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文武侯

紫宸殿內,趙德昭一身袞服,望着底下朝拜的臣子,心中波瀾起伏,寬大的袖袍裡,雙手緊握。

等了那麼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將整個大宋江山踩在腳下,這種感覺,當真是妙不可言。

思緒萬千,只待聽到耳邊呼喚聲傳來,趙德昭纔回過神,讓衆人免禮,輕咳幾聲,想要說些話來,可直到這時,他突然腦子中一片空白。

這些年,趙德昭一直想着重新奪回那屬於他的榮耀,可幸福來得委實太過突然,突然到他完全沒有準備。

好在他是見過世面的王爺,當年也跟着趙匡胤南北戰爭過,很快便回過了身來。

“今日朕領先帝遺願,登基爲帝,當以天下爲己任,壯我大宋河山!”

這話一出,羣臣自然是跪拜叩首,齊聲呼道,“官家聖明!”

楊延昭立在百官之後,甚至還在諸郎、博士稱內朝官後,此番他仍是戴罪之身,沒有官職,只能尋了個不起眼的位置。

不過白髮的他很是吸引人眼球,天下之大,未老卻華髮滿頭,除了衛莊之外,便剩下楊延昭了,可見這是稀奇之事,因而即便他立在最後,早就被所有人看到了眼裡。

曾經,楊延昭風華絕代,自是不少人識得他面容,心裡很是驚訝,投奔遼國的他怎又到了大殿之上,可稍後想起今夜宮闈變故,皇位更迭,倒也就不再去關心這震撼力遠不及的事情了。

此刻,楊延昭也與衆人一道跪拜,說着恭賀登基的吉祥話,心裡卻在等着那一句最想要的話來。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朕當勤勉朝事,察百姓之苦疾,施仁義之政,揚我大宋萬里不可擋之國威!”

慷慨激昂,滔滔不絕,趙德昭說的是熱血越發的沸騰起來,眼掃過臺下高聲齊呼的百官,終於道出了楊延昭最爲期盼的話來。

“照古制,免各地今歲賦稅,赦牢獄囹困之人!”

道完這句話,趙德昭雙眼緊盯着一直低着首的楊延昭,待看到後者雙肩一震時,嘴角翹起,露出個笑意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今夜之事,別人或許不甚明白,但是趙德昭卻清楚的知曉楊延昭的所爲。

若是沒有楊延昭,這江山也不會回到他的手中。

待羣臣呼喊聲罷,趙德昭免不了大肆分封,唯有這般,才能除去趙光義留下的餘威,建立起屬於他的真正朝廷。

尖銳的聲音在不斷的朗讀着,這是由趙德昭與趙普等人短暫商議後起草的一份封賞,那灰袍的小太監彭雁則是自幼跟在趙德昭身邊,如今也算是一步登天,雖然心中極力的掩飾着,但話音中仍帶着些許的顫抖。

可這些,誰又會去在意?

在山南西道的趙德芳被召回入京,授予惠王,領開封府之事。

這第一道旨意倒也是合情合理,畢竟二人皆是太祖骨肉,關係很是緊密,這些年,礙於太宗之勢,不得相見,作爲兄長的趙德昭繼位,帶着趙德芳享受榮華富貴,也是無可厚非。

趙普、沈倫、盧多遜等本就是手握一方權柄的大員是無法再提拔,便皆賜了侯位,而其餘一干人等皆做了提拔,呂蒙正由此一躍成了三品大員,做了大理寺卿。

頓時,大殿上,有人歡喜有人愁,那些曾經落進下石,對趙德昭打壓再三之人皆是心中慼慼然,不敢擡首直視,生怕下一刻高臺上會念出他們的名字,再由殿外候着人高馬大的禁軍給拖了出去。

可待那長長的黃綾緞唸完之後,並無聽到責罰之事,這些人才偷偷的喘了幾口氣,趕忙的將額頭上的汗珠抹去。

那彭雁幾乎是一口氣將聖旨給唸完了,正欲稍稍歇歇時,又見趙德昭拿出塊玄白色印金邊的錦帛來。

這塊錦帛他倒是見過,是趙德昭還是燕王的時候所寫下的,當年,恰是那風華正茂的少年郎談笑間奪得蟾桂枝。

那是,還是彭雁立在一邊磨墨,也曾看到了一兩眼,這是官家寫下的情義書,只是那風乾的筆墨旁,不知在何時又添了幾行小字。

恭敬的接過錦帛,彭雁看了眼遠處低首的白髮身影,又是繼續唸誦道,“楊氏璟,朕相識於開寶年間,其人懷瑾握瑜,蕙心紈質,纔可勝古之先賢,更是忠義無雙,孤身於遼國之境,手刃仇敵,殺得那耶律休哥,可謂是真猛士也!”

這些便是墨跡贊新的字跡,彭雁讀完這幾句,又是往下看去,“我大宋禮儀之邦,千秋華夏之社稷,當需此等賢良才能之士,上與朝廷平四野,下理民情安定一方……”

又是一段話,連綿不絕的在殿中響起,聽得這些話,低首的朝臣無不暗自望向楊延昭,紛紛心中猜測楊延昭在今夜之事中扮演了何其重的角色,也在想着他能得到怎樣的封賞。

即便昨日是叛國逆賊,可今日卻成了從龍功臣,這等幸運,怕是普天之下都沒有人可以佔有。

“今封楊璟……”

尖銳的聲音停了下來,卻是在最爲關鍵的時候停了下來,他這一停,使得朝堂上那些暗自揣測之人的心也提了起來。

“封楊璟爲樞密院副使,加同平章事,賜文武侯!”

趙德昭的話突然憑空響起,聽得這些,滿殿朝臣無不震驚,即便是趙普與盧多遜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之前在內殿相商時,明明是封楊璟爲吏部侍郎,官家怎就變了主意,這般有違古制的封賞?

樞密院副使乃是從二品大員,同平章事雖說乃是虛職,但亦可享受宰相的殊榮,最爲重要的卻是文武侯的爵位。

放眼千年,古往今來,有誰能在弱冠之年封侯?

而文武二字,其中之一若是放在封爵或者諡號,便是風光無限,如今官家封文武侯,這是要讓楊璟領文武百官。

越是想,趙普等人便越是心驚,只是城府極深,並未多言,而其餘之人則是紛紛出列位,道着此舉的不適之處。

“臣有異議,楊璟不足以服衆。”

蒲安禮第一個囔出聲來,手中握着數萬精兵悍將,並假意臣服趙廷美,換來這情報,倘若沒有沒有他,趙德昭又怎能輕易上位?

而他不過是封了個忠勇伯,那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又憑什麼輕而易舉的做了樞密院副使,更是得文武侯之爵?

可他這一出口,便被對面站着的沈倫陰沉着臉瞟了一眼,雖不解其中之意,蒲安禮還是吞下了到了嘴邊的話。

而他之後,又是諸多朝臣開始說着反對的話來。

“官家,萬萬不可,楊璟尚且年少自是不能擔此重任,還請官家三思纔好。”

“楊大人文韜武略着實驚人,只是此刻大宋江山社稷正是興盛之時,諸事繁多,臣恐怕楊大人難當此重任,還望官家收回成名纔是。”

……

頓時,整個大殿都熱鬧了起來,更有老臣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着祖宗規矩不可逾越,趙德昭的一道聖旨,又是將楊延昭逼成了衆矢之的。

冷眼看着眼前的熱鬧場景,直接無視那些要殺人的目光,楊延昭便是在那立着,似乎這所起爭議之事與他毫無干系。

曾經,他是想着步步高昇,做個榮華富貴享受不盡的安閒官老爺,可被趙光義那般玩弄於鼓掌之間,幾經生死,待遇到這千古難遇的喜事時,卻有些不知所以的感覺。

是那種說不出悲與喜的感覺,心裡頭便是那般莫名的安靜着。

“夠了!”

高臺之上,趙德昭從龍椅上立起,甩着袞服寬大的衣袖,臉色冷峻,面帶寒霜。

“年少又何妨,古有甘羅十二歲便做上卿,他之功不過取數城歸秦,而楊璟何曾遜色與他!治閩南,建書院,哪個不是有有功於社稷之事?”

說着,冷哼一聲又是道,“去歲攻遼,若不是楊璟,雲、朔、應、寰四州的百姓又豈能重歸我大宋國土?若不是楊璟,誰能在遼國上京擊殺那耶律休哥?若不是楊璟,那耶律賢又怎會重疾在身,朝事都不能料理?”

一席話說得羣臣語塞開來,那蒲安禮更是覺得冰冷的目光刺在他的後背上,似乎正是說給他聽的一般。

即便勇武過人,更是身後有了不起的儒家,蒲安禮也是覺得呼吸急促了起來,心裡竟生出些許莫名的畏懼。

這便是帝王之怒,真龍紫氣?

心中有些忐忑的蒲安禮不敢多言,大殿中再度安靜下來,只是多了讓人不安的驚恐之氣。

“官家聖明,楊璟文才武略,着實是我大宋之福。”

趙普出聲道了一句,身後的盧多遜等人皆是應聲,楊延昭則是叩首道,“臣楊璟叩謝官家聖恩。”

這番,大宋最爲年輕的侯爺便由此而生了。

宮外,街道上,四處可見兵卒匆匆而行,緝拿可疑之人,但是有兩道身影卻無人敢上前盤查。

一人白衣白髮,一人白鬚青衫。

“少主,你可真想好了?”

白鬚青衫的卻是王薄,一邊走着,一邊低聲道了句。

“王太保,當年的事,早已經成爲過往,又何須強求,萬里江山於我又有何干系?若是我真的在乎榮華,又怎會做這隱於世人的流沙衛莊?”

衛莊淡然的道了一句,二人似乎在閒聊着,可所說之話卻是驚天動地的隱秘。

說着,衛莊理了理被晚風吹散的白髮,轉過首,望向王薄,“太保你不是道家的人麼,爲何要一直理會我這揹負上天懲罰的人?”

上天懲罰?

聽得這幾個字,王薄不禁想起當年烽煙四起的歲月,那道偉岸挺拔的身影,只是當初英明神武如他的人,爲何要將皇位給那義子?

只是因爲莫須有的‘郭家江山,不及二世?’

深吸了口氣,王薄竟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也不知如何去開口。

“罷了,王太保,你不應該如此的念及舊情,否則誤了宗門之事可就不好了,那柴榮我也有了些線索,似乎,應該還活着。”

道完這一句,衛莊飄然而去,望着他的背影,王薄輕嘆一聲,即便知曉他活着又何妨,以你的性子,又怎會下得了手?

第25章 蘭桂齋第306章 隨行狩獵第49章 逼反,殺契丹第144章 推遲的殿試第337章 車中問情第11章 比鬥第209章 大道半成林默娘第269章 重回代州城第128章 生意經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14章 羅氏女(二)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213章 往昔何在第310章 做我徒弟第46章 退居幕後第82章 秋意漸起第261章 八百里加急第231章 花間飲第273章 出兵了第321章 素筆生情第9章 父子第154章 遵儒尚孔第160章 一代風流滿寂寥第143章 進宮第290章 困鬥第189章 林默娘的決定第31章 開根金手指第178章 下山第79章 開張進財第279章 大破敵營第133章 再入汴梁第313章 逍遙使出山第70章 逆鱗第335章 汴梁風景如故第372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1章 教化之事第69章 燈下對花白第201章 巫合之衆第34章 熬鷹第330章 攔路劫匪第260章 再見碧月第275章 分兵而行第59章 歸宋(三)第93章 反噬第368章 人往人來第265章 密室內第316章 再見蕭綽第66章 一問,一答第173章 山中林 林中寨第126章 大難不死第175章 麻病第145章 少年風流,打馬御街行第63章 院雖小 終是家第153章 深宮第72章 掃尾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49章 亂起第262章 傳召問策第258章 朝野局勢第328章 聞得驚變第362章 新帝第231章 花間飲第52章 王爺在王府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9章 將軍怒第10章 風波第132章 雲煙閣第368章 人往人來第303章 蕭綽的盤算第266章 八妹醒了第246章 拍賣會第249章 亂起第231章 敲打與恩賜第134章 夜深相見第115章 又見刺殺第34章 熬鷹第123章 長劍,女人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109章 情愫第261章 滿城盡是殺聲一片第286章 兵臨城下第92章 破穴第230章 汴梁依舊春滿城第181章 入主興化城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32章 雲煙閣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381章 自家人第122章 小爐煮雪淡相飲第155章 花魁選試第345章 吃酒第169章 林默娘第7章 責罰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378章 禁軍出亂第262章 傳召問策第306章 隨行狩獵第33章 百人爲兵第230章 舊時人 爲他婦第374章 王爺說媒
第25章 蘭桂齋第306章 隨行狩獵第49章 逼反,殺契丹第144章 推遲的殿試第337章 車中問情第11章 比鬥第209章 大道半成林默娘第269章 重回代州城第128章 生意經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14章 羅氏女(二)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213章 往昔何在第310章 做我徒弟第46章 退居幕後第82章 秋意漸起第261章 八百里加急第231章 花間飲第273章 出兵了第321章 素筆生情第9章 父子第154章 遵儒尚孔第160章 一代風流滿寂寥第143章 進宮第290章 困鬥第189章 林默娘的決定第31章 開根金手指第178章 下山第79章 開張進財第279章 大破敵營第133章 再入汴梁第313章 逍遙使出山第70章 逆鱗第335章 汴梁風景如故第372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1章 教化之事第69章 燈下對花白第201章 巫合之衆第34章 熬鷹第330章 攔路劫匪第260章 再見碧月第275章 分兵而行第59章 歸宋(三)第93章 反噬第368章 人往人來第265章 密室內第316章 再見蕭綽第66章 一問,一答第173章 山中林 林中寨第126章 大難不死第175章 麻病第145章 少年風流,打馬御街行第63章 院雖小 終是家第153章 深宮第72章 掃尾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49章 亂起第262章 傳召問策第258章 朝野局勢第328章 聞得驚變第362章 新帝第231章 花間飲第52章 王爺在王府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9章 將軍怒第10章 風波第132章 雲煙閣第368章 人往人來第303章 蕭綽的盤算第266章 八妹醒了第246章 拍賣會第249章 亂起第231章 敲打與恩賜第134章 夜深相見第115章 又見刺殺第34章 熬鷹第123章 長劍,女人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109章 情愫第261章 滿城盡是殺聲一片第286章 兵臨城下第92章 破穴第230章 汴梁依舊春滿城第181章 入主興化城第263章 御駕親征第132章 雲煙閣第295章 遼主 耶律賢第381章 自家人第122章 小爐煮雪淡相飲第155章 花魁選試第345章 吃酒第169章 林默娘第7章 責罰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378章 禁軍出亂第262章 傳召問策第306章 隨行狩獵第33章 百人爲兵第230章 舊時人 爲他婦第374章 王爺說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