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

“做了就做了。孔家、孟家也都不是甚好鳥,上到五胡,下到蒙元,如牆頭蘆葦隨風搖擺。真亡在了韃子手裡,那是天道昭彰!”

“但你一定要把首尾收拾乾淨!”

泗水岸畔,封凍的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着亮盈盈的明光。鄭芝龍與鄭芝莞漫步在大堤邊,親衛遠遠的拖在後頭。

“大兄放心。我一點首尾都沒留下。”鄭芝莞語氣滿是雀躍,很堅定的說。他這心中是大大的慶幸,鄭芝龍知曉了事情經過後,竟沒有怪罪他一句。

“那就把這事揭過去,日後可再不能擅作主張。你這麼一來,壞了我不少事。那幾個經手的人,你接下來就調回閩省安頓,讓他們歇歇吧。”

鄭芝龍很清楚這件事被曝光之後對自己的影響,天下人只會把鄭芝莞看做是他意志的延伸,纔不會將鄭芝莞與他鄭芝龍分割的清清楚楚。

所以,他必須保證絕對這件事的隱蔽性,至少在近兩年裡。

而至於生不生氣?他當然生氣了。

但這‘生氣’不是氣鄭芝莞的‘膽大妄爲’,而是氣他這麼橫插一刀,那鄒縣、嘉祥和曲阜很可能都會成爲韃子掃蕩攻掠的目標。憑白給他背上了幾個沉甸甸的包袱。

本只是圍繞着兗州府城滋陽的戰鬥,局面一下子擴大了。他手中的兵力有些不夠用了。

但是在內心的更深處,鄭芝龍對於此事卻還真有點喜滋滋的。

鄭芝莞真有才,簡單的幾張大字報就把孔孟四家逼到了絕路。真是再美妙不過了。

如果有可能,孔孟等家族被韃子一股腦的屠了,對中國也沒什麼大礙。但前提是不要牽連到他。

相反,這還會成爲滿清身上一洗不清的污點——夯實了他們不敬孔孟,不準儒家。到時,看他們在這個時空還如何跟中原的士紳階層同污合流?

這點兒鄭芝龍就真的好奇,韃子要真把孔孟屠了,等到兩年後,滿清若還能如期入關南下了,真還會有那麼多不知廉恥的斯文敗類去投效韃子嗎?

他們的祖師爺可都被韃子狠狠蹂躪了啊。

那但凡還有一丁點廉恥,還要一丁點顏面的人,都不可能投降滿清的吧?

然對明末讀書人的氣節毫無信心的鄭芝龍,卻又冥冥之中感覺,就算韃子火燒孔林,刀劈孟廟,那照樣會有大批的無恥文人爭相投效滿清的。他們也一定會想出鄭芝龍現在根本想不到的理由來給韃子洗地。

這就是一種感覺!

因爲啊,人都是利益生物。那兩者的河流明顯是符合各自的利益。至於廉恥節操?呵呵。

看那歷史上的孫之獬,剃髮易服,其人之無恥遺臭萬年。那衣冠髮飾某種程度上又何嘗不是祖宗呢?

還有水太涼、頭皮癢的錢謙益。東林鉅子啊,不也是無恥的很?

那不止是明末的士大夫,幾千年歷史長河悠悠,總有些人爲了活命,爲了高官厚祿,爲了自身利益,那是什麼都能捨去的。

“這道檄文不能只在齊魯中原散播,還要發到江南、湖廣去。另外就是緊緊盯着孔孟曾顏四家……”

鄭芝龍相信這四大家都不是那坐以待斃之人,生死危機臨頭,他們很定會有動作的。只要後者在滿清的威逼下露出馬腳來,那就是一大大的把柄!既然鄭芝莞已經對孔家他們下黑手了,那就不能半途而廢。

鄭芝莞完美的領悟到了自己大哥話中的淺意思。但人還是一懵,對於鄭芝龍繼續要搞孔家的指示表示意想不到。但他立刻就明白來內中蘊含的巨大利益。只要能抓住孔孟通虜的證據,那好處不要太多。

畢竟是傳承了千年的世家望族,縱然只是被當成了牌位,縱然被明裡暗裡侷限在小小的一曲阜、鄒縣和嘉祥縣內,積累的財富也當是驚人的。更別說四大家本身還有着巨大的政治意義。那纔是最重要的。

所以把話說回來,在眼下的戰事裡,如鄭芝龍很希望看到的那樣——韃子屠孔家的一幕,實際上卻是萬萬不能的。

只要他被牽入了眼下局面裡,曲阜一旦有失,孔林一旦有事,責任就少不了他的。

故而,鄭芝龍在關鍵時刻一定是要保證曲阜的安全的。因爲孔林的政治意義太大!他如果停兵不前,坐視清軍攻入曲阜,呵呵,先前辛苦半年裡刷來的再多好名聲也不夠這一下子毀的。

再說了,把孔家與孔林分開,孔家人死不足惜,但孔林被韃子蹂躪了,這也是一恥辱不是?就像同治啥亂時候的白某人叫囂着要毀了黃帝陵,那是華夏子民炎黃子孫所必須不可接受的恥辱。

所以,曲阜是丟不得的。然鄒縣會如何,那就只能看天命了,看袁時中來得及來不及。但鄭芝龍算着那多半是來得及的。

再說,孟聞玉還是有腿,他還是能跑的麼。嘉祥的曾氏也是如此。

這樣一來,孔孟曾顏四家就“高枕無憂”了麼。他們還將繼續存在下去,那自然也就有很大的利益值得鄭芝龍去盯緊他們了。

鄭芝龍率大軍逼到了兗州城外,圖爾格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但相對於鄒縣已經爆開的戰鬥,鄭芝龍的舉措就‘和緩’多了。

至少他沒頭鐵的直衝兗州城下。

凌冽的北風呼嘯着刮過大地,泗水大堤岸畔擠滿了逃難的人羣和馬車,不時傳來婦女和孩童的哭叫。他們多是從北方逃來的難民,本是要去南方的,可前頭據傳已經出現了韃子,使得彼處人心惶惶,都轉向望着東面的曲阜趕去。

鄭芝龍率軍趕到之後,這夥雜亂無章的難民羣已經轉向往東去了。一個個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唯恐落在了人後,在嚴寒中奮力前行,帶不動的物品扔了一路,路旁已有很多因病或體力耗盡而倒斃的屍體。

他能怎麼辦?只能調撥一批無甲兵帶着糧食趕去護送。

而鄭芝龍本人則在忐忑的等待着鄒縣的戰報!

小袁營的兵馬自然是不能跟滿清韃子相比的,不然,袁時中也不會被困在三省交界處,無路可走了。

但現下進行的鄒縣之戰,小袁營是在以多打少。

袁時中有上萬人馬,還有城池可受,圖爾格爲了一個小小鄒縣,卻不會甩出去上萬兵馬。如果小袁營能在鄒縣來一個開門大紅,這對整個戰局都是有重大意義的。

“大帥,周亮工求見。”

鄭芝龍率軍停下了腳步,大軍轉而在兗州城二十餘里外修起了營壘,李士元毫無反應,周亮工卻有些沉不住氣了。

“大帥。”大步走進營帳,周亮工臉上露出焦急。

“你想領軍進兗州城?”

鄭芝龍沒等周亮工說話,就挑明瞭他的心思。他可並沒有因爲眼前之人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便目中無人。事實上,周亮工也好,李士元也罷,只憑二人在鄭芝龍收攬兵權的時候沒有出半點幺蛾子,還都全力配合,那就值得讓鄭芝龍高看一眼。

這樣的人,你說他們有大局觀也好,說他們知情趣也罷,那都算是人才。

在鄭芝龍未來的佈局裡,這倆人都已經被他視爲考察對象了,只要兩人在接下的時間表現合格,那未嘗不能成爲他鄭大帥夾帶裡的人物,成爲他佈置在齊魯這塊棋盤上的得力棋子。

“大帥明見。”周亮工神色一喜。這鄭大帥果然不是凡俗。

“建虜兵臨城下,此刻有援軍入城,對兗州實是一大激勵。”鄭芝龍緩緩說着話,周亮工連連點頭。“那你想帶多少兵?”

鄭芝龍是不願意入兗州城的,一旦兵馬入城,清軍四門一堵,兗州城是安穩了,其他地方呢?

曲阜不去說,然而青州、登萊呢?就靠留下的那些民軍嗎?

鄭芝龍的反問是對周亮工的一次考試,這人若一口就要去四五千人,那絕對是不及格。

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
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