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

第500章 權力之爭

石見國草原人叛亂,一件事卻出現兩個不同的情報來源,朱瞻基上報時語焉不詳,只說了草原人叛亂,朱勇的戰報十分詳細,但話裡話外都把責任推到了朱瞻基頭上。

這讓朱棣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朱高熾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朱瞻壑則乾脆裝傻,最後朱棣也只好繼續等消息,特別是錦衣衛邊,現在他們的消息應該更加公正。

也就在當天晚上,有人悄悄的給漢王府送去一封書信,信是朱勇親筆寫的,送信人也十分謹慎,一定要親手交給朱瞻壑。

“除了書信,朱勇還說了什麼?”

朱瞻壑親自接見了送信的人,拿過書信後立刻向對方問道。

“沒有,公爺說了,他要說的話都在信上,世子您一看便知。”

送信的人回答道。

朱瞻壑聞言點了點頭,隨後讓管事送這個人離開,而且還特意交待他們走王府的側門,免得被人看到。

隨後朱瞻壑拿着書信來到書房,關好房門後,他這才把書信打開看了一遍。

這封信很厚,足足寫了十幾張,也真是難爲朱勇能寫這麼多字。

信上的內容果然和草原人的叛亂有關,相比給朱棣的戰報,朱棣的這封私人書信,寫的也更加詳細,而且也說了許多不方便在戰報上說的內情。

原來朱瞻基去了日本布政使司後,很快就想插手當地的軍政大事,但這根本不合規矩,因爲朱棣派朱瞻基去日本,主要是主持與足利幕府的和談事宜,以及石見銀礦的開發。

所以朱瞻基根本沒有權力插手日本布政使司的軍政事務,當然了,如果有需要,可以要求日本布政使司協助他。

可是朱瞻基卻不這麼想,他覺得當初朱瞻壑在的時候,整個日本布政使司都是聽朱瞻壑的,現在自己來了,所以整個布政使司當然也要聽他的。

所以朱瞻基不但要求軍政兩界配合自己,而且還要在軍隊和官府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其中布政使楊允是文官,看在朱高熾的面子上,倒也沒敢說什麼,可朱勇卻是武將,掌管着軍隊,他並不願意讓朱瞻基插手。

另外朱瞻基也一直看朱勇不順眼,畢竟誰都知道,朱勇是朱瞻壑的發小,兩人和張忠好到穿一條褲子,所以朱瞻基去了日本後,也處處針對朱勇。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朱瞻基和朱勇也爆發了數次衝突,當然朱勇的身份比不上朱瞻基,所以他的處境也不太好,一直處於下風。

這次草原人送到日本的事,本來需要朱勇派軍隊接收,然後再由軍隊押送到石見國,並且由軍隊看管他們,防止這些人作亂。

但朱瞻基卻不信任朱勇,而且他也不想讓朱勇插手石見國的事,所以草原人剛到九州島沒幾天,就被朱瞻基派人接管了。

朱瞻基手中沒有兵權,能用的人也不多,於是他就啓用了一批投靠他的倭人,打算借用這些倭人的力量,幫自己完成開採石見銀礦的事。 結果就發生了後面的事,那些草原人的確是被倭人逼反的,倒不僅僅是倭人生性殘暴,而是他們的生活標準一貫如此,比如準備的飯食都是按照倭人的標準。

要知道倭人爲什麼叫倭人,就是因爲個子矮,而矮的原因除了基因,主要就是吃的太少,草原人雖然吃的也不怎麼樣,但至少比倭人高大多了,倭人給他們提供的那點食物,連塞牙縫都不夠。

再加上倭人官員對於普通的倭一向殘暴,草原人又是戰俘,倭人對他們當然也更加苛刻,於是在各方面的壓榨下,導致草原人忍無可忍,終於發動了叛亂。

而且朱勇在信中還說,他已經派人與叛亂的草原人取得聯繫,對方願意放下武器,但也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比如增加飲食,縮短幹活的時間等。

不過對於這些,朱勇沒有權力答應他們,需要朱瞻基點頭才行,但朱瞻基爲了自己的面子,卻不肯和草原人和談,反而催促着朱勇派兵鎮壓草原人的叛亂。

朱勇卻不願意派兵,於是三方就這麼一直僵持下來,最後朱瞻基更是先向朝廷告狀,朱勇得知消息後,這才把戰報送了回來。

看完了朱勇的書信後,朱瞻壑也總算是明白了這場叛亂的前因後果。

說起來那羣草原人也是倒黴,完全是朱瞻基與朱勇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不過嚴格來說,主要責任還在朱瞻基身上,他本來就沒有插手當地軍政的權力,卻非要以勢壓人,結果導致朱勇與他反目,從而上下不齊,這才導致了草原人的叛亂。

身爲上位者,應該明白借勢而爲的道理,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掌控一切,像朱瞻基的做法,在朱瞻壑看來十分不明智。

特別是朱勇在日本布政使司表現的相當不錯,並沒有任何的過錯,所以朱瞻基以勢壓人,就已經是理虧在先,後來叛亂髮生後,不想着怎麼補救,卻爲了自己的面子導致局勢僵持,更是糊塗之極。

“難怪錦衣衛到現在都沒有消息送過來,看來不是他們沒有消息,而是根本不敢往上送吧!”

朱瞻壑忽然低聲自語道。

錦衣衛就算是元氣大傷,但草原人叛亂這麼大的事情,按理說他們應該早就把情報送上來了。

但現在朱瞻基和朱勇都親自上書稟報了,錦衣衛卻還沒有任何消息,唯一的解釋就是,錦衣衛不敢上報。

因爲這件事不但牽扯到朱瞻基,更牽扯到朱勇,而朱勇的背後卻是朱瞻壑,太孫和漢王世子爭鬥,這可不是一般人敢摻和的。

特別是上次錦衣衛的內鬥,其實就是朱瞻基和朱瞻壑之間的爭鬥,結果怎麼樣?朱瞻基支持的錦衣衛全部被處死,朱瞻壑支持的劉勉等人遠走海外。

現在的錦衣衛高層,都是這場爭鬥的見證者,所以他們根本不敢插手朱瞻基和朱瞻壑之間的事,自然也不敢把日本那邊的情報送上來。

(本章完)

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840.第840章 逃難(中)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381.第381章 成婚(下)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411.第411章 唐賽兒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826.第826章 北上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879.第879章 物資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69章 表示一下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541.第541章 選址第256章 一封信第73章 詔獄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816.第816章 新星號第254章 果然是他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第206章 龍王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242章 京官(下)第207章 祭祀孝陵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第275章 壽宴(上)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81章 真兇找到了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686.第686章 鏡子(下)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185章 招攬張興739.第739章 女校(下)902.第902章 七年(下)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648.第648章 吳家寨第243章 房貸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8章 大蒜加酒(下)414.第414章 盤問503.第503章 報紙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第141章 討公道(上)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
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840.第840章 逃難(中)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381.第381章 成婚(下)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411.第411章 唐賽兒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826.第826章 北上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879.第879章 物資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69章 表示一下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541.第541章 選址第256章 一封信第73章 詔獄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816.第816章 新星號第254章 果然是他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第206章 龍王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242章 京官(下)第207章 祭祀孝陵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第275章 壽宴(上)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第81章 真兇找到了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686.第686章 鏡子(下)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第185章 招攬張興739.第739章 女校(下)902.第902章 七年(下)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648.第648章 吳家寨第243章 房貸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8章 大蒜加酒(下)414.第414章 盤問503.第503章 報紙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第141章 討公道(上)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