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驛館夜話

李抑盤腿斜身靠坐在那張有些軟的榻上,慢慢的喝了口一旁驛館侍人端上來的,昔年大唐時期江南御供的龍井熱茶。那一直耷拉着的眼皮微微擡了起來,看了看眼前左側胡凳上坐着的曲句和王瑜,以及目光掃向右側禮部侍郎薛用丕和禮部員外郎黃嚴,其餘幾位職位偏小的官員都站在薛黃身後,一身鎧甲的伍彥柔肅手站在諸官的對面。

看到大家都不吱聲,於是李抑輕淡淡的開口道:“諸位在座的各位同僚,眼見馬上就要到京城了,如今殿下也接到了,如何看待今天迎接殿下的事啊!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他看似身材魁偉聲音卻輕輕的帶着江南的軟儂之音。

今晚在這裡禮部的兩位大佬現在名義上都是他的下屬,其餘的那些隨行官員職位和官職又不夠身份,可能因爲今天的事情比較敏感大家都不敢先吱聲。大家不由都看向了同爲王傅的王瑜和曲句這邊,李抑似乎料到會有這個結果,也不着急和大家一起看向了王瑜和曲句。

大家顯然都還沒有從方纔迎接衛王的場景中消化過來,在場的每個人都是大漢朝廷現在的官員,平時在朝或者外放回京任職的,都會自認爲了解和探聽清楚這衛王的行爲和愛好。畢竟衛王是當今皇帝的長子,雖然皇帝正當盛年,但是現在皇室裡直系男丁都沒有幾個了,皇帝的嬪妃諸多天天輪流寵幸,就是鐵打的漢子也掏空了。看着皇帝的身體狀況大家都明白,所以也是時候該立皇儲了。這衛王顯然就是首選,這些混官場的比誰都精自然要了解他。但是說到要評論衛王,私底下還可以偷偷的,如果在這裡的話,以後傳到衛王耳裡,大家想到衛王的性格就不寒而慄。

這平時裡衛王古怪的性格行爲和各種荒誕的想法,在座的諸位自認爲都是瞭如指掌的。如果說以往的衛王行爲荒誕無稽天馬行空,但是今天的表現卻似乎有些太出人意料了,太正常了又似乎有些在情理之中。有些官員都還一直擔心衛王會對王瑜不利,也擔心自己這次和王瑜來迎接衛王,會不會是自己仕途的終結。

但是直到安頓好了衛王一行,也一直到了大家忐忑不安的都用了晚餐。倒是那自從進了房間的衛王倒頭便睡,卻再也沒有出來。就連膳食也是侍人內宦送進那驛館房間裡面的,大家還以爲他會在房裡醞釀什麼,怎麼來對付這些人,不由都忐忑不安的聚集在李抑這邊求個心安和庇護。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讓大家等了許久,得到的直接驚嚇卻是,衛王連服侍他的內侍太監都趕了出來,就也連一向受他寵愛的內定侍妾,那個美人馬珍珠也被拒之門外了,這就有些不知讓人從何說起了,也令人感覺撲朔迷離心驚膽戰了,如果不出意外大家都感覺要大禍臨頭。

“李大人,王大人,曲大人,卑職這心裡揣測着,咱們這衛王殿下是不是此行於羅浮福地受到道尊神仙的教誨和點悟,從而大受啓發心裡有所變化,昔日心裡的想法和行爲徹底的改頭換面了呢?”看着大家都沒有人說話,而王瑜和曲句一時沒有接口,一旁的員外郎黃嚴硬着頭皮,心裡朝好的方向想着,把大家的視線拉了過來。

其實在他心裡是半點底氣也沒有的,但是如此情形如果不讓大家心安,就連他自己的心裡也是很擔心的。他本是大漢高祖乾亨年間開科的進士,自從出仕後便接連的放了幾次外任,到了當今皇帝手裡方被漸漸提拔到了京城興王府內朝來任職京官,這一路仕途曲折起伏使得他已經頗有才能和變通。此次來迎衛王顯然也是皇帝給了他的一個好的信息,他對此次的行程事先很是樂觀,也對三個王傅做了深入瞭解。

知道這個上司李抑一直在禮部侍郎上待着,雖然兼這南海刺史和諸王師,但是南漢朝廷一直沒有尚書,誰知道自己時來運轉升了郎中下的員外郎,這次回京如果順利皇帝一定會有賞賜。眼看說着他卻直接升了禮部尚書,雖然朝中還沒有行文,但是原來是禮部只有一個侍郎,原來任職郎中的薛用丕已經快馬着授侍郎,所以肯定是鐵板釘釘的事了。

想到這件事黃嚴就有些興奮,回京的話李抑肯定還會加授太師;王瑜是興王府文人士子讀書人的偶像,來之前已經被皇帝提爲侍讀學士,回去的話肯定會成爲南漢朝廷第二個女侍中,就是退一步至少也是太傅啊;而曲句是個低調不是張揚的性子,此前在韶州做觀察使被皇帝召回權知連,宜,嚴,梧四州都督,是這幾年朝廷難得一見的武官連升的實權將領。

黃嚴便知道這次主要的任務,就是自己和這個侍郎薛用丕去完成就好。薛用丕因爲開始就陪着衛王在羅浮山求醫,朝中許多人還以爲他會被皇帝棄用了,誰知道隨着施真人救治衛王,他不但儼然成了香餑餑,而且被皇帝快馬傳旨升級。

黃嚴慶幸自己沒有在大家都看薛用丕笑話的時候,自己沒有人云亦云也沒有跟風。所以此行黃嚴知道實際上主要就是看自己,是否能不能在最後關頭把事情圓滿辦好。黃嚴感覺不會太難。偏偏接回衛王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王瑜會來着這一出,此時黃嚴心裡只念阿彌陀佛,也把王家十八代祖宗和女性問候了個遍。

但是看看三個王傅在座都沒有說話,李抑現在偏偏又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他開口瞭如果沒有人應承也是不行的,於是黃嚴便只有硬着頭皮出來打了個含含糊。但是他在官場淫沁這麼多年,早已經練出來一套心得來,言語間自然也是謹慎有餘,意思其實卻和沒有說話一樣。大家也明白這一套,不過是下屬怕上司說話冷場而已,打開話茬讓大家接。

大家都在心裡暗罵黃嚴無恥,一旁薛用丕也是個人精,心裡暗贊黃嚴精明,畢竟在大漢官場也是混了二十多年了,這上司的面子光彩和心裡所想還是要給予和懂的揣摩的啊。

果然,便見李抑正了正身子,眼睛裡暮然閃過一絲精光,看了看一臉正經的黃嚴,便接下口沉吟道:“這個老夫倒是情願如此啊!”他便又微微坐直了身子來,他本來就偉岸這一挺直了身子,這一看卻也是氣勢逼人。

“方纔迎接殿下時如若不是伍將軍和薛大人在一旁及時暗示,指點說咱們迎接的這位是衛王殿下,即便是老夫和殿下一起朝夕相處好幾年了,也還以爲自己是在做夢啊!沒想到,沒有想到啊!至於這殿下的外貌變化和氣質的改變,是好是壞此事現在倒不急於一時分析,倒是現在老夫感覺有一事比較麻煩啊!”李抑又沉吟起來。

他見諸人不接口便又接着說:“方纔伍將軍帶人在驛館內那行所外面巡邏,便聞聽說殿下不許侍衛們接近他住的房間周圍的地方?至於不接近房間周圍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出於對殿下的安全着想,這伍將軍自然也可以安排侍衛們遠遠離着那房間周圍,只此一晚料想也不會有事。只是到如今老夫和諸位同僚都還沒有和殿下請安,如此甚是失禮啊!“他看大家聚精會神聽自己講,知道這些人無疑都是沒了主意。

”而更麻煩的是那馬美人,此次託玉夫人在陛下那裡得請一起來接殿下。卻不知道爲何怎麼惱了殿下,卻也被殿下請將了出來,哭哭滴滴的此刻就坐在隔壁的精舍,這個老夫就不知道殿下是有何深意了,老夫和這王少傅,曲少傅添爲殿下王傅,對殿下行爲乖張率性任爲深感慚愧啊!不說那深宮裡面正受寵的玉夫人,就是整個興王府的人,那也是知道殿下平時對馬美人的寵愛啊!這件事確實有些讓人奇怪啊!不知道諸位有何高見啊!”

說着他下意識往一旁的王瑜看了看,見她在發呆似乎沒有聽自己說話,不由輕咳了兩聲示意。果然王瑜似乎回過神來,但是臉色卻有些泛白,李抑不由頓了下又淡淡的朝她說:“王少傅,你有何高見啊!”他雖然平時待王瑜如子侄女一般,又和王瑜的父親王濟是好友,但是現在和王瑜同朝爲官,雖然自己有着實職,王瑜不過和自己一般是王傅,但是此刻又是諸多同事下屬在座,王瑜此前也被御任了侍讀學士,於是便稱謂以場面上的語文。

王瑜在心裡此刻其實很是糾結,知道自己剛剛的話讓這些官員嚇到了,自己是沒有關係了反正已經想好了,只怕要連累這些人了。但是王瑜也是知道此次來羅浮之行皇帝心裡的想法意思,自己祖父當年不許高祖皇帝稱帝而名揚天下,高祖皇帝對自己祖父十分敬畏,便也厚待王家一脈。到了今上手裡也是一樣尊崇王家和自己父祖,王家在嶺南乃至整個中原仍是大閥,爲了王家整個家族王瑜也會來的,昔日的屈辱和不快都可以不論了。

可是不知道此刻爲了什麼,自從剛剛一見到衛王后,一向很冷靜的自己還是忍不住控制。自己對他往日的種種不忿,看到他聽到他的想法和言語的意思便批評他,王瑜便知道在自己心裡,其實一直便感覺衛王實在是很難堪的一個人啊!可是作爲自己在興王府的往日名聲,和家族裡的名聲和以後的利益,如若不是爲了整個家族和昔日祖父父親的名望,王瑜實在是不會繼續接受作爲衛王王傅的。雖然說少傅這個位置很多人都會想做,因爲如果衛王接受儲君自己就是太子太傅,皇帝的老師自然可以名留青史的。

但是想想今天剛剛衛王回驛館的事情,又想到方纔馬珍珠被衛王趕出來,哭哭啼啼哀哀怨怨的樣子。難道他又在醞釀什麼古怪?即使他想做什麼,王瑜心裡也暗暗下了個決定。於是王瑜心緒不寧的便低聲道:“這馬美人自進王府以來,受殿下的寵愛確實是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說依着殿下平時的性格,即使因爲墜馬這件事受了重傷是有些因爲馬美人撮使的原因,但是以殿下平時對她的寵愛,想着應該也不會怪罪馬美人才對啊,即使殿下生氣了想也不至於對她這麼冷淡。”

當天王瑜在教授衛王的時候,可是經常見過馬珍珠在衛王面前受寵愛的得意,做過許多王瑜不敢想象的,逗弄衛王開心出格的事情。可是那衛王卻是從來沒有生氣,而且似乎有馬珍珠在身邊而十分高興,王瑜看的出來那是真心的,是一種少年對自己知心朋友的愛,何況馬珍珠還算是衛王的侍妾呢?但是以以往王瑜的性格和包容的心思,加之自己本身又是女孩身,哪裡會當着這些政客拿出來說啊!

心裡面想到了剛纔的事情不由便又接着說道:“殿下每每有荒唐出人意料之事,也許他又想玩什麼花樣吧!但願在此次回京之前他不要有出格之事,然如若殿下一直這般荒誕不經,則當是我們王傅之錯啊!此次回京興王府,殿下如若再不改變往日的荒誕和不思取上進,則瑜即使便以身就死,亦當上書死乞陛下堅辭王傅一職,更堅拒以殿下爲立!”她說這話的時候言辭堅決至極,一雙美目中決絕之意凌然,此刻即使她以一女身而於當場,然氣勢之強盛雖鬚眉亦當肅然起敬,這顯然和她那柔弱之軀和堅韌的性格似乎毫無半點關係,而是長久以來衛王確實太過太荒誕所致。

李抑眼睛開合不定,微微側首看向王瑜,不知道心裡想些什麼。聽王瑜這話裡意思,不但是她自己歷來所受的委屈和不甘,顯然也是提點平時大家對衛王不約束啊!李抑心裡有數但是也知道她有怨氣。

自從李抑的父親於唐末避居到嶺南以來,便知道大唐昔日的光芒不再。便以身全力輔佐大漢高祖皇帝劉巖,在這偏安的嶺南建立了大漢皇朝,成爲當年最有名的幾個開國文臣之一。而李抑也自幼才華過人,也一帆風順的步入了大漢官場,幾乎沒有阻力的一路順利的升到了現在的高位。

當今皇帝文治武略方面李抑認爲絲毫不遜於高祖,一心以圖開疆拓土進師中原,可惜在朝中卻沒有相關的進取的,文武官員以來大膽輔佐他,這也可能是因爲大漢朝諸臣,生怕皇帝忌諱自己野心不敢過分張揚(張揚的都被殺被貶了)。

而且當今皇帝一直身體不好,李抑心裡便隱隱感覺要想施展一身所學,就必須要寄託在朝中繼承者身上了。自從升任王傅以來,李抑自認自己也花費了不少心血,對幾個皇子深入瞭解和教導了。平時衛王雖然不說學到多少東西,但是至少對自己還是有些聽從的。

思及此,想到衛王以往對王瑜的行爲,心裡暗暗嘆了口氣,便接口道:“王少傅勿憂,此事老夫想想尚需靜觀啊!雖然不知道此次殿下在道尊神仙身邊受了多少教誨,但是觀他寥寥數語卻也較平時有所不同啊!而且看殿下昔日滿腦肥腸之像盡去,如今是頗顯精幹哩!本朝自代祖皇帝便以武功立國,高祖皇帝更是以武功盡得如今天下,雖然大漢朝如今以文治國,但是泱泱中原諸侯軍閥並立,要想大漢朝強國立本到時候能夠一統中原,成就千秋不朽霸業,就必須有武功開疆拓土,如今殿下隱現彪悍精武之像,老夫想只要吾等佐以文治進取,他日殿下不失也可以成爲一代明君啊!諸位以爲如何!”

他絲毫沒有感覺自己的話語讓這些人震驚和觸動的程度,因爲雖然皇帝要立衛王爲太子,大家幾乎是心知肚明也和自己暗示過,但是畢竟還沒有實際挑明。李抑這麼一說無疑就是擺明告訴了在座的,我來的時候皇帝跟我說了什麼!一時之間這廳裡的人雖然沒有說話,但是顯然大家都變得紅光滿面,心裡已經是熱血沸騰了,就是一旁心亂如麻的王瑜也靜思起來。

“諸位大人和在座的同僚那都是在朝爲官多年,自然應該也比較瞭解皇帝陛下,就是不說咱們大漢朝廷,想想當今天下間多少奇人異事,那施道尊神仙乃是在世的陸地神仙,想想咱們這殿下能夠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事情啊!就是昔日那縱橫天下的李亞子,也是因爲被他老人家稱讚了幾句,而被朱溫深忌打壓不得啊!不管昔日咱們殿下如何不堪和任性妄爲,往後必定是會龍騰四海的,吾等同僚須自當以全力佐之啊!”李抑捋了捋頜下的鬍鬚輕鬆而言。

看着大家打了雞血一樣亢奮,李抑一臉自信的看着諸人,這纔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啊!便又看向對面肅立的伍彥柔說道;“至於殿下安全的事情就需要伍將軍費心了,而其餘未料的東西吾等只有靜觀其變,看看等下能不能見到殿下再說吧!”

李抑的心裡面雖然有些疑惑,和對衛王行爲底氣不足,但是又想想皇帝的暗示,看看廳裡的這些人打了雞血一般,臉上不由卻也是很平靜了。

而曲句一直沒有說話,坐在那裡泰然自若的聽着李抑說話。其實心裡也是思緒萬千,這衛王自幼便是他教授弓馬刀箭,對於這衛王在心裡他也是自認還是比較瞭解的。衛王自十歲後身體漸漸變胖,也是在內宦的引導和教育下,漸漸的很少練習弓馬刀劍。因爲那些內宦知道皇帝歷來喜歡衛王,爲了討衛王歡心,便想出許多討少年喜愛的事物來。衛王少年心性自是大喜,便找出諸多借口來躲避練習弓馬,曲句漸漸便很少見衛王了,尤其自己去韶州任觀察使後便停了。

但是,可能因爲幼時便在一起,曲句對衛王還是很有感情的,尤其剛剛看到衛王人瘦了下來,曲句不由又感覺到很是親切。而且,曲句也方纔在衛王的眼裡看到了一些東西,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感情,曲句懂得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東西,他彷彿又看到了昔日的小衛王和自己在一起時的親切和感情。當然,曲句也知道那一刻眼神的交流,衛王明顯的是懂了自己。

曲句是個不擅言辭的人,偏偏也是個很冷靜的人。看到剛剛的一絲交流,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是曲句看到了衛王的變化,那是一個人思想的完全蛻變,從少年蛻變成一個有着複雜心思的成年人。曲句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在衛王小小年紀的身上會有這麼大的變化,但是他很是感覺高興,他知道衛王懂了自己。

反倒是李抑和王瑜兩個聰明人沒有感覺。因爲自從唐朝末年黃巢起兵以來,天下紛爭戰亂不斷,這幾十年間整個中原四分五裂,諸侯軍閥並立各種朝廷政權更迭不斷。便也使得多少文臣武將想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甚至青史留名逐鹿中原。

曲句卻很是瞭解自己,自己是那種天生的戰將,就是爲了那戰場而生。自己對別的沒有興趣,只想跟隨一個明主征戰天下。自己爺爺曲灝做到了交州王,割據一方成爲霸主,可是最後還是被高祖皇帝征服。曲句自認爲沒有興趣成爲稱霸一方諸侯軍閥,加上當今皇帝即位後隱現魄力,意圖開疆拓土染指中原。而這幾年確實也是有了不少的進展,一舉得了大楚國嶺南的十餘州地盤,曲句便熱血沸騰了。可是偏偏這一年來皇帝身體每況愈下,幾乎朝政和治理都交給了龔澄樞那個內侍和盧瓊仙那個女侍中,所以曲句便盼望衛王能夠成爲太子,希望這個昔日自己教導的殿下可以讓自己一展所學。

第五百一十三章 分壇論史第九百八十九章 明顯第三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實嶺南第五十一章 蛻變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事大波及第七十七章 靈魂轉世第八百三十六章 執念第四百三十章 有人劫獄第三百零四章 陳家嫁女第六百六十二章 據說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兩大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 滌心禪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武第七百三十八章 修行密辛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人物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九百七十三章 天遁劍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局化小第八十四章 巴山夜雨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忘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再見少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遂州大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調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海仙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洞天福地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帝有旨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四百三十五章 解放中原第七百三十六章 滌心禪音第八百二十七章 禍起第九百四十一章 權利遊戲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奇藝榜第七百一十章 風吹雨第九百七十章 定局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道留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十年功與名 根據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四十九章 境界的傳承第六百七十五章 高門弟子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八百零六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花落興王府第八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序攻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九百六十四章 遠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不瞭解第一百章 解放成都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丐幫幫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摧毀意志第一十九章 孔雀公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預料第九百六十章 處境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河在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三十八章 綠營 比起紅軍不差第三百八十八章 各取其需第九百一十八章 高手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應對第十七章 百花酥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是一個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皇家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流氓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三百一十五章 神廚第四百八十九章 北戰前沿第六百九十一章 逍遙修真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層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鐵將陳誨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湖修煉手段第六百七十六章 數道設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崑崙仙翁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一百一十五章 瀟湘道第三百三十章 蜀中歸漢第三百零六章 高門子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識試探第一百九十六章 名捕和狼第四百二十章 頓悟思舊第五十九章 一往無前第五十五章 首選第七百零七章 虎子駕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泊石鐘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漢特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
第五百一十三章 分壇論史第九百八十九章 明顯第三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實嶺南第五十一章 蛻變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事大波及第七十七章 靈魂轉世第八百三十六章 執念第四百三十章 有人劫獄第三百零四章 陳家嫁女第六百六十二章 據說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兩大家族第七百三十六章 滌心禪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武第七百三十八章 修行密辛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人物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九百七十三章 天遁劍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局化小第八十四章 巴山夜雨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忘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再見少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遂州大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調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海仙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洞天福地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帝有旨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四百三十五章 解放中原第七百三十六章 滌心禪音第八百二十七章 禍起第九百四十一章 權利遊戲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奇藝榜第七百一十章 風吹雨第九百七十章 定局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道留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十年功與名 根據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四十九章 境界的傳承第六百七十五章 高門弟子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八百零六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花落興王府第八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序攻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九百六十四章 遠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不瞭解第一百章 解放成都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丐幫幫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摧毀意志第一十九章 孔雀公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預料第九百六十章 處境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河在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三十八章 綠營 比起紅軍不差第三百八十八章 各取其需第九百一十八章 高手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應對第十七章 百花酥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是一個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皇家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流氓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三百一十五章 神廚第四百八十九章 北戰前沿第六百九十一章 逍遙修真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層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鐵將陳誨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湖修煉手段第六百七十六章 數道設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崑崙仙翁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七百七十一章 強打第一百一十五章 瀟湘道第三百三十章 蜀中歸漢第三百零六章 高門子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識試探第一百九十六章 名捕和狼第四百二十章 頓悟思舊第五十九章 一往無前第五十五章 首選第七百零七章 虎子駕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泊石鐘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漢特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