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轟動
面對惡意收購,大股東必須表明堅決的反擊態度,如果楊自雲資金充足,他會毫不猶豫發起反收購要約。
狙擊的本質就是脅迫大股東,大股東實力雄厚,狙擊者拋售撈金,大股東境況窘迫,狙擊者增持股權全面收購。
李兆吉自以爲穩操勝券,可他看不穿楊自雲外強中乾的真實面貌,註定要敗退離場。
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這次楊自云爲博紅顏一笑,寧願不給他面子也不願意賣給他。
自李兆吉公佈收購要約後,股市因他陷入瘋狂,甚至全港媒體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停牌三日間,各大報館紛紛刊載這條硝煙滾滾的火爆新聞。
《星島日報》把李兆吉的照片掛在頭版頭條,標題是:“股神四叔盯上美麗華!”
這是一家專業財經類報紙,內容與一組數據有關:
“恆基兆業老闆向老牌華商楊自雲宣戰,意圖收購楊家旗下美麗華酒店。”
“李兆吉目前持股美麗華酒店22.4%,擬要約該公司股權比例是27.6%,擬收.購美麗華集團4025萬股,動用資金高達2億五千萬。
停牌前美麗華酒店收盤價4.12元,要約價4.30元。
美麗華母公司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會作何種防禦措施,盡請拭目以待。”
《明報》是全港第一大報,鑑於李兆吉新聞過熱,同樣擺在了頭條。
不過漁輪偏向楊家,“美麗華集團面臨併購危機,創始人楊自雲久經商戰,相信能躲過難關!”
文中配了一張楊自雲釣魚的圖片,這應該是公關的作用。
其實老人家天天躺牀上,治病都來不及,哪來的心情和精力釣魚。
最叼還是《天天日報》,善於抓住眼球,他們的標題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評論特別有意思。
“1971年4月,楊自雲針對港島白糖大王張白離的女兒張彩虹的珠寶公司發動.惡意收購,逼迫白糖大王之女發賣位於中環一棟祖業,爲從楊自雲手中購回股份,破財三千萬港幣。”
“今時不同往日,楊自雲風光不在,淪落到核心產業被人收購的境地,曾經風光一時的楊生不知作何感想?”
挖苦完楊自雲,也不忘調侃一下李兆吉,“李四叔俠骨柔腸,替同鄉張白離先生出了惡氣,不過四叔恐怕難得回報。因爲四叔自己,也是人家的仇人啊!”
這麼說是有緣故的,張白離在20年前名震香江,頭上有一堆駭人的稱號,‘華人首位立法局議員'、‘太平.紳士'、‘保良局首腦',他去世以後張家才家道中落。
71年,張彩虹擊退了楊自雲的收購。
結果74年大股災之後,她的公司還是給人收購了。
收購她公司的人,還就是李兆吉!
對張彩虹的張家來說,不管是楊自雲還是李兆吉,都是大惡人來着。.
《天天日報》目前正面臨困境,大老闆劉天遭遇財政危機,有破產的危險。
他準備出售《天天日報》,管理層非常混亂,下面的編輯什麼新聞都敢登。
這一輪炒作結束後,這次收購事件迅速走紅,公衆幾乎人盡皆知。
這完全是因爲,收購雙方的影響!
楊自雲與船王包玉港.、新恆基創始人郭得盛是一代人,而且齊名,比李嘉成、霍贏東、鄭雨彤資歷要深。
李兆吉的資歷也不差,其財富更是楊自雲的好幾倍。
而且更是在港島股市,幾乎從無敗績,被稱爲港島股神。
這兩位大富豪的對峙,對於公衆來講,是一件震撼力十足的大新聞。
常年紮根四會的股民們,更是陷入瘋狂的狀態。
他們篤定楊自雲會發起反收購,成羣結隊涌向四大交易所,試圖買賣美麗華的股票。
6月30日,與收購相關的十一家公司重新恢復交易。
這天開市後,美麗華的股價像是脫繮野馬,直接衝破要約價,並不停往上漲,截止早市結束12:00,美麗華酒店暴漲40%,股價衝到5.71塊。
目前的股價已經遠遠超過李兆吉的要約價,賣給李兆吉不如在市場上拋售。
所以美麗華集團的小股東沒有出售一股,他們在等待李兆吉的提價,以及楊自雲的反收購要約,到時股價還會上漲。
散戶總是想等升值,升到最高位再賣出,可是莊家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們稱心如意。
一天過去,李兆吉與楊自雲沒有任何動靜,原本不斷飆高的股價停止上漲,次日開始小幅下跌。
三天過去,併購雙方依舊沒有采取措施,小股東都迷惑起來。
李兆吉不提價很好理解,這是爲了收購成本考慮,但是楊自云爲什麼保持沉默?
楊自雲是美麗華酒店集團的董事會首腦,按照常..理他不該無動於衷。
可是楊自雲除了發佈一份不疼不癢的聲明,始終偃旗息鼓,難道他沒有捍衛公司的能力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包括李兆吉與德克.在內。
“楊自雲遲遲不行動,他到底在考慮什麼?”
李兆吉判斷楊自雲這樣的頭面人物肯定會保護基業,只要楊自雲入局進來,他將進退自如,可是楊自雲的反應遠遠出乎他的預料。
這不是好兆頭。
“或許他資金不足,不敢反向收購。”德克慎重的表態,“楊家控制的那些公司,全部都虧損嚴重。從今年開始,楊家就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
“不管怎麼說,如今要約期已經開啓。假如下週楊自雲還是沒有動靜,這說明他並無捍衛美麗華酒店的意願與能力,到時股價肯定暴跌,小股東會把他們手中的股權全部賣給我們,我建議下調要約價。”
“不,不能下調!這會導致股價跌的更慘。”李兆吉開始考慮最壞的局面,
“假設.楊自雲和那家非凡投資公司達成協議,那麼我們的收購將不可能成功,我們要替出局做準備,立刻上調要約價,阻止股價下跌,要約一旦結束,我們馬上拋售離場,到時候我們仍舊有盈利。”
證監會制定有《收購與合併守則》,要約期內收購人不得賣出持有股票。
雖然李兆吉起了警覺,但他不能拋售,必須堅持到要約期結束。
要約期持續第十七天,李兆吉把美麗華酒店的要約價從4.30調到了4.50塊,及時制住了恐慌,阻止了股價的下挫。
秦凡得到消息一陣無語,李兆吉每調高一次價,他就要多支付楊自雲一筆鉅款。
這位股神,難道已經猜到他與楊自雲暗中合作了?
7月19日。
這一場堪稱寂寞的要約收購正式結束,李兆吉持有美麗華集團股票總份額是42%,並未達成要約條件。
李兆吉發出公告,宣佈他收購失敗,要約期內收購的股權全部退還原股東。
失敗意味着李兆吉再。無爭奪控制權的機會。
港島的《收購與合併守則》規定,如果收購要約被撤銷或失敗,收購人在要約撤銷或失敗之日起12個月內,不準向目標公司再進行要約收購,不準買入目標公司股份超過35%從而觸發全面收購的要約。
爭奪不了控制權,股份留在手裡沒有任何用,反而.會佔據大量資金。
李兆吉沒有繼續持有的念頭,他首先聯繫秦凡,試圖高價轉讓,結果被拒絕,李兆吉毫不猶豫進行拋售。
7月20日開始,李兆吉大肆拋售美麗華酒店集團的股份。
美麗華酒店集團股價遭遇斷崖式暴跌,等他將手中股份拋完,美麗華酒店已經跌破3塊。
秦凡趁機吸納,將他持有的股權比例提升到34%,正好沒有觸發全面要約的界限,接着他與楊自雲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
七月底,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老闆楊自雲發出公告,將他持有的美麗華酒店股份,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全部轉讓給非凡投資的老闆秦凡。
本次交易完成後,美麗華酒店集團的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此時秦凡手握美麗華酒店62%,收購材料他早已準備齊全,證監會審覈批准後,他向酒店集團的全體股東發佈全面要約收購的公告,公告內容如下:
“由匯豐銀行證券部'代表要約人非凡投資'提出,
無條件全面要約,以收購美麗華酒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票,擬議撤回該公司上市地位。
此次要約價將以下基準作出:美麗華酒店每股現金支付3.5元,此次要約代價爲2億5636萬4830塊港幣。
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務請注意,本聲明後將不再提高要約價。
本次要約達成條件,擬收購美麗華酒店股權.超過75%,要約持續一個月。”
秦凡持有股權超過60%,他與楊自雲簽訂的秘密協議,還可獲得十餘位股東5%股權。
他只需要再收10%,這家公司就要退市櫃。
退市程序一旦啓動,他會通過公司合併的形式,讓餘下股東被迫接受他的要約價格,屆時他將百分之百控股美麗華酒店集團。
這則公告出爐後,全港媒體集體發狂。
李兆吉拼死拼活搞了一個月,沒有搞掉楊自雲一根毛。
這個從來沒聽說過的秦凡虛晃兩槍,乾淨利落將美麗華收歸旗下,這手段過於生猛了吧。
一夜過後,秦凡的照片鋪滿全港所有報紙的頭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