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從長安出發的大軍有十萬人左右,數量龐大,帶着大量的輜重糧草,又因爲隨軍運送數以萬計的手雷、炸藥等火器,怕顛簸之下出現異常情況,行進速度非常的緩慢,一天行進才幾十裡。
雖然賀蘭敏之很快適應了這麼慢的行軍速度,但他還是很感慨,與後世時候機械化部隊行進的速度相比,現在的行軍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太慢了,更不要說彼此間的聯絡全依靠人,要是前方有突發的軍情,是很難做出及時的反應,快速馳援的。即使行進的大軍遭受敵人的突襲,綿延近百里的人馬要做出迅速的反應,會是件很難辦到的事,這一點很讓他擔心。
賀蘭敏之現在是行軍副大總管,全面協助裴行儉負責事兒,在青海道行軍部中地位還處於阿史那道真之上,所負使命的重要程度讓他時常爲這些事擔憂。
行軍途中如此,戰事進行時候也是一樣,雖然可以有一部或幾部人馬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急行突進,但要十幾萬人都達到這個速度,一天行進百多裡甚至更多,那是不現實的,至少糧草是肯定跟不上。沒有糧草物資的補充供應,如何能保證大軍的戰鬥力?十多萬人馬需要的糧食物資是個天文數字,此次征戰朝廷徵用的民工數量遠比軍隊人員多,是軍隊人員的好幾倍,手扛肩挑,小車子推進,你想讓他們跟上騎兵的行進速度,只能晚上做夢去。在青海一帶就食於民也是不現實的。這一片土地上總共纔多人少,即使將他們的牛養牲畜全部搶來,也不一定能滿足十多萬大軍所需。
快速的突進只能在特定時候、特定情況下進行,而且還是部分人馬。
除戰事保證方面讓賀蘭敏之擔心外。他也在憂慮真正與吐蕃人幹上時候,要如何發揮才能避免出錯。他清楚,戰事進行時,在戰場上,大部時候都是一支兵馬攻擊一個方向,或者幾路人馬圍攻一個目標,要達到後世那樣幾個方向的兵馬協同作戰更是天方夜譚,任何一方的軍情都不可能及時傳遞到其他友軍指揮官遙上。如此情況下,更是要考較領兵將領個人能力。
領軍將領的能力出衆,在與敵人遭遇時候做出正確的應對,就有可能取得戰事的勝利。反之就可能慘敗,一路人馬慘敗還會累及友軍,甚至整路大軍都遭遇敗績,賀蘭敏之期望他所領的人馬,能在這場戰爭中有出色的表現。向自己證明穿越人就是有特殊能力的。
因爲有擔憂,賀蘭敏之多希望現在軍中能有現代化的運輸及信息傳遞工具,那樣的話大唐軍隊的整體戰力會有一個質的提高。但沒有現代化的工業,這只是個幻想。沒有現代化的工業。他的許多想法根本沒有可能實現,但要實現現代的工業。依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更是天方夜譚。
賀蘭敏之相信。此戰結束後,他會“發現”大唐軍隊中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他覺得此戰結束後,他要向武則天提更多的建議。除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的意外外,他還要用他後世所學的,對一些“現代”器物的瞭解,發明出類似火器的超時代東西出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唐整體的生產力,特別是軍事方面的。
但現在不可能臨時抱佛腳了,賀蘭敏之也只能利用現有的條件,向武則天、裴行儉這樣的人提一些現在的人沒有意識到的,但他這個有着後世現代人意識的穿越人所知道的事兒。
比如組建一支兩馬換騎的快速反應隊伍,在備戰事出現突發情況,能及時支援;及一些可以利用現在生產力條件製造出來的東西。戰前他已經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也是他非常得意的建議,向武則天提出了爲戰馬裝備“靴子”,就是打造這個時代沒有的馬蹄鐵,也就是馬掌。
賀蘭敏之後世時候並沒騎過馬,但知道馬蹄下面釘有保護馬蹄之物,只不過剛來到這個時代時,他並沒有把心思放到這方面去,因爲他所騎的馬大多時候都在城裡及城郊較平坦的地方跑,不會硌傷馬蹄,馬蹄不會受傷自然就不會去想保護之物。直到這次戰事將起之時,他和蘇定方、裴行儉討論戰事,說到戰場上戰馬的折損情況時候,蘇定方和裴行儉感慨戰爭進行時候戰馬的折損太高,這場戰役也要注意戰馬的補充,他才意識到這一點,馬上向蘇定方和裴行儉提了議。
此議馬上得到了蘇定方和裴行儉的認可和讚賞,賀蘭敏之也向武則天提了議,並得到認可,只不過後世時候賀蘭敏之並沒看到過馬蹄鐵是什麼樣子的,只能把這個提議告訴軍器監的工匠們,最終這些聰明的工匠在戰前一個月左右製作出能用的馬掌,並在隨後時候內,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大量的工匠打造馬掌,幾乎是全民動員的陣勢,賀蘭敏之很多時候也爲此事忙碌的。
幾十萬匹戰馬需要的馬掌數量差不多是天文數字,即使朝廷再嚴令下去,舉全國之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打造出這麼多,只能有選擇性地裝備,先在最精銳的軍隊中裝備,其他的部隊在隨後的時間內補充,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過賀蘭敏之也相信,相對強盛的大唐,國力更弱一點的吐蕃軍隊整體素質也不會高哪裡去,裝備更不要說,他所領的大唐軍中還有火器這從來沒在戰場上過使用過的利器,他對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充滿了自信——
青海道的大軍保持着常規的速度往北進發,大軍行進的序列如下:由右衛將軍、烏海道行軍總管李孝逸領一萬五千人馬作爲前鋒;裴行儉及賀蘭敏之所領五萬人馬爲中軍;右領軍大將軍、烏海道行軍總管李謹行的一萬五千人馬爲左軍;河源道行軍總管、左衛中郎將李多祚,太子右衛副率、赤海道行軍總管樑積壽所領兩部共一萬六千人爲右軍;阿史那道真所領剩餘人馬爲後軍,全部人馬以綿延近百里的隊列往北行進。
幾部人馬這樣的安排是裴行儉刻意而爲的,雖然賀蘭敏之作爲行軍副大總管,可以獨領一軍前進,但裴行儉依然令他與自己率軍一道行進。在行軍途中,裴行儉每天都和賀蘭敏之商討事情。對行軍途中所要注意的一些事兒,如行軍中隊形隊列、各部間距、如何聯絡、遇上突發事情如何處置、營地的選擇、紮營休息時要注意的情況、如何佈哨、巡探等重要事項,還有廣闊草原地域環境下,如此多數量大軍如何分散行進,與內地行進中的區別,等等,裴行儉都爲賀蘭敏之做了詳細的現場講解指導,讓賀蘭敏之對這些事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紙上得來終是淺,絕知此事要恭行,這一兩年賀蘭敏之雖然熟讀了蘇定方所傳的李靖兵法,但書上寫的東西要與實踐相結合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需要慢慢摸索的,有裴行儉這個師兄言傳身教,可以說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每次討論將要進行的戰事時,裴行儉都讓賀蘭敏之分別以主帥和主將的不同身份,對此戰做出一些戰略和戰術方面決策,如何去安排處理行軍過程中的這些事情,還有對所部的將領怎麼樣協調安排,如何佈置所屬各部,等等。賀蘭敏之是行軍副大總管,要是裴行儉這位大總管出意外,他就要全面負責起整支大軍的所有事務,所有這些都是他需要掌握的。
由他來但這個副大總管職,是有點不太合適,但事情已經如此了,賀蘭敏之也只能儘量去適應。
隨着離前線的距離越來越近,戰爭也迫在眉睫,裴行儉也經常和賀蘭敏之討論這場即將開始的戰爭中的一些關鍵問題,作爲主帥如何掌握分析敵情,如何做出決斷,如何調遣各部,各部攻擊的任務是什麼,需要突擊的目標位置,戰鬥如何開始,用哪一部先開始攻擊,等等。
所有的這些問題,裴行儉都仔細地問賀蘭敏之的意見,並要賀蘭敏之回答如此考慮的原因,再把他自己的想法也告訴賀蘭敏之,分析探討各自方案的利弊,及作戰時會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要如何應對,這樣的講述讓賀蘭敏之受益匪淺,讓賀蘭敏之明白,作爲帥和將,區別還是非常的大。
賀蘭敏之也是把他所有的想法都告訴了裴行儉,讓裴行儉指正,裴行儉對賀蘭敏之在許多方面獨到的見解很是驚異,在稱讚賀蘭敏之考慮周全的同時,也對賀蘭敏之在一些方面略免經驗不足,或者說比較稚嫩的佈置作了指正,讓賀蘭敏之受益匪淺。
裴行儉的言傳身教,也讓賀蘭敏之非常的感動。他也希望能以親自指揮一場戰事的勝利,來證明自己不是隻能紙上談兵的趙括,裴行儉也期望着賀蘭敏之能在此戰中有特別出色的發揮。
賀蘭敏之不只希望自己能有戰功立下,並期望手下的人員也都有戰功斬獲。此次出征,駱賓王、張柬之、狄仁傑都自請命出征,得到允許,被安排在賀蘭敏之手下做事,擔任行軍主薄、參軍之類的職務,要是賀蘭敏之有巨大的戰功立下了,手下的人員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賀蘭敏之相信,他會是幸運的,大唐軍隊也會是幸運的!
大軍從長安出發後,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行進,在二月中時候,抵達蘭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