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康公有後

?古代的夜色非常的美,已經到了,幾令人以窒息的地步,沒有現代污染,也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破壞天氣,只見那圓圓的月如一面白白的璧,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古人喜歡玉璧,他們把玩玉璧的時候,是不是也當那其實是月亮的一種表達形式呢。\\WwW、qВ\\天上的星星就更美了,一顆顆,亮閃閃,在幾齣藍黑的夜暮下,那種寧靜空寧,會讓人覺得這就是在天上衆神的垂目下,不然,那些個星星怎麼可能會這樣的亮,哪如現代社會,如果不仔細的睜眼,甚至很難辯認北斗七星。可現在,北信君一眼就看見那顆亮閃閃的北極星,它竟然是如此的亮,這也太離譜了,讓北信君都有些癡迷。在這一刻,北信君總算是明白,原來古人不是傻子,他總覺得古人傻大B,沒個JB事,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築這種高高的臺子,卻僅僅是用來歌舞宴客,對酒賞月,北信君現在感覺一下,真是覺得那種僅僅是坐在自己的屋子裡看着天上的月亮,在面前多一個樹木,然後喝着酒是一種多麼小的小家子氣了。

這個時候,宴席未開,很多人僅僅只是隔位子說話而已,在每個人的几案前,都有一個紗衣少女伺宴,她們是用來倒酒,取食的,在每個人的几案前,都有一個蟠龍紋的銅食盤,還有一隻觥角細雲紋杯,一隻大號的方型尊壺。銅盤上,是李子杏兒一類的果品,有幾人個在交頭接耳中把果子往自己的嘴裡塞着。

環臺之側,有兩種軍士,一種是衣鮮甲亮的齊國士兵,他們持戟扶鉞,特別是鉞,這種禮儀的軍器在各國幾乎已經不見了,現在只有楚、燕和齊還保留着。但楚國一向如此,是爲了標榜自己不是野蠻人國家纔會如此的,燕國就沒有棄過,齊國,卻是作爲一種古老的禮而保存下來,就連周王室自己都把各種禮器收庫了,它們用不上了。

還有一種,他們一身的白衣,卻紮了黑色的腰帶和黑色的纏頭,打着斜髻,足上一副硬木底子的履鞋,手上全都提着一把鐵劍。僅此就可以證明了他們的戰鬥力,這就是齊國的擊技軍的稚形。誰讓齊國有稷下劍館這種存在,可以一下子就得到很多會劍的高手,再以厚利佐以成軍,一般人對上那是十死無生,同時,也可以有效的讓齊國境內的劍士們老實一點,在別國,遊俠們可以殺人遠走,但給他們遇上了,就會百死無生。

車在臺下停了,這讓一些學子士人目看來,一般的學子如孟軻者,也不過是要在稷門下就把車子停下,只有公子大臣一類的,纔有權利有逾權的本事把車直接駛來。

一見車上下來的人,衆人都明白了,原來是太子弟公子田嬰,這個田嬰生性勇猛,並且和太子很親近,是太子不可多得的左右手,而且他還沒有野心,十分的忠於太子。故兒幾個士子都向田嬰行禮,田嬰苦着臉,一一回禮。然後,北信君拉着小狐從車裡跳出來了。

衆人卻是沒有見過北信君的,不由一怔,再看小狐,順着這夜光,她那年青而活力四射的豔光不由吸引了衆人,特別是小狐身上那條輕易不下的腰帶,更是讓這個女孩身上充滿了一種精靈的氣息,本來從公子田嬰的車上下來,自當是田嬰的女人,可哪知道這女孩卻十分無禮的手攬上了北信君的手臂,這是向人們證實了她的歸屬是誰。就此,人們纔開始打量這個看上去只是衣着華貴的不扎冠的男子!

對了,就是冠,古人在冠上有嚴重的禮,什麼身份有什麼冠,哪怕你什麼身份沒有,可是你是一個貴族,那你起碼當有一支**冠,也就是說你的家族至少會爲你準備一場**之禮。古代的**禮就是一個洗禮,洗過之後,別人會用鮮花帶的水灑在你的身上,以此證明你得到了證明,同時,如果是男人,還會得到一把劍,和一個女人。而女人,往往就會得到家裡給出的一套嫁衣。秦獻公死前給熒玉公主一套的,那就是,意思是說你長大了,可以穿着這套衣服去嫁人了。而男子佩劍也是證明他的成長,有劍了,給女人則是讓他不僅手上有劍,身上的劍也能用。

可北信君是什麼人,他非常討厭在頭上頂着個高高的東西,頭紮成那樣子打散開來也不容易,還會容易造成頭癢的毛病,時不時的還要解開來,這叫一個麻煩呀,紮成一個大號的馬尾不就什麼都結了,再不行,用段布綢包一下子,不也可以?北信君就是用一塊藍巾把頭包着的,看上去很精神,北信君自己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但他現在可是到了一大羣講古說禮的人中間,這就等於民女進豪門,本來小家碧玉什麼錯也沒有,但在大豪門眼裡怎麼看都不是味兒,覺得哪裡都是不好,小家碧玉在他們的眼裡也不過是農民階級的。所以北信君這一副打扮在平時也不見得怎麼,可在這些挑惕的士子面前,他們可就覺得北信君一無是處,身上處處透着一種不知禮的表現。

衆人的交口接耳,也是讓田嬰不滿,他歉意的看向北信君,小聲道:“我現在知道北信君爲什麼不想要來了!”北信君搖頭道:“既來之,則安之,來都來了,本君還在意這個?”

田嬰大感佩服,北信君這種榮辱不驚,從容淡定的風度,卻是他學不來的,如果有誰和他鬧,田嬰非頂回去不可,在田嬰看來,凡事都要講規矩,比如他田嬰,他覺得自己不如太子,就不想當君上,他覺得自己兵學不如孫臏,就和田忌一向的尊敬他,他下棋輸給了北信君,也同樣的對北信君敬仰有加,因爲他覺得這些人不是在壓服自己,而是他們行高於人,自然要佩服的。但如果僅僅只是從外表,只是從身份,就去判斷一個人,那就是田嬰所瞧不上的。這一點看孫臏就知道了,他剛剛到齊國的時候,多少文人士子攻詰他,有的說這是一個無國之人,因爲孫臏出山後想要投效的並不是齊國,而是魏國,在魏國不得意後纔給弄到齊國來的,不僅如此,而斷了腿。在古時候,人是很無知的,百姓不會管你是怎麼回事,他們只會看,一個斷腿的這就說明他是受過刑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罪人,這樣的人還怎麼當將軍?太子登位後有心拜孫臏爲上將軍,但孫臏拒絕了,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一個蘇秦,此人大才天下共知,可是他偏偏死在一個無知者的手裡,殺他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殺的是什麼人,因爲這個人生活封閉,自己不問外事,不理權貴,結果殺了人卻是成了這個樣子。從此,山東六國再也無法有效的聯合起來抗擊秦國。

故而,北信君提倡教育,他認爲無知是天下的原罪之一,這個罪和弱小等同。

門典唱官高聲唱喝:“公子嬰到!”田嬰在前帶路,三人拾階而上。

足下的階石竟然是玉石,北信君不由駭然,而欄上更有着各種雕柱的石紋刻獸,各各形樣不一,體態不同,可見這個桓公臺所費不靡。北信君很是不恥,他從前還覺得如果只是建立一個臺子,怎麼可能會做到勞民傷財呢。現在他算是明白過來了,原來這裡面是大有學問的。先,這個臺一定要起的高,這樣纔可以更好的看星星和月亮,其次,這個臺一定要有相應景的風景,也就是說在這個臺下的左右,一定要進行設計佈置,要建造山山水水,在一側的臺邊下,就有一個小池塘,望破宮門,還可以看到外間的風景大山。而這個臺可不僅僅只是埃及人那種金字塔,而是要建立各種雕刻,石欄,還有浮雕,刻畫,這都是要龐大人工的,還有在一些地方作裝飾,比如這白玉的階條磚石。

上到了三層上的高臺,可以看出地面是經過人工打磨過的,光滑如鏡面。

北信君也不由咋舌,他也算是知道現在的國家國力,可是沒有想到竟然會大到這個離譜的地步,齊國如斯之富,可惜這些錢都沒有花在正地,卻是可悲了,齊國每年的錢裡軍費的開支大約是多少?北信君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由此觀之,太子因齊雖有賢名,但他的這個賢名也不會比他老子高明到哪裡去。

太子竟然起身了,就見這個白天化名田太的人走出自己的席位,到了田嬰的身前道:“可算是來了!”田嬰詘笑道:“讓太子哥哥久等了!”太子笑道:“一家人,說什麼兩家子話!”卻是向北信君一禮道:“北信君來齊,感覺如何?”北信君忙道:“大國風範,北信不勝喜也!”他不知道這位太子的態度,所以也就沒有揭破兩人白天的時候已經見過一面了。

太子笑道:“北信君何必客氣,我齊國不過魏國,人所共知,來來來,北信君請入座!嬰弟,你要好好陪北信君,可不要冷落了北信君!”北信君心道:“怎麼不說你來陪我?”但這話可是不能說的。那田嬰笑道:“太子哥哥放心!”說着虛手一引。兩人隨着衆人的目光下,來到了自己的座位。田嬰在太子的左手下,北信君就在他的下一席,就主次來說,也算說得過去,不過就算說不過去,北信君也不會對此太過在意,他本就不是在意這種事情的人。

落座之後,田嬰看向給自己侍宴的女子,笑道:“婉兒,你去給北信君侍宴,冰兒,你來給本公子侍宴。”那婉兒張開美目,竟然是一個少見的美女。北信君一怔,再看那個冰兒,雖然妖冶多豔,但卻明顯比那婉兒落下了一個層次。公子田嬰解釋道:“婉兒心細,對於宴客之事詳盡無比,北信君自請受用,婉兒你放心,北信君不是惡人。”

那婉兒臉上紅,聲如蚊吶道:“婉兒相信公子!”北信君瞧在眼裡,不消說了,這個叫婉兒的一定是把自己的一縷柔情繫在了公子田嬰的身上。想也是的,公子田嬰年青多金,不過看樣子有家室了,但在這個時代有家室算個屁呀。而婉兒也不大可能是太子田齊的女人,太子田齊想也是不會讓一個自己的女人跑來侍宴,要知道侍宴可非比尋常,有時候是要忍受宴客的手腳。看上去,此女常常給田嬰侍宴,齊國的宴多,自然也就相知了。

田嬰在此卻是到了北信君的耳邊,細語道:“她是姜齊之後!”然後就無語了。

北信君惚然大悟。原來如此。當年姜齊立國,初封於營丘,後遷至臨淄。

疆域最初只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衛爲臨。周公旦攝政時,三監作亂,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有了征伐權,成爲周王朝東方大國。春秋初期,齊與主要競爭對手魯國之間經常生戰爭。它先滅掉了位於今天山東壽光西南的紀國,然後在今山東汶上北,滅掉了位於那裡的成國,之後滅掉西面小國譚,向魯推進。又與宋邾會於北杏,南下滅小國遂,迫使魯與齊言和,盟於柯。次年,齊假王命合陳、曹伐宋,迫使宋國屈服,並與宋、衛、鄭會於鄄,又次年,齊與宋鄭復會於鄄,開始稱霸諸侯。

春秋中期,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爲號召,聯合中原諸夏,討伐戎楚,安定周室。它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衛。齊合諸侯之師侵蔡伐楚,與楚盟於召陵。此後,齊多次大會諸侯。到了齊會魯鄭、許、曹於葵丘時。齊國霸業達於頂峰。

不過後來齊桓公卒,齊國從此失去霸主地位。先後兩次都給晉國打敗了。到了齊靈公的時候,只好滅個小小的萊國,聊以。此後齊國內亂頻頻,崔抒殺莊公,立景公。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景公時,陳桓子施惠於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爲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爲政。後來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一直到最後一個國君,那就是齊康公。因爲當時的國家都開始稱王,齊康公也開始稱王,但注意,這個時候的王是不被承認的。

比如說田午,他現在也是稱王了,但在外人看來,根本就不認可你,你自己叫自己王而已,但在歷史上,田午死後還是給叫了齊桓公,只是承認他的才能比得上前齊的齊桓公,但他還不是一個王,直到齊威王打敗了魏國,魏王不得以和齊王相王,在此承認齊王爲王,這才確定了齊國王的地位!齊康公呂貸(或稱姜貸),他也是稱王的,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百百零四年即位齊國國君,在位十八年。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被齊國大夫田和廢爲庶人,“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公元前三百七十九年死亡,享年七十六歲。

康公只有一個兒子,但兒子行爲怪僻,生性倔犟。在康公的有生之年,他叫兒子往西走,兒子必定往東去。父子之間,總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拗擰兒子絞着勁兒與康公對着幹。

齊康公被田和廢爲庶民之後,居住在現炒米山風景區桃花山附近。爲了重新燃起“姜齊”東山再起的希望之夢,康公生前周遊列國,遍請各路風水大師爲自己選擇百年之後的皇陵,最終選擇了“秀麗之山數扇錦屏遮陽主,幽陽淄水一條玉帶束樑王”聞名的之太平嶺(即現在的圍子山)陽坡之下一處寶地(今齊孝陵)作爲百年之後的福地。

爲了實現百年之後能夠安葬在自己選擇理想皇陵的願望,康公生前挖空了心思,想方設法把拗擰兒子帶到自己所選擇的陵園前,煞有介事地指着北面的太平嶺山巔峰對兒子說:“我死後你就把我葬在那山頂上吧,讓我與這高山永世共存!”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759章 太子語……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120章 大總管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五章 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533章 仗照打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61章 善與惡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544章 關於戰爭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164章 走爲上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369章 再回法學館第二十章 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19章 軍議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373章 孫臏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十一章 第242章 求援第655章 送親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187章 扁鵲第69章 拿下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214章 墨門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729章 中山殤第153章 迴歸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470章 招民令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264章 軍法第59章 愛與痛第776章 向前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759章 太子語……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264章 軍法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
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759章 太子語……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07章 趙浪北秦山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91章 後宮的女人們啊第313章 鳳足舞女誰家花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第213章 秘密兩相知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131章 逃出昇天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120章 大總管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五章 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533章 仗照打第564章 掩月殺陣第61章 善與惡第477章 兩個公主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544章 關於戰爭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164章 走爲上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369章 再回法學館第二十章 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119章 軍議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373章 孫臏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十一章 第242章 求援第655章 送親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187章 扁鵲第69章 拿下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214章 墨門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394章 突如其來的尷尬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729章 中山殤第153章 迴歸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470章 招民令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264章 軍法第59章 愛與痛第776章 向前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759章 太子語……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683章 鬱郅國家賓館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264章 軍法第735章 逼迫熒玉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