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以後,桓因回到了北方八天。
他沒有休息,迅速召集文武羣臣議兵。在得知萬事俱備以後,桓因親自敲定了最終中央善現天的作戰策略,然後召集所有部隊,共計三百餘萬人,同時在東西南北四大天歃血誓師,祭天,祭地,祭祖,蓄勢待發。
一時之間,四方八天聲威大震,中央善現天被破,似乎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尤其因爲桓因拿下四方八天以後,快速的發展壯大,致使如今他麾下的精兵強將之多,已達三百萬之巨,民衆們都紛紛議論,說真命天帝怕是已然提前回歸。羅睺一直閉關不出,不過是藉口罷了,他做了縮頭烏龜,卻也躲不過桓因的審判!
又過了十多天,桓因組織起麾下所有將士,紛紛踏入到了四方八天的各大傳送陣之中。三百多萬將士,更兼陣法器械無數,一時之間,全都涌向了中央善現天,最終的大戰,自這一刻起終於開啓!
大軍的傳送,比桓因想象之中的還要順利了太多。如此數量恐怖的大軍,加上還有無數的器械,不斷的朝着中央善現天輸送,卻從頭到尾都沒出什麼亂子。
阿武口中的“那位大人”兌現了他全部的承諾,更是把所有的問題都爲桓因排除掉了。桓因帶領大軍傳送,來到中央善現天這一頭的時候,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激發陣法烙印,讓“那位大人”知道是他來了。然後,處在善現天這一頭的陣法便全都被人如期開啓,桓因親率的先頭部隊直接踏入了城中。
戰鬥,只在桓因他們剛剛踏入的瞬間就開啓了。有不少的守城和守陣將士發現是桓因帶人殺了過來,一個個無不色變,想要阻止桓因他們繼續傳送。
可是桓因他們既然來了,就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先頭部隊之中的人,全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更有桓因這個超級強者存在,那些負責守衛傳送陣和城北的將士哪裡可能是桓因他們的對手?
只是這還不算,在桓因他們出現以後不久,就在善現天的守軍們剛剛要組織起像樣的抵抗時,他們的內部卻爆發了大規模的動亂。數不清的守軍竟然在大戰之際突然倒戈,朝着自己人舉起了屠刀。
於是,守軍們全都懵了,僅僅半天的時間,直接被桓因他們殺得潰不成軍,桓因把他們完全驅逐出了城北地界。
就這樣,在“那位大人”裡應外合,近乎完美的安排之下,桓因他們只花了一天,就徹底在善現天城北站穩了腳跟。然後,桓因他們又花了三天時間,在城北歸順軍民的幫助之下,讓全部的三百多萬大軍踏入了善現天,各自紮營於城中,直接把城北變成了桓因一方最終大戰的根據地。
一切的一切,實在太過順利,讓得不少文臣武將都紛紛讚歎“那位大人”當真是手段不凡,能力通天。若沒有他的幫助,桓因的善現天之行只怕會困難太多。
只是,每當有人問起桓因關於“那位大人”的一切時,桓因卻從不作答,只抱以高深莫測的笑容。
不過桓因不會因爲開頭的順利而得意忘形,其實他的心早已憂慮起來。因爲在他和大軍於城北站穩腳跟以後,竟然一直都沒有敵軍殺到。羅睺不可能不知道他已經殺上了善現天,可爲什麼直到他已經把大部隊全都安置好了,甚至已經可以全力對付他了,他都還是按兵不動?
城北似乎不是桓因佔領下來的,更像是羅睺送給桓因的。
這個問題桓因終究沒有想明白,於是他不再去想,把精力投入到了城北的建設當中。
三百多萬大軍,一旦大戰開啓,就需要太多後方的支撐。若是不將城北的一切安排好,只怕大軍一出,有去無回。
好在羅睺早已失了民心,尤其是那些瘋子的出現,讓得哪怕是阿修羅道的子民也全都對羅睺怨恨極深。於是軍民一心之下,城北很快被桓因他們變成了如今善現天中的一塊福地。
雖然是大戰即將爆發,可將士們在這裡可以修養身息,而人民,若是願意離去,隨時都可以踏入傳送陣,被送往他們想去的那個大天。若是他們不想離去,也可以在桓因麾下軍隊的保護之中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至少,如今的善現天城北已經再沒有半個眼冒綠光的瘋子,桓因已經徹底把那種可怕的東西給清理了出去。所以,大街上再次出現了活人,有人的地方,便也有了坊市等等,有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消息,總是會被傳播開去的。
於是,當生活在善現天其它地區的人們知道了桓因的迴歸,知道了城北的安定以後,有大量生活在慌亂之中的軍民涌向了北方八天。善現天還沒有光復,可大勢已徹底倒向了桓因這邊。
經過一個月的建設,北方八天不但最終完全安定了下來,更因爲有大量軍民的投靠,有大量人民選擇加入桓因的麾下,爲善現天而戰,爲天界而戰,爲和平幸福而戰,於是桓因麾下的人數竟然激增至將近四百萬!
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當年桓因在位之時,他麾下的全部人馬,包含四方八天的所有將士,也不過才五百萬上下。而今天下未定,他卻已有了接近當年鼎盛時期的軍力,天下所歸,似乎已有定數。
只是越是如此,桓因卻越是覺得詭異。因爲羅睺還是沒有動,他似乎是有意放任桓因的發展,城北的一切以及軍民的流動,他竟然都沒有阻撓。
人們早就對如今的態勢議論紛紛了,所有人都認爲桓因必勝,沒有懸念。甚至還有民謠已經開始爲桓因歌功頌德。
只是桓因知道,得民心,卻並不一定能夠得天下。他太瞭解羅睺了,羅睺是他此生最大的敵手。他永遠也不會相信羅睺已經放棄了,更何況,連他自己都不能爲羅睺找出放棄的理由。一切的反常,反而是對桓因的一種警醒,羅睺到得如此關鍵的時刻竟然還閉關不出,一定在醞釀天大的禍端!
終於,桓因再也不能等待,也不敢等待,揮師向南,第一次在中央善現天露出了自己的鋒芒!
而這一次,羅睺終於也再不能忍,哪怕他還沒有親自出戰,卻是第一次有大量的部隊出現在了桓因大軍前進的道路之上,成爲了削減他們鋒芒的防線。
那是羅睺麾下三大赫赫有名的元帥,天威元帥、地怒元帥和玄通元帥一同來到了前線,與桓因的部隊戰在了一起。
看來,這就是羅睺的底線。城北,他可以讓給桓因,可桓因想要突破城北,羅睺就不會再按兵不動了。三大元帥齊出,幾乎是動用了羅睺麾下如今最強的戰鬥力。除了還差一個羅睺自己以外,似乎已經不差什麼了。
決戰,比桓因想象之中的來得還要更早一些。桓因沒有想到,這一次自己剛剛進軍,就遇上了羅睺最強的軍隊,遇到了羅睺最強烈的阻擊。可是,這似乎又並不是最後一場戰鬥,因爲羅睺並沒有出現,因爲羅睺還在閉關!
羅睺到底要閉關到什麼時候,難道等桓因把他的人殺得片甲不留的時候,他纔會破關而出嗎?若當真那樣的話,縱然他修成無上神通,又難道還能以一人之力對抗天下不成?
戰鬥進行得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順利,哪怕羅睺不在,可羅睺麾下的力量顯然已經傾巢出動。而數百萬人的大戰,戰線又縱深在善現天廣大的範圍之內,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改變什麼,所以哪怕桓因這邊只在短短的十天之內就已經展現出了絕對的優勢,可這一場戰鬥明顯是一場持久戰。
想要全面擊潰敵軍,一路往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桓因需要時間來獲取勝利,可偏偏桓因分明覺得,羅睺比自己更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