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

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

朱勇也走了,房間中只剩下朱瞻壑一家人。

只見漢王妃眉頭緊皺,過了好一會兒,她這才擡頭問道:“瞻壑你確定嗎,你皇爺爺真的要在今年遷都?”

“千真萬確,您不必有任何的懷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應天府這邊的田地、房產、商鋪等處理一下,否則就要砸到手裡了!”

朱瞻壑耐心的再次說道。

相比之前的雷聲大雨點小,今年朱棣卻連一點聲都沒發出來,甚至連朱瞻壑事先都沒有接到消息,如果不是成陽侯賣地,恐怕他也不會想到這件事。

不過朱棣正式遷都的確就是在今年,而且據史書上記載,朱棣遷都的決心很大,對於敢反對的大臣,要麼革職要麼嚴懲,這才把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

“好吧,那我聽你的!”

漢王妃最終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在她看來。朱瞻壑掌管着東廠,又經常進宮,朱棣如果要遷都,肯定瞞不過兒子的耳目。

“太好了,那咱們一定要儘快,我懷疑成陽侯已經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說不定很快會有更多的人知道。”

朱瞻壑再次催促道。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見常思寧開口道:“世子,我覺得此事不妥!”

“呃?有何不妥?”

朱瞻壑一愣,他沒想到常思寧會在這時發表意見。

“據我所知,王府在應天府的田產不在少數,如果大規模拋售,肯定會引人懷疑,再加上世子的特殊身份,說不定會讓人猜到遷都的事,這件事陛下還沒有宣佈,若從世子這裡傳出去,說不定會引來陛下的責怪。”

常思寧冷靜的分析道。

“說的有道理,遷都這麼大的事情,父皇都還沒有宣佈,若從咱們這裡走露了風聲,那可就不好交待了!”

漢王妃聞言一拍巴掌道。

“這倒是個問題!”

朱瞻壑也贊同的點了點頭,不過他很快就再次笑道:“我有個辦法,即可以讓咱們王府順理成章的拋售田產,又不會讓人懷疑到遷都的事情上!”

“什麼辦法,瞻壑伱快說!”

漢王妃再次驚訝的問道。

“嘿嘿,先讓我賣個關子,娘您先應天府的田產盤點一下,哪些該賣的提前做好準備,我這邊也需要做一些準備,過兩天您就知道了!”

朱瞻壑不肯多說,氣的漢王妃又想擰他的耳朵。

不過現在不是鬧脾氣的時候,漢王妃立刻叫上常思寧和孫若微,回到內宅清點王府在應天府的田產。

朱瞻壑則叫來王府的幾個管事,對他們吩咐了一番後,幾人也都心領神會的離去了。

…………

大報恩寺,黎利等交趾的官員來到京城之後,就暫時被安置在寺中居住。

說起來大明的官員真的很不容易,哪怕進京朝覲考察,朝廷也不會給官員安排住處,而是讓官員自己去找。

但大明官員俸祿是出了名的低,如果去住客棧的話,會被人懷疑是個貪官,如果去同鄉或朋友家中借住,又會被疑心病極大的朱元璋懷疑結黨營私。

因此這些官員慢慢的也學精了,許多朝覲考察的官員,進京後直接就找寺廟去借住,這樣一來清淨,二來還不用花錢,寺廟也樂得與這些官員結下一些香火緣,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黎兄,咱們都進京好幾天了,怎麼也沒人見咱們,是不是把咱們給忘了?”

大報恩寺的一間靜室之中,潘獠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他們四天前就到了京城,然後被安置在寺中居住,結果這四天除了在寺裡聽和尚唸經,就沒有其它的事情可做了。

“我已經打聽過了,像咱們這種進京朝覲考察的官員,一般都要等上一段時間,纔會得到吏部官員的召見,如果有問題的話,吏部纔會上報,甚至可能還會驚動皇帝陛下。”

只見最爲年輕的鄭高站起來說道。

“驚動皇帝?那可太好了,咱們不是要告御狀嗎,這就是個好機會!”

潘獠聞言眼睛一亮,當即興奮的說道。

“潘兄,告御狀可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容易,而且我只說可能會驚動陛下,並不是說咱們會見到陛下。”

鄭高哭笑不得的解釋道。

“你們漢人這些繁文縟節真是麻煩!”

潘獠聽不懂鄭高的話,再次氣呼呼的道。

“好了,潘兄你不要心急,鄭兄說的很清楚了,以咱們的身份,恐怕很難當面向陛下告御狀。”

這時黎利終於開口,他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然後向鄭高請教道。

“鄭兄,你對大明的情況比較瞭解,依你之見,我們該怎麼把御狀告上去?”

看到黎利向自己請教,鄭高故意沉思了片刻,這纔開口道:“其實咱們想告御狀也不難,據我所知,吏部尚書名叫蹇義,此人曾經做過太子詹事,屬於太子一黨,如果我們共同寫一份狀紙,交給這位蹇尚書,他肯定十分高興,到時只要在朝堂上鬧起來,漢王必定會被太子一黨羣起攻之!”

“好辦法,還是鄭兄你厲害!”

黎利聞言也大爲讚歎,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這個鄭高的確是個人才!

其它交趾官員看到黎利表態,這時也都是紛紛表示贊同。

唯有潘獠撇了撇嘴低聲嘟囔道:“這麼多花花繞繞,你們也不嫌累得慌!”

計議已定,黎利親自執筆,寫下一份狀告朱高煦的狀子,上面列舉了朱高炮到達交趾後,犯下的一樁樁所謂的“罪名”,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朱高熾擅啓戰端,殘害交趾的世家大族,導致交趾天怒人怨云云。

最後黎利寫完狀紙後,鄭高與潘獠等人簽上名字,然後咬破手指,在上面印上血手印,以表示他們都朱高煦胡作非爲的受害者。

說來也巧,就在黎利他們寫下血書狀紙的第二天,吏部竟然派人來了,將他們這些交趾官員帶到了吏部。

這些朝覲考察的官員,一般都需要經過吏部,對官員各個方面進行考覈,看對方是否合格,如果表現優異,可能還會得到皇帝的召見及賞賜。

不過黎利他們本來就不是爲了朝覲考察來的,因此他們剛到吏部,立刻齊聲喊冤,然後將準備好的狀紙呈上。

手滑了,把中午的一章也一塊發了。

(本章完)

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44.第844章 廣州港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43章 變故突起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第262章 金銀財寶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233章 糧船北上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971.第971章 崩潰第272章 準備禮物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486.第486章 設局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898.第898章 戰後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第123章 紀綱死了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129章 漆器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40章 宋禮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第47章 計劃順利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第222章 百萬倉661.第661章 吃空餉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440.第440章 郭縣令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284.第284章 存錢(下)第58章 拿去融了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第161章 又見鄭和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35章 斬爹寶刀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
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44.第844章 廣州港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43章 變故突起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第262章 金銀財寶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第233章 糧船北上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971.第971章 崩潰第272章 準備禮物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486.第486章 設局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898.第898章 戰後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第123章 紀綱死了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第129章 漆器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40章 宋禮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第47章 計劃順利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695.第695章 蒸汽機(上)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第222章 百萬倉661.第661章 吃空餉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440.第440章 郭縣令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284.第284章 存錢(下)第58章 拿去融了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第161章 又見鄭和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35章 斬爹寶刀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