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漢末三虎

黃巾如火如荼,以排山蹈海之勢席捲天下,給行將就木的漢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凡事有利有弊,這也讓許多懷有抱負的英雄豪傑得以嶄露頭角,早早的登上歷史舞臺!

有三個人註定要脫穎而出,抒寫屬於他們自己的篇章!

一個是孫堅,一個是曹操,另一個則是劉備!

朱儁策馬揚鞭,率軍趕往潁川,奉命抵擋波才。

路上他再三斟酌,經過幾番思量,朱儁意識到這次黃巾造反,與以往的起事作亂截然不同。

黃巾聲勢浩大,輻射中原,除了河南河北,各地大大小小的叛亂賊兵也有不少,僅憑一兩個軍事統帥,是遠遠不夠的,還迫切需要提拔一批能帶兵、擅長打仗的高級將領!

越想,朱儁越覺得此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朱儁把皇甫嵩找來,兩人商議了一番,擬定了一個舉薦名單。

而在朱儁所寫名單上面的第一個人,赫然便是江東猛虎孫堅。

孫堅少小窮苦,父親孫鍾是個普通的瓜農,但孫堅的父親卻在兒子身上寄予厚望,從他的名字便可以看出來。

堅!希望兒子能有堅毅的意志,經得起錘鍊,做一個響噹噹的男子漢。

表字文臺!希望兒子日後能在文壇嶄露頭角,光耀門楣!

孫堅沒有讓父母失望,才十幾歲便長成了壯小夥子,身強力壯,膀大腰圓,比同齡人明顯高出一頭,且容貌威嚴,性格豁達豪邁,很有英雄氣概。

長到十七歲,有一次跟父親出海,孫堅第一次見到大海,着實感到震撼,這使他本已開闊的胸襟更加平添了幾分博大的襟懷。

沒想到路上竟然遇到了一夥海盜,海盜頭目胡玉人多勢衆,盤踞在沿海附近,沒人敢輕易招惹。

初出茅廬的孫堅,藝高人膽大,毫不畏懼的對父親說:“此賊可擊,兒請討殺!”

孫鍾當時大吃一驚,慌忙阻止,可孫堅卻提刀上岸,面對衆多海盜,不僅毫無懼色,反而揮手四下指揮,假裝成圍捕海盜的樣子。

海盜誤以爲有伏兵,頓時嚇的東奔西跑,四散奔跑,孫堅親自斬殺了胡玉,提着他的首級返回船上。

所有人都震驚了,沒想到才17歲的孫堅,竟有如此膽魄,如此智勇!

之後,孫堅名聲越來越大,別說富春,整個吳郡提到他的名字,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孫堅連做了幾地的縣丞,以個人魅力贏得了許多人的愛戴,隨着名聲越來越響,身邊也漸漸聚集了一羣死心塌地的弟兄。

朱儁之所以第一個想起他,是因爲不久前一個叫許昌的人公然扯旗造反,自稱“陽明皇帝”。

而朱儁當時就在會稽郡任職,兩年多的征剿過程,孫堅的表現深得朱儁的認可,沒有孫堅,反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剿滅。

接到朱儁的徵召,孫堅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點齊兵將,策馬揚鞭,直奔潁川飛馳而來。

………………

說曹操是漢末有名的官二代,恐怕沒人會有異議,他祖上曹騰爵封費亭侯,父親曹嵩做過太尉,雖然太尉是花了一億買來的,但曹家也算風光顯赫,地位無比尊崇。

曹騰是老實人,曹嵩也是老實人,但到了曹操這裡,他卻是一個混世魔王。

曹操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從小就是個機靈鬼,眼皮一眨,就是一個想法,眉頭一皺,就是一個點子,甚至表面不動聲色而餿主意不斷。

他整日飛鷹鬥狗、遊蕩無度,在儒學昌盛的漢代,沒人看好曹操,曹操的做法,讓家族蒙羞,令士人厭惡。

曹嵩無暇管教,他的叔父本想嚴厲管教,卻被曹操裝瘋擺了一道,從那之後,便沒人再理他。

曹操愈發的肆無忌憚,所有人都認爲他不會有任何的出息,只能做個紈絝子弟。

幸運的是,混亂的世道反而讓曹操這種放蕩不羈的人更容易出人頭地,他很早就引起了橋玄何顒等名士的注意。

太尉橋玄語重心長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救濟,能安天下者,其在君乎!”

何顒第一次遇到曹操,便嘆息道“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身上具有梟雄潛質,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有着與生俱來的聰明。

無論何物,一看便知,無論何事,一點便透。

家門的富貴和父親的寵溺,讓他無所顧忌,變得任性,由此也讓他變得無所畏懼。

狡黠和睿智讓曹操變得凡事都喜歡用腦子,他喜歡打破常規,喜歡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不守舊,不死板。

整日騎馬射箭,飛鷹鬥狗,四處遊蕩,到處打鬧,倒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這讓曹操滋生了任俠之氣,培養了勇武的精神。

得到橋玄和何顒的認可,曹操意氣風發,好像突然醒悟了一樣,他想出名,成爲真正的名士,第一個舉動,便石破天驚。

曹操竟然喬裝改扮,混進張讓的府中,意圖行刺張讓。

曹操差一點,就變成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

行刺失敗,僥倖撿回一條命的曹操,再三思索自己的行動,愈發覺得自己太過魯莽,他認識到行刺只是匹夫之勇,他要學項羽,做萬人敵!

於是曹操開始勤練武藝,苦讀兵法,所有的兵法他都翻來覆去的看許多遍,幾乎爛熟於心。

他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所有的兵法都用心感悟,寫下了自己的總結和見解。

真正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兵法徹底融進了曹操的血液,融進了他的思維和骨子裡,爲他日後領兵打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之後,曹操的想法再次發生了改變。

從要當一個名士,到做萬人敵,最後變成了他要做一個真正的安邦定國的經天緯地之才!

於是,曹操愈發不滿足現狀,學習兵法的同時,又關注起了別的學問,尤其是諸子百家的著作。

第104章 進京買官第17章 就是骨頭硬第74章 皇甫嵩退兵第140章 楊凡的威脅第107章 說服徐晃第75章 黑山張燕第235章 波才陣亡第245章指責袁紹第128章 邀請黃忠第40章 再次大敗第58章 變成火海第252章 答應婚事第102章 說殺就殺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99章 徐晃獻計第20章 兵臨城下第149章 赤兔到手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201章 觸犯衆怒第200章 袁術大怒第20章 兵臨城下第283章 二次討董第152章 劍拔弩張第137章 當衆請罪第253章 楊凡大婚第209章 董卓得利第50章 生擒李肅第103章 裴潛歸順第224章 放董卓一馬第300章 董卓的改變第98章 艱苦激戰第53章 何去何從第241章 沒落的董卓第150章 委屈的董卓第76章 商城開啓第134章 鮑信出場第241章 沒落的董卓第52章 劉備哭喪第104章 進京買官第21章 救治牛二第22章 賞罰分明第296章 制服呂布第229章 勸降張濟第278章 盡情大鬧吧第69章 要不要追第160章 戰前準備第181章 西涼張繡第196章 擊殺皇甫嵩第240章 以退爲進第187章 毒士毒計第89章 拒之門外第126章 坐地起價第7章 抵達廣平第155章 管亥的膽子第7章 抵達廣平第66章 劇情反轉第216章 逢紀的擔憂第62章 三人結拜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81章 符水救人第96章 聞喜裴潛第285章劍拔弩張第132章 意想不到第17章 就是骨頭硬第137章 當衆請罪第37章 盧植之死第253章 楊凡大婚第64章 混亂的徵兆第155章 管亥的膽子第79章 下馬威第140章 楊凡的威脅第183章 決心不改第143章 交易順利第225章 追擊董卓第43章 張角祭天第107章 說服徐晃第229章 勸降張濟第112章 怒火千丈第188章 水淹汜水關第106章 直言相告第108章 郭太之死第100章 上演苦肉計第301章 衝進宛城第97章 徐晃出手第151章 前往洛陽第68章 無計可施第63章 皇甫嵩的毒計第268章 黃忠被困第138章 開始反擊第143章 交易順利第251章 當面提親第52章 劉備哭喪第67章 打了勝仗第12章 時勢造英雄第157章 獎勵豐厚第15章 管亥的怪脾氣第275章 於毒歸降第32章 生擒盧植第129章 當場比試第134章 鮑信出場
第104章 進京買官第17章 就是骨頭硬第74章 皇甫嵩退兵第140章 楊凡的威脅第107章 說服徐晃第75章 黑山張燕第235章 波才陣亡第245章指責袁紹第128章 邀請黃忠第40章 再次大敗第58章 變成火海第252章 答應婚事第102章 說殺就殺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99章 徐晃獻計第20章 兵臨城下第149章 赤兔到手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201章 觸犯衆怒第200章 袁術大怒第20章 兵臨城下第283章 二次討董第152章 劍拔弩張第137章 當衆請罪第253章 楊凡大婚第209章 董卓得利第50章 生擒李肅第103章 裴潛歸順第224章 放董卓一馬第300章 董卓的改變第98章 艱苦激戰第53章 何去何從第241章 沒落的董卓第150章 委屈的董卓第76章 商城開啓第134章 鮑信出場第241章 沒落的董卓第52章 劉備哭喪第104章 進京買官第21章 救治牛二第22章 賞罰分明第296章 制服呂布第229章 勸降張濟第278章 盡情大鬧吧第69章 要不要追第160章 戰前準備第181章 西涼張繡第196章 擊殺皇甫嵩第240章 以退爲進第187章 毒士毒計第89章 拒之門外第126章 坐地起價第7章 抵達廣平第155章 管亥的膽子第7章 抵達廣平第66章 劇情反轉第216章 逢紀的擔憂第62章 三人結拜第231章 幸福的煩惱第81章 符水救人第96章 聞喜裴潛第285章劍拔弩張第132章 意想不到第17章 就是骨頭硬第137章 當衆請罪第37章 盧植之死第253章 楊凡大婚第64章 混亂的徵兆第155章 管亥的膽子第79章 下馬威第140章 楊凡的威脅第183章 決心不改第143章 交易順利第225章 追擊董卓第43章 張角祭天第107章 說服徐晃第229章 勸降張濟第112章 怒火千丈第188章 水淹汜水關第106章 直言相告第108章 郭太之死第100章 上演苦肉計第301章 衝進宛城第97章 徐晃出手第151章 前往洛陽第68章 無計可施第63章 皇甫嵩的毒計第268章 黃忠被困第138章 開始反擊第143章 交易順利第251章 當面提親第52章 劉備哭喪第67章 打了勝仗第12章 時勢造英雄第157章 獎勵豐厚第15章 管亥的怪脾氣第275章 於毒歸降第32章 生擒盧植第129章 當場比試第134章 鮑信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