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

第500章 權力之爭

石見國草原人叛亂,一件事卻出現兩個不同的情報來源,朱瞻基上報時語焉不詳,只說了草原人叛亂,朱勇的戰報十分詳細,但話裡話外都把責任推到了朱瞻基頭上。

這讓朱棣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朱高熾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朱瞻壑則乾脆裝傻,最後朱棣也只好繼續等消息,特別是錦衣衛邊,現在他們的消息應該更加公正。

也就在當天晚上,有人悄悄的給漢王府送去一封書信,信是朱勇親筆寫的,送信人也十分謹慎,一定要親手交給朱瞻壑。

“除了書信,朱勇還說了什麼?”

朱瞻壑親自接見了送信的人,拿過書信後立刻向對方問道。

“沒有,公爺說了,他要說的話都在信上,世子您一看便知。”

送信的人回答道。

朱瞻壑聞言點了點頭,隨後讓管事送這個人離開,而且還特意交待他們走王府的側門,免得被人看到。

隨後朱瞻壑拿着書信來到書房,關好房門後,他這才把書信打開看了一遍。

這封信很厚,足足寫了十幾張,也真是難爲朱勇能寫這麼多字。

信上的內容果然和草原人的叛亂有關,相比給朱棣的戰報,朱棣的這封私人書信,寫的也更加詳細,而且也說了許多不方便在戰報上說的內情。

原來朱瞻基去了日本布政使司後,很快就想插手當地的軍政大事,但這根本不合規矩,因爲朱棣派朱瞻基去日本,主要是主持與足利幕府的和談事宜,以及石見銀礦的開發。

所以朱瞻基根本沒有權力插手日本布政使司的軍政事務,當然了,如果有需要,可以要求日本布政使司協助他。

可是朱瞻基卻不這麼想,他覺得當初朱瞻壑在的時候,整個日本布政使司都是聽朱瞻壑的,現在自己來了,所以整個布政使司當然也要聽他的。

所以朱瞻基不但要求軍政兩界配合自己,而且還要在軍隊和官府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其中布政使楊允是文官,看在朱高熾的面子上,倒也沒敢說什麼,可朱勇卻是武將,掌管着軍隊,他並不願意讓朱瞻基插手。

另外朱瞻基也一直看朱勇不順眼,畢竟誰都知道,朱勇是朱瞻壑的發小,兩人和張忠好到穿一條褲子,所以朱瞻基去了日本後,也處處針對朱勇。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朱瞻基和朱勇也爆發了數次衝突,當然朱勇的身份比不上朱瞻基,所以他的處境也不太好,一直處於下風。

這次草原人送到日本的事,本來需要朱勇派軍隊接收,然後再由軍隊押送到石見國,並且由軍隊看管他們,防止這些人作亂。

但朱瞻基卻不信任朱勇,而且他也不想讓朱勇插手石見國的事,所以草原人剛到九州島沒幾天,就被朱瞻基派人接管了。

朱瞻基手中沒有兵權,能用的人也不多,於是他就啓用了一批投靠他的倭人,打算借用這些倭人的力量,幫自己完成開採石見銀礦的事。 結果就發生了後面的事,那些草原人的確是被倭人逼反的,倒不僅僅是倭人生性殘暴,而是他們的生活標準一貫如此,比如準備的飯食都是按照倭人的標準。

要知道倭人爲什麼叫倭人,就是因爲個子矮,而矮的原因除了基因,主要就是吃的太少,草原人雖然吃的也不怎麼樣,但至少比倭人高大多了,倭人給他們提供的那點食物,連塞牙縫都不夠。

再加上倭人官員對於普通的倭一向殘暴,草原人又是戰俘,倭人對他們當然也更加苛刻,於是在各方面的壓榨下,導致草原人忍無可忍,終於發動了叛亂。

而且朱勇在信中還說,他已經派人與叛亂的草原人取得聯繫,對方願意放下武器,但也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比如增加飲食,縮短幹活的時間等。

不過對於這些,朱勇沒有權力答應他們,需要朱瞻基點頭才行,但朱瞻基爲了自己的面子,卻不肯和草原人和談,反而催促着朱勇派兵鎮壓草原人的叛亂。

朱勇卻不願意派兵,於是三方就這麼一直僵持下來,最後朱瞻基更是先向朝廷告狀,朱勇得知消息後,這才把戰報送了回來。

看完了朱勇的書信後,朱瞻壑也總算是明白了這場叛亂的前因後果。

說起來那羣草原人也是倒黴,完全是朱瞻基與朱勇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不過嚴格來說,主要責任還在朱瞻基身上,他本來就沒有插手當地軍政的權力,卻非要以勢壓人,結果導致朱勇與他反目,從而上下不齊,這才導致了草原人的叛亂。

身爲上位者,應該明白借勢而爲的道理,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掌控一切,像朱瞻基的做法,在朱瞻壑看來十分不明智。

特別是朱勇在日本布政使司表現的相當不錯,並沒有任何的過錯,所以朱瞻基以勢壓人,就已經是理虧在先,後來叛亂髮生後,不想着怎麼補救,卻爲了自己的面子導致局勢僵持,更是糊塗之極。

“難怪錦衣衛到現在都沒有消息送過來,看來不是他們沒有消息,而是根本不敢往上送吧!”

朱瞻壑忽然低聲自語道。

錦衣衛就算是元氣大傷,但草原人叛亂這麼大的事情,按理說他們應該早就把情報送上來了。

但現在朱瞻基和朱勇都親自上書稟報了,錦衣衛卻還沒有任何消息,唯一的解釋就是,錦衣衛不敢上報。

因爲這件事不但牽扯到朱瞻基,更牽扯到朱勇,而朱勇的背後卻是朱瞻壑,太孫和漢王世子爭鬥,這可不是一般人敢摻和的。

特別是上次錦衣衛的內鬥,其實就是朱瞻基和朱瞻壑之間的爭鬥,結果怎麼樣?朱瞻基支持的錦衣衛全部被處死,朱瞻壑支持的劉勉等人遠走海外。

現在的錦衣衛高層,都是這場爭鬥的見證者,所以他們根本不敢插手朱瞻基和朱瞻壑之間的事,自然也不敢把日本那邊的情報送上來。

(本章完)

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806.第806章 封賞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223章 劉家港第4章 高僧與舍利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第142章 討公道(中)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303.第303章 定海衛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712.第712章 女人的爭論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792.第792章 土包子825.第825章 面談?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902.第902章 七年(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293.第293章 香皂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136章 珠釵會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186章 賣地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410.第410章 搬救兵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第76章 武臣入閣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737.第737章 內奸(下)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916.第916章 救人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第100章 聞風而動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第158章 密本制度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
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806.第806章 封賞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223章 劉家港第4章 高僧與舍利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第142章 討公道(中)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303.第303章 定海衛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712.第712章 女人的爭論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792.第792章 土包子825.第825章 面談?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902.第902章 七年(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293.第293章 香皂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299.第299章 解決倭寇的方法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第136章 珠釵會980.第980章 暗流涌動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186章 賣地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410.第410章 搬救兵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第76章 武臣入閣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737.第737章 內奸(下)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916.第916章 救人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第100章 聞風而動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第158章 密本制度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