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回信

bookmark

沈遠寧從來了江城之後,就未曾停閒過。

第二天天沒亮就去了往年易決堤的地方,勘察了地質包括水流急度,又騎着馬走遍了江城所有的堤壩。大概用了十天的時間,把江城地帶所有的主流支流都走了一遍。

果然固堤用的石料都是最下等的,這樣的堤,修不修都一樣。

這羣混帳,只知道中飽私囊。

像江城這樣的水患,一味的固堤不是解決的方法,得想辦法把主流的水引到支流去。

當他把自己的意見陳述給岳父陳儒之聽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陳儒之人到中年,性子謹慎,此次來江城,就是抱着:寧可無建樹,也不出差錯。

當他聽到沈遠寧要決堤引流,嚇了一大跳。堅決反對他的提議。

沈遠寧看岳父都是如此了,更別說其他官員。

如果引流成功,那麼水患的問題就得到了根本的解決。

但是此舉會影響很多人的利益,年年固堤,朝廷年年撥款,這中間有多少人拿着回扣,只怕連廄的官員也逃不了。如果給自己治理好了,斷了多少人的財路,前幾任欽差只怕也會遭皇帝貶責。

施行困難,他能預料到。

但是別無他法,在衆人商議如何固堤的時候,他提了出來,抱着是立排衆怒,堅持己見,直到收到了母親的信,才知道這件事廄已經知曉。

母親的言語間說的那些流言,對自己很不利,照着這個情況發展下去的話,皇上很有可能換掉自己。

一凳上把自己換下來,這水利二字,以後就再也別提了。丟面子事小就這麼跟夢想擦肩而過,他不甘心。江城的百姓永遠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讓他更憤怒。

沈遠寧握緊拳頭,就這樣算了?

不可能,那麼自己跟那些中飽私囊的貪官有什麼區別?

可是,要怎麼辦,母親都不支持自己,還能指着誰在皇上面前力爭。

猛然間,沈遠寧想到了韓玉瑾。

她當初給皇上的摺子上,寫的擲地有聲,說自己有治水天賦。

如果就這樣回去,想來也不是她樂意見到的。

那麼,有沒有可能,她會爲自己在皇上面前力爭一把?

心念所動,沈遠寧提筆,把自己所遇的阻礙,以及對水患的想法寫下。

寫完看了看,苦笑了一下。把那張紙揉成一團丟開了。

又重新寫了一封:

瑾玉縣主親啓:

今沈睿於江城治水遇阻,此舉牽涉多人利益,朝中無人支持。望縣主爲沈睿在聖上面前力爭一二,此舉若成功,江城水患方能長治久安。百姓方能安居樂業。

沈睿敬上!

當韓玉瑾讀完信後,很想問問沈遠寧:你丫的把我當上帝了不成。有求必應?

衆人都不支持,可見是時機不成熟,我一個閨閣女子,如何去皇上面前力爭一二,上次皇帝派你去江城,看的是韓家家財跟韓朔老爹的面子,以及靈泉別院的工程做的完美。這會要拿什麼力爭,一個婦道人家的話,又有幾分說服力?

先不說皇上,就是周承安跟陳貴妃那關過不過的去還兩說,每次都是周承安傳達,真當自己能見着皇帝,皇帝又不是我爹!

想到這裡,韓玉瑾一愣!

怎麼把他忘了,自己不成,他一準會幫沈遠寧說話,前世的小說裡不就是太子舉薦沈遠寧去的江城,然後治水成功。

皇帝可是他爹!

馬上提筆回信,當她握起筆,又猶豫了。

想到前世沈遠寧最後被歸爲,想到了前世太子的結局。最後是陳貴妃的兒子做了皇帝,若不是小白花求到了周承安面前,沈遠寧會被新皇收拾的很慘。

如果自己真的必須要嫁給他,那麼,就應該遠離太子。本來沈夫人陸氏就是太子生母孝懿皇后的表妹,此舉更是把沈遠寧推向的前奏。

韓玉瑾低頭看了看手上的那封信,那句長治久安,安居樂業,寫的力透紙背,可以想象沈遠寧在江南是如何的憤怒與孤立無援。

韓玉瑾瞭解他,那樣胸懷民生疾苦的人,絕對不是爲了自己的功成名就才這樣舉步維艱。

心裡主意已定,吩咐玲瓏:

“玲瓏,去看信使走了沒有,如果走了,喊人追回來。”

快馬加鞭,驛站中途換了好幾個信使。五天後,沈遠寧拿到了韓玉瑾的回信。打開看,上面娟秀的字體清楚的寫着兩個字。:

“太子。”

對呀,自己怎麼糊塗了,還沒一個女人看得透徹。

自己治水的方案清晰,不懂水利的人,一眼也能看透利弊,此刻自己不在廄,缺的就是一個能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皇上的人。

太子絕對是不二人選!

而且,太子也有這個能力。

沈遠寧低頭看着那兩個字,脣角微動,當他察覺到自己的笑意時,心裡彆扭,很不是滋味。

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女人跟以前不一樣了?

依然能想起九曲橋上,她脣角上揚,面露嘲諷的話語。

“世子爺真把自己當回事。”

原來,她不是矯情,她是真覺得自己不算什麼。

那麼,那次的設計是另有其人?自己誤會她了?

沈遠寧想到了坊間傳言,是陳家嗎?

如果韓玉瑾不把韓家財物捐出來,是不是陳家就不會還給她?

想到了她投寰自盡不成,又斷髮明志請求出家。

沈遠寧不願想是陳家所爲,心裡又知道,現在的韓玉瑾做不出那樣的事,內心很糾結。

自己當時看她矯情造作,說不定當初她如自己現在這般舉步維艱,是怎樣的謹慎,才擺脫了那樣的劣勢。

朝廷都知道陳貴妃與現在的皇后,太子的養母在後宮爲兩股勢力,她能不避親的給自己指明太子,可見胸襟不同於常人。

汗顏於自己當初的誤解,九曲橋上的針鋒相對。

沈遠寧放下紛紛擾擾的心事,把自己前幾天繪製的江南水利圖臨摹了一份,又把自己所見以及水患的治理,以後的安定,清晰有致的寫在信中。

讓親信快馬加鞭送去了廄。

太子接到信後,從眼底透出笑意。自己需要的那把梯子,沈遠寧剛好給自己遞了過來。

這樣雙贏的事,何樂而不爲!

第222章 暴露第137章 無恥第228章 可恨可憐?第16章 認命第6章 沈家第28章 不歸第119章 因果第191章 救人第97章 底線第13章 周承安第188章 懷疑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59章 相約第218章 你後悔嗎第217章 城門第123章 回京第207章 定州第89章 妥協第152 喬嫣然第168章 報仇第225章 功虧一簣第111章 兵敗第205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65章 中秋(一)第219章 離開第56章 勸說第154章 應下第32章 歸程第161章 私會第93章 回府第163章 得知第16章 認命第59章 相約第180章 因果第126章 面目第79章 偏心第104章 提醒第62章 後山第115章 執着第121章 幸好第34章 過嫁妝(上)第118章 險象第86章 歸程第133章 陷害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39章 大婚(下)第75章 吃醋第95章 清醒第131章 形勢第59章 相約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77章 情難禁第108章 謀反第121章 幸好第104章 提醒第43章 請安第37章 大婚(上)第218章 你後悔嗎第185章 巧遇第142章 已決第234章 今生已非他生4第160章 是誰第123章 回京第195章 高下第59章 相約第35章 過嫁妝(下)第24章 書房第138章 欲第221章 人呢?第148章 訴情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4章 來者何人第128章 發怒第114章 心事第11章 將軍府第209章 啪啪啪第150章 無眠第71章 就計第70章 將計底223章不走第138章 欲第236章 今生已非他生6第60章 周承泰第194 謝謝你第125章 郡主第190章 偷聽第86章 歸程第70章 將計第75章 吃醋第15章 陳貴妃第9章 明志第178章 請旨第170章 回京第134章 黑手第43章 請安第10章 探病第30章 借花第118章 險象第93章 回府第102章 湊巧
第222章 暴露第137章 無恥第228章 可恨可憐?第16章 認命第6章 沈家第28章 不歸第119章 因果第191章 救人第97章 底線第13章 周承安第188章 懷疑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59章 相約第218章 你後悔嗎第217章 城門第123章 回京第207章 定州第89章 妥協第152 喬嫣然第168章 報仇第225章 功虧一簣第111章 兵敗第205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65章 中秋(一)第219章 離開第56章 勸說第154章 應下第32章 歸程第161章 私會第93章 回府第163章 得知第16章 認命第59章 相約第180章 因果第126章 面目第79章 偏心第104章 提醒第62章 後山第115章 執着第121章 幸好第34章 過嫁妝(上)第118章 險象第86章 歸程第133章 陷害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39章 大婚(下)第75章 吃醋第95章 清醒第131章 形勢第59章 相約第1章 還好,是個姑娘第77章 情難禁第108章 謀反第121章 幸好第104章 提醒第43章 請安第37章 大婚(上)第218章 你後悔嗎第185章 巧遇第142章 已決第234章 今生已非他生4第160章 是誰第123章 回京第195章 高下第59章 相約第35章 過嫁妝(下)第24章 書房第138章 欲第221章 人呢?第148章 訴情第201章 言如利劍第4章 來者何人第128章 發怒第114章 心事第11章 將軍府第209章 啪啪啪第150章 無眠第71章 就計第70章 將計底223章不走第138章 欲第236章 今生已非他生6第60章 周承泰第194 謝謝你第125章 郡主第190章 偷聽第86章 歸程第70章 將計第75章 吃醋第15章 陳貴妃第9章 明志第178章 請旨第170章 回京第134章 黑手第43章 請安第10章 探病第30章 借花第118章 險象第93章 回府第102章 湊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