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見芳影

“是武癡啊……那確實比較棘手。”

玄宗當中武癡的數量比較多,畢竟在挑選弟子的時候,長輩們總是喜歡選擇那些本性純良,心思樸實無華的人,這種性格的人非常容易着迷在某種愛好上,達到忘我的程度。

“是啊,所以千萬不可大意。他在聽說你離開玄宗出山後,特意去閉關修煉,聲稱要將境界提升上去,與公平一戰。對了,他是齊不鳴師叔的弟子,在成爲玄宗弟子之前,就已經是玄州有名的武狀元,家裡也非無名之輩,祖上曾經闊過,是個有傳承的家族,只是到這一代沒落了,人丁凋零,只剩下一個妹妹。”

玄州各地學府,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科舉考試,以選拔人才。考試分爲武考和文考,每一名玄州學府的學生皆可以參加。

白庸聽了後,咂舌道:“怎麼一聽上去,就像是在說我一樣。”

狀元那一條且不論,沒落家族也好,人丁凋零隻剩下妹妹也好,確實都是一致。

“的確很像,不過你家是以文出名,步家是以武出名,只是他們家最近的幾代人中都沒有出過像樣的人物,反而因爲固守陳規,不思進取,被幾個廢物敗了家底後,差不多將祖上的積累都揮霍光了,到這代已經坐吃山空,所謂窮文富武,真虧得他能練出名堂來。”

白庸若有所思:“既然是齊不鳴師伯的弟子,這麼說他修煉的就是《非劍訣》,這可是以武術來使用使用道術,武道合一的法門,很難練就,要麼一事無成,要麼一鳴驚人。”

上官嬋冷哼一聲,道:“不簡單的不是法訣,而是他本身,據說只用了兩年的工夫,就領悟到了非劍無我的境界,之前有段時間傳得紛紛揚揚,說他的天賦有可能是這一代弟子中的第一人。”

《非劍訣》,是齊不鳴自創的一門武學,脫胎於玄宗四法之一的《太乙九天訣》,取“以人爲劍”之意,走上與人劍合一不同的道路。

非劍,就不需要再用劍,人之本體就是劍,劍氣就是人之精氣,練至大成可以從全身竅穴中射出劍氣。而且以人爲劍,領悟劍意就變得非常簡單。人爲劍,劍意就是人的意志,人的每一縷意志都可以化爲劍意,這樣一來,只要神識夠強大,就可以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劍意,到時候,甚至可以憑一己之力組合劍陣,而且是那種需要千百人才能構成的大劍陣。

“哈,天下間總是不缺乏天才人物,更何況是人傑地靈的玄州。”白庸付之一笑,並不介懷這種虛名,“不過話說回來,聆月你對他的關注似乎超過了普通同門,話語中還帶有一些不滿,怎麼,他哪裡惹到你了?”

上官嬋又哼了一聲,道:“有一次開早課的時候來遲了,想讓他跟我

換一下位置,居然被輕描淡寫的拒絕了,後來有過幾次特意的示好,都被無視了。膽敢拒絕我的請求,何其囂張”

“不不不,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說出這種話的你比較囂張。不過你明明討厭他,居然還要收集情報,替他說好話。”

“正因爲討厭,所以纔要認真評價對方的一切,因爲仇視就將對方貶得一無是處,那是蠢瓜才幹的事。玄宗這代弟子中,我在男弟子中差不多拿到九十分以上的評價,女弟子中也有八十分,怎麼能被他一個人拉低平均分”

白庸驚咋道:“終於玄宗的弟子都被你騙倒了也太世故了點,話說沒必要糾結在一個人身上吧,人總有嫉妒心,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好感,有人喜歡,必然有人討厭,哪怕是聖人,不也有寫書批評生平行事的人嗎?”

“這點道理我當然明白,我可不是那種對方不理睬,就要反過來感興趣的賤骨頭,僅僅這點是得不到我的特殊對待,頂多無視之。只不過啊,我總有一種感覺,似乎他看透我的僞裝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同行相輕的原因,我覺得他似乎也在人前掩飾着什麼。”

穆若愚道:“他用得着掩飾嗎?他好像平時對人都比較冷淡,脾氣也挺倔,在師兄弟中的名聲可是譭譽參半,好像沒有特意討好別人的行爲,畢竟又不像你一樣性格扭曲。”

“所以說只是直覺,比較模糊,很難說清楚,不過以我多年的演技可以保證,他絕對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對了,性格扭曲是什麼意思啊”

上官嬋伸出手直接擰住穆若愚的耳朵,不停的扭曲變形,痛得他哇哇大叫。

白庸無視了某人痛苦的流涕的求助,向外走去,要去找白如雪。雖然不知道對方的位置,但以他目前的修爲,可以直接用術法推算了。即便沒有特意研究過“掐指一算”的秘術,可白如雪的修爲很低,推算起來不會受到多少干擾。

算到對方是在百草園,白庸一路走過去,路上遇見不少師兄弟,雖說有一年沒見,可大家都是修行中人,對時間概念比較淺,又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倒是不像紫霄莊的同伴們那麼熱情,相互打了招呼也就過去了,頂多是讚歎一下白庸的進步神速。

他的人緣還是普遍比較好的,即便在上一屆玄門論武的時候坑了不少人,可大夥都不是小心眼的人,這麼久早就忘掉了。

通往百草園的路是一條山道,一年四季都會變化,眼下正是娑羅樹結果的季節。娑羅的樹葉都是手掌般大小,掉落在地上的金黃色枯葉將山谷中的地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基本沒有什麼雜草,整個山谷又因爲接近山巔,通風乾燥的關係,走在厚厚的樹葉上,簡直就像是踩着毛毯一般

頭頂是大片的翠綠,而腳底卻是一片金黃,這種劇烈的顏色衝擊,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樹枝上結着外形如同龍眼一般的果子,每一粒上均有一個三角狀眼,散發出清甜的香氣,這就是所謂的菩提子,而且是龍眼菩提。

一路走來,路上遇見了龍眼菩提樹所化的樹精,雖是精怪,卻散發令人靈臺清明的禪意,雙目閃爍着覺慧的智光,精悍的身體中蘊含無窮的力量。

龍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義,如“龍象”比喻菩薩的威儀,“龍應”謂觀音菩薩三應之一,龍梵語音譯爲“那伽”,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是守護佛法的護法。

因此,龍眼菩提樹所化的樹精,也被稱爲龍眼菩薩。這位菩薩沒有說話,先是對白庸作揖,然後摘下一顆熟透了的菩提果遞給他。一經咬開,頓感口齒流涎,一股香氣竄入肺腑之中,洗去深藏的濁氣,精神也變得格外清明。

太虛界靈氣豐富,自然有不少生靈成精,那些樹精一般都會主動照顧自己的族羣,在快要開花結果的時候施展法術,將樹木挪移到百草園附近,就近吸收靈氣。菩提樹遠比一般的樹木更難成精,到現在也只有一株,甚至很多佛門大派中連一株都沒有,不過一旦成精,天生有大智慧,覺悟末那識,還有佛門神通加持,堪比龍鳳一類的成年聖獸。

這要是換成一般的大門派,早就被供奉爲護教神物了,不過在玄宗,還遠遠不夠資格。

一踏入百草園,漫天香氣撲鼻而來,其中攜帶濃郁的靈氣,稍稍一呼吸,真元就蠢蠢涌動。

白庸在與亂世尊者的一戰中,以先天太極圖爲媒介汲取萬邪晶爐的邪元,這萬邪晶爐本來就被他煉化,算是一件本命法寶,又連番被亂世尊者的掌力震盪,導致邪元反補法寶主人,換成一般人就給生生撐死了。

幸好他以溯流同源大法將邪元轉爲道元,然後再轉化成最爲濃縮,強度最大的萬屠誅邪元功,總算是撐了下來。不過體內也已經堆積的滿滿,三重竅穴完全被真元填充,光以總量論,已經比得上胡疆之戰中東方易的水準。

百草園的靈氣濃郁得不可思議,甚至不用人吸收,主動會鑽入竅穴,白庸一口靈氣吸入腹中,加上方纔的菩提子,就覺得全身功力蠢蠢欲動,竟是容納不住,向外溢出了。

這算起來,是第三次了,功力的水準超過肉體的修爲。不過眼下也不是處理的時機,暫時要放一邊,只能回去後再想辦法。

進入到百草園中央的位置,就見到一株冠如山嶽的古樹參天而立,樹冠直入雲霄之中,鬱郁蒼蒼,勃勃生機如大海一樣洶涌澎湃,散發着生之氣息,茂密的樹枝將天空遮蔽,留下點點光芒從縫隙中參透下來

偏涼的樹蔭下,許多植物精怪都如道童般端坐着,有掛着紅肚兜一臉肥嘟嘟嬰兒相的丹蔘精,有虯鬚縱橫一臉滄桑老者相的古樹精,也有芳豔四射活潑可愛少女相的百花精,除了長相千奇百怪之外,其他的倒是跟玄宗弟子開早課的情形一模一樣。

在衆多精怪之中,白庸看見了一道熟悉的婀娜身影,肩膀上站着一隻百靈鳥,同樣在聆聽建木神樹講道。看到她聚精會神的模樣,不忍打擾,於是就儘量不去打擾他人,同樣挑了個位置坐下來聽道,諸多精怪見了他也是微微頓首,並不出聲招呼,繼續聚精會神聆聽講道。。.。

第32章 山中偶遇第109章 各自去處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01章 面瘡老怪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55章 太極化虛第58章 妖刀弒神第86章 心急如焚第57章 法行邪端第15章 百草靈園第67章 情義取法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7章 華顏蒙垢(上)第12章 兩敗俱傷第43章 進入內殿第38章 出行之禮第12章 兩敗俱傷第53章 兩名強援第70章 易如反掌第50章 鬼梵六遁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46章 與子同袍第56章 誰生誰死第19章 大劫疑雲第20章 劍法破綻第91章 奔赴王朝第48章 子夜談話第32章 仙俠之道(下)第18章 魔教內務第86章 心急如焚第52章 鐵血軍王第32章 轟出門去第26章 虛空隧道第17章 歲月之間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34章 玄音洞府第41章 破釜沉舟(中)第91章 步光認主第86章 家家有經第8章 茶禪四問第27章 降臨獄洲第83章 邪吞正魔第29章 天蠁古琴第48章 心外心魔第90章 永夜孤寂第75章 復仇與否第79章 誤中副車第1章 故友依舊第49章 逃出船艙第19章 拜見師尊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54章 再訪山莊第102章 護友之戰(上)第20章 欲擒故縱第87章 決戰在即第2章 艱難之路第13章 踏入天人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9章 回首往事vip卷大結局第42章 英雄魂殤(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46章 佛與心魔第101章 亂世終結(下)第37章 護庵夜戰(上)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42章 進階寶器第15章 難中見心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20章 元功修行第29章 天蠁古琴第106章 正魔決戰第46章 佛與心魔第39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天下爲局第34章 玄音洞府第59章 回首往事第42章 破釜沉舟(下)第17章 拋磚引玉第47章 局外變數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108章 嫉妒何來第87章 一生遺憾第74章 捕獲靈脈(下)第118章 方舟破龍第34章 玄音洞府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8章 偶遇熟人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35章 各出奇招(下)第49章 儒道傳承第84章 鬿魔劍訣第49章 儒道傳承第77章 真假禁器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1章 預知凶兆第83章 邪吞正魔第39章 渡法行殺
第32章 山中偶遇第109章 各自去處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01章 面瘡老怪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55章 太極化虛第58章 妖刀弒神第86章 心急如焚第57章 法行邪端第15章 百草靈園第67章 情義取法第36章 森羅之間第97章 華顏蒙垢(上)第12章 兩敗俱傷第43章 進入內殿第38章 出行之禮第12章 兩敗俱傷第53章 兩名強援第70章 易如反掌第50章 鬼梵六遁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46章 與子同袍第56章 誰生誰死第19章 大劫疑雲第20章 劍法破綻第91章 奔赴王朝第48章 子夜談話第32章 仙俠之道(下)第18章 魔教內務第86章 心急如焚第52章 鐵血軍王第32章 轟出門去第26章 虛空隧道第17章 歲月之間第113章 天創之威第34章 玄音洞府第41章 破釜沉舟(中)第91章 步光認主第86章 家家有經第8章 茶禪四問第27章 降臨獄洲第83章 邪吞正魔第29章 天蠁古琴第48章 心外心魔第90章 永夜孤寂第75章 復仇與否第79章 誤中副車第1章 故友依舊第49章 逃出船艙第19章 拜見師尊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54章 再訪山莊第102章 護友之戰(上)第20章 欲擒故縱第87章 決戰在即第2章 艱難之路第13章 踏入天人第68章 邪俠無匪(上)第59章 回首往事vip卷大結局第42章 英雄魂殤(上)第99章 皇霸千秋第41章 山窮水盡(下)第46章 佛與心魔第101章 亂世終結(下)第37章 護庵夜戰(上)第31章 仙俠之道(上)第42章 進階寶器第15章 難中見心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20章 元功修行第29章 天蠁古琴第106章 正魔決戰第46章 佛與心魔第39章 路見不平第20章 天下爲局第34章 玄音洞府第59章 回首往事第42章 破釜沉舟(下)第17章 拋磚引玉第47章 局外變數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108章 嫉妒何來第87章 一生遺憾第74章 捕獲靈脈(下)第118章 方舟破龍第34章 玄音洞府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8章 偶遇熟人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35章 各出奇招(下)第49章 儒道傳承第84章 鬿魔劍訣第49章 儒道傳承第77章 真假禁器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1章 預知凶兆第83章 邪吞正魔第39章 渡法行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