨他前來,是想爲他斷後,可笑自己受了他人的恩惠卻還在生他的氣。李豐素來剛真,心下不喜反怨,這個混帳的東西,想我讓李豐欠他的帳麼,李豐豈是欠帳之人?可是,這筆帳卻如何還好,眼下就算回軍,也起不到絲毫作用,只能是快速取下且蘭了。李豐越想越惱,王濬當時若是好好與他說,他豈會不明其理,可是他居然用騙的。

“怎麼?”鄧爍問道。

“沒什麼,這件事已經不重要了。”李豐並不想讓旁人知道此事,“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迅速拿下且蘭城,你可有什麼計策?”

鄧爍,字安玄,他是鄧芝的侄子(網友定期存摺推薦),與李豐交情頗佳,智計過人。他聽李豐之言,略一思索道:“若想迅速拿下且蘭,便要佔一個快字,不但行軍要快,攻城也要快,要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可是我們眼下帶着蠻軍戰俘,速度難以提升上去,若拋下他們,卻又怕他們爲禍……”

“不錯,這蠻軍戰俘的確難以處置。自古殺俘不祥,先帝和陛下仁慈,最恨殺俘之人,若非如此,我真想個一不做二不休。如何才能讓他們爲我所用呢?”

鄧爍忽然擡頭:“我們眼下的行軍速度不快,孟獲會不會遣一支偏軍搶到我們前面去?”

李豐咬牙道:“我也正擔心此事。孟獲此次出兵,處心積慮已久,一路上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正有一部向且蘭衝來——真不知王濬怎麼沒有把他們留住……,所以我纔想加快速度。”

“我們與蠻軍都是步兵,要想快。除非是騎兵。可是咱們營中除了探馬和傳令兵,又哪來的騎兵?探馬和傳令兵又不能攻城。這幾十匹馬,能起到什麼作用?”

李豐目光霍然一跳:“探馬和傳令兵怎麼不能攻城?咱們好生籌劃,這回咱們要讓所有人都吃上一應該!”

鄧爍道:“校尉的意思是……”

……

牂舸郡太守硃褒引軍離開且蘭。北上迎擊向寵之後,功曹譚若就陷入一種不安和恐懼當中。太守帶走了所有人馬,且蘭現在是一座空城,所有兵將加在一起,不過千人。眼下太守不在。前方戰勢不明,雖然孟大王曾說幫助太守。可是面對的是向寵啊,向寵都督的威名,在整個益州都是相當出衆的,而孟大王的軍馬來得及來不及呢?

他一直都在緊張的打探着消息,直到,城外出來了數十個潰軍。

那是太守帶出去地人馬,他們離開時衣甲鮮明氣衝宵漢,歸來時卻是傷痕累累慘慘慼戚。他們帶來了大軍失敗和向寵、李豐和王濬全軍來攻的消息,領頭地人名叫石厲根。是一個軍侯。

“功曹大人,你不知道漢軍有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兇殘。我們一萬人上去,半天時間不到,就被向寵四千兵馬打得丟盔棄甲。苦不堪言,狼狽而逃啊。功曹大人,快想想辦法啊,不然地話,且危矣。”

聽着這個消息,譚若感到似乎被人用棒子狠狠敲了一下頭頂,一陣炫暈,一陣迷茫,眼前發花,空空如也什麼也抓不住。想辦法?他一個小小的功曹能想什麼辦法?

“石厲根,太守大人呢,太守大人怎麼樣了?你們有沒有見到他?”

“太守大人,不知道啊,太守大人不知道哪時去了。”

“那孟大王的軍隊呢,見到孟大王的軍隊了沒有?”

“哼,孟獲那個混蛋,根本就沒有露過頭,誰知道他在哪裡,這些蠻子,見利忘義,口蜜腹劍,根本不可信。”

“難道說,他在騙我們不成。孟獲不來,我們拿什麼守城?”

“報,功曹大人,西門外來了一個傳令兵。”

“一個傳令兵?是哪裡的人?”

“好像是季漢地士兵,他正宣傳着什麼。”

西門外,一個威嚴的士兵騎着馬衝了過來,他地背上揹着一杆“向”字大旗,一個人就彷彿千軍萬馬一樣,在護城河外停下,戰馬擡起前蹄,發出長長的嘶鳴:“季漢益州軍馬都督向寵有令,硃褒背叛天子,已被斬首,首惡已除,餘都不問,且蘭城中大小官吏,嚴守城池,維持治安,等待都督大軍前來!”

他在護城河外將這番話高聲宣讀了三遍,又用蠻語宣讀了一遍,才撥轉馬頭,一溜煙的去了。

才趕到西城頭的譚若只覺一陣頭暈。太守死了,太守居然死了。那個士兵說得是真的麼?若是那樣的話,他是拒城而守,還是開城迎接?

他一個站在城頭,不知道下一刻怎麼辦。

“石厲根,你覺得,我們守得住此城麼?”

“回功曹大人話,小人不知道。太守若是真的死了,那牂舸郡以功曹爲首,且蘭全城百姓是死是活,全在功曹大人一言而決。功曹怎麼說,小人便怎麼做,大人若說堅守,小人哪怕支持半天就死在此處,也絕無怨言。”

譚若苦笑,正是因爲自己此刻主掌全城百姓安危,他纔不敢輕易做主。而這個打了敗仗的石軍侯,目前且蘭城最高的軍事統領,卻已經嚇破了膽,還沒有開打,便說此城只有支持半天時間。半天時間,還不如不反抗。

西天一騎再次飛來,這已經不是前一個士兵了,但是卻揹着同樣的“向”字大旗,譚若細心地看着。那士兵穿着整齊的季漢軍衣,火紅色的軍裝有如烈焰騰騰。他駐立在護城河外。如前一個士兵那樣高聲呼喝着,但是這一次,他直接點了名。要譚若等大小官吏嚴守城池,維持治安,等待都督大軍前來。

譚若的冷汗下來了,對方知道且蘭城的情況,而且對方根本沒把且蘭城地守軍放在眼裡。他們並沒有打算攻城,而是準備和平的接收此城。這樣好處是可以流血最少。說不定自己還可以不但無罪,還能撈個一官半職。可是,他們當真殺太守麼?這個消息是真地,自己投降還可以,若是假的,到時太守回來,自己何以自處?更何況,太守府中人品衆多,自己的決定稍有不測。那就是全家皆亡地後果啊。

緊接着,季漢的傳令鐵騎一個個前來,到了第五個,卻是來了一個屯長,手中捧着一錦盒。高聲叫道:“牂舸郡功曹譚若聽令!天軍出動,叛將硃褒授首,傳令譚若將硃褒首級傳示全城,以爲不守法者戒!”

這些話就如一個個炸雷一樣,嚇得譚若心驚膽戰,他讓人把那錦盒接過來,才一打開就發出倒吸了一口冷氣,太守大人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張口瞪目倒在裡面,似乎臨死都不相信會這樣死去。

硃褒的人頭對譚若的打擊是十分巨大地,才離十幾天,頂頭上司便以這種方式歸來,讓譚若感到無法隨的壓力。

城下季漢屯長再次高聲叫起來:“季漢大軍共俘獲五千名牂舸郡叛軍,都督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爾等良善百姓受人所騙,不忍加害性命。着且蘭城功曹安排人等處置接俘事宜。益州軍馬都督前鋒校尉李豐統領大軍離城五十里,着令且蘭功曹譚若前往勞軍!”

譚若覺得自己找不到心臟的位置了,雖然早知是慘敗,但是五千人馬全部被擒,還是他想不到的,要知道,對於英勇善戰的蠻人來說,殺死他們比生擒他們還要容易些,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但是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向寵居然決定全部放了他們。要知道,自古以來,叛亂的城市肯定會被血洗,他早就做好了叛亂失敗後與城皆亡或全家逃走的打算,可是沒有,向寵寬恕了全城怕人,讓他來統領全城,安撫百姓,而且現在,把所有地戰俘全部放回,讓他們閤家團圓。這是誰也想不到的。

事實上,在聽到大敗的消息之後,全城已經一片哭聲,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命運,就在這段時間裡,早有數不清的人來向他請願,既然硃褒死了,向都督又不屠城,就獻城投降吧。而現在他們地家人還可能平安回來,還有什麼比這更吸引人的呢?

譚若點頭道:“好吧。全城懸掛季漢軍旗,將硃褒的人頭傳令全城。”

他沒留意,石厲悄悄有把手從刀柄處移開。

“石軍侯,”他閉上眼睛,“你負責守好城池,約束行人,守住四門,我帶領城中有名望的大戶前去勞軍。”

“是!”石厲根大聲應道,竟顯出一分興奮的樣子。

或許對於他們這些敗軍之將來說,不打仗纔是最好的選擇吧。

“大人,太守府……”石厲根低聲道。

“圍起來,不許任何人出入。”

“是。”

譚若一離城,石厲根便把太守府團團包圍,接着緊閉了四門,高懸了吊橋。

……

李豐和鄧爍相視大笑:“不費一刀一槍,且蘭城便這樣到手了。這幾十匹馬,竟然真的建了大功。”

李豐道:“也是安玄史慧眼如炬,能從戰俘中挑出個石厲根與我們配合。他們乘馬前往且蘭報信,搶在了蠻人前面,不然的話,以我們的速度,還真比不過他們。”

鄧爍點頭:“孟獲的確厲害。咱們得到了王校尉的消息,說他已消滅了跟在我們身後的啓狼密林部,可是孟獲居然還另外派了一支部隊來搶戰且蘭。可惜他們沒有咱們的傳令兵跑得快。若是當真咱們硬攻此城的話,他們突然衝上,腹背受敵,咱們還麻煩了。眼下且蘭已到手中,衆蠻軍戰俘皆知硃褒已死,且蘭已降,自然不會再任孟獲軍進入且蘭。此時他們不再是我們的累贅,反而是我們手中的一支強兵了。雖然眼下還不能用他們打仗,便也不用擔心他們譁變了。”

李豐道:“安玄,你來接待譚若等從,然後與戰俘一起進城,且蘭之事,便交給你了。這支蠻軍一路與咱們搗亂,幾次險些搶到我們前面去。眼下我和身輕鬆,正好殺他們個回馬李。同是領着三千軍馬出戰,怎麼也不能讓王濬自己專美於前。”

第95章 相攻第4章 所謂嫋雄第89章 雨中破敵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57章 風雨飄搖第45章 強敵第77章 爲將之道第19章 鮮卑攻略第58章 隴西李氏第59章 大漠雙姝第84章 慌亂的帝君第37章 遺折第94章 謀攻第19章 讓漢中第60章 諸葛昆仲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4章 林中夜宿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84章 慌亂的帝君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12章 破城第74章 亂局橫生第79章 垂釣第66章 破陣第88章 死鬥第32章 口利如刀第17章 舉士第13章 世多歧路第54章 殘局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5章 經濟之道第34章 詞鋒第91章 外憂內變第92章 合力齊心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37章 雪攻第38章 鬥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9章 添械增兵第57章 風雨飄搖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76章 鳳翼初展第28章 墳墓第94章 夜襲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35章 平亂第8章 拜師第77章 青州之戰第29章 王濬誘敵第15章 御史冷麪侍中終入獄 丞相賢良廖立感衷情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34章 詞鋒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31章 流言第19章 鮮卑攻略第77章 爲將之道第9章 大禹定鼎第89章 將計就計第31章 流言第100章 相見第25章 敗局第23章 孫權稱帝第12章 破城第41章 張苞殺人第81章 暗箭第67章 王濬大婚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57章 立威第43章 曹睿遷都第63章 親赴河東第23章 銘誓第56章 民政第95章 火併第55章 吳魏勾結第58章 劉璿劉諶第75章 計騙闞澤第19章 鮮卑攻略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28章 傷逝第6章 淯水狂瀾第16章 義舍遇險第98章 南下第73章 千里追蹤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97章 真相敗漏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十九章第28章 傷逝第55章 吳魏勾結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80章 長城之戰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72章 幷州匈奴第66章 破陣第98章 南下第74章 黃河九曲第49章 堅守
第95章 相攻第4章 所謂嫋雄第89章 雨中破敵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57章 風雨飄搖第45章 強敵第77章 爲將之道第19章 鮮卑攻略第58章 隴西李氏第59章 大漠雙姝第84章 慌亂的帝君第37章 遺折第94章 謀攻第19章 讓漢中第60章 諸葛昆仲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4章 林中夜宿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84章 慌亂的帝君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12章 破城第74章 亂局橫生第79章 垂釣第66章 破陣第88章 死鬥第32章 口利如刀第17章 舉士第13章 世多歧路第54章 殘局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5章 經濟之道第34章 詞鋒第91章 外憂內變第92章 合力齊心第58章 刺客的後代與刺客第37章 雪攻第38章 鬥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9章 添械增兵第57章 風雨飄搖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76章 鳳翼初展第28章 墳墓第94章 夜襲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35章 平亂第8章 拜師第77章 青州之戰第29章 王濬誘敵第15章 御史冷麪侍中終入獄 丞相賢良廖立感衷情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34章 詞鋒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31章 流言第19章 鮮卑攻略第77章 爲將之道第9章 大禹定鼎第89章 將計就計第31章 流言第100章 相見第25章 敗局第23章 孫權稱帝第12章 破城第41章 張苞殺人第81章 暗箭第67章 王濬大婚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57章 立威第43章 曹睿遷都第63章 親赴河東第23章 銘誓第56章 民政第95章 火併第55章 吳魏勾結第58章 劉璿劉諶第75章 計騙闞澤第19章 鮮卑攻略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28章 傷逝第6章 淯水狂瀾第16章 義舍遇險第98章 南下第73章 千里追蹤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97章 真相敗漏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十九章第28章 傷逝第55章 吳魏勾結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80章 長城之戰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72章 幷州匈奴第66章 破陣第98章 南下第74章 黃河九曲第49章 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