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揚先把這一家三口領去了安平住的正院,爲了迎接謝嫺兒這個庶女回孃家,安平連自己的孃家都沒回。
由於天冷,西次間的窗戶關的嚴實,門簾也厚,一進去,甜香味更是濃郁。真哥兒是第一次聞到這種濃香,不禁鼻子一癢,打了個大大的噴嚏,把屋裡的幾個人都逗笑了。
安平笑道,“這孩子,長得真是可人疼。”
朱氏和蘭氏都笑着附合了幾句。蘭氏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好像預產期在半個月後。
謝嫺兒三人給安平拜了年,安平給了真哥兒一個大紅包。
真哥兒又給朱氏和謝宗揚、蘭氏拜年,又收了個三紅包。小傢伙第一次收到“外婆家”的紅包極高興,樂得眉眼彎彎。
謝嫺兒和馬二郎在連哥兒和雪姐兒給他們拜了年後,也給了他們紅包。
安平之前從來沒正眼瞧過真哥兒,這回可不一樣了,把真哥兒拉到身邊着實誇了幾句,又讓連哥兒把小表弟招待好,親熱勁倒真有些像姥姥對待外孫子。連哥兒便拉着真哥兒和雪姐兒一起出去放爆竹。
安平對馬二郎笑道,“女婿有心了,送的兵器甚合你岳父的意……”
馬二郎笑笑沒言語。他本就話少,加上謝嫺兒曾經叮囑來謝家少說話,他也就更懶得多說一句。
安平說了半天,覺得是對牛彈琴,又轉過臉對謝嫺兒笑道,“你父親來信,說女婿有大才,弄出來的兵器削鐵如泥,也讓你大哥立了不小的戰功。我還跟你三哥說,四丫頭有福氣,找了這麼好一個女婿,成親不到一年,就給她請封了誥命。”
謝嫺兒一點也不謙虛。笑道,“這個好女婿是父親和母親幫着女兒找的,還要謝謝父親母親有眼光。”
安平就坡下驢,笑道。“女兒知道就好,也不枉我和你爹疼你一場……”
安平裝瘋賣傻,不知道的人真以爲她原來是如何疼愛謝嫺兒。再加上朱氏和謝宗揚的插渾打科,氣氛竟是少有的融洽。
幾人說了一陣話,就一起去福喜堂。給謝老太太和長輩們見了禮後。真哥兒又得了不少紅包,馬二郎就跟男人們一起去了外院。
謝老太太雖然還是不待見謝嫺兒,但經過兩個兒子的洗腦,面子上還過得去。唯有五姑娘謝妍兒一對着謝嫺兒就擺臭臉,說話夾槍帶棒。她就是不服氣,一個蠢到家、名聲全毀的庶女,爲什麼運氣會這麼好。要知道,謝家嫁出去的四個閨女,如今只有謝嫺兒被封了誥命。
安平冷冷地看了幾眼三夫人,三夫人心裡一驚。她怕安平比怕謝老太太更甚。
昨天謝三夫人聽說馬二郎被封爲員外郎,謝嫺兒被封誥命,也是嫉妒得眼睛都紅了。她自己還是前兩年才被封的誥命,沒想到年紀輕輕的謝嫺兒就跟她一樣了。她恨恨地對三老爺說,“那個死丫頭,壞了妍丫頭的親事,她倒是找了個好人家。”又嘆道,“人吶,都是有前眼沒後眼。早知道馬二郎會如此有出息,咱們當初就該先把妍丫頭說給他。妍兒的人品容貌甩了四丫頭幾條大街。馬二郎就是再傻也知道挑咱們家的妍丫頭,哪還輪得到四丫頭抖威風。”
三老爺冷哼道,“你也知道咱們沒有長後眼,還說那些廢話作甚?大哥可是說了。馬二郎有真本事,馬家又有權勢,將來的前途不會差了。你爲了兒子以後多個助力,也要跟四丫頭把關係搞好了。”見三夫人還不以爲意,氣道,“大哥早就想跟四丫頭緩和關係。你若還是一意孤行忤逆了大哥的意,不說大哥,大嫂先就不會高興你。”說完便起身去了姨娘那裡。
氣得三夫人直呼胸口痛。
今天一瞧這陣仗,安平果真因爲妍丫頭得罪謝嫺兒不高興了。三夫人趕緊找藉口把謝妍兒叫出去私下訓斥了幾句,讓她注意言行,如今的謝嫺兒可不是成親前那個任人欺負的傻丫頭了。
謝嫺兒不知道竟然有人惦記自己的傻相公,抱着雪姐兒跟朱氏和二房的幾個女眷低聲說笑着。二房的人都圓滑精明,得了二老爺的吩咐,給足了謝嫺兒和真哥兒的面子。
吃了晌飯謝嫺兒一家便告辭了,馬二郎明天就要去京郊兵器工場,雖說離得不遠,但十天半個月肯定回不了家,得給他準備準備。安平聽說馬二郎要趕着去監製上好武器給邊關送去,極高興,又送了真哥兒一個象牙筆筒。
回了劍閣,謝嫺兒指揮着丫頭給馬二郎打點行裝,準備了足有幾箱子的衣物。馬二郎說道,“那裡髒得緊,帶這麼些衣裳作甚?”
好不容易纔讓馬二郎比原來愛乾淨了,謝嫺兒可不願意功虧於潰。說道,“髒了就換,我給二爺帶了十幾套衣裳,必須每天換一套,不興再像原來那麼髒。”
馬二郎先還想提反對意見,但想了想,又湊到謝嫺兒耳邊悄聲說道,“爺愛乾淨了,回來就要給爺獎勵。”聲音頗有些曖/昧,由於離得太近,嘴裡的熱氣哈在謝嫺兒的耳朵裡,覺得癢癢的。
再呆的男人也有些色。謝嫺兒紅了臉,側了側頭嗔道,“癢,討厭。”
馬二郎看謝嫺兒沒拒絕,那小模樣似乎在欲拒還迎,極高興。咧着嘴保證道,“爺聽嫺兒的,肯定愛乾淨。”
不知道真哥兒什麼時候走到了他們身後,把他們的話都聽進了耳裡。扯着謝嫺兒的裙子說,“孃親,真哥兒也愛乾淨,真哥兒也洗白白,娘也要給真哥兒獎勵。”
嘟着嘴的真哥兒可愛極了,謝嫺兒彎腰抱起他,給了兩個香香嘴兒。饞得一旁的馬二郎直砸吧嘴,想着晚上趁沒人的時候也要討兩個。
這次不方便帶銀霜去,光那兩個小廝也照顧不好馬二郎。謝嫺兒便讓劍閣裡的粗使婆子華婆子跟着去,又讓銀霜把注意事項跟她說清楚。
晚上去福慶院吃飯,今天晚飯只有老兩口和馬國公及馬二郎一家三口。老太太和馬國公自然又對馬二郎一通囑咐。馬國公還說,好像這次大皇子朱得峙也會和馬二郎一起去。
老太太沉吟了一下對馬二郎囑咐道,“大殿下多智,諸事要聽他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