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優先考慮

“國主說的不錯,我們也是這麼想的,爲了保證這些人不會亂說,各家在江西都會得到對應的水田和房產,一比一兌換,下田換上田,並且給予進入私塾的機會,除了遠離故土,大家都是比較滿意的!”富江笑道。

不得不說,富江和陸柄鍾很會做事,通過這一手將人心抓住,看似花了不少,但也是最穩妥的做法。

感受到朱允熥的滿意,富江與陸柄鍾皆是笑了起來。

知道這一步算是走對了,踩到了這位國主的心坎上。

果然,他們的分析是對了。

這位國主和他的爺爺一樣,都是將百姓放在第一位了,不管什麼時候優先考慮都是百姓。

雖然對於這類事,他們有更直白的方式,可能得朱允熥的滿意,這可比花多少錢都來的值。

“土地到手了,爲避免麻煩,西山可能要放上一年兩年,你們先將碼頭做起來,等我回到瓊海之後再做安排!”

西山到手,這是朱允熥將棋子布到了大明的腹地,一系列的草案早就有了,但什麼時候落實還要看時機。

與朱允熥的思考中,西山會成爲瓊海的藏兵地,資源地,工業地,優先順序也是如此。

若是能在中原混亂之時,藏兵一團於西山,對於他摘取那張皇位將有巨大的幫助,甚至找準時機可兵不血刃拿下南京。

如此一塊飛地,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執掌。

這些都不是拍腦袋可以解決的。

因爲執掌西山之人,在全局的價值中少說抵得上一公爵位,所以人員最好一步到位,從進入到事成都由一人完成,避免因爲交接而讓自己人心生隔閡,事成之後陸家,富家少說可分一個侯爵!

“我等明白!”

聽到這話,富江和陸柄鍾齊齊說道。

他們也不是傻子,事情沒說開可想法大家都知道。

相對於西山上的資源,軍事上的意義纔是核心,這塊安插在大明核心地帶的飛地,真要能用起來,可保兩家一朝無憂,所以大家都不着急。

“說下今日找你們的原因,琉璃的漲價想來大家都知道了,之前我也已經提醒過了,此中要損失一些財富,就算當交投名狀,但怎麼交是門學問,價格要擡起來,但不能太出頭!”朱允熥緩緩說道。

琉璃的事情五家都是清楚的。

看似只是朱元璋在做局,但想要將這個局做的更大,那就需全方面的配合。

朱元璋不可能出面,事情就要朱允熥來做。

損失肯定要損失一點,但損失的同時也要換取別的利益。

“我五家已經明白,陳老爺子前些日子更是將庫房內琉璃砸了,就怕倒是因貪心而壞了國主的事!”

“性命纔是第一的!”

富江,陸柄鍾笑道。

損失錢當然心疼,誰的錢都是辛苦得來的,哪怕是剝削,難道剝削不需要力氣嗎?

可相對於錢,命纔是關鍵。

“放心,損失肯定要損失一點,但絕對不會太多,主要是在演戲,你們幫了大明,大明也會有表現,不出意外明日就會宣佈,等我離京之前,我會想辦法再給你們找到補償!”朱允熥淡淡的笑道。

南洋商賈集團,看似得了不少東西,但很多東西都是未來的,眼前的利益除開敬業齋和剛出來的霜糖,比對他們已付出的還是太少。

與自己接觸的,執掌各方大權的,可以看到未來,看到長遠。

但朱允熥不可能保證人人都能看到,所以還是當喂一部分,幫助他們餵飽那些依附在他們身上的地方商賈。

“不知國主打算從哪入手?”富江淡淡的笑道。

長久的利益,富江很滿意。

但再滿意也逃不過短期的損失,富家由他掌話語權,兄弟們多有頭腦,可印染商行那邊他則沒這麼大的話語權,家資雄厚還能撐撐,那些小門小戶就不同的,背叛不可能,可面對眼前的損失,多多還是有些說法的。

爲長久考慮,富江和印染商行的高層,已經決定放血一部分,來彌補短期因此損失的小家族,以此保證整體支持。

眼下朱允熥說了這話,能爲他們考慮,富江自然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我準備對鹽法動手,這是方案,二位可以看看!”

朱允熥看了一眼李漆,李漆當即抽出兩份公文交給富江和陸柄鍾。

當下大明的鹽法,是洪武三年頒佈的開中法,此法先是讓商賈運糧至邊陲,以資邊地民生,然而按照運糧的數目換的大明鹽引,最後回到產鹽地換取到對應的食鹽用來販賣,算是明朝利用商賈力量輔以行政的第一案例,但慢慢的也引出很多事情,養肥了很多蛀蟲,到了明中期幾乎歷朝都在改,直到萬曆末年袁世振立了十綱,綱鹽法才穩定下來。

不開玩笑說,如今大明鹽法有不少空子可以鑽。

鹽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言。

於人體,是不能活躍的微量元素,別看後世多提倡少鹽少油的飲食法,但那是平日鹽分早已攝取足夠的情況。

在古代鹽這一塊,無論是產量,運輸,還是費用,都佔據了普通家庭大半的支出。

同樣也是收稅的重要來源。

天下十富,鹽商佔半!

明朝建立,狠狠得對過去的社會組成結構清洗了一波,食鹽也被朱元璋狠狠的捏在了手心中。

開中法,顧及了便民的生活與食鹽的擴散,加上強有力的執行能力,鹽價是穩定了下來。

可這是人治,老朱在位問題難以冒頭,老朱不在了換個普通的皇帝,鹽商馬上就可以起來。

實際上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利用開中法賺得金滿鉢滿的不在少數,並且多集中在山西。

不錯就是山西,那個連年災難連綿,百姓流離失所逃亡山東的山西。

山西,作爲連接邊地的重要省份,百姓困苦,鹽商富庶,明中期出現了山西黨人,其第一桶金就是來自開中法,甚至還覺得這樣不夠,認爲運糧太麻煩了,如果可以直接弄來鹽引就更好。

於是財力雄厚的山西黨人開始對開中法下手,藉此山西黨一舉佔據了朝堂大半的位置,連出了王家屏,張四維,韓鑛三位首輔爲山西黨代言。

不開玩笑說的,誰掌握了鹽,誰就掌握了封建皇朝的經濟命脈!

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527章 休息之地第449章 成員第314章 夙願第49章 絕對不能慫第416章 昏迷第453章 提拔第105章 堅固第568章 支持第59章 各司其職第319章 思潮就第562章 死心眼第387章觀景臺第110章 賑濟災民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211章 明正統第266章 碾壓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198章 一臉陰鬱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78章 不好欺負第481章 打個招呼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249章 冬獵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381章仁慈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185章 配合演戲第376章 有效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326章 完善制度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82章 瞞不住第15章黑心的事第10章 沈秀和第189章 背鍋俠第518章 號令第391章平安的心思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359章 驛站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26章 強烈第72章 賠禮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581章 沒辦法講通第540章 標用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36章 後悔第393章心悸第558章 蹩腳第437章 提議第332章 羞愧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26章 安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00章 高齡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34章 目光灼灼第424章 我支持第75章 不參假第167章 剔除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33章 承受不起。第282章 避免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72章 賠禮第59章 各司其職第112章 忽悠第60章 常態第449章 成員第249章 冬獵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51章 不可能浪費第316章 突破第26章 安置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189章 背鍋俠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168章 解釋第508章 繪製組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539章 嚐嚐味道第378章大型居民區第499章 抵達瓊第299章 榮耀第243章 無資格
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527章 休息之地第449章 成員第314章 夙願第49章 絕對不能慫第416章 昏迷第453章 提拔第105章 堅固第568章 支持第59章 各司其職第319章 思潮就第562章 死心眼第387章觀景臺第110章 賑濟災民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211章 明正統第266章 碾壓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198章 一臉陰鬱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78章 不好欺負第481章 打個招呼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249章 冬獵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381章仁慈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510章 水煮青蛙第185章 配合演戲第376章 有效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326章 完善制度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82章 瞞不住第15章黑心的事第10章 沈秀和第189章 背鍋俠第518章 號令第391章平安的心思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359章 驛站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26章 強烈第72章 賠禮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581章 沒辦法講通第540章 標用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36章 後悔第393章心悸第558章 蹩腳第437章 提議第332章 羞愧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26章 安置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00章 高齡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34章 目光灼灼第424章 我支持第75章 不參假第167章 剔除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33章 承受不起。第282章 避免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72章 賠禮第59章 各司其職第112章 忽悠第60章 常態第449章 成員第249章 冬獵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51章 不可能浪費第316章 突破第26章 安置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459章 醫療需求第189章 背鍋俠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168章 解釋第508章 繪製組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539章 嚐嚐味道第378章大型居民區第499章 抵達瓊第299章 榮耀第243章 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