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春耕與消息

bookmark

“想要參加編撰《本草綱目》,擁有成爲當世名醫和青史留名的機會,必須……”

林賽聲音拔高,頓了頓,得意地看着衆人。

“必須怎麼?”有人出聲道。

“二十位太醫中,必須要有百分之八十的太醫認可你的醫術纔有可能,最後再由太醫令時布定奪。”林賽得意的說出了條件。

“啊!這麼難?”衆人譁然。

這條件也太苛刻了吧!自己的醫術必須要十六位太醫的認可,這個條件簡直是逆天了。

太醫可不是普通的赤腳醫生,每一個都是當今天下最頂尖的醫者,眼界之高可想而知,能獲得這麼多人的認可,必須具有相同的水平纔有可能。

一些想要濫竽充數的人,或者是自認爲達不到水平的醫者,心中哀嘆,不由得打起退堂鼓起來。

萬一選不上,還糟蹋了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名聲,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的人則躍躍欲試,這可是一步登天的機會,萬一自己幸運選中了,那就皆大歡喜。

可是萬一選不中的話,只要得到一部分太醫認可,宣揚出去也是大漲名聲的事情。

這時,選拔正是開始。

在士兵的帶領下,這些大興城的名醫們一個個心情忐忑的進入傷兵營。

不到一刻鐘,第一個興沖沖進去的醫者,就灰溜溜的出來了。

“東城的尤神醫,哈哈。老夫早就知道他虛有其名。”林賽看到灰溜溜出來的醫者幸災樂禍道。

隨後,又有幾個大興城有名的醫生黯然出來。不過也有一些人精神振奮,雖然沒有選中,可也得到了不少太醫的認可,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大興城的名醫接連失敗,讓後面的名醫門心中惴惴不安。

這時,薛神醫素白的身影出現在拐角處。

“啊!薛神醫出來了。”

“薛神醫,乃是大興城首屈一指的名醫,肯定能夠選中。”有醫者信誓旦旦的說道。

“那可不一定!”也有人酸酸的說道。

薛神醫走了出來。臉色平靜,看不出有喜怒。

“薛神醫,不知你……”有人上前問道。

“老夫幸不辱命,得以入選。”薛神醫此刻臉上才浮現出笑容,說道。

“恭喜、恭喜。”

衆人心中五味難明,口中連連恭賀道。

隨後又有大批的醫者進入,不少大興城的名醫被選中。更多的則搖頭嘆氣離開。

讓龐水興奮的是,剛纔挑事情的劉義匡也落選了,不過他的醫術也不差,獲得了十位太醫認可,可惜仍然達不到標準。

下一個,就要輪到龐水了。

“龐兄不用擔心。你乃大興城醫術最高的獸醫,選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林賽拍了拍龐水的肩膀說道。

“多謝林兄。還不知林兄擅長哪一醫科?”龐水問道。

林賽臉上頓時浮現悻悻的表情,爲難了一陣才說道:“小弟擅長不育不孕!”

龐水霎時間凌亂了,訥訥的說道:“林兄大才,此科關乎天地人倫。重要的很,又少有人精通。看來林兄入選問題同樣不大。”

“一樣、一樣。”林賽不好意思說道。

後面的龐山無語的看着前面無恥二人組,不由的翻了翻白眼。

果然,憑藉深厚的家傳醫學功底,再加上沒有人競爭的獸醫一科,龐水成功的入選,享受每月的百貫津貼,和青史留名的機會,他分到的任務就是編撰獸醫一科。

林賽同樣猥瑣的過關,成爲以後傷兵營赫赫有名的混經費二人組。

最後,龐山憑藉其出神入化的正骨技術,和外科醫術,成功入選,因爲這兩項正是傷兵營所需要的。

選中之人皆大歡喜,沒有選中的人,心中黯然,但並不灰心,因爲還有機會。

只要留任傷兵營的醫者,都會再有一次考覈的機會,這是傷兵營吸引醫生的一個手段。

不少人選擇留下來,以待時機,一方面是參與編撰《本草綱目》的誘惑性太大,還有一方面是俸祿的吸引力,傷兵營開出的俸祿可以說是全行業最高。

楊侑吩咐帝國銀行撥付了錢財之後,就全都交給了太醫令時布辦理。

他現在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

春耕!

在任何時代,糧食都是重中之重。更何況現在正是舉國戰亂之時,糧食的需求量將會直線上升。

寶馬車行駛在筆直的磚道上,楊侑坐在車廂之中,對面坐着大司農呼延凱。

呼延凱約五十歲,皮膚黝黑,一看就是長期在太陽下勞作,和普通的老農一模一樣。

走在大路上,如果呼延凱不身穿官服,誰也想不到他是官員。

“啓稟代王殿下,如今大興城人力充足,不少農戶僱用流民播種,相信今年的春耕將會是歷年來最早的一次。”大司農呼延凱說道。

隨着戰亂的發生,越來越多的躲避戰亂的流民楊侑涌入京兆郡,造成大興城人力價格大降。

有的甚至只需要很少的工錢外加管一頓飯,就能幫你幹一整天的活。一些富裕的農民很樂意在農忙的時節,僱用這些人,既省時間又省力氣,又花費不了幾個錢。

“呼延大人有勞了。”楊侑說道。

“微臣愧受,這都是代王殿下你的功勞,賑災司活民無數,否則那裡有這麼多的閒散勞力來幫助百姓春耕。”呼延凱說道。

馬車飛快,很快到達了李家灣。

楊侑透過車窗向外看去,只見李家灣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勞力。

據賑災司估計。目前大興城的外來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人。多出來的五十萬人大都是從商洛一帶,和洛陽方向過來的。

如今關中地區天氣回暖。賑災司所有的工程全部啓動動工。剩下的七萬畝臺田同時開工,外加上大興城通往洛陽的磚路大肆招人,這才稍微緩解一下過剩的勞力。

“停車!”楊侑說道。

“籲!”寶馬車停靠在路邊。董越立即上前護衛。

楊侑走下馬車,來到磚道旁的一塊臺田上。

臺田上,一對夫婦正在緊張的勞作,在他們的身旁,有着一排排碗狀的培土,培土上一一株株幼苗長勢喜人。

丈夫拿着農具在前面刨坑。後面婦人扒開泥土,捧着碗狀培土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讓幼苗露出地面,然後再用散土埋好。

看到有達官貴人過來,夫婦兩人放下手中的農活,侷促的站在那裡。

呼延凱示意他們繼續幹活,然後從地下捧出一株幼苗說道:“代王殿下請看。這就是司農署培育的棉花幼苗。”

“棉花幼苗。”楊侑輕聲道。

前世的楊侑也是農家孩子,並不嫌棄泥土髒,伸手接過來。

早在楊侑開始大肆收購棉花,棉布棉襖一出世,所有精明的人都發現了棉花的巨大價值,不少人都想到再關中地區種植棉花。到時候肯定大賺特賺。

可是當不少敏銳的地主們瞭解棉花之後,才發現正常情況下棉籽出芽率實在是太低了,楊侑就命令司農署研究棉花大規模種子的方法。

沒有想到司農署給了楊侑驚喜,想出了育苗的方法。

楊侑仔細打量手中的棉花幼苗,幼苗已經長出了第五片葉子。十分的健壯,眼前的棉花幼苗之所以能夠健壯成長。最大的功勞,就在於其根部的培土。

“微臣令司農署先製作好培土,,然後再將培土製作成一個個碗狀,這樣有利於移植,每塊培土中放入棉籽,保證其適宜的溫度和水分。這樣一來棉籽的出芽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呼延凱興奮道。

一旦棉籽出芽問題解決,剩下的就是種植問題了,棉花的耐旱,就算是貧瘠的土地也能夠種植。

楊侑之所以來李家灣,是因爲李家灣正是最適合種植棉花的地方。

剛剛開墾的臺田才脫鹽鹼不久,土地貧瘠,種植糧食產量也不高,而棉花就是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這樣一來,臺田於是就成了棉花的最佳試驗田。

楊侑點了點頭,棉花的實在是太重要了,大規模的種植棉花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司農署從現在開始販賣棉籽,將棉花育苗之法也傳授出去,本王要讓大興百姓這個冬天穿上自己的種下棉花製作的棉襖。”楊侑雄心壯志的說道。

棉花需求量很大,光憑官府的力量是不夠的,棉襖的巨大作用讓普通的百姓看到棉花的巨大好處,這纔是最有利於推廣棉花。

“是!”呼延凱應道。

楊侑又視察了一圈春耕情況,沒有發現問題,就開始讓車隊回去。

來的時候,楊侑悄無聲息過來,回去之時,楊侑卻大張旗鼓的打起了代王的儀仗。

當楊侑的車隊經過新李家灣之時,所有的關東地主都被驚動了,因爲代王殿下再一次來到了李家灣。

不少人心中驚懼,當日劉紹志聯合關東地主逼迫代王殿下的時候,他們這些世家可是暗中出力不少。

也有不多的人聽信了謠言,則將自己存入帝國銀行的錢財都取了出來,可以說,他們間接的給代王殿下施加了壓力。

更讓他們不可思議的是,最後時刻,代王殿下逆天大翻盤,頂住了壓力,並將劉紹志爲首的十幾個關東世家禮送出境。

如今天下戰亂,各地都是戰火連連,只有大興城纔是最安全的地方,禮送出境和讓他們送死差不了多少。

“拜見代王殿下!”

無數關東地主聞訊出來,紛紛行禮。

楊侑揮手,車隊慢慢停下。

探頭看向外面,不少關東地主的臉龐浮現出驚懼的神情。畢竟禮送出境這個懲罰實在是太重了。

楊侑心中明瞭這些人驚恐的原因,心中一嘆。知道有必要安撫一下這些人,就走出馬車,站在車轅上,看向四面的衆人。

“各位請起!”楊侑說道。

“謝代王殿下!”各個關東地主才起身道。

靠近前排的關東地主門看到站立在車轅的代王的青澀的臉龐,所有人不由的一陣恍惚。

就是眼前的少年抵擋住關東關中兩個世家集團的攻擊,並給予猛烈的還擊。

十幾個關東世家禮送出境,以及大興城菜市口那十幾顆人頭已經表明了眼前少年剛烈的態度。

“代王不可欺。”

這是世家們付出沉重代價之後,得出的教訓。

楊侑環視四周。這些在關東威風凜凜的世家主紛紛迴避。

楊侑看了一圈說道:”鄭顯、郭宇何在?”

“草民在!”鄭顯和郭宇出列。

其他世家主看到二人站在楊侑的面前,不由的嫉妒的兩眼通紅。

鄭郭二人在其他人拼命擠兌取錢的時候,抓住時機,反其道而行之,將手中財富存入帝國銀行,站在了楊侑的一方。

當代王殿下絕地反擊的消息傳來之後,所有人都明白。鄭郭二人即將發跡。

果然代王殿下剛到李家灣的時候,第一句話就問二人,顯然代王殿下已經記住了他們之前的站隊行爲。

楊侑滿意的看着鄭郭二人,他今日前來,一方面讓這些人關東世家知道,他代王殿下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之人。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關東世家之中選一個代言之人。之前劉紹志的串聯給他敲響了警鐘,控制關東世家,鄭郭二人顯然是最佳選擇。

“本王準備將新李家灣,更名爲關東鎮,鄭顯郭宇你等二人暫時作爲代理鎮長。管理關東鎮。鄭顯爲正,郭宇爲副。”楊侑說道。

“關東鎮?”鄭郭二人心中驚喜。連忙謝道:“多謝代王殿下恩典。”

鎮長的官職不大,可關東鎮是什麼地方,這裡可是雲集了大批的關東世家。

鄭郭二人成爲鎮長,直接成爲了關東世家的領頭人,其隱藏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其他世家主羨慕的發狂,可也沒有辦法,誰讓鄭郭二人早已經下注成功,得到了代王殿下的信任。

“各位都是帝國的子民,既然各位來到了大興城,本王定會竭力保證爾等的安全,保護爾等的財產,以往之事,既往不咎。”楊侑看着衆世家陰沉不定的臉龐,直言道。

“多謝代王殿下!”

衆世家們重重的舒了一口氣,知道之前的風波已經過去,代王殿下既然金口一開,那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楊侑又安撫了衆人幾句,這才乘車離去。

“恭送代王殿下!”在鄭郭二人的帶領下,衆世家將楊侑的儀仗隊送到鎮外。

隨着代王車隊的遠去,沉寂的關東鎮這才漸漸熱鬧起來。

“恭喜,恭喜!”

不少世家主圍着鄭郭二人恭賀,這一刻,鄭郭二人正式成爲這些關東世家的領袖人物。

………

隨着時間的流逝,代王楊侑爲了向皇上盡孝,撥款五十萬貫,編撰恢弘鉅著《本草綱目》的消息越傳越遠。

得益於磚路的便利,僅僅一天,這個就傳遍了整個磚路聯盟。

毗鄰京兆郡的幾個郡縣的名醫紛紛趕往大興城,力求在這個醫學盛宴上分一杯羹。

第二天,天剛剛亮,這個消息就傳到了洛陽。

洛陽皇宮之中,楊侗開始了例行的工作,當楊侑準備編撰醫書的消息遞上他的案頭時,楊侗只是看了一眼,就將它拋在一邊。

如今洛陽軍隊節節敗退,李密逆賊步步緊逼,戰事即將來臨,他可沒有這個閒心去關注這些。

中午的時候,這個消息在洛陽城傳開,被無數人當成緊張生活的一種調劑。

甄府。

甄府在坐落在洛陽的東城,這裡都是富人云集價值昂貴,能夠在這裡擁有宅院都是非富即貴。

甄府正房中,有二箇中年人正在相對而坐。二人正是甄府的主人,甄權和甄立言兩兄弟。

甄權和甄立言都是洛陽城譽滿全城的名醫,甄權精通養成鍼灸之術,弟弟甄立言精通本草。

“大哥,可曾聽說代王殿下要編寫《本草綱目》”甄立言凝重的說道。

甄權點頭,道:“代王殿下好大的手筆,相信到時候一定能夠編撰出來流傳後世的醫書。”

“流傳後世。”甄立言眼中閃過一絲火熱。他名字爲立言,當然想要立一家之言。

“大哥,你說我們要不要去大興城。”甄立言問道,如此的機會實在是難得,而且以他們兄弟二人的醫術,入選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當然要去,”甄權毫不猶豫的說道。

太白山腳下,一個道士身背藥簍,從深山之中出來。閒暇之餘,聽到了代王殿下編撰醫書的消息,不由的眼睛一亮。

道士二話不說,背起藥簍,直接往大興城行去。

第146章 我們是來存錢的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105章 燈下美人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99章 長大了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294章 第一次反隋聯盟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70章 平息第235章 出征第214章 《秦時明月》第二部第187章 楊侗第281章 王見王第21章 五里磚路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216章 玩砸了第56章 磚路聯盟第188章 財富神話和戰事第158章 援兵第211章 勝負已分第238章 楊侑的準備第158章 援兵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161章 本草綱目第25章 陸家第211章 瓦崗內患第71章 外包剿匪第4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98章 奪權第102章 玩大了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12章 賑災告示第90章 大興揚名第73章 棉花到來第213章 第一次防守命令第80章 大雪第171章 決戰(下)第292章 帝王生涯第257章 江都之變第20章 磚路成形第289章 宋琦蘭到來第199章 捷報第195章 李靖的新職務第171章 決戰(下)第135章 對策和關心第127章 夜思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261章 楊廣之死(四)第210章 談判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99章 長大了第200章 商機第76章 兵王第280章 楊家沒有這個規矩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41章 轟動大興第291章 登基第145章 反戈一擊第102章 玩大了第305章 困獸猶鬥第154章 紫禁城第245章 捷報傳來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194章 李靖第151章 關心與交易第3章 四輪馬車第17章 捐錢第198章 奪權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61章 繁榮下的罪惡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4章 脫毛的孔雀不如雞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203章 等待第159章 捷報新書已發紫禁大帝請各位書友支持一下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162章 名醫動心第271章 工程兵第37章 乾柴烈火第34章 杜家公子第140章 傀儡第216章 玩砸了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215章 塵緣未了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299章 營救第32章 杜陵第159章 捷報第186章 拒絕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199章 捷報第110章 拒親第134章 商議第167章 秦時餘波第241章 奪帥第152章 望遠鏡
第146章 我們是來存錢的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105章 燈下美人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99章 長大了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294章 第一次反隋聯盟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70章 平息第235章 出征第214章 《秦時明月》第二部第187章 楊侗第281章 王見王第21章 五里磚路第275章 抵達洛陽第216章 玩砸了第56章 磚路聯盟第188章 財富神話和戰事第158章 援兵第211章 勝負已分第238章 楊侑的準備第158章 援兵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161章 本草綱目第25章 陸家第211章 瓦崗內患第71章 外包剿匪第4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98章 奪權第102章 玩大了第190章 李氏當天下第12章 賑災告示第90章 大興揚名第73章 棉花到來第213章 第一次防守命令第80章 大雪第171章 決戰(下)第292章 帝王生涯第257章 江都之變第20章 磚路成形第289章 宋琦蘭到來第199章 捷報第195章 李靖的新職務第171章 決戰(下)第135章 對策和關心第127章 夜思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261章 楊廣之死(四)第210章 談判第18章 出兵馮翊郡第99章 長大了第200章 商機第76章 兵王第280章 楊家沒有這個規矩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41章 轟動大興第291章 登基第145章 反戈一擊第102章 玩大了第305章 困獸猶鬥第154章 紫禁城第245章 捷報傳來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194章 李靖第151章 關心與交易第3章 四輪馬車第17章 捐錢第198章 奪權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61章 繁榮下的罪惡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4章 脫毛的孔雀不如雞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203章 等待第159章 捷報新書已發紫禁大帝請各位書友支持一下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162章 名醫動心第271章 工程兵第37章 乾柴烈火第34章 杜家公子第140章 傀儡第216章 玩砸了第225章 磚道顯威第215章 塵緣未了第10章 戶部沒錢了第299章 營救第32章 杜陵第159章 捷報第186章 拒絕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199章 捷報第110章 拒親第134章 商議第167章 秦時餘波第241章 奪帥第152章 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